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好朋友就是好朋友。高山流水遇知音,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值得我们且行且珍惜,一生一世为伴!然鹅,有时候啊,山还是那山,水也还是那水,但一不留神在异国他乡遇到婊,幸运就变成杯具啊!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人伯牙喜欢弹琴。因为父母收入不错,打小就聘请很流弊的大音乐家连城当家庭教师。
天资聪颖的伯牙,琴艺进步很快。
但弹琴不是容易干得好的事儿,伯牙也老是觉得很难完全领会乐曲的神韵,蛮焦虑的。
连城看在眼里,对伯牙说:“要不,我带你去找个仙师点化点化吧!”
伯牙那是很高兴,点了一下APP,说走就走。
师徒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连城让他在山下坐着休息,自己上山去找仙人了。
伯牙等了一阵子不见老师归来,就沿山路寻找。
绕过一个山头,眼前豁然开朗,真是从没见过的景色啊!
云中飞瀑,雾里清泉。水花四溅如珍珠,激音回荡仿佛仙乐。看呆的伯牙停下脚步,灵感顿时涌起。他赶忙取下随身带的琴来,席地而坐抚弦奏成一曲。
余音袅袅,身后已传来连城的掌声:“为师找了半天,没找到仙师……不过,看来你已经遇到也学会了吧?”
伯牙早已领悟连城的意思。从此师法自然,创出一系列高妙奇绝的琴曲,琴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但是新的麻烦也来了。曲高和寡,连城病逝以后,竟然没人欣赏得了这些琴曲了。
琴艺好到没朋友的伯牙,实在没辙,也只能自娱自乐自我安慰了。
伯牙长大后,总是要出仕的。还好他当官也当得挺溜,到晋国做了大夫。
一次出使楚国。因为遇上风雨,所乘的船只在江口停留。
时值中秋。风平浪静之后,浮云散去,托出一轮明月。
江面波光粼粼。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不由得琴兴大发。命手下办备,焚香已罢,就在船头抚琴弹奏。
一曲还没终了,伯牙指下“咔巴”一声,琴弦却断了一根。
伯牙暗自吃惊,忙命手下去问船家所停的是什么地方,船家说只是荒山野岭,周围没有人家。
伯牙更觉惊讶。心想如果是城郭村庄,可能还有聪明人听琴,所以琴声受气场波及,以致弦断。但这鬼地方哪来听得懂琴的?
他当心这会不会是仇家派来刺客或者想要抢劫的贼盗,躲在暗处发出的杀气。安排手下赶紧到处搜查。
正在忙乱,崖上传来人声说:“各位不用怀疑,我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个打柴的。刚才躲雨,正准备要走了,听到这么美妙的琴声,忍不住停下来听了一阵子。”
伯牙一听,忍不住笑了。心想劳资的琴声,多少士大夫都听不懂!你一个山中打柴的樵夫,也有碧莲说听琴……
他懒得计较,只让手下打发他快点走开,别再影响雅兴。
可是那人好像没有要走的意思,在崖上又高声说:“大人如果只是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的人,那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就不该有抚琴之客了。”
伯牙听这出言不俗,有点动心了。他站在船头,高声问道:“那好!就问你一句,听大半天了……我刚才弹的这曲,你听出啥子了呢?”
那人回答说:“呵呵……如果没听出来,我早就走了!刚才这曲的意思,是孔老师叹他学生颜回。这词是‘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弹到这句断弦了,下一句应该就是‘留得贤名万古扬。’”
伯牙大喜过望,连忙让手下搭好跳板,请那人上船细聊。
那人也不推辞。走近前来看他果然是个樵夫,还挑着一担柴。
他不慌不忙,摘下斗笠,脱去蓑衣,放在一旁。又除下芒鞋,洗去泥水才重新穿上,踏上船来。
船上火烛通明,只见他一身干净的蓝布长衫,面容白净,神态潇洒自若,倒像是个读书人。
见了伯牙,却是长揖而不跪,只说:“大人在上,在下有礼了!”
这让伯牙有点尴尬啊。像他这么流弊的大官,布衣百姓见到了不跪拜的还从来没有过啊!这要还礼了,更是有失官体啊!
但请都请来了,也不好马上发作,把人赶走呀!
伯牙只好微微抬了抬手,说:“呵呵……免礼免礼!坐吧坐吧……”
樵夫也不谦让,大大方方就在他对面坐下来了。
伯牙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啥,就来了句明知故问:“呃……这个……刚才听琴的,就是你吧?”
樵夫点头说:“不好意思冲撞了大人雅兴!正是在下!”
