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11月29日),《人民日报》撰文为一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依图科技点赞。在不久前,在由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ARPA)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合作推出人脸识别挑战赛(FRPC)中,来自上海的依图科技获得了人脸识别算法检索准确率冠军,远超俄罗斯公司Vocord、法国知名安防大厂Morpho等公司。
在这篇名为《智能刷脸,打开新“视界”》的文章中,《人民日报》指出,这是第一个获得该冠军的中国团队,说明来自中国的算法技术超过了全球的竞争对手,也已经超越了所谓的国际主流标准。
当下正是人工智能的勃发期,从阿尔法狗赢战围棋冠军,到人脸识别开始被应用于高铁安检身份校验等现实生活,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工智能说到底是技术的竞争,无论是赢战围棋冠军还是人脸识别,最根本的便是技术是否强硬、算法是否够高精尖,进而整体的应用上能否达到一个理想的识别率。
那么,《人民日报》为何要为依图科技点赞?其夺冠背后,是怎样的深耕与细作使然?在人工智能的世界赛道上,中国人工智能能否领先世界?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先导技术】
以人脸识别为例,新款iPhone已经用上了Face ID,这也标志着人脸识别的商用已经开始成熟。而在更多的人群中去识别一张人脸,则是更具挑战性的技术能力所在。依图能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的对手,成为第一个获得冠军的中国团队,其背后原因正是人脸识别的技术领先所在。
依图所在的细分领域,是人工智能的先导技术——计算机视觉识别领域。计算机视觉识别领域,目前而言,主要集中在人脸识别层面。数据显示,依图的人脸视觉算法已经在十亿分之一的误报下达到超过90%的识别率,已然超越所谓的国际主流标准。作为来自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这也说明,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勃发之初,我国即有许多企业投身到人工智能的研发中,让我国企业与国外Google、微软等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另一方面,以依图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并没有去盲目地追求大而全,而是选择了比如计算机视觉这样的极为细分的领域去精钻,这让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更接近现实应用的需要,更接地气。而人工智能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管是在城市管理建设还是安防、金融、医疗等具体的应用层面,社会的进步正在受到人工智能的推动。
譬如,依图打造的“蜻蜓眼”智能安防平台,就是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构建了城市和行业专属的智能安防体系。数以万计的“小眼”让蜻蜓复眼具备自然界中最精准的视觉感知能力,基于世界领先的机器视觉算法及平台解决方案的依图人像大平台和车辆大平台,通过城市之眼构建了与蜻蜓眼一样的精准识别能力,为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金融等行业提供了安全应用的可靠平台。而据我所知,依图的城市智能安防平台已经应用在了一些地区,而且所到之处都赢得了当地政府机构的认可。这种提前布局、率先落地的技术水准,让我们不能不为依图所叹服。
【人工智能是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
之所以说人工智能是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主要在于,在目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人类已然并将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这不仅在于人工智能将在很大的维度上去取代传统的人力劳动,比如高铁进站检票,在此前都是人工来检票,而人工智能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成熟后,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铁站是用人脸识别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检票。而且,人工智能还有能力去完成人力无法做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在数以亿计甚至数十亿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中,去查找一张人脸,这个工作即便是1000个人也无法做到。然而,基于像依图公司这样的计算机视觉公司的技术和算法,则能够通过机器在很短暂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任务。
而我们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领域,无论是工业制造业,还是商业服务业,亦或是公检法这样的政府机关,机场、铁路这样的公共事业部门,无不需要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加持。通过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在所用需要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领域,将获得降本增效的显著效果,并且有能力深入细枝末节,对工业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等进行广泛赋能。譬如,目前流行的无人超市,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便是通过人脸识别来实现的,而且在无感收银上,也是通过计算机视觉的图像识别来进行的。
而无论是iPhone的面容支付,还是无人超市的无感收银,亦或是高铁站的检票,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正在推动更全面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如依图自主研发的双目活体检测人脸认证系统就已应用于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ATM机具,为无卡取款业务的用户提供身份核验功能,帮助用户在自助设备无人监控情况下,安全实现刷脸取款的功能。
而且,通过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深耕,人工智能赋能医疗这样的生命科学也成为可能。如依图凭借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在医疗行业的深厚积累,已经面向放射科、超声科、儿科等多个科室提供临床诊疗辅助诊断和智能管理,并结合前沿医学热点,提供专业的科研大数据分析和前沿的跨学科科研及转化应用。目前,其已推出AICARE 系列产品,包括:AICARE 胸部CT智能辅助诊断、 AICARE 儿童骨龄智能辅助诊断、 AICARE 儿科门诊智能辅助诊断、 AICARE 病历智能搜索引擎、 AICARE 临床智能科研平台等。这些平台的推出,不仅让依图赢得了医院等机构的认可,而且也在不断进化的技术布局上让依图成为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翘楚。
【同一起跑线 中国有能力产生更多AI独角兽】
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中国实际上是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甚至说,在诸如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这样的细分领域,中国公司甚至是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水平。譬如,前文提到的获得冠军的依图公司,在人脸识别技术上就超过了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的对手。
而一个可以想象的未来是,随着以依图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在技术、算法上的不断进化,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布局上将分成三个足以与其他国家比肩甚至超越的阵营,其一是国家队。其二是以BAT为代表的综合型互联网巨头,其三则是以依图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假以时日,不仅BAT在机器学习、无人驾驶等方面的布局会与Google们比肩,而且在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更多的人工智能维度,依图等公司也将与国外的同类公司“同框”。
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技术、算法、应用上不输其他国家的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有望诞生一批新的独角兽。如依图科技CEO朱珑近期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所言,“从我们自己的经验看,我们的算法效率几乎以每年100倍的速度在提高。现在在几亿量级的面孔中识别出一个人,并不是什么难事。”这里的背景是,依图科技在此前已经成功搭建了全球首个10亿级人像比对系统。
天了噜,10亿级的人像大数据,能做到这种能力的公司据我所知还是很少的。而当有越来越多的依图涌现,中国凭借人工智能弯道超车欧美不是没有可能。
至少,继移动互联网之后,中国互联网有望通过人工智能再一次领先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