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从航空、汽车向造船业延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下称罗罗公司)在2014年关于无人船舶会在十年内诞生的预测,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9月底,全球首艘商用无人驾驶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号模型,正式开始在挪威研究机构Stintef Ocean的水池中进行模型测试。
该模型船长6米,重2.4吨,由挪威康士伯海事(Kongsberg Maritime)、全球最大的化肥制造商——挪威Yara集团已经与Marin Teknikk合作设计并建造。
建成后,Yara Birkeland预计长80米、宽15米、能够装载12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正常航速6节,总速度13节。同时,作为全球首艘全电动支线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号将实现零排放。
利用自身安装的全球定位系统、雷达、摄像机和传感器等装置,Yara Birkeland号能够在航道中实现避让其他船舶,并在到达终点时实现自行停靠。该船的定位和传感系统将由康士伯设计建造。
康士伯自动化业务主管Peter Due表示,“监控系统能探测到一只啤酒罐,虽然看不清到底是海尼根(Heineken)还是嘉士伯(Carlsberg),但你能看到它正浮在水面上,距离船只越来越近。”
“一只海鸥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如果发现水里有人游泳,就必须规避。”他说,机器学习能够训练系统如何判断哪些物体较为危险,需要规避。
Yara集团的资料显示,虽然Yara Birkeland号造价2500万美元,约为普通船舶造价的三倍,仅能装载100-150个集装箱。但由于采用纯电动和无人驾驶设计,通过节省燃料和人员成本,每年将节省高达90%的运营成本。
Yara集团首席执行官Svein Tore Holsether表示, Yara Birkeland投运后,会首先用于一条长约67公里的化肥运输航线上,该航线的起点为当地化肥工厂,终点为Larvik港口。此前,为了运输这些化肥产品,Yara集团每天需要100辆柴油卡车。
“新的电池驱动无人驾驶集装箱船有助于将运输工作从公路转移到海上,从而减少噪声和粉尘排放、提高地方公路安全性、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Svein表示。无人驾驶集装箱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以直接减少678吨二氧化碳排放。
按照计划,这艘无人驾驶船将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营,并通过三步走逐渐实现无人驾驶。试运营初期,该船采用有人船操作,2019年将转为远程操作,预计到2020年才能够完全自主操作。
为了推进无人驾驶船的发展,挪威海事局与挪威海岸管理局去年曾签署协议,将特隆赫姆峡湾(Trondheim fjord)划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测试无人船舶的区域。
“国际海事组织(IMO)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制定出自动驾驶船舶在国际水域航行所需的相关规则。然而,在一个国家的领海内,只需本国法律许可,自动驾驶船舶就可以迅速投入使用。” Due表示。
就在Yara全电动无人驾驶集装箱船模型下水测试的同时,无人驾驶船舶领域的巨头罗罗公司也与谷歌签署签署协议,罗罗公司将使用谷歌的云机器学习引擎,进一步训练公司基于目标分类系统的人工智能,用于探测、识别和跟踪船舶在海上可能相遇的对象。
罗罗船舶智能高级副总裁Karno Tenovuo介绍说,“智能意识系统将有助于带来一个自动化的未来,这些系统很快就可以使船舶业受益,使船舶和船员更安全和更高效。”
随着无人驾驶船舶前景的看好,2016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了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为期三年。该专项研究工作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牵头,招商局能源运输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单位参与。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智能船专项组组长助理顾一清,曾对《科技日报》表示,智能船舶的研发专项将开展船舶综合能效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货物状态监控、自动驾驶辅助决策和船岸一体化通信管理等五大智能功能的研制工作,并在40万吨矿砂船(VLOC)和30万吨油轮(VLCC)上实现示范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