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个亿,说不要就不要,赢鼎教育便宜了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个亿,说不要就不要,赢鼎教育便宜了谁?

主营变更,收入断崖下跌,1.1亿债权无故豁免,一点马真能撑起赢鼎教育?

高管辞职,业绩大幅变脸

赢鼎教育以高考学生和家长为客户,结合专业咨询师和加盟商在2015年和2016年取得辉煌的业绩,连续两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毛利率在两年间分别高达95.66%和91.25%,一时间风光无限。就在人们期待赢鼎教育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时候,2017年半年报的一声炸雷惊醒了做着美梦的投资者。

来源:赢鼎教育2017年半年报

2016年赢鼎教育营收1.82亿元,其中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00万元。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公司只实现营业收入301万元,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5.96%。毛利率从去年上半年的86.33%下降到本期的-105.03%,归母净利润从4200万元下降到-3200万元,同比下降175.78%。

造成赢鼎教育业绩大变脸的原因是公司“进行了产品升级,由主营高考报考学产品和高考提分产品转为主营升级后的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产品”。 此前公司的主营产品是高考报考相关产品,其2015年和201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和1.82亿元。赢鼎教育在2017年6月26日发布的2016年年报中称,高考报告俱乐部产品具有独特性和高技术含量,是公司多年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的结果,短期内难以被仿制。

根据一般的常识,人们很难理解一个主营业务毛利率常年在90%左右徘徊的创新企业为什么要在短时间内变更自己的主营业务(按上市公司的话说,叫做产品升级)。而人们更无法理解的是为何上市公司经过一番产品升级,营业收入从7500万骤降到300多万,这根本不是“升级”,反而是灾难!

主营变更为何要放弃债权?

主营升级引发亏损让人一头雾水,赢鼎教育对于债权的大度则制剂让人惊掉下巴。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赢鼎教育在8月28日、9月15日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上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营销策略调整的议案》,包括免费提供高考报告产品和调整公司与经销商的合作。公司表示,随着高考报告产品免费化与高分提分产品被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升级取代,公司与这两个产品经销商“友好协商”的基础上陆续终止合同。已销售给经销商但是但未销售至终端的产品收回关闭,经销商上位缴纳的尾款不再履行。

那么这些“不再”履行的“尾款”(应收账款)价值几何呢?答案是1.16亿元(其中坏账准备为579万元)。赢鼎教育在2017年半年报中也提到,业务调整将带来公司与经销商的合同在报告期后陆续终止,由此将对公司本年度利润造成一定损失,预计损失为报告期末营收账款账面价值共计1.1亿元。那么,这1.1亿元对于赢鼎教育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

来源:2017年赢鼎教育半年报

根据上表我们发现,截至2017年Q2,赢鼎教育共拥有总资产2.96亿元,净资产为2.74亿元。公司大笔一挥豁免的“尾款”额(1.1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37.9%,占公司净资产的40.7%(鉴于公司负债较少,两者差别不大)。换句话说,公司把自己四成的资产大笔一挥就送人了!

赢鼎教育豁免的应收账款不仅数额巨大,而且不合逻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凡是签了合同都得按照合同办事,即便情况有变,也要在执行完合同后,在下份合同中才能变更。不要欺负小编读书少,普天之下向赢鼎教育这么办事的还真难找!

全国股转发问询函

面对这种奇葩的事情,全国股转都看不下去了。

2017年12月11日,全国股转向赢鼎教育下发问询函,连发数问。全国股转的问题显然不会像我们这般温柔,全国股转单刀直入,向上市公司提问,要求上市公司提供2016年和2017年前5名客户名称以及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应收账款前5名名称以及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这个问题很犀利也很深刻,意思就是说,上市公司全然不顾公司第一的豁免债权,那么豁免的有没有可能是自己人呢?有没有可能是跟公司有关的人拿了公司的产品出去卖,然后公司大手一挥表示,“你们随便拿,东西拿了钱我不要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其实就是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当然了我们并不希望此类事件出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

全国股转质疑的还有公司实际控制人忽悠式增持。

2017年9月4日,赢鼎教育披露公司控股股东王海涛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拟增持不超过1000万股。公司大股东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要增持,结果怎么样呢?答案是,“样子还是要装装的,但是事吗,就不用办了。”

2017年12月4日,赢鼎教育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在之前3个月在二级市场增持,一共增持了49万股,本次增持完毕。What? 说好的不低于1000万股,原来就是区区几十万股?虽然这话也没毛病,但是这差距也有点太大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样在12月4日,上市公司再发公告,因为实控人看好公司,准备继续增持,数量还是不超过1000万股。敢情这1000万是个固定数字?每次都写这个数就没毛病?上次的不超过1000万股换来的是49万股增持,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可以猜猜,这次大股东的不超过1000万的真正含义是多少股?

