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意中国》——看一档创投综艺如何点燃文创热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意中国》——看一档创投综艺如何点燃文创热情

《创意中国》从节目形式的设定上就非常明确,帮助创业者融资不是最终目标,而是生态链的一环,其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文创创业者与投资方的平台,并搭建起百姓了解中国文创产品的桥梁。

代表北京地道文化的老舍茶馆、乾隆皇帝御用的盘金毯、话剧……《创意中国》节目中展示的创意项目似乎与我们常看的创投类节目中的项目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近些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和电视综艺兴起的东风,国内出现了不少创投类的节目,仅2016年推出的创投节目就多达10多档。而纵观这些同类型节目,大多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域方向,且参加的项目多为互联网项目,竟没有一档是以文创产业为主的舞台。

作为国内创投类综艺首个吃螃蟹的节目,《创意中国》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共同指导,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电视台和大业传媒集团联合出品,从两届北京市文创大赛中精心筛选出优秀项目,来到这个舞台展示。可以说,《创意中国》的诞生是文化创意、投资界、综艺制作跨界融合的结果。那么,一档综艺如何能掀起文创领域的创新创业热潮呢?从节目着眼点、节目形式、效果呈现三个方面就可看出《创意中国》的创新立意。

综艺的面孔文创的心,点拨创业新思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6年文化与创意产业报告显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远超过电信业1.57万亿美元的全球产值。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由于其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等许多其他经济产业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且文创产业凭借创意衍生品价值链、价值提升等模式,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二十一世纪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近些年在高层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得到井喷式发展。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上半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734.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4.7%,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对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北京文创产业在塑造知名品牌、创作精品力作、发挥引领效应等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这样的问题导向,决定了《创意中国》选择文创项目的三项标准,即必须代表全国文化创意创新创业的高水平,具有引领性;必须符合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定位,具有典型性;必须满足首都文创产业转型发展的市场需求,具备可孵化性。比如参加节目的优秀项目“老舍茶馆”,老北京大碗茶加上传统艺术的表演,成为老北京文化的象征地之一,而他们的创意在于茶馆衍生品的开发,比如茶具、茶叶,游客可以作为地道的北京伴手礼馈赠亲朋。

但如果你以为《创意中国》的项目都是传统文化可就错了,所谓文创,乃是从文化出发,最终着力点还是在创意上。《创意中国》所呈现的文创项目,更多是技术上的创新、创意,较之“互联网+”浪潮下令人目眩的商业模式创新,别具吸引力。

迈吉客科技展示的AR虚拟现实场景展示着我们的科技文化,慧美衣橱通过App智能管理家中衣橱和搭配彰显着时下的潮流文化,而内盒院用创意让百姓的住宅更舒适则体现着中国当代的生活文化……不论项目内容的跨度有多大,其内核都是围绕着文化创意的初心。通过呈现文创的魅力,导向大众传播,助力价值落地,打开创业者创业、创新的视野和思路。

轻资本重平台,创新节目形式打造全国文创航母

当前,创投类节目的形式同质化非常严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普遍重资本、重结果的商业化表达,而忽略了平台的打造。这种方式导致创业项目与投资方、节目组没有延续性,基本就是一次性的“交易”。

《创意中国》从节目形式的设定上就非常明确,帮助创业者融资不是最终目标,而是生态链的一环,其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文创创业者与投资方的平台,并搭建起百姓了解中国文创产品的桥梁。这才形成《创意中国》舞台上3位文创专家领衔、百人投资团坐阵的“豪华套餐”,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的服务。

这种形式的突破在于建立起创业者与投资方真正平等的关系。一方面,以往创投类节目都是资方选择创业者,而《创意中国》打造的是创业者与资方的平等对话,并赋予创业者充分的融资资源和选择权。比如首期节目中月坛雅集传艺荟由于融资体量过大,让三位文创专家犹豫不决,这时百人天使团中的复华文商赶紧抛出橄榄枝,邀请月坛雅集传艺荟加入他们非遗合伙人平台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正是《创意中国》节目创新的成果。

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也为资方提供了解民间文创领域的创新和亮点的渠道,并与创业者进行智慧、创意的碰撞。如节目嘉宾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在发布会上曾说:“我们来参加《创意中国》,就是希望能找到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好项目、好创意。”

