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和葫芦娃同时代的日化品牌,哪一个已被判“死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和葫芦娃同时代的日化品牌,哪一个已被判“死刑”

7个品牌不敌7个葫芦。

作者:串儿

1986年出生的葫芦娃,30年后借助朋友圈又彻底火了一把。先有大宝推出葫芦娃系列产品,再有隆力奇抚摸葫芦娃(详见《在广告上“涉污”的隆力奇,这次的姿势太油腻》),接着,还出现网易丁磊大战葫芦娃。

如果说葫芦娃时隔30年还能火,是因为它唤醒了人们特别是80后的集体怀旧情结,那么,对于那些与葫芦娃同时代兴起的日化品牌,你还记得多少?

两面针:靠卖股票度日

1978年,两面针前身柳州牙膏厂研制出两面针药物牙膏。凭借中国首支主打中草药概念的牙膏,再加上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两面针辉煌时年销过5亿支。不仅如此,两面针于1986年到2001年连续15年夺得本土销量首把交椅。

2006年,两面针凭借3.12亿元的销售额完成登顶,随后陷入长达9年之久的亏损魔咒。这一切,源于2004年两面针上市后即开始“不务正业”,将商业触角伸向并不擅长的造纸、旅游等业务。此间,两面针多次依靠抛售1999年低价入手的中信证券股票自救。

现今,两面针释放出回归主业信号。营销上,植入电视剧《白鹿原》提升品牌知名度;渠道上,开设天猫旗舰店进军电商并新增终端网点4317个(不含KA直供点);业务上,积极拓展酒店用品外贸业务。但显然,80年代那个缺乏竞争的日化市场早已不复存在,市场并未关爱老品牌。据财报显示,两面针2017年前3季度亏损达7035万元。

黑妹:借酒店洗漱用品突围

1981年诞生于广州牙膏厂的黑妹,曾创造过年销6亿元的亮眼战绩,但如今早已日薄西山。黑妹的衰退,一是源于上世纪90年代高露洁、佳洁士进入中国市场,本土牙膏品牌均被冲得七零八落。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1996年外资品牌于国内牙膏十强品牌中仅占2席,2000年则已增加到6席。二是黑妹母公司美辰集团同样犯了两面针的错,那便是相继介入医药、建材等与日化主业关联性不强的领域,主业由此沦为“副业”。

近年来,黑妹相继推出过“黑妹植物牙膏”、“黑妹清慕系列牙膏”及“黑妹雨前绿清香漱口水”等新品,可市场反响一般。而且,线下渠道更是难觅踪影,只能通过黑妹天猫旗舰店购买。当下,酒店旅游业成为黑妹突围的主要发力点。然而,酒店洗漱用品往往给人廉价印象且利润微薄,黑妹选的这根救命稻草似乎更容易自黑。

索芙特:专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句俗语在索芙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90年代初期,还是整形医生的梁国坚夫妇创新性地推出的海藻减肥香皂。由于定位精准,索芙特品牌一炮而红,还曾创造过“10块香皂换一台索尼电视机”(注:彼时该香皂售价24.8元)的营销传奇。2001年,索芙特借壳广西红日成为中国日化第一股。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索芙特达到业绩颠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78亿元和7946万元。

此后,由于“索芙特”单一品牌战略不足以对抗外资品牌冲击,加之网络渠道兴起和索芙特实际控制人醉心资本运作,索芙特业绩开始节节败退。至2016年5月2日,索芙特正式更名为天夏智慧,并专注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不过,索芙特似乎有剥离上市公司独立运作的意思。同年上海美博会上,索芙特一口气推出过100款新品,其中包括针对年轻肌肤的美白产品“清元”和母婴护肤品牌“宜护”等。目前来看,该动作更多是 “放卫星”的无奈之举。

百年润发:邓超能否重塑发哥辉煌

“青丝秀发,缘系百年。如果说人生的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人生更是早有安排。”这则百年润发1997年的广告文案,比流行的江小白文案足足早了十年之久。主打温情牌的广告,再加上中草药概念洗发水的稀缺,及品牌名称“润发”二字与代言人周润发的高度契合,百年润发于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似乎也是注定的。

