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只松鼠IPO夭折,香飘飘跌近发行价,“网红”零食卖的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只松鼠IPO夭折,香飘飘跌近发行价,“网红”零食卖的是什么

卖干货的公司,不一定真的有“干货”。

 

作者:高小妹

前 言

昨天,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总算松了一口气。

两年前的12月17日,章燎原和投资人签订对赌协议,协议中表示,三只松鼠必须在24个月内上市,否则,章燎原将丧失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而三只松鼠在今年提交了两次IPO申请资料,一次是在3月29日,一次在10月27日。

3月29日递交材料后,由于签字律师的主动离职而中止审查。

而10月27日递交的IPO审核材料,证监会网站12月12日披露:鉴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第72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都说IPO趋严,IPO趋严的道理在哪?

如果发审委不具备真实审核水平,一味趋严,也不能叫这些排队等着上市圈钱的企业心服口服。

而此次三只松鼠上市审核,发审委总共给出了65条反馈意见,虽然有的意见表述比较委婉,但也是刀刀见血,直击要害。

12月12日,三只松鼠上市审核取消,据三只松鼠内部消息,是因为收到了来自某自媒体平台的“500万元敲诈”。

而事实与否,我们或许能从这届发审委的反馈意见中获取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我们窥见这届发审委的真实水平几何。

下文中我们将会对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关于本届发审委的水平如何,看官们阅罢文章也应心中有数,也欢迎在文章评论中讨论。

发审委的“水平”

在对三只松鼠10月27日递交的审核资料的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出,本届证监会发审委还是相当具备水平的。

反馈意见一共65条,下面我们就逐条解读一下发审委的反馈意见:

一、关于风投和对赌协议的问题

发审委:对赌协议是否切实有效的解除,是不是为了本次IPO“特地”解除的,有没有背地里签订协议(或承诺)以后会恢复对赌协议?有没有还未解除的对赌协议?

解读:在10月27日递交上市审核材料后,三只松鼠在10月底撤销了上市对赌协议,所以发审委有理由认为三只松鼠是为了本次IPO而特地解除对赌协议的。

二、子/分公司

发审委:子公司和分公司注销/转让的合理性,有没有其他注销的子公司/分公司?

解读:查看三只松鼠的招股书可以得知,三只松鼠的子公司成立不到2年即注销,这公司成立的作用值得怀疑。

三、关联方问题

发审委: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有特殊利益安排;松鼠云詹氏为何未按照关联方披露?章燎原和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解读:三只松鼠持有松鼠云詹氏的20%股份,应按照关联方披露;章燎原是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的前员工(详细可见下条)。

四、章燎原简历问题

发审委:请详细说明章燎原个人经历,章燎源在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时间。

解读:在原招股书中显示,章燎原本人经历不可谓不传奇:电工出身,于1998-2001年担任电工,然后一跃成为营销总监,后担任总经理(2003-2011)。

以上职务都是在上文中提到的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任职,但在其新招股书中只补充了个人经历,未对担任总经理时间进行说明。

五、交易真实性问题(反馈意见的重点部分)

发审委对三只松鼠的收入和成本进行了重点关照,这里简明罗列一下。

收入部分

发审委:1.是否存在刷单或虚构交易的行为?短短5年,是如何打响三只松鼠品牌的?消费者对你品牌的接受程度?

2.详细说明不同销售模式;4天确认收入与7天无理由退款是否矛盾;有没有单账户的大额采购;相关的内控是怎么样的?券商会计师你们是怎么查的?(这条干货满满,电商IPO值得参考)

3.自营平台的流量是怎么来的?是否存在代付款行为?

4.详细说明毛利率变化的原因。应收款(天猫等平台)形成的原因,会计师/券商怎么核查的?发函了吗?发了多少回了多少?

5.“可实现日处理订单量约125万单”的数据具体说明,数据提供方资质?应按照行业通用指标说明。

6.买家评价如何?好评率多少?先把默认好评踢掉再核算好评率。是否存在刷好评的行为?有没有好评返现?有没有删改中差评?(和第1条差别不大,这也是很多电商都存在的“通病”)

7.通过不同平台/渠道销售的价格是不是一样的,是否有差别对待?打折促销是否涉及到商业贿赂行为或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有消费者爆出的三只松鼠食品质量问题 图源网络)

成本及费用部分

除了收入部分,成本也是发审委审核的核心问题之一。

成本及费用方面,涉及的多为企业自身经营,与外部关联不大,相比收入的“刷单”“删好评”等回答起来容易的多,我们在这里简单列举一二。

1.对前十大供应商详细说明

2.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招股书中显示三只松鼠给供应商提供低息贷款)

3.销售政策,存货数量、采购周期、库房大小

4.与天猫、京东的合作模式,是否存在利益兑换?

