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胡辛束因为初恋男友做的奶茶,背后蕴含了自媒体商业化的思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胡辛束因为初恋男友做的奶茶,背后蕴含了自媒体商业化的思考

在人人网时期已经火起来的胡辛束,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从孤军奋战到成立公司管理“辛里有束”团队,用文字、漫画、视频表达情感、情绪,玩电台、做直播样样都来。

广告少女、90后小公举、网红、自媒体人,这是胡辛束身上的常见标签。但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个,“爱钱”。因为在由运营研究社主办的“2017运营人年终聚会”上,胡辛束不止一次提到,她想跟用户发生金钱关系。确实,在自媒体商业化这条路上,胡辛束算是很成功了。2017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的亚洲精英创客,她是其中一位。

辛里有束创始人 胡辛束

在人人网时期已经火起来的胡辛束,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从孤军奋战到成立公司管理“辛里有束”团队,用文字、漫画、视频表达情感、情绪,玩电台、做直播样样都来。

2017年,奶茶是一个热词,但胡辛束不是因为这股“热”而凑上去,而是刚好与她想做的事情符合。“首先任何一个账号,任何一个自媒体人,要做的事情一定是于你最好情况下,与你已有的目标人群相符合的,这样不用经历一次洗粉,可以直接把产品卖出去。”这个理由,很简单。

所以2017年,她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起了奶茶店——杯欢制茶。她开奶茶店很少女情怀的理由是,“我的初恋男友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一杯奶茶”。她觉得作为一个老板娘,可以从奶茶店的那个小小窗口,看尽世间悲欢。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去了深圳、广州、上海、台南、台北、东京、大阪和首尔,每天至少要喝二十杯奶茶,生怕错过一杯好茶,也生怕错过一种可能性。

“你和喜茶的区别是什么?”这是胡辛束经常被提问的问题。“其中一个,是产品本身。”所以最终,她在台南遇到一个制茶经验将近二十年的台湾师傅,然后开始搭建研发团队,在她挑剔的味觉看来,好喝已足够难得。

“产品以外就是差异化。”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她选择的差异化是“故事贩卖机”。“它的理念就是在你等茶的时候可以领走一个故事,任何人可以去输自己的故事,由我们后台人员进行筛选放出来。”胡辛束说。

在演讲的最后,胡辛束提出了关于自媒体商业化的十条思考。

第一,每一个网红不仅仅想成为网红,任何一个可能想要做成意见领袖的人,他心里希望做媒介渠道的同时,也希望把好的产品提供给每个人;

第二,聪明的人都在和自己的用户发生关系,她希望跟用户发生的是金钱关系;

第三,每个人都希望被需要,用户同样渴望表达;

第四,做内容,可以钻研小众,但做产品,一定要顺应大众;

第五,用户是最聪明的,他们能看到你的每一点用心;

第六,好的产品是会不停的迭代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不断迭代解决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停在那里完成的;

第七,数据不会撒谎;

第八,你永远不知道你哪句话能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

第九,做一个会说人话的品牌没有那么简单;

第十,试着去接纳你曾经最抵触的事情,也许你会爱上它。

以下为胡辛束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胡辛束:

大家好,我是胡辛束。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公司,北京辛里有束,它是自带渠道的内容营销公司,在2016年、2017年我们为一些品牌做了营销活动,这个超过我们自媒体身份,或者超过网红所做的更多的事情。

其实去年的时候,我们在线下玩出了很多的可能,比如移动小酒馆、500色口红展等,我们也尝试在线上与用户发生友好的金钱交易。说白了就是我们去卖货了,这条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我以为我们做了一些东西大家去卖掉,但是真正做交易的时候,会想你值不值得我给这一块钱。我们做这次周边的时候提到一个以貌取人系列,90后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发际线。还好我不是发际线,我是地中海秃。我们之所以做这个协会,是因为“焦虑总是秃如其来的。”在2017年我们提到了很多关键词,就是发际线、秃、90后秃这些,这个行业的自媒体人是非常焦虑的,为什么焦虑?因为觉得做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劲头,我要做杂志社的编辑吗?所以有了二次创业,大家在想我下一步要干嘛,这时候出现了比较有趣的关键词,比如说知识付费、内容电商,做一些合作款联名的卖给自己的用户,还有账号矩阵。对于我而言,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网红不是靠脸吃饭的,接下来干嘛呢?