连续更换会计事务所巨变或许早有先兆

如果只看上市公司的财报,或许我们认为赢鼎教育只是在2017年才遭遇业绩滑铁卢。但是根据分析,赢鼎业绩局面或许早有警示。

赢鼎教育2016年取得1.82亿元营业收入和1.01亿元的净利润,同时公司年审会计事务所希格玛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看似顺风慢慢,实则不然。

赢鼎教育2016年发布年报前曾2次更换会计事务所。

第一次是在2017年2月,赢鼎教育突然决定变换会计事务所,其原审计机构为北京兴华会计事务所。赢鼎教育改聘中喜会计事务所负责2016年年报审计及相关专项审计工作。

2017年4月,赢鼎教育称由于公司2016年度年度审计和年报编制工作尚未完成,不能再规定期限披露2016年年报。2017年6月6日,赢鼎再次变换会计事务所,改聘希格玛会计事务所负责公司2016年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专项审计工作,称是为了更好的推进2016年年度审计工作。中喜会计事务所2月上任,6月卸任,仅在任4个月。

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一直在为公司准备年报的中喜会计事务所会比刚刚接手的希格玛更加胜任年报审计工作?但是任何公司在要出年报的时候更换审计机构都会让人浮想联翩,更何况是在准备年报前后更换过2次会计事务所。

而今年12月12日,全国股转发送问询函的当天,赢鼎教育的财务总监龙湘萍女士就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龙女士在卸任财务总监后,不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结合当初公司两换会计事务所,而今在全国股转问询当天,公司财务总监辞职,这一切只是巧合还是有所关联?

一点马机器人网络销量堪忧

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报中有大量宣传一点马机器人的广告照片,还挂出了天猫官方旗舰店的截图。下图是搜索一点马所显示的全部结果:

来源:天猫截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点马学习工具在天猫旗舰店共有4款产品,分别为价格为1万元的提分产品(月成交15笔);价格1.98万的一年版一点马机器人,月成交2笔;价格2.48万元的2年半一点马机器人,月成交2笔;以及价格3.19万元的一点马机器人,月成交0笔。

小编简单算了下,按照上图提供的数据,赢鼎教育“新”产品半月天猫销量仅有24万,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一个月的销售额约为50万左右

来源:天猫截图

上图为一字马相关产品的宝贝排行榜,按照上图计算,一字马天猫旗舰店或许至今为止销售额不到百万(按上图计算小于85万)。尽管没能拜访其实体经销商,但就其网络销量来看,赢鼎教育想通过销售一字马机器人产品而重回亿元年销售额行列,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另外,小编也访问了京东网站,因为京东并不提供销售笔数,暂时无法计算京东的销售额,但是依据京东首页的评论数,我们认为一点马在京东的销售额也同样不大。

来源:京东截图

广告真实性令人怀疑

来源:赢鼎教育半年报

来源:天猫截图

依据赢鼎教育2017年半年报数据,一点马学习机器人于2017年才推向市场。但是小编点开天猫旗舰店一点马商品查看广告的时候却发现:产品页面上赫然印着“全国状元”都在用的广告用语,该广告用语是否有夸大成分呢?

首先,我们不认为那些有能力冲击省状元的考生会在高考最后一年改变学习方式(毕竟一点马2017年才推出);其次,近期i-EDU在采访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汪张龙时,他提到,“目前,科大讯飞已经与12000所学校建立合作,其中包括68所中国百强校,今年有14个高考省状元是讯飞教育产品的用户”,而且他也分享了这么多年来推广智学网的艰辛。

科大讯飞是国内AI的巨头,公司有着深厚的教育背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渠道推广能力。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全国也仅有14位状元用过科大讯飞的助学产品(其目标是2018年培养20名状元)。而赢鼎教育作为一个名气更小、研发能力更弱、渠道不畅的的小公司,在其产品刚刚上市的元年,就声称“全国都在用”其产品,亲爱的读者,你信吗?

赢鼎教育曾经靠着过亿的营收、90%的毛利和极具遐想的教育概念成为新三板的白马股。但是随着其主营业务谜一样的变更、应收债权被管理层神奇的豁免,实控人忽悠式增持,赢鼎教育的天空罩着一层让投资者看不透的迷雾。那么公司为何选择放弃盈利的业务而冒险进入亏损的领域?管理层竭力推出的新产品一点马是否真的拥有市场?实控人所谓的“看好公司发展”到底是拥有远见还是误导大众?或许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答案,i-EDU对此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个亿,说不要就不要,赢鼎教育便宜了谁?

