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P2P车贷以租代购,真是一门好生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P2P车贷以租代购,真是一门好生意?

目前市场上做车贷分期业务的主要是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和第三方借贷公司。而在互金行业兴起之前,银行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是车贷分期的主力。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购车成为仅次于购房的最大支出。受此影响,乘用车在汽车销售总量中的占比也是逐年上升。截至到去年6月底,国内乘用车的保有量更是突破了2亿辆。

虽然我国乘用车的销量持续走高,但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车的占比仍然较低。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融资租赁购车的渗透率仅为2.5%,与欧美市场15%的渗透率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去年年初开始,一大批原本专注二手车交易的电商平台宣布以以租代购(也称汽车直租)的方式进军新车销售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瓜子、优信、易鑫等传统二手车电商平台组建新公司,换一套马甲,直接在新车市场捉对厮杀。

一直以来,汽车电商的业务主要是二手车交易,新车销售渠道大都被4S店把持,汽车电商最多也只充当了一个为新车销售导流的角色。然而,在新金融,融合一切的大趋势下,4S店卖新车的传统也要面临新金融卖车的挑战。

那相对于传统4S店的销售渠道,以租代购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虽然群众的购车欲望强烈,但和购买一般生活用品不同,全款购车会让许多家庭觉得压力山大。于是,和数码、医美等消费分期产品一样,车贷分期也有一定的市场。

每日金融发现,目前市场上做车贷分期业务的主要是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和第三方借贷公司。而在互金行业兴起之前,银行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是车贷分期的主力。

银行车贷对贷款的额度、期限有严格限制,还要求贷款人提供多项证明材料和担保方式。银行车贷门槛高、审批时间长等现状,难以满足长尾客户的购车需求。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则是持牌经营,目前全国仅有26家汽车消费金融公司。他们主营业务为库存融资和汽车融资租赁,服务对象也以集团客户为主,零售贷款的占比极低。

随着互金行业的兴起,以P2P车贷为主力的第三方借贷机构迅速壮大,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车贷需求。在前两年,P2P车贷业务主要是抵押贷。但受抵押贷负面新闻的影响,一些平台转做融资租赁业务,以租代购的模式开始崭露头角。

有意思的是,大多数第三方借贷机构把自己标榜为汽车消费金融公司。不少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言必称汽车消费金融,绝口不提第三方借贷。

以租代购的流程其实也很简单,即车主(借款人)向平台提出借款申请,支付一定保证金后,平台找融资租赁公司推介购车,融资租赁公司购入车辆后租给车主。租赁期间,车主向平台按月支付租金。租赁期满,车主按照车辆残值购入车辆,同时车辆所有权由融资租赁公司转移给车主。

而以租代购最大的宣传噱头就是首付低。你能看到的大多数以租代购广告,都打着这个口号,低至1成,让你心动。此外,保险、用车费用等项目也可以分期。

以车代购能不能解决用户痛点,缓解消费者的购车压力呢?

显然不是的。

业内人士指出,以租代购最大问题,就是在首付低的幌子下,高利息派生出的贷款总额,会远超全款买车或通过其他渠道分期购车的贷款。而这,是不是又让你想起了现金贷?

目前,以租代购最流行的是“1+3模式”,消费者用很低的首付把车开走,按月支付租金,无需承担购置税以及首年的商业保险费用;1年以后,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清尾款或者分期支付尾款把车买下来,还可以选择退车。

平台以租代购的盈利来源,一是实际售价和厂商指导价的中间差价,尤其是一些滞销车型,车商给平台的折扣力度更大,然而消费者看到的分期方案中,至少都是厂家指导价;另一块是利息,有汽车媒体做过测算,相比银行车贷,以租代购普遍要多花2到3万元。

如果是整体价格偏高的车型,消费者最终支付的购车费用还会更高。所以有媒体表示,以租代购属于高息收割,和现金贷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一个分期的标的,还助长了群众的消费欲望。

回到前面的话题,以租代购的优势在哪里?

据央行、银监会去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随着这项政策的落实到位,以租代购的低首付优势将不再明显。

还有读者反映,这些平台的提车速度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快捷。比如易鑫开走吧,最快3到7个工作日提车。提车最慢的是弹个车,承诺80天内发货。在车型选择上,大都为100款左右。在用户体验上,这些APP主要还是信息展示和获客导流,与客户的沟通,大都转移到线下,更多互联网元素还有待挖掘。

其实,汽车融资租赁并不是新鲜事物,多年前就被引入了国内,一直不温不火。受互金行业发展的带动,尤其是网约车的兴起,都极大的助推了以租代购业务的发展。

2016年末,大搜车推出弹个车,被认为是国内以租代购业务的开始,而瓜子、易鑫、优信等巨头的入局,则直接拉高了以租代购业务的进入门槛。业内普遍认为,最后能留存下来的,可能还是这几个大玩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P2P车贷以租代购,真是一门好生意?