伯牙清咳一声,说:“呃……既然会听,要不你看看这琴,是好是坏,又有什么来历?”
樵夫接过琴,边细细抚摩玩赏,边说:“这是瑶琴啊!是伏羲氏用三丈三尺高梧桐树的中段,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做成,音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一开始有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再后来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所以这琴又叫文武七弦琴。”
这尼玛说得……头头是道!
伯牙彻底心悦诚服!咔巴斯基敢赌一包辣条,就伯牙自己,对这张琴可能也了解得不是那么清楚啊!
这下就连对樵夫的称呼都改了,说:“足下真是世外高人!确实,乐理不但微妙,而且也都有所寄托!假如下官抚琴再奏一曲,心中的所思所想足下能听得出来吗?”
樵夫施施然说:“《诗》有一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请尽管弹奏,在下也一定用心感受。如果猜得不对,就请大人不要见罪。”
伯牙接上断弦,沉吟片刻,抚琴奏出一曲。
樵夫凝神细听。琴声弹到雄壮、高亢处,他点头称赞说:“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
琴声到舒畅、流缓处,他又点头赞道:“美哉汤汤乎,大人之意,在流水也!”
只这两句,让伯牙早已热泪盈眶,推琴而起,再也弹不下去了!
不容易啊!多少年了,听出曲中之意,能知此音的,也就这么一个!居然在这寂寞羁旅,荒野之地,就让自己遇到了!
伯牙命手下整治酒馔,与樵夫施了宾主之礼入座。
两人互通姓名。樵夫名叫钟子期,住在离此不远的集贤村。
伯牙问说,有这才学为什么不求取功名。钟子期笑说与庙堂三观不合,另外家里有双亲需要自己打柴换钱赡养。
几杯酒下肚,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入味,越谈越默契。干脆又在船头指明月为媒焚香结拜,伯牙为兄,子期为弟。
两人这便执手相对,无限欢喜,以兄弟相称,言生死不负。
正是“称心客来身不倦,知音人听话偏长。”喝着聊着,就相拥滚进船舱里去了。
情兴正浓,不知东方之既白。
太阳照屁股了,船家也都打着哈欠起身收拾篷索,整备开船。
伯牙还得去公干,钟子期也得去集市上卖柴换钱。不得已整衣起身告辞。
伯牙拉住钟子期之手长叹:“贤弟,你我真是相见恨晚,相别恨早啊!要不直接跟哥走吧,哥养你全家……”
钟子期腾出手揉揉痛处,掉下两滴眼泪,说:“不行啊……不行啊!小弟承受不起啊……”
最终只能洒泪而别。伯牙送了一堆黄金给钟子期,掐指算了算公干结束的日期,相约明年今日,此处再聚。
光阴似箭。第二年中秋伯牙兴冲冲地来到与钟子期相遇的地方。
可是等了一个晚上,弹了无数曲子,钟子期却没来赴约。
第二天一早,整夜没睡的伯牙坐不住了,带着手下,一路打听,来到了集贤村找钟子期。
好不容易找到了钟子期家,没想到只剩下钟子期年迈的父母。他们告诉伯牙说,钟子期回来后,因为钱够用了,就没再去打柴。但是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苦读,说要考取功名才高攀得上伯牙大人。
没想到,用功过度,一个月前竟然不幸脑力衰竭读书给读死了。临死前,要求把坟墓朝向江边,等待伯牙的船只。
伯牙听完,只觉天旋地转。大叫一声晕厥在地。手下赶紧掐人中,总算悠悠醒转。
人都死了也没办法呀!于是一行人哀哀戚戚地,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村里人听说来了一个大官,也都纷纷攘攘地跟了一大帮在后面看热闹。
伯牙看到坟墓,放声大哭。想想这也没带祭礼,就取下琴来,盘膝坐在坟前,挥泪操琴弹奏。
围观的村民,听到琴韵铿锵,也都暗自点头,深为感动。大家窃窃私语,一致认为棉花弹成这样是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位大官果然不同凡响!
一曲终了,大伙儿都鼓掌叫好,掏出口袋的铜板,在地上扔了一圈,喊说:“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伯牙泪流满面,长叹一声,双手举起琴来,向一旁的大石上拼命摔了下去!
旁观众人根本来不及阻挡,看着一张瑶琴瞬间摔成碎片,皆都大惊失色,抢上前来问说为何如此?
伯牙含泪答说:“世上唯一听得懂我琴音之意的人已经死了,我还能弹给谁听?我要这琴还有什么用?从此以后,我也不会再碰琴了!”