“不然我们实业救国吧”。于是我有了自己的品牌——杯欢制茶。今天我想分享一下从线上的开始做线下零售的心路历程。2017年茶饮是非常热的词,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去转呢?大家想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的理由是,我的初恋男友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一杯奶茶,这是少女情怀的理由。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作为一个少女来讲,我觉得男朋友送给我的第一杯饮品是一杯奶茶,当时老板娘看我们的眼神是非常挑衅的,我突然发现这个窗口一定藏着很多秘密。我特别希望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一个老板娘,我也从这个窗口里面看到他们与奶茶悲欢交融的情绪。

刚才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开一家奶茶店。关于真正的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的一个事情去做,首先任何一个账号,任何一个自媒体人,要做的事情一定是于你最好情况下,与你已有的目标人群相符合的,这样不用经历一次洗粉,经历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直接把产品卖出去。这是简单的理由。

我们都去了解过,关注过我们的男孩子,女孩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大体上发现是2比8。这群人的年龄大概在16-25岁,可能更精准一点,这样的人群其实他们都属于少女这个领域,并且自我调侃为中年少女等等,这些不重要。我们发现他们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谈及以上这些词突然频率很高,比如说提到我前男友是一个渣男,大家提到情感问题的时候会不断重复关于男性的一些称号,比如说追星族很多,再比如他们提到最热的彩妆信息、服装信息等等。这些所谓的目标高频出现的词汇,还有一个词汇就是奶茶。我很意外,不知道为什么2017年成为一个热词,但是正好与我想做的事情吻合了。

奶茶是什么样的东西?它是一个客单价低、复购率高、目标消费人群清晰、二次传播可能性高。对我而言,我认为可以玩出很多的可能性。所以当我发现,我想做的事情跟2017年提的词相吻合的时候是非常兴奋的。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和喜茶的区别是什么等等,我唯一想说的是,我和他们比起来实在太弱小了。

我前两天新店开业的时候,在北京三里屯SOHO,我发了一个邀请函可以来我们这里坐坐,他们问我为什么拿邀请函,而不直接拿一杯喜茶来。人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切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要想怎么样优化我们的优势,同时补齐我们的劣势。其实一个不同的点,是产品本身。我们产品研发本身是找了一个台湾的大爷也好,叔叔也好这样身份的中年男人,在他长期的工作经验当中,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成长。对我来讲,你看我长这个样子就知道我很喜欢吃,我对饮品的味道上很挑剔的,在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至少喝十几杯茶,觉得第二天起来脸非常膨胀的,除了糖就是奶,但是在实现的过程我非常开心的。

产品以外的就是差异化,作为一个自媒体人能做什么?我们想了半天,就是故事贩卖机。它的理念就是在你等茶的时候可以领走一个故事,任何人可以去输自己的故事,由我们后台人员进行筛选放出来。在开业的第一天非常荣幸,我们和《解忧杂货店》同时进行,我们把王俊凯、迪丽热巴放进去了,我们发现我们做的这件事情对这群人有意义的。

当然了,还有刚才说的产品是决定口碑最重要的部分,除了在玩法上面有差异化之外,在其他地方的差异化是什么。基于大众对酒和茶饮的兴趣,我觉得很有趣的想法是很多人对酒精上瘾的,上班喝酒是不太好的,但如果有一杯饮品放酒精是偷偷的,我们尝试了酒精和茶的融合。我们打情趣饮品的同时不是说我说什么味就是什么味,而是你喝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情趣的存在。

