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肯尼迪遇刺的真相不会出现在解密的档案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肯尼迪遇刺的真相不会出现在解密的档案里

川普兑现了他竞选时的承诺公开了这份档案, 他可以轻松地把备忘录里的待办事项又划掉一项。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当年那些还健在的肯尼迪粉丝们而言,他们想要的真相或许根本就不在解密的档案里。

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是一个一边经历一边遗忘的过程,毕竟真要记住什么东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但要反复背诵还要隔三差五复习,一般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经历去吃这个苦。有些同学为了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宝贵经历留在人世间,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那么日记其实就属于一种档案。将某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记在小本子上保存下来,这就形成了档案,档案最初只有文字一种形式,后来加入了图片、声音以及视频图像。有些档案因为价值高需要加密保存,只给有权力的人开放,这种档案就叫做机密档案,比如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刺杀案调查档案。

肯尼迪遇刺案属于机密级别相当高的档案,貌似高到只有总统一个人才能解密公开。光有总统愿意签字公开还不够,日子也要合适,因为机密档案都有一个保密的期限,不过日子不是问题,因为10月26日是这份档案保密的最后期限。可以说在这个时候这个档案遇到了川普这位总统,算是当初档案封存者的不幸,因为川普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在他看来一个50年前的总统遇刺案有什么不能让人看得呢?10月28号几千份已经可以查阅。要不是中情局的苦苦哀求,估计所有的内容现在都已经公之于众了。中情局之所以要哀求,似乎当初在调查刺杀案的时候还查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年轻的肯尼迪与杰奎琳)

美国并没有制定专门的保密法,但是涉及保密的法律体系却很完整;同时呢美国也没有独立的保密机构,但是保密管理制度却相当完善。那么到底是做到的呢?其实美国人涉及保密的法律隐藏在各个法律当中,比如《宪法》《国家安全法》《信息自由法》等每一种法律都有部分条款是专门讲如何保密的,每一届总统还要发布总统命令来给保密工作打补丁,确保在保密方面不出差错。这种做法就跟我国不太一样了,我们这儿不但有详细的保密法还有国家保密局这种单位;而其它国家为了维护国际安全和利益,都有自己的一套保密方式,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

虽然美国没有类似保密局这样的单位,但是白宫有个部门叫做信息安全监督署,这个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会把本届政府涉及到的保密工作捎带手给一起做了。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保密工作变成了普通的行政工作,事情就没那么神秘了;同时保密工作也纳入了本届政府的日常信息范畴,该公开的需要公开让大家看。每年这个部门提交给总统的年度信息安全报告都会向全社会公开,既然能公开当然也就没什么猛料在里面,大家也不会对此充满好奇心。

(肯尼迪遇刺之前的几十分钟)

有保密当然就有解密,作为全球最强大也最爱管闲事的国家,美国一年到头都在夜以继日地生产秘密档案,档案的生产车间有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防部和白宫下属机构。这些机构的产量也是比较可观的,每年生产大概几十万件秘密档案,如果再加上派生的秘密,那就多达几百万件。现在美国人的保密规矩是25年后之前的档案都要解密,除非有其它特殊的原因。因为过去每年都产生过机密,所以现在每年都有秘密要被公开,要公开就要确保公开了没问题,为此美国成立了国家解密中心,专门对这些要解密的档案进行保密审查,审查通过的对外公开,不通过的就继续保密。肯尼迪遇刺案大多数都通过了保密审查,有一部分还在继续审查中。

1963年11月22日的中午12点钟,肯尼迪和他的老婆杰奎琳以及副总统、州长几个人坐在林肯牌的敞篷跑车里通过达拉斯市的街道,接受总统粉丝们的欢呼。当时大家确实太喜欢这位朝气蓬勃的总统了,冷战期间美国经济乏力,在大家看不到前途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这位年轻有为的总统一系列大胆而突破传统的政策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于是几乎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都是肯尼迪的粉丝。总统在粉丝的欢呼声中露出了很有成就感的微笑,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危险就在不远处。

(几分钟后肯尼迪遇刺)