据2002CMMS中国品牌发展报告研究显示,百年润发在洗发水品牌渗透率方面位列11位,市场占比10.0%。尽管百年润发具有极高知名度,但受母公司重庆奥妮改制失败拖累,最终于2006年被浙江纳爱斯集团纳入囊中。2008年,纳爱斯以2.29亿拿下央视全年电视剧特约剧场冠名权,并邀请刘德华代言百年润发试图重塑品牌。但早已是红海的洗发水市场,并未给其翻身机会。

当下,百年润发更多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并邀请邓超为代言人。有意思的是,电视剧《使徒行者》热映让百年润发蹲了一把热度,因社交媒体爆出剧中的ICAC法证会计师扮演者江美仪,便是当年“发哥版”广告的女主角。

好迪:再度携手李玟

说起靠广告风靡全国的洗发水品牌,好迪当之无愧夺得一席之地。2000年,伴随《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金像奖,广州好迪邀请到该片主题曲演唱者李玟为好迪代言。随后,李玟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好迪家喻户晓。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好迪好像突然就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

实际上,这并不奇怪。于初期的洗发水市场而言,好迪凭借低价定位、明星代言及密集式广告轰炸的商业手法,确实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2003年宝洁推出9.9元的飘柔洗发水,流通渠道的衰落和商超渠道的兴起,好迪的败退实属意料之中。

不过,好迪并未放弃“回归”。2016年,在李玟于《我是歌手》第四季中问鼎歌王后,好迪再度宣布与其携手,并推出新品好迪COCO洗护套装。

据广州好迪官网显示,2017年广州好迪将启动全渠道发展战略,重点发力CD类网点、AB类卖场、KA、CS及电商等渠道。至于会否进一步沦为记忆亦或再造辉煌,等待好迪的都将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

可采:已被判了“死刑”

1997年,马斌从成都医学院某教授处得到一个祛斑配方,随即推出一款主打中草药概念的面膜品牌可采。与此同时,凭借老同学佘雨原的药店渠道资源,可采迅速打开市场突破口。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四川可采实业有限公司创下超过5亿元的销售额。鼎盛时期,可采一度占据国内面膜市场60%的份额。

2003年,佘雨原的销售团队被踢出局,余后来创办美即。此后,可采体量一直徘徊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2008年,为避免遭外资收购雪藏的结局,马斌选择将控股权交予上海家化。5年后,此次联姻宣告失败。此外,受医改影响,可采在药店渠道上的优势开始消退。据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四川家化可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位列2016年未申报换发《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名单中,这等同给可采判了“死刑”。

东洋之花:一个单品撑起一个品牌

1992年,在那个流行下海的年代,还被人叫着方医生的方宜新弃医从商,创办日后成为中国护手霜领导品牌东洋之花。公开资料显示,东洋之花高峰时年销1000万支以上,并与800多家国际KA大卖场有着稳定合作关系,最高回款达4亿元。

不过,自2002年,方宜新创办瑞慈医院转移业务重心后,东洋之花的运营一路跌跌撞撞:2008年,东洋之花为冲刺上市,只顾冲刺销售业绩,却忽略了专营店等新型渠道的建设。最终,不仅上市失败,还打乱品牌运作规划。2011年,东洋之花又遭遇“毒面膜”事件。虽然事后证明产品并无问题,但错过最佳公关时机。2012年,东洋之花欲再造辉煌,可满身“日本元素”又赶上“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反日浪潮。

2014年,和君咨询集团低调注资东洋之花,并派专业团队进行品牌全面转型升级。据了解,和君为东洋之花确立“女性主义”的品牌定位,品类涵盖护手霜、沐浴露、身体乳、面膜等。据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东洋之花于女性大众手霜大流通渠道中排名第六位,市场份额占比2.7%。不仅如此,东洋之花护手霜作为镇店之宝,在其天猫旗舰店上月销过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和葫芦娃同时代的日化品牌,哪一个已被判“死刑”