当时开业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见我,想看看网红店什么样,有一个人想喝一口就走了,但是他没想到网红开的店还可以,这个我非常开心的。光去了解茶本身对我来讲已经非常难了,但是我们去做了,并且得到还不错的认可。我给大家讲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一天我打开大众点评开始翻,有一个人给了我三星,我说为什么给我三星,这个女孩分别夸了她点的每一杯茶,还发了我的自拍,当时我看了三星以后非常难受,五星红旗飘扬,为什么给三星,我觉得每个做实业的人很不容易。我刚开始做的时候,第一天开业之前,我给朋友圈里面400多位朋友发了邀请函,不停地跟他们说欢迎来喝茶,有空一起喝奶。可能没有那么多人看到,但在这个圈子里面一些已经刷屏了,当时说我们的店在三里屯SOHO星巴克旁边,有人发星巴克防着点这个人,还有的说网红实业救国的时机到了,好话赖话都有,还有说“乔杉要开实体店”了,这些不重要。我们尝试自下而上的玩法,我认识的网红朋友也好,小明星朋友也好,捧场什么的,我发现很多人真的会来这个店里面,哪哪个明星来过我们这打卡,尝试自下而上的玩法,觉得好像还不错。还有说“胡辛束说别的好,我都不太信,但她要说一个东西好吃,我信,是真的好吃。”如果你说我现在胡辛束做了一个美妆品牌,除了做微胖的,做窈窕淑女是不会有人来的。

我心里很清楚,对于我而言,我们走完了第一步,让一些人知道这个品牌,后续可能开到第二家,第三家,第十家店等等。我们以前做线上的东西,没有想到要去跟线下打交道,但是第一步走完了,后面也不会停下来,毕竟人要一直折腾才能感觉到活着有意义。

最后我来讲讲我对自媒体商业化的一些思考。第一是每一个网红不仅仅想成为网红。为什么说这句话,其实我为我自己代言,我觉得任何一个可能想要做成意见领袖的人,他心里希望做媒介渠道的同时,也希望把好的产品提供给每个人,这是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人肯定与我有一样的想法,因为只做一个渠道是可能被消亡的,只有做成品牌才能成为下一个谁谁。

第二个,聪明的人都在和自己的用户发生关系。什么关系?不同的聪明人不同的做法。在我看来,我很希望我和用户发生的是金钱关系,而非肉体关系。每个用户渴望消费的,特别提倡中产阶级消费,所有人希望通过购买的行为,让自己的某样东西变得更加值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为意见领袖也好,网红也好,自媒体人也好,要为用户提供这样的渠道,无论是以导购的形式,还是做产品,这条路是需要的,2018年我们整个团队是会努力的,和我们的用户发生关系。

第三个,每个人都希望被需要,用户同样渴望表达。2018年的Q1季度,过年这段时间,我会以视频的形式表达,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等这些地方,那些有故事的人他们想表达什么,我们希望让他们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第四个,做内容,可以钻研小众,但做产品,一定要顺应大众。这个是我做产品才发现的,可能十个人里面九个人说奶茶很好喝,但是一个人说你的奶茶太甜了。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是做内容,要通过小众反击大众,这两个从线上线下来讲不太一样的。

第五个,用户是最聪明的,他们能看到你的每一点用心。

第六个,好的产品是会不停的迭代的。我肯定没有太多资格说这句话,真正迭代过的是苹果,我现在只是一点感受,对于我们的品牌也好,我们的公司也好,很多事情是需要不断迭代解决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停在那里完成的。

第七个,数据不会撒谎。其实对于我来讲,自从成为老板娘之后,每天晚上十点躺在床上数钱这样的事情,我在数的时候,为什么今天数据量下滑了,为什么今天这个产品卖得好,我会发现天气也好,节日也好,以及公司突发性的情况也好,会引发数据上的变化,一定是有原因的。其实这这句话,我想写世界上只有数据和死人不会说谎话,后来想了想有点太重了。

第八个,你永远不知道你哪句话能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其实对于像我这样的话唠而言,像神经病一样,我发现这样的事情是有用的。在微博上说你每天不喝奶茶有什么意思。很多人就是很喜欢这句话,有的小女孩每天转发鼓励下单的心情,有人不断觉得这句话激励了她,于是我贴在我们店的玻璃门上,你说一天不喝奶茶还有什么意思。所以我想说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你说的哪句话就成为关键了。

第九个,做一个会说人话的品牌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我是很在意一个品牌,一个产品以及品牌传达出来文案的感受的,我很讨厌奔腾驰骋荣耀辉煌这类词出现在文案里面的,离用户太远了。所有的不干不净的人活在大词当中,我认为会说人话的品牌是最好的,所以我觉得会说人话是我们继续要努力成为的方向。