在跑车后方70米外的一栋建筑物的6楼窗口,伸出了一支步枪,枪口瞄准了肯尼迪的脑袋。很快第一声枪响,击中了肯尼迪的后背,子弹从脖子那里飞出来,鲜血开始往外涌,总统夫人杰奎琳连忙帮丈夫按住了伤口;很快第二颗子弹呼啸而来,击中了肯尼迪的脑袋,产生的现场效果就是射击游戏里常常提到的“爆头”。林肯轿车以最快的速度开往6公里以外的帕克兰德医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几乎没人能在爆头后还能生还。无论是枪毙犯人还是恐怖分子行刑,都是以爆头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自家的总统算是被人当街执行了枪决。

(枪手射击的窗口)

这就太让人震惊和愤怒了,不查个水落石出粉丝们是不答应的。子弹射出的位置是一个书店的仓库,在枪击案发生1分钟后,附近的巡警就已经拿着枪冲上了上去,他在楼梯口碰到了一个小个子男人表情淡定地下楼,然后在6楼的窗口看到了一把步枪和一些子弹以及吃过的快餐盒,看来狙击手在这里守候了有一段时间了。等巡警冲出大楼的时候,刚才那个小个子男人已经不知所踪。不过总统被刺杀这事动静太大,所有人都是朝阳群众,一位鞋店的老板看到一个钻进电影院的人比较可疑于是打电话报警,案发后两个小时不到这位小个子男人就被逮捕了,他的名字叫奥斯瓦尔德。

(嫌疑人奥斯瓦尔德)

为了给国人一个交代,为了安抚肯尼迪那愤怒的粉丝,警察决定好好审一下这位嫌疑人。但是持续了两天的突审并没有获得什么大家期待中的结果,这也不奇怪,让刺杀总统的人开口注定是不容易的。48小时拘留时间已到,嫌疑人应该从警局的审讯室转移到看守所,结果就在把人带出警察局的时候,一个名叫鲁比的酒吧老板掏出大口径左轮手枪把这唯一的嫌疑人给当场击毙了,他一边开枪嘴里大喊着:你这个混蛋居然杀了我们的总统。每个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应该都无比地遗憾,最重要的嫌疑人就这样一命呜呼,而奥斯瓦尔德临死前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个替罪羊。

这时候剧情显然是朝着杀人灭口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这样想,50年前的美国人也会这样想,一个刺杀总统的巨大阴谋一定很快会大白于天下,幕后的黑手们会被送上断头台。总统去世后两个小时,副总统林登·约翰逊转正了总统,他很快下令由联邦法院大法官沃伦牵头,带领着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以及德州警察局一起调查肯尼迪的刺杀案,经费不是问题,事情一定要查清楚。但是最初的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意料,粉丝们期待的是将刺杀背后所有肮脏的东西一网打尽,路人也期待着看一场好戏,然而调查结果却说这事就是奥斯瓦尔德这个神经病一个人干的。

(鲁比击毙了奥斯瓦尔德)

奥斯瓦尔德是一个奇怪的人,出生在美国却相当地愤世嫉俗,18岁到海军陆战队参军而且是一位神枪手,但是性格古怪完全不合群。退役后因为向往当时的苏联,以至于忍不住跑去苏联定居还娶了一位苏联老婆。他在苏联混得很差后来又返回了美国,到了60年代又打算去古巴闹革命但是没有去成,后来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教科书仓库大楼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就是在那儿开枪射杀总统肯尼迪。奥斯瓦尔德有70米外取人性命的技术,外加贫困潦倒的生活和孤僻的性格,确实有可能干出一件疯狂的事情,比如找一只枪扛着矿泉水和方便面在楼上等着总统过来然后开枪。可是这个结果谁愿意接受呢?