7个品牌不敌7个葫芦。

作者:串儿

1986年出生的葫芦娃,30年后借助朋友圈又彻底火了一把。先有大宝推出葫芦娃系列产品,再有隆力奇抚摸葫芦娃(详见《在广告上“涉污”的隆力奇,这次的姿势太油腻》),接着,还出现网易丁磊大战葫芦娃。

如果说葫芦娃时隔30年还能火,是因为它唤醒了人们特别是80后的集体怀旧情结,那么,对于那些与葫芦娃同时代兴起的日化品牌,你还记得多少?

两面针:靠卖股票度日

1978年,两面针前身柳州牙膏厂研制出两面针药物牙膏。凭借中国首支主打中草药概念的牙膏,再加上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两面针辉煌时年销过5亿支。不仅如此,两面针于1986年到2001年连续15年夺得本土销量首把交椅。

2006年,两面针凭借3.12亿元的销售额完成登顶,随后陷入长达9年之久的亏损魔咒。这一切,源于2004年两面针上市后即开始“不务正业”,将商业触角伸向并不擅长的造纸、旅游等业务。此间,两面针多次依靠抛售1999年低价入手的中信证券股票自救。

现今,两面针释放出回归主业信号。营销上,植入电视剧《白鹿原》提升品牌知名度;渠道上,开设天猫旗舰店进军电商并新增终端网点4317个(不含KA直供点);业务上,积极拓展酒店用品外贸业务。但显然,80年代那个缺乏竞争的日化市场早已不复存在,市场并未关爱老品牌。据财报显示,两面针2017年前3季度亏损达7035万元。

黑妹:借酒店洗漱用品突围

1981年诞生于广州牙膏厂的黑妹,曾创造过年销6亿元的亮眼战绩,但如今早已日薄西山。黑妹的衰退,一是源于上世纪90年代高露洁、佳洁士进入中国市场,本土牙膏品牌均被冲得七零八落。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1996年外资品牌于国内牙膏十强品牌中仅占2席,2000年则已增加到6席。二是黑妹母公司美辰集团同样犯了两面针的错,那便是相继介入医药、建材等与日化主业关联性不强的领域,主业由此沦为“副业”。

近年来,黑妹相继推出过“黑妹植物牙膏”、“黑妹清慕系列牙膏”及“黑妹雨前绿清香漱口水”等新品,可市场反响一般。而且,线下渠道更是难觅踪影,只能通过黑妹天猫旗舰店购买。当下,酒店旅游业成为黑妹突围的主要发力点。然而,酒店洗漱用品往往给人廉价印象且利润微薄,黑妹选的这根救命稻草似乎更容易自黑。

索芙特:专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句俗语在索芙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90年代初期,还是整形医生的梁国坚夫妇创新性地推出的海藻减肥香皂。由于定位精准,索芙特品牌一炮而红,还曾创造过“10块香皂换一台索尼电视机”(注:彼时该香皂售价24.8元)的营销传奇。2001年,索芙特借壳广西红日成为中国日化第一股。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索芙特达到业绩颠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78亿元和7946万元。

此后,由于“索芙特”单一品牌战略不足以对抗外资品牌冲击,加之网络渠道兴起和索芙特实际控制人醉心资本运作,索芙特业绩开始节节败退。至2016年5月2日,索芙特正式更名为天夏智慧,并专注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不过,索芙特似乎有剥离上市公司独立运作的意思。同年上海美博会上,索芙特一口气推出过100款新品,其中包括针对年轻肌肤的美白产品“清元”和母婴护肤品牌“宜护”等。目前来看,该动作更多是 “放卫星”的无奈之举。

百年润发:邓超能否重塑发哥辉煌

“青丝秀发,缘系百年。如果说人生的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人生更是早有安排。”这则百年润发1997年的广告文案,比流行的江小白文案足足早了十年之久。主打温情牌的广告,再加上中草药概念洗发水的稀缺,及品牌名称“润发”二字与代言人周润发的高度契合,百年润发于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似乎也是注定的。

