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美国国防部发现和跟踪了朝鲜在11月28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大约13时17分发射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这标志着平壤进行了第3次ICBM发射。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11月28日发表题为《美军如何监视朝鲜的导弹发射》的报道称,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国北方司令部(NORTHCOM)负责保卫美国和加拿大免受外部威胁。这项使命由北美防空司令部/美国北方司令部指挥中心(N2C2)负责协调,该指挥中心设在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彼得森空军基地。简氏记者在最近一次采访中罕见获准进入该指挥中心。
该中心配备5组人数不同的工作人员。在“非常时段”,例如当情报官员称可能很快发生朝鲜发射导弹之类事情的时候,工作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至于11月28日的这次发射,当时N2C2指挥中心很可能处于“非常时段”并预期到会有导弹发射。朝鲜通常是在上午发射导弹的,因此尽管有了预先的警报,但这次在平壤当地时间凌晨3时左右进行的试射可能仍颇令人意外。
这个宽敞的指挥中心位于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国北方司令部共用的总部内。里面的工作人员分坐在指挥室前方的大屏幕周围,每个操作员都有自己的一排显示屏、几部电话和大部头的核查清单手册。
工作人员依靠一系列的传感器数据和情报报告来判断北美上空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不过,对于导弹而言,一个太空红外预警卫星群可以探测到任何高热源。当预警卫星探测到任何异常情况时,会立即触发警报。显示在指挥室中央的一个大屏幕上的数字化地球示意图则会如地球仪般转动起来,并在美国空军卫星探测到热源的地方画出一个红色的圆圈。
警报响起后,所有军官都会尽快各就各位。应急行动控制员坐在房间后部,确保指挥中心中的所有人都拿起电话联系上对应的决策人员。如果事态足够紧急的话,北方司令部司令会与应急行动控制员一起坐在房间很靠后的地方。
位于附近的夏延山掩体内的一台“一体化战术警报攻击评估”(ITWAA)服务器则收集有关导弹发射的卫星和雷达数据,并把来自世界各地传感器的众多数据关联起来。软件算法可以把这些数据形成更为清晰的图像和一目了然的图标。
在位于夏延山中的导弹警报中心,一个5人小组将是最早对威胁进行评估的人(相对于卫星和软件算法而言)。他们将很快断定涌来的这些数据是否可信、威胁是否属实。该小组可以进入ITWAA服务器以及全世界所有弹道导弹的详细数据库,其目的是有助于更好地弄清他们正面对的威胁。
在警报发出后不久,操纵遥控雷达站的第21航天联队的空军军官们开始给指挥中心汇报他们正看到的情况——以及他们的雷达运转正常,没有误导。
ITWAA的软件汇总那些传感器数据,并把它们与来自导弹警报中心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威胁的示意图被画成从发射地点处的红色圆圈里弹出的一个红色风扇状标志,它表示的是导弹的可能路径。指挥中心的操作员们焦急地等待有关导弹路径的每次更新,经过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这些更新最后将呈现在头顶的屏幕上,显示导弹弹头可能打到什么地方。
如果导弹不对美国构成威胁,那么任务将被移交给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或任何可能需要被提醒以便采取防范行动的司令部。
如果导弹的路径指向美国本土,指挥中心的副主管就会急切地开始尝试用电话联络上司。指挥中心的一名导弹防御官(MDO)将在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MD)火控软件的帮助下,告知指挥中心这枚导弹是否可被拦截。如果可拦截,这名军官会喊出“导弹可应对”,这意味着GMD可以对来袭导弹发射拦截弹。
来源:参考消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