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能随心所欲地分享照片,只要有好照片就会发布。社交媒体更像是一本剪贴簿,你有什么就能放什么。”
图片分享型社交媒体为摄影师们开辟了一个展示图片的新世界。和在画廊展览或是出版画册相比,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作品能吸引更多观众。不过由于缺少了策展人和编辑团队,摄影师就要亲力亲为挑选自己的作品了,组织图片和解释说明也完全由他们自己说了算。
近日,《英国摄影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采访了三位摄影师,给我们介绍他们如何以及为何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作品。
伦敦摄影师梅齐·卡曾斯(Maisie Cousins)的作品感性走心,美感与怪诞并存。她15岁就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了,从那时起,她的摄影事业登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她的作品被收录在佩特拉·柯林斯(Petra Collins)的女性艺术家作品集《Babe》和夏洛特·扬森(Charlotte Jansen)的摄影书《Girl on Girl》中,最近还在伦敦的TJ Boulting画廊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玛格南摄影师马克·鲍尔(Mark Power)有些姗姗来迟,他2015年10月才加入Instagram,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拍了30年的照了。鲍尔多着眼于长期的个人摄影项目,至今他已经出版了8本书,探讨了一系列主题。最新的一本书《为实验捣毁实验室》(Destroying the Laboratory for the Sake of the Experiment)在2016年面世。这本书和诗人丹尼尔·考克瑞尔(Daniel Cockrill)合作,描绘了英国脱欧前的图景。
摄影记者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在2009年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他正在对美国主导的阿富汗战争进行一项长期的调查。三年后,他创建了Instagram账号,不仅发布自己的个人作品,还有受《时代》杂志、《纽约时报》和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委托的摄影作品。弗格森当前正在着手写作两本专著,分别是他在阿富汗期间的战地日记,以及对当代区域性澳大利亚身份的批判性探讨。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图片社交媒体的?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是实验性质,还是你在发布作品前就已经有了清晰的构想?
马克·鲍尔:最早是我的女儿基莉(Chilli)在给我压力,她不停催我用Instagram。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我会有多喜欢这个应用,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当然,最后我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服软了,不过条件是女儿答应帮我管理账号。
我选择不用Instagram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工作时用的是一台非常专业的相机,而一旦把图片放在手机的小屏幕上,照片就会被压缩,画质会有一定的损害。不过我事后认识到,能抛开技术质量因素,来看什么样的图片能戳中我,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情。我明白自己有时候太迷信器材和技术了,我对此很惭愧,所以能够回到图片最基本的东西上,来审视什么样的照片能打动人也不错。

梅齐·卡曾斯:这是尝试、错误再尝试的结果。我在很多社交网络平台上分享我的照片,比如Blogger、Tumblr和Instagram,而站在不同的平台能让你用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作品。
亚当·弗格森:我在2012年注册了Instagram账号。一开始我只是凭直觉贴些照片,像是没有工作时在家中的私人生活的瞬间,或者是和我的摄影项目主题关系不大的照片。我发布图片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通常是一时兴起,随心所欲的。

逐渐成为老用户以后,你使用图片社交媒体的习惯有没有改变?
马克·鲍尔:女儿真的说对了,我慢慢喜欢上了Instagram。我和她约定,每天至少会发布一张照片。另外,我也会用社交网络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预告未来可能要出版的书。特别是我手头上的一个长期摄影项目“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我一直在网上定期更新。我对自己的作品态度很开放,总会在网上发布最棒的照片,不会把它们藏着掖着。这样做也能满足那些对我的作品感兴趣的读者,让他们了解我在忙些什么项目。
女儿基莉也在帮我整理我的影像档案,那里有整整35年的作品等着她。这样能让过去的老照片重新苏醒过来,否则它们就只能成为历史,或是在我床底下落灰了。
梅齐·卡曾斯:我很少再发私人照片。
亚当·弗格森:发布照片之前我会更深思熟虑,希望社交媒体上的照片能和我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一致。Instagram成了一个我用作品吸引观众的平台。每当完成了一个摄影项目,照片被采用或是出版的时候,我就会写一个帖子告诉大家,我想这也是甲方所希望的。如果有些作品没有被采用,我也能在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这让我在客户的选择之外还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对你来说,在社交媒体上组织和编辑作品是一个挑战吗?或者你会不会觉得当自己的策展人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尝试?你怎么选择要发布的照片呢?
马克·鲍尔:对我个人来说,在Instagram上发布我正在进行的拍摄项目是一项实验,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照片能得到更多的“赞”。
一开始我以为好的照片应该是简洁大胆的,甚至得具有扁平化的几何美感。但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最受欢迎的一张照片(下图)是在最近在一个废旧的工业地带拍的,构图元素相对复杂。而昨天,我发布了一张在同一个地方拍的照片,构图简单,包含赤裸裸的政治意义。我个人对这张照片很有自信,结果却没有看到“小红心”的飞涨,至于为什么我也摸不着头脑。

梅齐·卡曾斯:对我来说,选择和整合图片也是发照片的一个有机部分。我会进行地很开心,如果我自己都觉得无趣,就不会让大家看到。我的照片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这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丰富的过程,而且图片也都是有形可感的。
有了Instagram这样的平台,我能随心所欲地分享照片,只要有好照片就会发布。社交媒体更像是一本剪贴簿,你有什么就能放什么。
亚当·弗格森: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决定怎么编排和呈现自己的作品对摄影师来说简直是一种解放,他们能有更高的自由度和自主性,提高身为作者的认知度。同时,使用社交网络也给我提出了一个挑战——挖掘自己的想法,独立发声。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什么也会影响我在工作上产出的作品风格。相较于以往,现在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把控力更强了。
我努力让自己的作品和呈现的图景更加真诚、更有洞悉力。我相信,真实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手里的唯一筹码,所以在我发布的照片里也会贯穿这个信念。

根据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作品的经验,你对其他摄影师有什么建议吗?
马克·鲍尔:当然要认真经营你的Instagram,思考你要发布的照片,不过不要把整个职业生涯建立在社交媒体上。同时也别忘了实体书籍、摄影展和讲座,除了盯着手机屏幕,还有很多欣赏摄影杰作的方式。
梅齐·卡曾斯:社交媒体是你的私人画廊,还不需要支付昂贵的印刷费用。不要把自己的作品和他人比较,看起来也许每个人都有很棒的作品,而且还很高产。不过他们也和你一样,可能一边刷着Instagram一边在床上打滚哭泣。所以千万别对自己太苛刻了。
亚当·弗格森:用社交媒体记录自己的工作点滴,并以此不忘初心地推动自己进步。发布一些你觉得能获得订单的照片。
经营社交媒体是一个私人化的过程,摄影师能有足够的空间挖掘自己的想法,从视觉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管是展示自己的新作,还是把压箱底的照片重新带进人们的视野,摄影师们总能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创新实验。

翻译:马昕
来源: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原标题:A creative approach: three photographers reflect on their use of social media
最新更新时间:12/19 12:0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