5.推广费、快递费(甚至详细到有没有快递员偷吃……)

解读:证监会发审委的核心问题还是集中在成本以及收入这一块,此外,因为三只松鼠之前也被爆出存在质量问题(食品变质、发霉等)。

除了以上几点,发审委还对三只松鼠的生产环保、信息安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用工及高管变动等详细质询。篇幅有限,我们就不在此详细说明了。

总之,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发审委审核趋严有他的道理,审核水平高,也不是我们敲敲键盘就能概括的,只有坚持这种高标准的IPO审核态势,才是对A股股民的真正保护。

如果上市不是为了圈钱

那将变得毫无意义

再说回三只松鼠上市,在此之前,还未有一家电商平台在A股上市交易,发审委是不会轻易撕开这道口子的。

另外,从发审委的角度来看,三只松鼠有大量的风投资本,从成立之初就有着明显的资本运作,从对赌协议来看,三只松鼠摆明了冲上市来的,有极大的上市压力,也就意味着有很大的造假动机,而电商平台销售又难以核查,造假容易。

前文提到,A股目前还未存在电商上市交易的先例。如果三只松鼠真上市了,可以预见未来期间将会冒出大量类似的,以风投为导向的电商准备上市。

这不是发审委现阶段想看到的结果,就算真要开口子,也应该找个稳妥的企业(起码线上线下各占一半、没有过于明显的资本运作痕迹、业务增长正常),三只松鼠从哪方面看都不够稳妥。

发审委劝退三只松鼠上市是情理之中,况且,抛开对赌协议不谈,三只松鼠也没有非得上市必要。

真正做视频的企业,要注重的是食品安全和质量,而不是只靠几页PPT介绍其看似疯狂的增长模式就想着上市圈钱。

对股民而言:

金融常识不重要,投资价值不重要,有价证券只是一个博弈的工具,没有风险,哪来波动,只要有波动,就有收益。

以往的这种炒作模式我们都不愿意再看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三只松鼠

4.6k
  • 溜溜果园冲“梅+”第一股,业绩增长下多个财务数据异常波动
  • 三只松鼠成立一起赢管理咨询公司 注册资本500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只松鼠IPO夭折,香飘飘跌近发行价,“网红”零食卖的是什么

卖干货的公司,不一定真的有“干货”。

 

作者:高小妹

前 言

昨天,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总算松了一口气。

两年前的12月17日,章燎原和投资人签订对赌协议,协议中表示,三只松鼠必须在24个月内上市,否则,章燎原将丧失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而三只松鼠在今年提交了两次IPO申请资料,一次是在3月29日,一次在10月27日。

3月29日递交材料后,由于签字律师的主动离职而中止审查。

而10月27日递交的IPO审核材料,证监会网站12月12日披露:鉴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第72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都说IPO趋严,IPO趋严的道理在哪?

如果发审委不具备真实审核水平,一味趋严,也不能叫这些排队等着上市圈钱的企业心服口服。

而此次三只松鼠上市审核,发审委总共给出了65条反馈意见,虽然有的意见表述比较委婉,但也是刀刀见血,直击要害。

12月12日,三只松鼠上市审核取消,据三只松鼠内部消息,是因为收到了来自某自媒体平台的“500万元敲诈”。

而事实与否,我们或许能从这届发审委的反馈意见中获取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我们窥见这届发审委的真实水平几何。

下文中我们将会对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关于本届发审委的水平如何,看官们阅罢文章也应心中有数,也欢迎在文章评论中讨论。

发审委的“水平”

在对三只松鼠10月27日递交的审核资料的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出,本届证监会发审委还是相当具备水平的。

反馈意见一共65条,下面我们就逐条解读一下发审委的反馈意见:

一、关于风投和对赌协议的问题

发审委:对赌协议是否切实有效的解除,是不是为了本次IPO“特地”解除的,有没有背地里签订协议(或承诺)以后会恢复对赌协议?有没有还未解除的对赌协议?

解读:在10月27日递交上市审核材料后,三只松鼠在10月底撤销了上市对赌协议,所以发审委有理由认为三只松鼠是为了本次IPO而特地解除对赌协议的。

二、子/分公司

发审委:子公司和分公司注销/转让的合理性,有没有其他注销的子公司/分公司?

