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发现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在这里,看懂湘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发现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在这里,看懂湘楚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作者:江南

编辑 :馨羽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矶崎新先生领衔设计,该设计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从鼎的意象、气势和文化精神内涵入手,转化出湖南省博物馆的新馆建筑外形。同时,建筑顶部造型像水的结晶体,象征了三湘四水洞庭湖的凝固与升华,寓意着凝聚的湖湘文化,象征了环洞庭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对话,彰显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新馆建筑外观造型呈三殿式,总体布局对称、简练、统一、稳重,象征着湖南底蕴深厚的历史、创新开放的今天和崛起腾飞的未来。

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新馆建立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特别展览的展陈体系)。

其中,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让文物说话,详细解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帛画、丝织品、漆器、乐器等重点文物,让观众了解汉代湖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基本陈列“湖南人”打破按时间顺序设计展览的思路,分专题在“中国大时空”的背景下检索湖南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展现湖南社会生活及文化发展,勾勒出湖湘区域文明的轮廓,展示湖湘文化的特质。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保存完好的墓葬结构及丰富的随葬品,是汉代生活方式、丧葬观念的完整呈现。马王堆汉墓是人们了解2200年前社会风貌的窗口,被誉为汉初历史文明的标杆。

展览分为序厅及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永生之梦四个单元,分置于三层。参观时间约1.5小时。

湖南省博物馆定位为全面反映湖南历史文化的区域性综合类博物馆。

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出世界最早“现代人”道县人化石

湖南的历史文化,是“湖南人”自身创造湖南区域历史、积累湖南区域文明的过程。陈列从“湖南人”第一人称的自身来展示湖南的历史与文化,分别向观众解读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轮廓是什么样的,即第一部分“家园”;接着展示这里生活着一群什么样的人,诠释湖南人是如何获取生活资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生活习俗。最后,提炼总结出湖南人的精神气质是什么?即“湘魂”。五部分层层递进,彼此融为一体,十分自然地做到展览要“见人见物见精神”。

彩绘棺上穿梭于流云中的神奇怪兽。该棺内髹朱漆,外黑漆为地,用朱、白、黑、黄、绿等颜色,绘出流动奔放的云气,云气间有一百多个形态各异的动物和神怪穿插其间,组成了五十七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这就是汉代云气纹漆画的典型作品。

朱地彩绘棺 第四版

西汉早期素纱禅衣,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素纱单衣衣领相交,曲裾(三角形衣襟)由左向右掩,衣服较长,款式类似当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衣袍外罩单衣。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长37.5厘米,宽28厘米,表现面部的线条精微而细腻,表现服饰的线条则流畅舒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长袍的质感和飘逸的状态,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人们将其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高40,长72厘米。1981年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

湘潭九华出土的猪尊作野公猪形状。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

商代象纹铜铙

1972年,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在第四层的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帛画;1973年,发掘马王堆三号汉墓,在第三层内棺盖湖南省博物馆上,也发现了一幅画。这两幅帛画的画面,都是上宽下窄,便通称为T形帛画。帛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大部分。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

大禾人面纹方鼎,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宁乡县黄材镇出土。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

湖南是古代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起的湘楚文化,对于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湘楚文化是湘文化与楚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们是延续中原文化的一种承袭与补充,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构成中国璀灿文明史的最基本的要件。湖南省博物馆更是湘楚文化的缩影,真实展示了湘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声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发现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在这里,看懂湘楚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作者:江南

编辑 :馨羽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矶崎新先生领衔设计,该设计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从鼎的意象、气势和文化精神内涵入手,转化出湖南省博物馆的新馆建筑外形。同时,建筑顶部造型像水的结晶体,象征了三湘四水洞庭湖的凝固与升华,寓意着凝聚的湖湘文化,象征了环洞庭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对话,彰显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新馆建筑外观造型呈三殿式,总体布局对称、简练、统一、稳重,象征着湖南底蕴深厚的历史、创新开放的今天和崛起腾飞的未来。

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新馆建立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特别展览的展陈体系)。

其中,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让文物说话,详细解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帛画、丝织品、漆器、乐器等重点文物,让观众了解汉代湖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基本陈列“湖南人”打破按时间顺序设计展览的思路,分专题在“中国大时空”的背景下检索湖南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展现湖南社会生活及文化发展,勾勒出湖湘区域文明的轮廓,展示湖湘文化的特质。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保存完好的墓葬结构及丰富的随葬品,是汉代生活方式、丧葬观念的完整呈现。马王堆汉墓是人们了解2200年前社会风貌的窗口,被誉为汉初历史文明的标杆。

展览分为序厅及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永生之梦四个单元,分置于三层。参观时间约1.5小时。

湖南省博物馆定位为全面反映湖南历史文化的区域性综合类博物馆。

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出世界最早“现代人”道县人化石

湖南的历史文化,是“湖南人”自身创造湖南区域历史、积累湖南区域文明的过程。陈列从“湖南人”第一人称的自身来展示湖南的历史与文化,分别向观众解读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轮廓是什么样的,即第一部分“家园”;接着展示这里生活着一群什么样的人,诠释湖南人是如何获取生活资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生活习俗。最后,提炼总结出湖南人的精神气质是什么?即“湘魂”。五部分层层递进,彼此融为一体,十分自然地做到展览要“见人见物见精神”。

彩绘棺上穿梭于流云中的神奇怪兽。该棺内髹朱漆,外黑漆为地,用朱、白、黑、黄、绿等颜色,绘出流动奔放的云气,云气间有一百多个形态各异的动物和神怪穿插其间,组成了五十七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这就是汉代云气纹漆画的典型作品。

朱地彩绘棺 第四版

西汉早期素纱禅衣,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素纱单衣衣领相交,曲裾(三角形衣襟)由左向右掩,衣服较长,款式类似当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衣袍外罩单衣。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长37.5厘米,宽28厘米,表现面部的线条精微而细腻,表现服饰的线条则流畅舒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长袍的质感和飘逸的状态,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人们将其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高40,长72厘米。1981年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

湘潭九华出土的猪尊作野公猪形状。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

商代象纹铜铙

1972年,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在第四层的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帛画;1973年,发掘马王堆三号汉墓,在第三层内棺盖湖南省博物馆上,也发现了一幅画。这两幅帛画的画面,都是上宽下窄,便通称为T形帛画。帛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大部分。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

大禾人面纹方鼎,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宁乡县黄材镇出土。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

湖南是古代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起的湘楚文化,对于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湘楚文化是湘文化与楚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们是延续中原文化的一种承袭与补充,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构成中国璀灿文明史的最基本的要件。湖南省博物馆更是湘楚文化的缩影,真实展示了湘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声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