除了对文创产业模式的探索,《创意中国》导演组也在思考项目的广度和视域。据出品方介绍,未来所选项目将覆盖京津冀区域和大运河沿线省市,实现多地文创产业的展示、交流、促进。随着广度的打开,文创产业空间将随之拓宽、类型将随之丰富。

用娱乐包装情怀,创投类综艺要变天了

去年以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爆款节目热播,“文化”成为综艺制作争先抢占的新蓝海。然而随着类似节目增加,同质化日益严重,我们不得不思考,文化类综艺节目,除了打情怀牌,还应该赋予什么新元素去吸引更多人关注。

娱乐性,是《创意中国》找到的切入点。为此,大业传媒集团鼎力加盟,借助他们运作娱乐综艺的丰富经验,将一本正经的创投类节目打造成有看点、吸引人的创投综艺。

首先改变的是创业者项目展示环节,不同于以往创业者讲述——嘉宾点评——双方商讨融资金额的平铺直叙,《创意中国》融入了选秀综艺的闯关模式。创业者需要先在限定时间内获得文创专家和观众代表团的认可,才能进入接下来的展示环节,并有机会与创业导师和百人天使团零距离对话。这种方式让节目悬念重重,观众猜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才会有谜题得到解答的满足感。

其次,展示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创业者口述、视频介绍等常规模式,而是通过脱口秀、小品、歌舞剧等备受网友青睐的表演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示项目的创意所在。同时,以往创投类节目主持人的功能主要是推动流程,而《创意中国》不这么干,节目组特邀请到著名节目主持人马丁,用灵活俏皮又不失稳重的主持方式,让节目更年轻化、娱乐化,时不时抛出一个时下流行的网络梗,便能很好引起年轻收视群体的共鸣。

《创意中国》的创新三步走,让创投类节目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来创投类节目还能这么做。而这样一档吸睛无数、显现“爆款”品质的栏目背后,是文创产业在今日中国社会已经显现并将继续显现的巨大能量,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来的对创意、对文化的现实需求。《创意中国》这种创新又接地气的节目形式,无疑让文化创意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打开了文创产业的一片新天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意中国》——看一档创投综艺如何点燃文创热情

《创意中国》从节目形式的设定上就非常明确,帮助创业者融资不是最终目标,而是生态链的一环,其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文创创业者与投资方的平台,并搭建起百姓了解中国文创产品的桥梁。

代表北京地道文化的老舍茶馆、乾隆皇帝御用的盘金毯、话剧……《创意中国》节目中展示的创意项目似乎与我们常看的创投类节目中的项目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近些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和电视综艺兴起的东风,国内出现了不少创投类的节目,仅2016年推出的创投节目就多达10多档。而纵观这些同类型节目,大多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域方向,且参加的项目多为互联网项目,竟没有一档是以文创产业为主的舞台。

作为国内创投类综艺首个吃螃蟹的节目,《创意中国》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共同指导,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电视台和大业传媒集团联合出品,从两届北京市文创大赛中精心筛选出优秀项目,来到这个舞台展示。可以说,《创意中国》的诞生是文化创意、投资界、综艺制作跨界融合的结果。那么,一档综艺如何能掀起文创领域的创新创业热潮呢?从节目着眼点、节目形式、效果呈现三个方面就可看出《创意中国》的创新立意。

综艺的面孔文创的心,点拨创业新思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6年文化与创意产业报告显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远超过电信业1.57万亿美元的全球产值。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由于其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等许多其他经济产业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且文创产业凭借创意衍生品价值链、价值提升等模式,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二十一世纪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近些年在高层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得到井喷式发展。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上半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734.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4.7%,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对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北京文创产业在塑造知名品牌、创作精品力作、发挥引领效应等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这样的问题导向,决定了《创意中国》选择文创项目的三项标准,即必须代表全国文化创意创新创业的高水平,具有引领性;必须符合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定位,具有典型性;必须满足首都文创产业转型发展的市场需求,具备可孵化性。比如参加节目的优秀项目“老舍茶馆”,老北京大碗茶加上传统艺术的表演,成为老北京文化的象征地之一,而他们的创意在于茶馆衍生品的开发,比如茶具、茶叶,游客可以作为地道的北京伴手礼馈赠亲朋。