主营变更,收入断崖下跌,1.1亿债权无故豁免,一点马真能撑起赢鼎教育?

高管辞职,业绩大幅变脸

赢鼎教育以高考学生和家长为客户,结合专业咨询师和加盟商在2015年和2016年取得辉煌的业绩,连续两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毛利率在两年间分别高达95.66%和91.25%,一时间风光无限。就在人们期待赢鼎教育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时候,2017年半年报的一声炸雷惊醒了做着美梦的投资者。

来源:赢鼎教育2017年半年报

2016年赢鼎教育营收1.82亿元,其中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00万元。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公司只实现营业收入301万元,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5.96%。毛利率从去年上半年的86.33%下降到本期的-105.03%,归母净利润从4200万元下降到-3200万元,同比下降175.78%。

造成赢鼎教育业绩大变脸的原因是公司“进行了产品升级,由主营高考报考学产品和高考提分产品转为主营升级后的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产品”。 此前公司的主营产品是高考报考相关产品,其2015年和201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和1.82亿元。赢鼎教育在2017年6月26日发布的2016年年报中称,高考报告俱乐部产品具有独特性和高技术含量,是公司多年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的结果,短期内难以被仿制。

根据一般的常识,人们很难理解一个主营业务毛利率常年在90%左右徘徊的创新企业为什么要在短时间内变更自己的主营业务(按上市公司的话说,叫做产品升级)。而人们更无法理解的是为何上市公司经过一番产品升级,营业收入从7500万骤降到300多万,这根本不是“升级”,反而是灾难!

主营变更为何要放弃债权?

主营升级引发亏损让人一头雾水,赢鼎教育对于债权的大度则制剂让人惊掉下巴。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赢鼎教育在8月28日、9月15日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上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营销策略调整的议案》,包括免费提供高考报告产品和调整公司与经销商的合作。公司表示,随着高考报告产品免费化与高分提分产品被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升级取代,公司与这两个产品经销商“友好协商”的基础上陆续终止合同。已销售给经销商但是但未销售至终端的产品收回关闭,经销商上位缴纳的尾款不再履行。

那么这些“不再”履行的“尾款”(应收账款)价值几何呢?答案是1.16亿元(其中坏账准备为579万元)。赢鼎教育在2017年半年报中也提到,业务调整将带来公司与经销商的合同在报告期后陆续终止,由此将对公司本年度利润造成一定损失,预计损失为报告期末营收账款账面价值共计1.1亿元。那么,这1.1亿元对于赢鼎教育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

来源:2017年赢鼎教育半年报

根据上表我们发现,截至2017年Q2,赢鼎教育共拥有总资产2.96亿元,净资产为2.74亿元。公司大笔一挥豁免的“尾款”额(1.1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37.9%,占公司净资产的40.7%(鉴于公司负债较少,两者差别不大)。换句话说,公司把自己四成的资产大笔一挥就送人了!

赢鼎教育豁免的应收账款不仅数额巨大,而且不合逻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凡是签了合同都得按照合同办事,即便情况有变,也要在执行完合同后,在下份合同中才能变更。不要欺负小编读书少,普天之下向赢鼎教育这么办事的还真难找!

全国股转发问询函

面对这种奇葩的事情,全国股转都看不下去了。

2017年12月11日,全国股转向赢鼎教育下发问询函,连发数问。全国股转的问题显然不会像我们这般温柔,全国股转单刀直入,向上市公司提问,要求上市公司提供2016年和2017年前5名客户名称以及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应收账款前5名名称以及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这个问题很犀利也很深刻,意思就是说,上市公司全然不顾公司第一的豁免债权,那么豁免的有没有可能是自己人呢?有没有可能是跟公司有关的人拿了公司的产品出去卖,然后公司大手一挥表示,“你们随便拿,东西拿了钱我不要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其实就是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当然了我们并不希望此类事件出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

全国股转质疑的还有公司实际控制人忽悠式增持。

2017年9月4日,赢鼎教育披露公司控股股东王海涛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拟增持不超过1000万股。公司大股东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要增持,结果怎么样呢?答案是,“样子还是要装装的,但是事吗,就不用办了。”

2017年12月4日,赢鼎教育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在之前3个月在二级市场增持,一共增持了49万股,本次增持完毕。What? 说好的不低于1000万股,原来就是区区几十万股?虽然这话也没毛病,但是这差距也有点太大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样在12月4日,上市公司再发公告,因为实控人看好公司,准备继续增持,数量还是不超过1000万股。敢情这1000万是个固定数字?每次都写这个数就没毛病?上次的不超过1000万股换来的是49万股增持,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可以猜猜,这次大股东的不超过1000万的真正含义是多少股?