据2002CMMS中国品牌发展报告研究显示,百年润发在洗发水品牌渗透率方面位列11位,市场占比10.0%。尽管百年润发具有极高知名度,但受母公司重庆奥妮改制失败拖累,最终于2006年被浙江纳爱斯集团纳入囊中。2008年,纳爱斯以2.29亿拿下央视全年电视剧特约剧场冠名权,并邀请刘德华代言百年润发试图重塑品牌。但早已是红海的洗发水市场,并未给其翻身机会。

当下,百年润发更多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并邀请邓超为代言人。有意思的是,电视剧《使徒行者》热映让百年润发蹲了一把热度,因社交媒体爆出剧中的ICAC法证会计师扮演者江美仪,便是当年“发哥版”广告的女主角。

好迪:再度携手李玟

说起靠广告风靡全国的洗发水品牌,好迪当之无愧夺得一席之地。2000年,伴随《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金像奖,广州好迪邀请到该片主题曲演唱者李玟为好迪代言。随后,李玟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好迪家喻户晓。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好迪好像突然就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

实际上,这并不奇怪。于初期的洗发水市场而言,好迪凭借低价定位、明星代言及密集式广告轰炸的商业手法,确实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2003年宝洁推出9.9元的飘柔洗发水,流通渠道的衰落和商超渠道的兴起,好迪的败退实属意料之中。

不过,好迪并未放弃“回归”。2016年,在李玟于《我是歌手》第四季中问鼎歌王后,好迪再度宣布与其携手,并推出新品好迪COCO洗护套装。

据广州好迪官网显示,2017年广州好迪将启动全渠道发展战略,重点发力CD类网点、AB类卖场、KA、CS及电商等渠道。至于会否进一步沦为记忆亦或再造辉煌,等待好迪的都将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

可采:已被判了“死刑”

1997年,马斌从成都医学院某教授处得到一个祛斑配方,随即推出一款主打中草药概念的面膜品牌可采。与此同时,凭借老同学佘雨原的药店渠道资源,可采迅速打开市场突破口。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四川可采实业有限公司创下超过5亿元的销售额。鼎盛时期,可采一度占据国内面膜市场60%的份额。

2003年,佘雨原的销售团队被踢出局,余后来创办美即。此后,可采体量一直徘徊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2008年,为避免遭外资收购雪藏的结局,马斌选择将控股权交予上海家化。5年后,此次联姻宣告失败。此外,受医改影响,可采在药店渠道上的优势开始消退。据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四川家化可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位列2016年未申报换发《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名单中,这等同给可采判了“死刑”。

东洋之花:一个单品撑起一个品牌

1992年,在那个流行下海的年代,还被人叫着方医生的方宜新弃医从商,创办日后成为中国护手霜领导品牌东洋之花。公开资料显示,东洋之花高峰时年销1000万支以上,并与800多家国际KA大卖场有着稳定合作关系,最高回款达4亿元。

不过,自2002年,方宜新创办瑞慈医院转移业务重心后,东洋之花的运营一路跌跌撞撞:2008年,东洋之花为冲刺上市,只顾冲刺销售业绩,却忽略了专营店等新型渠道的建设。最终,不仅上市失败,还打乱品牌运作规划。2011年,东洋之花又遭遇“毒面膜”事件。虽然事后证明产品并无问题,但错过最佳公关时机。2012年,东洋之花欲再造辉煌,可满身“日本元素”又赶上“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反日浪潮。

2014年,和君咨询集团低调注资东洋之花,并派专业团队进行品牌全面转型升级。据了解,和君为东洋之花确立“女性主义”的品牌定位,品类涵盖护手霜、沐浴露、身体乳、面膜等。据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东洋之花于女性大众手霜大流通渠道中排名第六位,市场份额占比2.7%。不仅如此,东洋之花护手霜作为镇店之宝,在其天猫旗舰店上月销过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