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茶器博物馆不少,不二人文空间是其中少有不负“不二”之名的。这里有6000件中国古茶器、5700块宋代窑砖、1000块民国时期地砖、200件中国民用老家具、100件欧洲古董军品、十几条徽州古房梁......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有趣、有志、有型的中国民用古茶器博物馆。今天,我们就在不二空间发起人之一——李杰的带领下,去看看这里的藏品和藏品背后的故事。
不二人文空间,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山区,1000多平方米的总体面积略显奢侈,而更奢侈的,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件。
从无锡收来的这根祥云柱,据说是明代的遗产。当年从桥上过往的古人,当是无数次摩挲过它。
从景德镇收回来的窑砖,仿佛带着景德瓷器几百年的火味儿,砌成了墙,回味了时光。
老房梁、老木雕,都是清末民初残留的痕迹。
有人视作一文不值的民用老器物,在传统家具制式之正道传承。
残垣断壁,朽木雕花,用别样的层次感来讲述过往的故事。
民国时期制式木桌,不追求奢贵,提倡平民设计和日用之道。
完全拼合,可供8人围坐,吃饭、办公、品酒、品茶是日常,观茶、玩石、赏花是闲趣。只拼合一半,那是良人未归,来客勿扰。
药材柜,岐黄之术的物质支撑,无关利是,却是不能忘却的中式传统。
老中医号脉的木制脉枕,置于窗边相映成趣。
唐代的荷花勺,千年前的精致生活是否能再次重现繁华?
宋代陶罐,断水如刀切。非是权贵玩物,倒是民间记忆。千年之后,用作公道杯,任你贵贱,诸如流水,非常公道。
潮州工夫茶室,一幅季羡林题写的“潮州工夫茶”可谓难得。
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各种材质的潮州茶具,交织着“胶己人”自己的茶事。
潮州人爱茶,潮州人也爱馃,馃或印藏着一头狮子,或一只鸳鸯。
民国时期风格的茶室,装点着一段鸳鸯蝴蝶的罗曼史。
不二空间的中心地带,是各种老茶具的集合。
竹纹银壶,不仅造型别致,手工精细,更可以直接烹煮、倾倒。你或许以为是来自日本,却不知这是清代出口到英国的巧夺天工。
从英国回流的清代手工鹅头锡壶,造型纹路,兼具东西方风格,谁说中国不懂美学?
描画漆制茶盒,内里还有乾坤,锡制盒中盒更衬出茶叶的珍贵。买椟还珠,不能免俗。
被不二空间最为珍视的,是这块清代臂搁。上书“学古”二字,“学古”,是一种方法论,所谓学古,学字在前。所以不二空间的人认为,他们唯一的创新就是不创新。
更有趣的是,不二收藏了两块臂搁,左边是日本侵华战争时,叫嚣“东亚新秩序”,右边却是我国臂搁上书“最后胜利”。
还有这个二战时的英国军官箱,做工精细,经久耐用。
箱中还留有一张二战时的报纸,上面印着“British Ship Stops Nazi Dash for Home”(“英国军舰截击返逃纳粹”)。
一战时英国空军木制螺旋桨,是否带你的思绪飞回上世纪?
上世纪的中国,早已是时尚浸润的土地。画报中的袁美云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不知迷倒多少男儿郎。男装扮相,依旧勾魂夺魄。
同样神奇的还有水陆画,来源于上世纪四川,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
不二空间的稀奇之物太多,这里不能尽情展现,若有机会请一定去不二空间看个透彻吧!这个中国民用古茶器博物馆定会令你不虚此行。
本文来源于茶语网(www.chayu.com),茶语频道商务合作电话:400-799-399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