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璐
来源:创邑icity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后和最爱的人在最宜居的城市,一起待霜染白发,看细水长流~。看看你所在的城市适合养老吗?去何处安放60岁以后的人生?
12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老博会“2017中国生态养老发展高峰论坛”上,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创邑传媒下属机构)对外发布了“2017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这是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继2014年、2015年、2016年之后第四次与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联合发布此榜单。
根据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的榜单数据显示,“2017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中广东广州、福建厦门、广东深圳、上海、浙江杭州、福建福州、江苏南京、江西南昌、云南昆明、广东珠海脱颖而出,成为“2017中国大陆十佳养老城市”。其中,广东省有三座城市位列前十。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的分析员彭露介绍,这份榜单以宜居指数、空气指数、医疗指数、交通指数四方面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最宜养老城市首先应该是宜居城市,其次根据老年人特点,我们重点选择了空气指数、医疗指数、交通指数、生态指数四个参考标准,加上宜居指数作为此次榜单的最终评判标准。其中宜居指数占40%的权重,其余四个指数各占15%的权重。基础样本来自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中最宜居的前200个城市。
关于四项指标。其中宜居指数直接选用了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中宜居指数位于前两百位的城市;空气指数主要指标来自于2016年度各城市优良天数;医疗指数主要指标来自于各城市三级医院与城区常住人口的占比;交通指数主要指标来自于当地机场2016年吞吐量、铁路车次等数据排名;生态指数主要来自各地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率。
中国式养老:回归城市
在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看来,过去几年,中国的养老走向了“逃离城市,回归田园”的路线,但这种圈地占资源的养老模式因为远离城市,配套设施差、空置率高的弊端逐渐显现。“好山好水好无聊”,最好的养老方式应该是对既有生活的延续。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城市养老必将成为中国式养老的主流模式,养老不能脱离城市,不能脱离社区生活。所谓的生态养老、旅居养老等新型模式,也都是以城市养老为基础的。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认为,中国式的养老必须重新回归城市。
旅居养老成为这两年的新潮流,再加上“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早已消失,参考交通指数一是考虑到子女看望父母的便利性;二是考虑到老年人爱好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交通便利也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为什么选择用三级医院指标?主要缘于中国人看病习惯,老年人往往大病多,国人大多认为三级医院方能保证基本的医疗条件。作为医院领域的代表,三级医院数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护理人员数量的多少以及综合素质的高低。
养老,也难以逃离北上广
31个省份中有21个省市的城市上榜50强。其中有38个城市为南方城市,占50强中的76%,另外12个城市为北方城市。广东和江苏均有6个城市上榜并列第一,福建有5个城市上榜。与前两年一样,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今年再次全部入榜50强。
其中广州、深圳和上海更是位居前十。这或许说明,养老也难“逃离北上广”。这和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有关系,与前几年“逃离北上广”背离的是出现了“回流北上广”,养老也是一种镜像。
攀枝花具有强大的“绿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03%,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攀枝花在中国社科院的宜居排名中,宜居竞争力52位,健康的医疗环境15位,舒适的居住环境23位。本次养老城市排名第37位。
陕西的安康今年也进入了榜单,安康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带,全国富硒茶、魔芋之乡,天然富硒食品的最佳产地,拥有健康是人们的永恒追求,富硒食品保健将成为生态健康养老的最大吸引力。安康在中国社科院的宜居排名中,绿色生态环境87位,舒适的居住环境48位,便捷的基础设施59位。本次养老城市排名第44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