但如果你以为《创意中国》的项目都是传统文化可就错了,所谓文创,乃是从文化出发,最终着力点还是在创意上。《创意中国》所呈现的文创项目,更多是技术上的创新、创意,较之“互联网+”浪潮下令人目眩的商业模式创新,别具吸引力。

迈吉客科技展示的AR虚拟现实场景展示着我们的科技文化,慧美衣橱通过App智能管理家中衣橱和搭配彰显着时下的潮流文化,而内盒院用创意让百姓的住宅更舒适则体现着中国当代的生活文化……不论项目内容的跨度有多大,其内核都是围绕着文化创意的初心。通过呈现文创的魅力,导向大众传播,助力价值落地,打开创业者创业、创新的视野和思路。

轻资本重平台,创新节目形式打造全国文创航母

当前,创投类节目的形式同质化非常严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普遍重资本、重结果的商业化表达,而忽略了平台的打造。这种方式导致创业项目与投资方、节目组没有延续性,基本就是一次性的“交易”。

《创意中国》从节目形式的设定上就非常明确,帮助创业者融资不是最终目标,而是生态链的一环,其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文创创业者与投资方的平台,并搭建起百姓了解中国文创产品的桥梁。这才形成《创意中国》舞台上3位文创专家领衔、百人投资团坐阵的“豪华套餐”,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的服务。

这种形式的突破在于建立起创业者与投资方真正平等的关系。一方面,以往创投类节目都是资方选择创业者,而《创意中国》打造的是创业者与资方的平等对话,并赋予创业者充分的融资资源和选择权。比如首期节目中月坛雅集传艺荟由于融资体量过大,让三位文创专家犹豫不决,这时百人天使团中的复华文商赶紧抛出橄榄枝,邀请月坛雅集传艺荟加入他们非遗合伙人平台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正是《创意中国》节目创新的成果。

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也为资方提供了解民间文创领域的创新和亮点的渠道,并与创业者进行智慧、创意的碰撞。如节目嘉宾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在发布会上曾说:“我们来参加《创意中国》,就是希望能找到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好项目、好创意。”

除了对文创产业模式的探索,《创意中国》导演组也在思考项目的广度和视域。据出品方介绍,未来所选项目将覆盖京津冀区域和大运河沿线省市,实现多地文创产业的展示、交流、促进。随着广度的打开,文创产业空间将随之拓宽、类型将随之丰富。

用娱乐包装情怀,创投类综艺要变天了

去年以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爆款节目热播,“文化”成为综艺制作争先抢占的新蓝海。然而随着类似节目增加,同质化日益严重,我们不得不思考,文化类综艺节目,除了打情怀牌,还应该赋予什么新元素去吸引更多人关注。

娱乐性,是《创意中国》找到的切入点。为此,大业传媒集团鼎力加盟,借助他们运作娱乐综艺的丰富经验,将一本正经的创投类节目打造成有看点、吸引人的创投综艺。

首先改变的是创业者项目展示环节,不同于以往创业者讲述——嘉宾点评——双方商讨融资金额的平铺直叙,《创意中国》融入了选秀综艺的闯关模式。创业者需要先在限定时间内获得文创专家和观众代表团的认可,才能进入接下来的展示环节,并有机会与创业导师和百人天使团零距离对话。这种方式让节目悬念重重,观众猜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才会有谜题得到解答的满足感。

其次,展示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创业者口述、视频介绍等常规模式,而是通过脱口秀、小品、歌舞剧等备受网友青睐的表演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示项目的创意所在。同时,以往创投类节目主持人的功能主要是推动流程,而《创意中国》不这么干,节目组特邀请到著名节目主持人马丁,用灵活俏皮又不失稳重的主持方式,让节目更年轻化、娱乐化,时不时抛出一个时下流行的网络梗,便能很好引起年轻收视群体的共鸣。

《创意中国》的创新三步走,让创投类节目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来创投类节目还能这么做。而这样一档吸睛无数、显现“爆款”品质的栏目背后,是文创产业在今日中国社会已经显现并将继续显现的巨大能量,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来的对创意、对文化的现实需求。《创意中国》这种创新又接地气的节目形式,无疑让文化创意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打开了文创产业的一片新天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