再说击毙了奥斯瓦尔德的酒吧老板鲁比,调查人员把他的简历和人生经历翻了个底朝天,还把他审的口吐白沫,但也没得到什么符合杀人灭口这个剧情的结果。他本人说击毙奥斯瓦尔德的原因是他非常愤怒,而且担心凶手出现在审判席上的时候,可怜的总统夫人杰奎琳会特别地伤心。敢情这位酒吧老板同时是总统及总统夫人的粉丝,开枪杀了嫌疑人貌似就是疯狂粉丝的疯狂行为。鲁比的案子最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刑事伤害案,他在监狱里呆了3年之后因为癌症死在狱中。疯狂粉丝的疯狂行为显然也是肯尼迪其它的疯狂粉丝无法接受的,调查人员只能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继续调查。

(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宣誓就职)

由沃伦大法官牵头的豪华调查团查了将近1年,总共寻访了552名证人外加25000个相关人员,形成了一份多达上千页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以大法官沃伦的名字命名为《沃伦报告》,沃伦报告说我们把奥斯瓦尔德祖上三代查了个底朝天,他这个人没有和国内任何组织有联系,也不是外国政府的间谍,他和酒吧老板鲁比之间也毫无关系,两人跟其它组织也没有任何瓜葛,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刺杀总统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枪杀奥斯瓦尔德是鲁比的个人行为。即便是这个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还是无法让粉丝们接受,这个结论实在是不跟着大伙儿心里的剧本走啊。

之后的3年里,有18位证人先后去世,而且大多数都是非正常死亡,比如枪击或者车祸之类。虽然18人放在550名证人里并不算多,但是他们身上的标签可是证人,而且大家都一厢情愿地认为事情不是《沃伦报告》里写的那样的,所以剧情开始变得诡异起来。朝阳群众自发地做起了神探,从肯尼迪两年总统生涯里做过的所有事情入手,分析他可能得罪过的所有势力,然后再从这些死去的证人里寻找蛛丝马迹,给肯尼迪设计了36种死法。在粉丝们的心里,一个位高权重年轻有为的总统就应该死在各种复杂而精巧的暗杀计划里,而不应该死在一个无名之辈长得也不帅的屌丝手里。

(杰奎琳在肯尼迪的葬礼上)

为了满足粉丝们心里的剧本,发现商机的好莱坞在1991年上映了一部名为《刺杀肯尼迪》的电影,这部片子从36种死法里挑了最为高大上的那一类,假设肯尼迪是在各种官方和军方的大型阴谋里被杀的,而且电影结尾还预设了调查档案会在遥远的2029年才会被公开。电影上映时当年的粉丝们已经变成了老人,这部片子勾起了他们年轻时的痛苦回忆,心想难道我们要把这个遗憾带到棺材里去吗?于是集体给政府施加压力要政府公开当年的调查档案,当时的老布什总统迫于压力在1992年10月26日下令说,25年后一定公开这些档案。这不25年一转眼就到了吗,这个公开档案的权力就落在了川普的手上,这位几乎天天成为世界焦点的土豪因此再一次成了焦点中的男人。

按道理一个死亡调查报告并不会过于神秘,没必要保密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肯尼迪的这个却不一样。当年为了给粉丝们一个交代,调查人员几乎把全美国的可疑人员和集团查了个遍,还把和美国关系不好的国家也查了个遍,甚至在此过程中将一些原本和案件无关的东西也扯了进来,于是本来一个不那么机密的调查案件因为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最后变得越来越神秘,神秘到1992年都没法直接公布,因为公布后当年政府的一些行为,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方式和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都会大白于天下。所以当川普准备大笔一挥下令公开时,中情局才会那么紧张。

(报纸头版大字加粗写着:总统死了)

川普兑现了他竞选时的承诺公开了这份档案, 他可以轻松地把备忘录里的待办事项又划掉一项。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当年那些还健在的肯尼迪粉丝们而言,他们想要的真相或许根本就不在解密的档案里,因为档案的结论不是他们想要的,不接受结论那么20万字的调查报告即便公开也是注定找不到真相的。在普通人尤其是粉丝们的意识中,即使是电视剧里的大反派,也要活到最后一集被最厉害的男一号干掉,更何况是他们崇拜的总统呢?