说罢,命手下取出黄金,自己双手捧上递给钟子期的老爸,哭拜在地。又请他在这坟墓旁留块地,说将来自己死了,要葬在兄弟旁边,永远相伴。
大家看在眼里,是一片唏嘘感慨啊!
所以也没人注意到,躲在远处看着这一切的钟子期,也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啊!
钟子期已经在山里躲了一个月了。刚才听到熟悉的琴声,差点就没忍住想跑出来。再看到伯牙把琴摔了,更是心痛如刀绞啊!
但他也只能伸手去揉揉痛了一年还在痛的痛处,掉下两滴眼泪,对自己说:“不行啊……不行啊!实在承受不起啊……”
后人被伯牙和钟子期的事情深深感动,就在他们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地方,筑起一座琴台,作为纪念。也希望能够像他们这么幸运,走到哪儿都能遇上好朋友!
特别是像伯牙这样,遇到一个知音,不需要用贵贱分类,不需要用利害计算,那是多么大的快乐啊!
不过,弹琴这种雅事毕竟不是人人都会的。
比如离开慈母远赴日本留学的江歌,一个女孩子在异国他乡,难免孤独,对朋友可能不会太挑剔。不但也没弹个琴就无条件容留了“流浪狗”一般的刘鑫,还把她当闺蜜,对她分外关怀。
可是,很不幸!那天她提着为闺蜜买的馄饨,一块儿高高兴兴把家回,却在自己住所的门口,被刘鑫交的前男友捅了10刀,血染馄饨!
而刘鑫呢?她说她害怕,这个能理解!她说她想自保,这个也能理解!
但她说她没堵住门不让生死关头的江歌无路可走,那这个也只有老天爷能理解了!
刘鑫自己交来的男朋友陈世峰,猎狗一样巴巴地赶过来,就是为了杀没啥关系的江歌来泄愤的?
陈世峰是杀人凶手没错,但肯定不是傻逼!
江歌命短也没错,但若不是交了刘鑫这样的朋友,至于命短吗?
不知道江歌遇到刘鑫、刘鑫遇到陈世峰时,有没有体会过像伯牙遇到钟子期这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喜悦。
但可以肯定的是,陈世峰不会把江歌当知音。他想要杀的,是躲在门里的刘鑫!当他想要夺门而入不可得时,愤怒到失去理智,把疯狂发泄在进退不得的江歌身上。
这一切,只是一个意外!
一个对江歌来说或许可以避免的意外!
只要她自己交的闺蜜,不是一个凡事只考虑自己、必须先让自己获得安全的人,或许只需要一瞬的时间,江歌是可以进入自己住所那一道门后面,暂时安全之处的。
口口声声喊着“三叔”,在江妈妈面前痛哭流涕索求原谅的刘鑫,正如早已看穿她的江妈妈所说,若不是为她自己考虑,是不会现身的。从关死了那道门起,她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去面对关于江歌的一切。她的漫长余生,其实只能躲在自己侥幸拾来的一条命里苟且。
而人生对于痛失自己一手拉扯长大爱女的江妈妈来说,同样失去了一切色彩。
逝者已矣。只有还活在世上的人,才会感受痛楚,才会无法排遣悲苦。她的所作所为,不管是逼迫刘鑫现身而公布信息,还是为了让杀人凶手陈世峰受死而征集签名,与她挥之不去的痛苦实在不足相提并论,也都无可厚非。
江妈妈需要杀人凶手陈世峰得到应有的报应,需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公道来祭奠江歌。只是“杀人者死”这本是最为朴素的因果思维,在现代社会里受到了更多的思忖和考量。至少,江妈妈是没有条件,亲手去完成这个意愿的。
但,就算她真可以亲手去完成这个意愿,等到当时可能有的快意过去之后,江妈妈的痛苦,会就此消除,还是与日俱增,更趋沉重?
陈世峰杀死江歌,犯下的是无可挽回的罪行。但如果仅凭道德而不是法律就可以决定他的生死,那么拼命把自己置身事外的刘鑫和她一家人,也早该被汹汹而来的口诛笔伐彻底淹没,死上一万次了。
但如果我们认定这个世界在道德之外,还是需要制度的,所以我们接受了法律,也希望法律可以解决该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用正义来替天行道吗?
无论我们认为陈世峰多该死、该怎么死、该死多少次,也换不来江歌的命。
无论我们认为刘鑫和她的一家人多该被骂、被怎么骂、骂多少次,也换不来江歌的命。
这就像伯牙,无论摔过几张琴,也再换不来江畔船舱那个美好的夜晚!
来源:老斯基野驶(ID:lsjyeshi) 作者:咔巴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