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当防空警报再次响彻南京上空之际,在8100公里外柏林西部的一处墓园,约翰·拉贝的墓碑前再次摆上华人华侨敬献的鲜花。
80年前,拥有德国商人和纳粹党干部双重身份的约翰·拉贝与若干外籍人士牵头建立了“南京安全区”,庇护了约25万中国难民。拉贝还在自家花园收留了600多名中国难民,保护他们免遭日寇屠戮。1938年4月,拉贝在回到德国后曾多方活动,试图揭露日军暴行,却因此被德国秘密警察逮捕,并在获释后被禁止公开谈论南京大屠杀。历史证明,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和造成2000多万苏联军民死伤的纳粹德国与日本军国主义实为一丘之貉。
当今日本不仅仍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而且每年8月15日,都有老兵和右翼分子身穿二战军服在东京靖国神社招摇过市,为军国主义招魂,更有政治人物公然为战犯“慰灵”。而在靖国神社,不仅日军战犯,就连为侵略战争送命的战马、军犬和军鸽也都拥有所谓的“慰灵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首都柏林也有几处“慰灵碑”。只不过,这些“慰灵碑”慰藉的是反法西斯战士的英灵。
1945年4月,苏军发动柏林战役,消灭了纳粹政权,结束了二战欧洲战事。战后,苏军集中安葬烈士遗体,先后在柏林建立了四处烈士陵园,并竖立纪念碑。
在德国重新统一的标志勃兰登堡门以西,矗立着一座英武的苏军战士铜像。面对挎枪前行姿态的苏军战士铜像,游客可以看到铜像左肩不远处德国国会大厦的穹顶和飘扬的德国国旗。德国联邦议院就这样充当了苏军战士胜利者形象身后的背景,令人回味无穷。
德国占地规模最大的苏军烈士陵园坐落于柏林东南郊施普雷河岸的特雷普托公园。这座陵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中央小山丘上高12米、重70吨的苏军战士铜像:一名目光坚毅的苏军战士右手持剑,脚踏被剑锋劈裂的纳粹万字符,左手拖起一名寻求庇护的德国女童。这座铜像寓示着苏军斩断了德国之恶,拖起了德国的未来,苏军伟大解放者的形象呼之欲出。
战后,德国与苏联签署了协议,承担了在德国的所有苏军公墓和附属纪念设施的维护与运营。根据协议,德方若要对这些纪念设施作出任何改动,都必须事先征得对方同意。
今年年初,德国选择党地方领导人约恩·赫克在一次政治活动上公然宣称,柏林市中心的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是“耻辱纪念碑”,意指首都核心区不应存在这样的设施。约恩·赫克的言论招致了包括德国选择党在内的各方批评,也使他被德国媒体评为“德国最招恨的政治人物”。年中,德国爆出特种部队行纳粹礼和现役军人参加极右组织的丑闻。对此,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将采取多项改革措施来加强纪律审查和对军人的政治教育,争取将极右势力清除出军队。可以说,极右思潮和新纳粹势力在德国仍然只能如地沟老鼠一般暗中活动,一旦招摇过市就会人人喊打。
德国官方和社会舆论对极右言论的零容忍态度源于德国人民对自身历史罪责的深刻反省。从这个意义上说,矗立在德国首都的苏军纪念碑既是“慰灵碑”,又是压制和震慑德国新纳粹和极右势力的“镇妖塔”。相信每个有良知的德国人在看到这些用数万人生命打造的纪念碑和铜像时,都不会轻易忘记历史的教训。历史没有如果。今天,我们唯有脚踏实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用实力来震慑日本军国主义的妖魂,才能慰藉80年前先人的血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