解密的肯尼迪档案下载地址:

https://www.archives.gov/research/jfk/2017-releas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肯尼迪遇刺的真相不会出现在解密的档案里

川普兑现了他竞选时的承诺公开了这份档案, 他可以轻松地把备忘录里的待办事项又划掉一项。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当年那些还健在的肯尼迪粉丝们而言,他们想要的真相或许根本就不在解密的档案里。

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是一个一边经历一边遗忘的过程,毕竟真要记住什么东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但要反复背诵还要隔三差五复习,一般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经历去吃这个苦。有些同学为了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宝贵经历留在人世间,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那么日记其实就属于一种档案。将某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记在小本子上保存下来,这就形成了档案,档案最初只有文字一种形式,后来加入了图片、声音以及视频图像。有些档案因为价值高需要加密保存,只给有权力的人开放,这种档案就叫做机密档案,比如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刺杀案调查档案。

肯尼迪遇刺案属于机密级别相当高的档案,貌似高到只有总统一个人才能解密公开。光有总统愿意签字公开还不够,日子也要合适,因为机密档案都有一个保密的期限,不过日子不是问题,因为10月26日是这份档案保密的最后期限。可以说在这个时候这个档案遇到了川普这位总统,算是当初档案封存者的不幸,因为川普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在他看来一个50年前的总统遇刺案有什么不能让人看得呢?10月28号几千份已经可以查阅。要不是中情局的苦苦哀求,估计所有的内容现在都已经公之于众了。中情局之所以要哀求,似乎当初在调查刺杀案的时候还查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年轻的肯尼迪与杰奎琳)

美国并没有制定专门的保密法,但是涉及保密的法律体系却很完整;同时呢美国也没有独立的保密机构,但是保密管理制度却相当完善。那么到底是做到的呢?其实美国人涉及保密的法律隐藏在各个法律当中,比如《宪法》《国家安全法》《信息自由法》等每一种法律都有部分条款是专门讲如何保密的,每一届总统还要发布总统命令来给保密工作打补丁,确保在保密方面不出差错。这种做法就跟我国不太一样了,我们这儿不但有详细的保密法还有国家保密局这种单位;而其它国家为了维护国际安全和利益,都有自己的一套保密方式,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

虽然美国没有类似保密局这样的单位,但是白宫有个部门叫做信息安全监督署,这个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会把本届政府涉及到的保密工作捎带手给一起做了。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保密工作变成了普通的行政工作,事情就没那么神秘了;同时保密工作也纳入了本届政府的日常信息范畴,该公开的需要公开让大家看。每年这个部门提交给总统的年度信息安全报告都会向全社会公开,既然能公开当然也就没什么猛料在里面,大家也不会对此充满好奇心。

(肯尼迪遇刺之前的几十分钟)

有保密当然就有解密,作为全球最强大也最爱管闲事的国家,美国一年到头都在夜以继日地生产秘密档案,档案的生产车间有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防部和白宫下属机构。这些机构的产量也是比较可观的,每年生产大概几十万件秘密档案,如果再加上派生的秘密,那就多达几百万件。现在美国人的保密规矩是25年后之前的档案都要解密,除非有其它特殊的原因。因为过去每年都产生过机密,所以现在每年都有秘密要被公开,要公开就要确保公开了没问题,为此美国成立了国家解密中心,专门对这些要解密的档案进行保密审查,审查通过的对外公开,不通过的就继续保密。肯尼迪遇刺案大多数都通过了保密审查,有一部分还在继续审查中。

1963年11月22日的中午12点钟,肯尼迪和他的老婆杰奎琳以及副总统、州长几个人坐在林肯牌的敞篷跑车里通过达拉斯市的街道,接受总统粉丝们的欢呼。当时大家确实太喜欢这位朝气蓬勃的总统了,冷战期间美国经济乏力,在大家看不到前途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这位年轻有为的总统一系列大胆而突破传统的政策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于是几乎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都是肯尼迪的粉丝。总统在粉丝的欢呼声中露出了很有成就感的微笑,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危险就在不远处。

(几分钟后肯尼迪遇刺)

