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寒
车东西12月1日消息,长安汽车今日发布公告,宣布与一汽和东风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战略性前瞻技术、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四大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三方签约仪式)
据悉,本次签约仪式在东风汽车总部武汉进行,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等三方最高领导全部到场。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四大领域展开合作:
1、战略性前瞻技术
三家车企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汽车前沿技术,组建了“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共同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和平台进行投资与开发,共享技术成果,并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创新中心的组建。
2、汽车全价值链运营
在传统的汽车制造领域,三方将重点加强在整车平台与动力总成等关键领域的协同合作,开展联合采购、联合研发等活动,并加强在物流领域的协作。
3、联合出海“走出去”
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政方针的指导下,三家车企将通过在海外产品研发、海外终端网络布局、海外商业合作伙伴开发、海外制造资源整合、国际物流合作等方式,共同开发海外市场。
4、新商业模式
最后,三方还将一同探寻汽车产业的新兴商业模式,加强在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汽车产业新生态研究、汽车金融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并积极参与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
一、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国家行动
中汽协近期发布的汽车产业运行数据显示,东风、一汽、长安三家车企在2017年1-10月份的销量分别为323万台、281万台、232万台,刚好位列该时段汽车集团销量排名的第2、3、4名。
有趣的是,本次签约仪式选择在东风总部武汉进行,而东风又刚好是三家中销量最大的。因此东风有点“老大哥”的意思。
三家“结盟”后,其今年1-10月整体的销量规模则达到了836万台,超过了上汽集团的546万台,成为国内第一大汽车产业联盟。
而如果再加上2017年最后两月的数据,三方的总销量则有望达到1000万台,与大众、通用、丰田三家巨型汽车集团一样,成为第四个跨入千万俱乐部的玩家。
需要指出的是,此番三家巨型汽车集团能够走到一起,除了与汽车产业面临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浪潮有关外,我国政府的顶层规划也在中间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年4月25日,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三部委在《规划》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汽车产业需要抓住产业变革的机会,在关键技术、产业链、新业态、品牌等方面进行多方突破。
《规划》明确,要支持优势特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龙头企业。支持以企业为主导开展国内外有序重组整合、企业并购和战略合作,鼓励企业国际化发展。
鼓励汽车产业链内以及跨产业的资本、技术、产能、品牌等合作模式,支持优势企业以相互持股、战略联盟等方式强强联合,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
很明显,本次三方合作就是落实上述指导意见的一个具体案例。
东风汽车方面表示,本次三方合作标志着汽车行业“国家队”全面合作的开始,有利于推动中国汽车品牌综合实力的提升与市场发展。
长安汽车则在公告中写到,三方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符合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政策,是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次新探索。
二、抱团合作是加强自主品牌的实力重要举动
虽然东风、一汽、长安三家在上述中汽协销量数据中名列2、3、4位,各自实现了数百万辆的销售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国产品牌车型的销量并不是主力。
东风集团1-10月份总计销售了323万辆汽车,其中自主品牌为118万辆,占比36%;长安卖出了232万辆汽车,自主品牌为135万辆,占比58%;一汽卖出了281万辆汽车,但只有47万辆自主品牌车型,占比16.7%。
很明显,我国的自主品牌车型仍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传统内燃机汽车领域想要追上并赶超外国车企的难度较高。
在这种背景下,抱团合作、在新技术上寻求突破、寻找海外市场机会、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这四条路径则刚好是能够避开上述历史原因的方向。
汽车产业是规模经济,规模越大,就越能分摊研发、物流、供应链采购等成本,并且还能通过共享技术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这也是全球其他汽车巨头证明过的一条路径。
例如大众集团旗下就有10几个汽车品牌在共享平台与发动机/变速箱技术;菲亚特与克莱斯克在合并后双双摆脱了破产困境;雷诺-日产结盟联盟形成后,两大品牌同时取得了销量增长,并跻身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例如戴姆勒集团与克莱斯勒的合作就不欢而散,而捷豹路虎也先后嫁入过宝马和福特集团,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本次合作的相关人士在接受汽场新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全方位的深化合作,能够同时增强三方的核心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实现共赢。而为了落实合作,三方也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并建立了不同层面的沟通机制。
此外,大规模兼并重组也一直都是国企深化改革的一个关键动作。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017年以来,国企的兼并重组速度加快。共计有54家央企和62家地方国企取得进展。自7月以来,有22家国企披露了重组方案。截至11月,共有56家国企上市公司处于停牌状态。
在2017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共有48家央企入围。对此,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接受媒体时说道,“这正是近几年央企通过重组整合发挥规模效应的表现之一,未来国资委还会深入推进优化结构、重组整合,做到有进有退,加快国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汽、东风、长安三方的合作也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兼并重组的可能。
“与此不存在任何关联。“三方重组”的问题目前无探讨、无计划。”对此,上述相关人士如是向媒体回复道。
三、未来:国内将只剩下数家车企集团?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一般都是汽车工业强国,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韩等国家都有大量全球知名汽车公司的存在。
但在1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这些汽车公司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德国目前主要是戴姆勒、宝马、大众三家汽车集团,但是三家却拥有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MINI、大众、劳斯莱斯、宾利、斯柯达、兰博基尼、布加迪等一系列汽车品牌。
法国有标致雪铁龙以及雷诺两大汽车集团;日本是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集团;韩国是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美国是通用、福特、FCA三大汽车集团等。
所以,不管是从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角度,从提升自主品牌实力、提升产业集约度,还是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兼并重组都是一条很明显的发展路径。
所以我们也可以展开大胆想象,也许在未来,我国十几家大型汽车集团,以及上百家小型汽车公司也将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为三到五家超级汽车集团,与通用、丰田、大众等跨国公司在全球展开竞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