最后一个,试着去接纳你曾经最抵触的事情,也许你会爱上它。这是我近半年最大的感触,接触线下的事情是我非常抗拒的,我做了以后觉得好像还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胡辛束因为初恋男友做的奶茶,背后蕴含了自媒体商业化的思考

在人人网时期已经火起来的胡辛束,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从孤军奋战到成立公司管理“辛里有束”团队,用文字、漫画、视频表达情感、情绪,玩电台、做直播样样都来。

广告少女、90后小公举、网红、自媒体人,这是胡辛束身上的常见标签。但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个,“爱钱”。因为在由运营研究社主办的“2017运营人年终聚会”上,胡辛束不止一次提到,她想跟用户发生金钱关系。确实,在自媒体商业化这条路上,胡辛束算是很成功了。2017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的亚洲精英创客,她是其中一位。

辛里有束创始人 胡辛束

在人人网时期已经火起来的胡辛束,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从孤军奋战到成立公司管理“辛里有束”团队,用文字、漫画、视频表达情感、情绪,玩电台、做直播样样都来。

2017年,奶茶是一个热词,但胡辛束不是因为这股“热”而凑上去,而是刚好与她想做的事情符合。“首先任何一个账号,任何一个自媒体人,要做的事情一定是于你最好情况下,与你已有的目标人群相符合的,这样不用经历一次洗粉,可以直接把产品卖出去。”这个理由,很简单。

所以2017年,她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起了奶茶店——杯欢制茶。她开奶茶店很少女情怀的理由是,“我的初恋男友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一杯奶茶”。她觉得作为一个老板娘,可以从奶茶店的那个小小窗口,看尽世间悲欢。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去了深圳、广州、上海、台南、台北、东京、大阪和首尔,每天至少要喝二十杯奶茶,生怕错过一杯好茶,也生怕错过一种可能性。

“你和喜茶的区别是什么?”这是胡辛束经常被提问的问题。“其中一个,是产品本身。”所以最终,她在台南遇到一个制茶经验将近二十年的台湾师傅,然后开始搭建研发团队,在她挑剔的味觉看来,好喝已足够难得。

“产品以外就是差异化。”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她选择的差异化是“故事贩卖机”。“它的理念就是在你等茶的时候可以领走一个故事,任何人可以去输自己的故事,由我们后台人员进行筛选放出来。”胡辛束说。

在演讲的最后,胡辛束提出了关于自媒体商业化的十条思考。

第一,每一个网红不仅仅想成为网红,任何一个可能想要做成意见领袖的人,他心里希望做媒介渠道的同时,也希望把好的产品提供给每个人;

第二,聪明的人都在和自己的用户发生关系,她希望跟用户发生的是金钱关系;

第三,每个人都希望被需要,用户同样渴望表达;

第四,做内容,可以钻研小众,但做产品,一定要顺应大众;

第五,用户是最聪明的,他们能看到你的每一点用心;

第六,好的产品是会不停的迭代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不断迭代解决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停在那里完成的;

第七,数据不会撒谎;

第八,你永远不知道你哪句话能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

第九,做一个会说人话的品牌没有那么简单;

第十,试着去接纳你曾经最抵触的事情,也许你会爱上它。

以下为胡辛束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胡辛束:

大家好,我是胡辛束。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公司,北京辛里有束,它是自带渠道的内容营销公司,在2016年、2017年我们为一些品牌做了营销活动,这个超过我们自媒体身份,或者超过网红所做的更多的事情。

其实去年的时候,我们在线下玩出了很多的可能,比如移动小酒馆、500色口红展等,我们也尝试在线上与用户发生友好的金钱交易。说白了就是我们去卖货了,这条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我以为我们做了一些东西大家去卖掉,但是真正做交易的时候,会想你值不值得我给这一块钱。我们做这次周边的时候提到一个以貌取人系列,90后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发际线。还好我不是发际线,我是地中海秃。我们之所以做这个协会,是因为“焦虑总是秃如其来的。”在2017年我们提到了很多关键词,就是发际线、秃、90后秃这些,这个行业的自媒体人是非常焦虑的,为什么焦虑?因为觉得做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劲头,我要做杂志社的编辑吗?所以有了二次创业,大家在想我下一步要干嘛,这时候出现了比较有趣的关键词,比如说知识付费、内容电商,做一些合作款联名的卖给自己的用户,还有账号矩阵。对于我而言,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网红不是靠脸吃饭的,接下来干嘛呢?