解读:查看三只松鼠的招股书可以得知,三只松鼠的子公司成立不到2年即注销,这公司成立的作用值得怀疑。

三、关联方问题

发审委: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有特殊利益安排;松鼠云詹氏为何未按照关联方披露?章燎原和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解读:三只松鼠持有松鼠云詹氏的20%股份,应按照关联方披露;章燎原是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的前员工(详细可见下条)。

四、章燎原简历问题

发审委:请详细说明章燎原个人经历,章燎源在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时间。

解读:在原招股书中显示,章燎原本人经历不可谓不传奇:电工出身,于1998-2001年担任电工,然后一跃成为营销总监,后担任总经理(2003-2011)。

以上职务都是在上文中提到的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任职,但在其新招股书中只补充了个人经历,未对担任总经理时间进行说明。

五、交易真实性问题(反馈意见的重点部分)

发审委对三只松鼠的收入和成本进行了重点关照,这里简明罗列一下。

收入部分

发审委:1.是否存在刷单或虚构交易的行为?短短5年,是如何打响三只松鼠品牌的?消费者对你品牌的接受程度?

2.详细说明不同销售模式;4天确认收入与7天无理由退款是否矛盾;有没有单账户的大额采购;相关的内控是怎么样的?券商会计师你们是怎么查的?(这条干货满满,电商IPO值得参考)

3.自营平台的流量是怎么来的?是否存在代付款行为?

4.详细说明毛利率变化的原因。应收款(天猫等平台)形成的原因,会计师/券商怎么核查的?发函了吗?发了多少回了多少?

5.“可实现日处理订单量约125万单”的数据具体说明,数据提供方资质?应按照行业通用指标说明。

6.买家评价如何?好评率多少?先把默认好评踢掉再核算好评率。是否存在刷好评的行为?有没有好评返现?有没有删改中差评?(和第1条差别不大,这也是很多电商都存在的“通病”)

7.通过不同平台/渠道销售的价格是不是一样的,是否有差别对待?打折促销是否涉及到商业贿赂行为或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有消费者爆出的三只松鼠食品质量问题 图源网络)

成本及费用部分

除了收入部分,成本也是发审委审核的核心问题之一。

成本及费用方面,涉及的多为企业自身经营,与外部关联不大,相比收入的“刷单”“删好评”等回答起来容易的多,我们在这里简单列举一二。

1.对前十大供应商详细说明

2.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招股书中显示三只松鼠给供应商提供低息贷款)

3.销售政策,存货数量、采购周期、库房大小

4.与天猫、京东的合作模式,是否存在利益兑换?

5.推广费、快递费(甚至详细到有没有快递员偷吃……)

解读:证监会发审委的核心问题还是集中在成本以及收入这一块,此外,因为三只松鼠之前也被爆出存在质量问题(食品变质、发霉等)。

除了以上几点,发审委还对三只松鼠的生产环保、信息安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用工及高管变动等详细质询。篇幅有限,我们就不在此详细说明了。

总之,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发审委审核趋严有他的道理,审核水平高,也不是我们敲敲键盘就能概括的,只有坚持这种高标准的IPO审核态势,才是对A股股民的真正保护。

如果上市不是为了圈钱

那将变得毫无意义

再说回三只松鼠上市,在此之前,还未有一家电商平台在A股上市交易,发审委是不会轻易撕开这道口子的。

另外,从发审委的角度来看,三只松鼠有大量的风投资本,从成立之初就有着明显的资本运作,从对赌协议来看,三只松鼠摆明了冲上市来的,有极大的上市压力,也就意味着有很大的造假动机,而电商平台销售又难以核查,造假容易。

前文提到,A股目前还未存在电商上市交易的先例。如果三只松鼠真上市了,可以预见未来期间将会冒出大量类似的,以风投为导向的电商准备上市。

这不是发审委现阶段想看到的结果,就算真要开口子,也应该找个稳妥的企业(起码线上线下各占一半、没有过于明显的资本运作痕迹、业务增长正常),三只松鼠从哪方面看都不够稳妥。

发审委劝退三只松鼠上市是情理之中,况且,抛开对赌协议不谈,三只松鼠也没有非得上市必要。

真正做视频的企业,要注重的是食品安全和质量,而不是只靠几页PPT介绍其看似疯狂的增长模式就想着上市圈钱。

对股民而言:

金融常识不重要,投资价值不重要,有价证券只是一个博弈的工具,没有风险,哪来波动,只要有波动,就有收益。

以往的这种炒作模式我们都不愿意再看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