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拆的电影是:
这个杀手不太冷
中年酷帅杀手和萝莉少女
有没有爱情?
答案不是有,是当然有
这不仅是一个爱情故事
还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
故事的最后上演了两场婚礼和一场葬礼
里昂是爱喝牛奶的杀手,表层涵义上喝奶令体格强健,深层涵义中这个设计点意为:里昂在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是一个没有断奶的孩子。不断地为里昂购买牛奶的玛蒂达,始终在喂里昂喝奶。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用了“大反差”的技巧
来塑造片中进行“三角恋”的三位主角
一号主角:里昂
表象性格:业务能力极度出众的职业杀手
内在性格:纯真、生活能力极差、不谙人事
哪怕黑帮杀手众多、拥有的兵器众多,却依然无法抵达里昂出现在大楼里的各个角落。神龙见首不见尾,影片的开场杀人戏的戏剧目就是交代人物的表象性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神一般的杀手。
在生活中,他却是个白痴
他孤独,唯一的朋友是一盆绿色植物。每天早早起床,用喷壶给心爱的植物喷上新鲜水分,像擦拭童年珍惜的小汽车一样小心翼翼地为它擦拭叶片。
他终日把自己包裹在长长的黑色风衣里,佩戴着墨镜,哪怕见老板时都不脱下,害怕他人看到自己的目光。(社交障碍)他很爱牛奶,疯狂地为自己补充牛奶。(没有长大)
二号主角:玛蒂达
表象性格:情感早熟型少女,叛逆而冷静
内在性格:坚毅、执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一次与里昂在楼梯走廊相遇,她讲了世纪经典台词:
人生总是如此痛苦?还是只有童年?
她很冷静,目睹全家被灭门,她冷静地路过尸体自救。她更执著,为了替家人复仇,雇用杀手,不择手段。
他们内在性格与情感世界的互补令他们
是父女、是姐弟,更是情人
杀手给了少女前所未有安全感
少女为杀手带来温暖
第三者也可以亮瞎
杀手、少女与变态警察的三角恋
三号主角:警察叔叔
一面:缉毒警,披着国家公务员羊皮的大坏蛋
另一面:带着神经质的艺术家
如果三个人都会做梦,那里昂一定会梦到小女孩,这个给了他家的温暖,他悉心要保护的人。小女孩一定会梦到警察,她心心念念想找警察复灭门之仇。警察就一定会梦到里昂,因为这个杀手坏了他的规矩。所以这其实是一个三角恋类型片。
他举止怪异,每次动手都伴随着嗑药,他总是头部向后仰起,浑身得发抖。他喜欢音乐,爱听贝多芬,连灭门都要跟着节奏一一屠杀。在公寓里灭门的片段中,他的肢体动作让人不寒而栗:嗑药、转动脖子、提抢、踩着节奏一枪一个。
影片的结尾,全体警察作为宾客带着礼花炮竹出动,出席了两场盛大的婚礼。
第一场婚礼:里昂和玛蒂达
万年青是里昂的灵魂,也象征着里昂的纯真和善良。玛蒂达带着爱人的灵魂远离罪恶的都市,一起在一个安全的伊甸园生活。
第二场婚礼:警察和杀手
这对互相追逐,互相憎恨,日思夜想的CP终于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里昂手中打开的手雷拉环,是他送给警察的婚戒,在壮烈的爆竹声中,一对罪恶的新人去了天国。
葬礼也是里昂的,风暴远去之后,世界重归宁静。死去的是里昂作为杀手的残忍和暴力,留下的是善良和纯真。女孩把里昂的真和善种植在大地上,杀手终于有根了,他深深根植在了大地上,他的美好也会长成参天大树永远守护女孩。
法国导演跑到纽约拍一部
警匪倒置的类型片是何居心?
我看不爽你 你也看不爽我
美国与法国的文化对立
法国人瞧不起美国人,而美国人也同样瞧不起法国人。两个国家因此经常通过文艺作品来撕逼。(比如《荒野猎人》中,美国人专门将很坏的猎人定义为法国猎人)
在一个最能代表当代都市感的纽约城中,司法系统里却充斥着坏警察。而一个异乡人,意大利杀手里昂,来到了纽约,身上有着没有被都市污染的纯真的气质,敢于为爱的人两肋插刀,敢于攻击罪恶城市中的司法系统。
影片展现了当时全球摩登都市的代表地——纽约城的家庭缩影。影片中小女孩的家庭,正是吕克贝松眼中典型的美式家庭:家庭成员关系疏离,勾心斗角、父母对儿女不闻不问、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来调情……体现了个体在当代都市上的罪恶反映。
导演用人物的行为准则,而不用人物的社会属性和身份来作为影片的价值标杆。
吕克贝松闯入的,是全世界最摩登现代也最妖魔古怪的纽约城。他将里昂放置在这样一个都市,体现着恪守传统价值的异乡人对于城市现代性的隔膜。现代社会想要同化、污染他身上的传统价值和传统美德,但他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为其所同化。
影片结束的最后时刻,玛蒂达把里昂的灵魂种在了一片净土里。镜头缓缓抬起,远景中,正是代表罪恶都市的曼哈顿高楼大厦,象征此岸。近景中,玛蒂达所在的是与纽约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州,象征女孩已抵达宁静的圣洁的彼岸。
喂,你为什么不好好拍类型片
非要警匪倒置的警匪片和爱恨交织的三角恋
没劲,你们会的老子不拍啊。
一句话概述:《这个杀人不太冷》是一部人物设计,主题意涵顶级牛逼的杰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