连续更换会计事务所巨变或许早有先兆

如果只看上市公司的财报,或许我们认为赢鼎教育只是在2017年才遭遇业绩滑铁卢。但是根据分析,赢鼎业绩局面或许早有警示。

赢鼎教育2016年取得1.82亿元营业收入和1.01亿元的净利润,同时公司年审会计事务所希格玛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看似顺风慢慢,实则不然。

赢鼎教育2016年发布年报前曾2次更换会计事务所。

第一次是在2017年2月,赢鼎教育突然决定变换会计事务所,其原审计机构为北京兴华会计事务所。赢鼎教育改聘中喜会计事务所负责2016年年报审计及相关专项审计工作。

2017年4月,赢鼎教育称由于公司2016年度年度审计和年报编制工作尚未完成,不能再规定期限披露2016年年报。2017年6月6日,赢鼎再次变换会计事务所,改聘希格玛会计事务所负责公司2016年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专项审计工作,称是为了更好的推进2016年年度审计工作。中喜会计事务所2月上任,6月卸任,仅在任4个月。

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一直在为公司准备年报的中喜会计事务所会比刚刚接手的希格玛更加胜任年报审计工作?但是任何公司在要出年报的时候更换审计机构都会让人浮想联翩,更何况是在准备年报前后更换过2次会计事务所。

而今年12月12日,全国股转发送问询函的当天,赢鼎教育的财务总监龙湘萍女士就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龙女士在卸任财务总监后,不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结合当初公司两换会计事务所,而今在全国股转问询当天,公司财务总监辞职,这一切只是巧合还是有所关联?

一点马机器人网络销量堪忧

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报中有大量宣传一点马机器人的广告照片,还挂出了天猫官方旗舰店的截图。下图是搜索一点马所显示的全部结果:

来源:天猫截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点马学习工具在天猫旗舰店共有4款产品,分别为价格为1万元的提分产品(月成交15笔);价格1.98万的一年版一点马机器人,月成交2笔;价格2.48万元的2年半一点马机器人,月成交2笔;以及价格3.19万元的一点马机器人,月成交0笔。

小编简单算了下,按照上图提供的数据,赢鼎教育“新”产品半月天猫销量仅有24万,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一个月的销售额约为50万左右

来源:天猫截图

上图为一字马相关产品的宝贝排行榜,按照上图计算,一字马天猫旗舰店或许至今为止销售额不到百万(按上图计算小于85万)。尽管没能拜访其实体经销商,但就其网络销量来看,赢鼎教育想通过销售一字马机器人产品而重回亿元年销售额行列,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另外,小编也访问了京东网站,因为京东并不提供销售笔数,暂时无法计算京东的销售额,但是依据京东首页的评论数,我们认为一点马在京东的销售额也同样不大。

来源:京东截图

广告真实性令人怀疑

来源:赢鼎教育半年报

来源:天猫截图

依据赢鼎教育2017年半年报数据,一点马学习机器人于2017年才推向市场。但是小编点开天猫旗舰店一点马商品查看广告的时候却发现:产品页面上赫然印着“全国状元”都在用的广告用语,该广告用语是否有夸大成分呢?

首先,我们不认为那些有能力冲击省状元的考生会在高考最后一年改变学习方式(毕竟一点马2017年才推出);其次,近期i-EDU在采访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汪张龙时,他提到,“目前,科大讯飞已经与12000所学校建立合作,其中包括68所中国百强校,今年有14个高考省状元是讯飞教育产品的用户”,而且他也分享了这么多年来推广智学网的艰辛。

科大讯飞是国内AI的巨头,公司有着深厚的教育背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渠道推广能力。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全国也仅有14位状元用过科大讯飞的助学产品(其目标是2018年培养20名状元)。而赢鼎教育作为一个名气更小、研发能力更弱、渠道不畅的的小公司,在其产品刚刚上市的元年,就声称“全国都在用”其产品,亲爱的读者,你信吗?

赢鼎教育曾经靠着过亿的营收、90%的毛利和极具遐想的教育概念成为新三板的白马股。但是随着其主营业务谜一样的变更、应收债权被管理层神奇的豁免,实控人忽悠式增持,赢鼎教育的天空罩着一层让投资者看不透的迷雾。那么公司为何选择放弃盈利的业务而冒险进入亏损的领域?管理层竭力推出的新产品一点马是否真的拥有市场?实控人所谓的“看好公司发展”到底是拥有远见还是误导大众?或许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答案,i-EDU对此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