在跑车后方70米外的一栋建筑物的6楼窗口,伸出了一支步枪,枪口瞄准了肯尼迪的脑袋。很快第一声枪响,击中了肯尼迪的后背,子弹从脖子那里飞出来,鲜血开始往外涌,总统夫人杰奎琳连忙帮丈夫按住了伤口;很快第二颗子弹呼啸而来,击中了肯尼迪的脑袋,产生的现场效果就是射击游戏里常常提到的“爆头”。林肯轿车以最快的速度开往6公里以外的帕克兰德医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几乎没人能在爆头后还能生还。无论是枪毙犯人还是恐怖分子行刑,都是以爆头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自家的总统算是被人当街执行了枪决。

(枪手射击的窗口)

这就太让人震惊和愤怒了,不查个水落石出粉丝们是不答应的。子弹射出的位置是一个书店的仓库,在枪击案发生1分钟后,附近的巡警就已经拿着枪冲上了上去,他在楼梯口碰到了一个小个子男人表情淡定地下楼,然后在6楼的窗口看到了一把步枪和一些子弹以及吃过的快餐盒,看来狙击手在这里守候了有一段时间了。等巡警冲出大楼的时候,刚才那个小个子男人已经不知所踪。不过总统被刺杀这事动静太大,所有人都是朝阳群众,一位鞋店的老板看到一个钻进电影院的人比较可疑于是打电话报警,案发后两个小时不到这位小个子男人就被逮捕了,他的名字叫奥斯瓦尔德。

(嫌疑人奥斯瓦尔德)

为了给国人一个交代,为了安抚肯尼迪那愤怒的粉丝,警察决定好好审一下这位嫌疑人。但是持续了两天的突审并没有获得什么大家期待中的结果,这也不奇怪,让刺杀总统的人开口注定是不容易的。48小时拘留时间已到,嫌疑人应该从警局的审讯室转移到看守所,结果就在把人带出警察局的时候,一个名叫鲁比的酒吧老板掏出大口径左轮手枪把这唯一的嫌疑人给当场击毙了,他一边开枪嘴里大喊着:你这个混蛋居然杀了我们的总统。每个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应该都无比地遗憾,最重要的嫌疑人就这样一命呜呼,而奥斯瓦尔德临死前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个替罪羊。

这时候剧情显然是朝着杀人灭口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这样想,50年前的美国人也会这样想,一个刺杀总统的巨大阴谋一定很快会大白于天下,幕后的黑手们会被送上断头台。总统去世后两个小时,副总统林登·约翰逊转正了总统,他很快下令由联邦法院大法官沃伦牵头,带领着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以及德州警察局一起调查肯尼迪的刺杀案,经费不是问题,事情一定要查清楚。但是最初的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意料,粉丝们期待的是将刺杀背后所有肮脏的东西一网打尽,路人也期待着看一场好戏,然而调查结果却说这事就是奥斯瓦尔德这个神经病一个人干的。

(鲁比击毙了奥斯瓦尔德)

奥斯瓦尔德是一个奇怪的人,出生在美国却相当地愤世嫉俗,18岁到海军陆战队参军而且是一位神枪手,但是性格古怪完全不合群。退役后因为向往当时的苏联,以至于忍不住跑去苏联定居还娶了一位苏联老婆。他在苏联混得很差后来又返回了美国,到了60年代又打算去古巴闹革命但是没有去成,后来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教科书仓库大楼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就是在那儿开枪射杀总统肯尼迪。奥斯瓦尔德有70米外取人性命的技术,外加贫困潦倒的生活和孤僻的性格,确实有可能干出一件疯狂的事情,比如找一只枪扛着矿泉水和方便面在楼上等着总统过来然后开枪。可是这个结果谁愿意接受呢?