“不然我们实业救国吧”。于是我有了自己的品牌——杯欢制茶。今天我想分享一下从线上的开始做线下零售的心路历程。2017年茶饮是非常热的词,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去转呢?大家想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的理由是,我的初恋男友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一杯奶茶,这是少女情怀的理由。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作为一个少女来讲,我觉得男朋友送给我的第一杯饮品是一杯奶茶,当时老板娘看我们的眼神是非常挑衅的,我突然发现这个窗口一定藏着很多秘密。我特别希望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一个老板娘,我也从这个窗口里面看到他们与奶茶悲欢交融的情绪。

刚才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开一家奶茶店。关于真正的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的一个事情去做,首先任何一个账号,任何一个自媒体人,要做的事情一定是于你最好情况下,与你已有的目标人群相符合的,这样不用经历一次洗粉,经历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直接把产品卖出去。这是简单的理由。

我们都去了解过,关注过我们的男孩子,女孩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大体上发现是2比8。这群人的年龄大概在16-25岁,可能更精准一点,这样的人群其实他们都属于少女这个领域,并且自我调侃为中年少女等等,这些不重要。我们发现他们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谈及以上这些词突然频率很高,比如说提到我前男友是一个渣男,大家提到情感问题的时候会不断重复关于男性的一些称号,比如说追星族很多,再比如他们提到最热的彩妆信息、服装信息等等。这些所谓的目标高频出现的词汇,还有一个词汇就是奶茶。我很意外,不知道为什么2017年成为一个热词,但是正好与我想做的事情吻合了。

奶茶是什么样的东西?它是一个客单价低、复购率高、目标消费人群清晰、二次传播可能性高。对我而言,我认为可以玩出很多的可能性。所以当我发现,我想做的事情跟2017年提的词相吻合的时候是非常兴奋的。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和喜茶的区别是什么等等,我唯一想说的是,我和他们比起来实在太弱小了。

我前两天新店开业的时候,在北京三里屯SOHO,我发了一个邀请函可以来我们这里坐坐,他们问我为什么拿邀请函,而不直接拿一杯喜茶来。人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切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要想怎么样优化我们的优势,同时补齐我们的劣势。其实一个不同的点,是产品本身。我们产品研发本身是找了一个台湾的大爷也好,叔叔也好这样身份的中年男人,在他长期的工作经验当中,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成长。对我来讲,你看我长这个样子就知道我很喜欢吃,我对饮品的味道上很挑剔的,在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至少喝十几杯茶,觉得第二天起来脸非常膨胀的,除了糖就是奶,但是在实现的过程我非常开心的。

产品以外的就是差异化,作为一个自媒体人能做什么?我们想了半天,就是故事贩卖机。它的理念就是在你等茶的时候可以领走一个故事,任何人可以去输自己的故事,由我们后台人员进行筛选放出来。在开业的第一天非常荣幸,我们和《解忧杂货店》同时进行,我们把王俊凯、迪丽热巴放进去了,我们发现我们做的这件事情对这群人有意义的。

当然了,还有刚才说的产品是决定口碑最重要的部分,除了在玩法上面有差异化之外,在其他地方的差异化是什么。基于大众对酒和茶饮的兴趣,我觉得很有趣的想法是很多人对酒精上瘾的,上班喝酒是不太好的,但如果有一杯饮品放酒精是偷偷的,我们尝试了酒精和茶的融合。我们打情趣饮品的同时不是说我说什么味就是什么味,而是你喝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情趣的存在。