目前市场上做车贷分期业务的主要是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和第三方借贷公司。而在互金行业兴起之前,银行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是车贷分期的主力。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购车成为仅次于购房的最大支出。受此影响,乘用车在汽车销售总量中的占比也是逐年上升。截至到去年6月底,国内乘用车的保有量更是突破了2亿辆。

虽然我国乘用车的销量持续走高,但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车的占比仍然较低。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融资租赁购车的渗透率仅为2.5%,与欧美市场15%的渗透率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去年年初开始,一大批原本专注二手车交易的电商平台宣布以以租代购(也称汽车直租)的方式进军新车销售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瓜子、优信、易鑫等传统二手车电商平台组建新公司,换一套马甲,直接在新车市场捉对厮杀。

一直以来,汽车电商的业务主要是二手车交易,新车销售渠道大都被4S店把持,汽车电商最多也只充当了一个为新车销售导流的角色。然而,在新金融,融合一切的大趋势下,4S店卖新车的传统也要面临新金融卖车的挑战。

那相对于传统4S店的销售渠道,以租代购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虽然群众的购车欲望强烈,但和购买一般生活用品不同,全款购车会让许多家庭觉得压力山大。于是,和数码、医美等消费分期产品一样,车贷分期也有一定的市场。

每日金融发现,目前市场上做车贷分期业务的主要是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和第三方借贷公司。而在互金行业兴起之前,银行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是车贷分期的主力。

银行车贷对贷款的额度、期限有严格限制,还要求贷款人提供多项证明材料和担保方式。银行车贷门槛高、审批时间长等现状,难以满足长尾客户的购车需求。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则是持牌经营,目前全国仅有26家汽车消费金融公司。他们主营业务为库存融资和汽车融资租赁,服务对象也以集团客户为主,零售贷款的占比极低。

随着互金行业的兴起,以P2P车贷为主力的第三方借贷机构迅速壮大,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车贷需求。在前两年,P2P车贷业务主要是抵押贷。但受抵押贷负面新闻的影响,一些平台转做融资租赁业务,以租代购的模式开始崭露头角。

有意思的是,大多数第三方借贷机构把自己标榜为汽车消费金融公司。不少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言必称汽车消费金融,绝口不提第三方借贷。

以租代购的流程其实也很简单,即车主(借款人)向平台提出借款申请,支付一定保证金后,平台找融资租赁公司推介购车,融资租赁公司购入车辆后租给车主。租赁期间,车主向平台按月支付租金。租赁期满,车主按照车辆残值购入车辆,同时车辆所有权由融资租赁公司转移给车主。

而以租代购最大的宣传噱头就是首付低。你能看到的大多数以租代购广告,都打着这个口号,低至1成,让你心动。此外,保险、用车费用等项目也可以分期。

以车代购能不能解决用户痛点,缓解消费者的购车压力呢?

显然不是的。

业内人士指出,以租代购最大问题,就是在首付低的幌子下,高利息派生出的贷款总额,会远超全款买车或通过其他渠道分期购车的贷款。而这,是不是又让你想起了现金贷?

目前,以租代购最流行的是“1+3模式”,消费者用很低的首付把车开走,按月支付租金,无需承担购置税以及首年的商业保险费用;1年以后,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清尾款或者分期支付尾款把车买下来,还可以选择退车。

平台以租代购的盈利来源,一是实际售价和厂商指导价的中间差价,尤其是一些滞销车型,车商给平台的折扣力度更大,然而消费者看到的分期方案中,至少都是厂家指导价;另一块是利息,有汽车媒体做过测算,相比银行车贷,以租代购普遍要多花2到3万元。

如果是整体价格偏高的车型,消费者最终支付的购车费用还会更高。所以有媒体表示,以租代购属于高息收割,和现金贷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一个分期的标的,还助长了群众的消费欲望。

回到前面的话题,以租代购的优势在哪里?

据央行、银监会去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随着这项政策的落实到位,以租代购的低首付优势将不再明显。

还有读者反映,这些平台的提车速度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快捷。比如易鑫开走吧,最快3到7个工作日提车。提车最慢的是弹个车,承诺80天内发货。在车型选择上,大都为100款左右。在用户体验上,这些APP主要还是信息展示和获客导流,与客户的沟通,大都转移到线下,更多互联网元素还有待挖掘。

其实,汽车融资租赁并不是新鲜事物,多年前就被引入了国内,一直不温不火。受互金行业发展的带动,尤其是网约车的兴起,都极大的助推了以租代购业务的发展。

2016年末,大搜车推出弹个车,被认为是国内以租代购业务的开始,而瓜子、易鑫、优信等巨头的入局,则直接拉高了以租代购业务的进入门槛。业内普遍认为,最后能留存下来的,可能还是这几个大玩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