再说击毙了奥斯瓦尔德的酒吧老板鲁比,调查人员把他的简历和人生经历翻了个底朝天,还把他审的口吐白沫,但也没得到什么符合杀人灭口这个剧情的结果。他本人说击毙奥斯瓦尔德的原因是他非常愤怒,而且担心凶手出现在审判席上的时候,可怜的总统夫人杰奎琳会特别地伤心。敢情这位酒吧老板同时是总统及总统夫人的粉丝,开枪杀了嫌疑人貌似就是疯狂粉丝的疯狂行为。鲁比的案子最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刑事伤害案,他在监狱里呆了3年之后因为癌症死在狱中。疯狂粉丝的疯狂行为显然也是肯尼迪其它的疯狂粉丝无法接受的,调查人员只能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继续调查。

(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宣誓就职)

由沃伦大法官牵头的豪华调查团查了将近1年,总共寻访了552名证人外加25000个相关人员,形成了一份多达上千页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以大法官沃伦的名字命名为《沃伦报告》,沃伦报告说我们把奥斯瓦尔德祖上三代查了个底朝天,他这个人没有和国内任何组织有联系,也不是外国政府的间谍,他和酒吧老板鲁比之间也毫无关系,两人跟其它组织也没有任何瓜葛,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刺杀总统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枪杀奥斯瓦尔德是鲁比的个人行为。即便是这个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还是无法让粉丝们接受,这个结论实在是不跟着大伙儿心里的剧本走啊。

之后的3年里,有18位证人先后去世,而且大多数都是非正常死亡,比如枪击或者车祸之类。虽然18人放在550名证人里并不算多,但是他们身上的标签可是证人,而且大家都一厢情愿地认为事情不是《沃伦报告》里写的那样的,所以剧情开始变得诡异起来。朝阳群众自发地做起了神探,从肯尼迪两年总统生涯里做过的所有事情入手,分析他可能得罪过的所有势力,然后再从这些死去的证人里寻找蛛丝马迹,给肯尼迪设计了36种死法。在粉丝们的心里,一个位高权重年轻有为的总统就应该死在各种复杂而精巧的暗杀计划里,而不应该死在一个无名之辈长得也不帅的屌丝手里。

(杰奎琳在肯尼迪的葬礼上)

为了满足粉丝们心里的剧本,发现商机的好莱坞在1991年上映了一部名为《刺杀肯尼迪》的电影,这部片子从36种死法里挑了最为高大上的那一类,假设肯尼迪是在各种官方和军方的大型阴谋里被杀的,而且电影结尾还预设了调查档案会在遥远的2029年才会被公开。电影上映时当年的粉丝们已经变成了老人,这部片子勾起了他们年轻时的痛苦回忆,心想难道我们要把这个遗憾带到棺材里去吗?于是集体给政府施加压力要政府公开当年的调查档案,当时的老布什总统迫于压力在1992年10月26日下令说,25年后一定公开这些档案。这不25年一转眼就到了吗,这个公开档案的权力就落在了川普的手上,这位几乎天天成为世界焦点的土豪因此再一次成了焦点中的男人。

按道理一个死亡调查报告并不会过于神秘,没必要保密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肯尼迪的这个却不一样。当年为了给粉丝们一个交代,调查人员几乎把全美国的可疑人员和集团查了个遍,还把和美国关系不好的国家也查了个遍,甚至在此过程中将一些原本和案件无关的东西也扯了进来,于是本来一个不那么机密的调查案件因为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最后变得越来越神秘,神秘到1992年都没法直接公布,因为公布后当年政府的一些行为,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方式和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都会大白于天下。所以当川普准备大笔一挥下令公开时,中情局才会那么紧张。

(报纸头版大字加粗写着:总统死了)

川普兑现了他竞选时的承诺公开了这份档案, 他可以轻松地把备忘录里的待办事项又划掉一项。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当年那些还健在的肯尼迪粉丝们而言,他们想要的真相或许根本就不在解密的档案里,因为档案的结论不是他们想要的,不接受结论那么20万字的调查报告即便公开也是注定找不到真相的。在普通人尤其是粉丝们的意识中,即使是电视剧里的大反派,也要活到最后一集被最厉害的男一号干掉,更何况是他们崇拜的总统呢?

解密的肯尼迪档案下载地址:

https://www.archives.gov/research/jfk/2017-releas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