当时开业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见我,想看看网红店什么样,有一个人想喝一口就走了,但是他没想到网红开的店还可以,这个我非常开心的。光去了解茶本身对我来讲已经非常难了,但是我们去做了,并且得到还不错的认可。我给大家讲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一天我打开大众点评开始翻,有一个人给了我三星,我说为什么给我三星,这个女孩分别夸了她点的每一杯茶,还发了我的自拍,当时我看了三星以后非常难受,五星红旗飘扬,为什么给三星,我觉得每个做实业的人很不容易。我刚开始做的时候,第一天开业之前,我给朋友圈里面400多位朋友发了邀请函,不停地跟他们说欢迎来喝茶,有空一起喝奶。可能没有那么多人看到,但在这个圈子里面一些已经刷屏了,当时说我们的店在三里屯SOHO星巴克旁边,有人发星巴克防着点这个人,还有的说网红实业救国的时机到了,好话赖话都有,还有说“乔杉要开实体店”了,这些不重要。我们尝试自下而上的玩法,我认识的网红朋友也好,小明星朋友也好,捧场什么的,我发现很多人真的会来这个店里面,哪哪个明星来过我们这打卡,尝试自下而上的玩法,觉得好像还不错。还有说“胡辛束说别的好,我都不太信,但她要说一个东西好吃,我信,是真的好吃。”如果你说我现在胡辛束做了一个美妆品牌,除了做微胖的,做窈窕淑女是不会有人来的。

我心里很清楚,对于我而言,我们走完了第一步,让一些人知道这个品牌,后续可能开到第二家,第三家,第十家店等等。我们以前做线上的东西,没有想到要去跟线下打交道,但是第一步走完了,后面也不会停下来,毕竟人要一直折腾才能感觉到活着有意义。

最后我来讲讲我对自媒体商业化的一些思考。第一是每一个网红不仅仅想成为网红。为什么说这句话,其实我为我自己代言,我觉得任何一个可能想要做成意见领袖的人,他心里希望做媒介渠道的同时,也希望把好的产品提供给每个人,这是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人肯定与我有一样的想法,因为只做一个渠道是可能被消亡的,只有做成品牌才能成为下一个谁谁。

第二个,聪明的人都在和自己的用户发生关系。什么关系?不同的聪明人不同的做法。在我看来,我很希望我和用户发生的是金钱关系,而非肉体关系。每个用户渴望消费的,特别提倡中产阶级消费,所有人希望通过购买的行为,让自己的某样东西变得更加值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为意见领袖也好,网红也好,自媒体人也好,要为用户提供这样的渠道,无论是以导购的形式,还是做产品,这条路是需要的,2018年我们整个团队是会努力的,和我们的用户发生关系。

第三个,每个人都希望被需要,用户同样渴望表达。2018年的Q1季度,过年这段时间,我会以视频的形式表达,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等这些地方,那些有故事的人他们想表达什么,我们希望让他们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第四个,做内容,可以钻研小众,但做产品,一定要顺应大众。这个是我做产品才发现的,可能十个人里面九个人说奶茶很好喝,但是一个人说你的奶茶太甜了。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是做内容,要通过小众反击大众,这两个从线上线下来讲不太一样的。

第五个,用户是最聪明的,他们能看到你的每一点用心。

第六个,好的产品是会不停的迭代的。我肯定没有太多资格说这句话,真正迭代过的是苹果,我现在只是一点感受,对于我们的品牌也好,我们的公司也好,很多事情是需要不断迭代解决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停在那里完成的。

第七个,数据不会撒谎。其实对于我来讲,自从成为老板娘之后,每天晚上十点躺在床上数钱这样的事情,我在数的时候,为什么今天数据量下滑了,为什么今天这个产品卖得好,我会发现天气也好,节日也好,以及公司突发性的情况也好,会引发数据上的变化,一定是有原因的。其实这这句话,我想写世界上只有数据和死人不会说谎话,后来想了想有点太重了。

第八个,你永远不知道你哪句话能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其实对于像我这样的话唠而言,像神经病一样,我发现这样的事情是有用的。在微博上说你每天不喝奶茶有什么意思。很多人就是很喜欢这句话,有的小女孩每天转发鼓励下单的心情,有人不断觉得这句话激励了她,于是我贴在我们店的玻璃门上,你说一天不喝奶茶还有什么意思。所以我想说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你说的哪句话就成为关键了。

第九个,做一个会说人话的品牌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我是很在意一个品牌,一个产品以及品牌传达出来文案的感受的,我很讨厌奔腾驰骋荣耀辉煌这类词出现在文案里面的,离用户太远了。所有的不干不净的人活在大词当中,我认为会说人话的品牌是最好的,所以我觉得会说人话是我们继续要努力成为的方向。

最后一个,试着去接纳你曾经最抵触的事情,也许你会爱上它。这是我近半年最大的感触,接触线下的事情是我非常抗拒的,我做了以后觉得好像还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