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焚香之美,放下凡俗,让心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焚香之美,放下凡俗,让心安

焚香如品茗,是雅士高妙的享受。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席。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

宋人有四般闲事

乃当时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艺”

焚香正是为首

曾几何时,燕居焚香

士大夫们聚于庭院幽室

把盏闻香,以香为媒

寻找的却是共同的精神追求

焚香如品茗,是雅士高妙的享受

士子们红袖添香夜读书

晨钟暮鼓,香气氤氲

“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

蝉鬓低含绿,罗衣淡拂黄。

闷来深院里,闲步落花傍。

纤手轻轻整,玉炉香。”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懂得享受生活中的意趣

才会将这般的美事植入宅中

这一个色香声味俱全的寒冬之夜

才会变得如此撩人又如此宁静。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香料

自古伴随着我国先民的精神和生活

由此产生了香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对香料的解释是

在常温下能发出芳香的有机物质

分天然产和人工制造两大类

图:动脉影

《香乘》中说:“或生于草,或处于木,或花或实,或节或叶,或皮或液,或又假人力煎和而成”。

上古时期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已开始焚香

用沉榆香灰与珪玉之屑混合为泥

用以甄定氏族部落间的地位尊卑

宋朝香茗大家丁谓在《天香传》中写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享,首惟馨之荐,而沉水薰陆无闻焉;百家传记,萃众芳之美,而萧芗郁鬯不尊焉……”

然而,上古时期焚香只是传说

先秦

香料的真正运用

是在先秦时期

那时,香料仅包含天然草本芳香植物

例如,兰、萧、艾、蕙

兰花为兰科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多数丛生,细长而尖,平行脉

屈原《离骚》有这样的描述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将香料植物用作可餐食的对象

以示君子追求芳香净洁,不与世俗同污

战国时已开始用熏炉焚烧芳香原料

陕西雍城遗址出土凤鸟衔环铜熏炉

河南鹿邑出土战国鸟擎博山炉

都是此说例证

陕西雍城遗址出土凤鸟衔环铜熏炉

也有学者认为

先秦时期对香不甚爱好

且无焚香之举

唯有佩戴香囊之说可信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信期绣香囊

汉代

到了汉代

香文化才真正流行开来

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

加之外邦使节朝贡

质量上乘的西域香料成贵族奢侈品

人们相信

香料有着诸多用途

驱除病疫、美化空气、温暖居室、保养姿容

图:动脉影

西晋张华《博物志》中就记载了西使献香的故事,“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干乘舆闻,并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与枣相似,帝不悦,以付外库。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瘥,长安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犹不歇。帝乃厚礼发遣饯送。”

汉代宫廷继承了秦始皇对求仙得道的追求

他们甚至认为焚香可通天成仙

焚香习俗也因此流行于汉代

焚香所用之器为熏炉,又叫香薰

史料记载:“武帝元封中,起方山馆,招诸灵异,乃烧天下异香。有沉光香、祗精香、明庭香、金磾香、涂魂香。帝张青檀之灯,青檀有膏如淳漆,削置器中,以蜡和之,香燃数里。”

炉之名,始见于《周礼·冢宰》

“凡寝中共炉炭,则炉乃三代之制”

周代以前已有作为焚烧器具的炉

是否用以焚香,尚无准确考证

汉代最为著名的熏炉当属“博山炉”

出于焚香并通天成仙的需求

博山炉往往设计为山峦叠嶂的形态

期间附以仙人灵兽之造型

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描绘博山炉的形制说“ 炉象海中博山,下有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此器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东汉李尤曾作《熏炉铭》这样描述博山炉:“上似蓬莱,吐气委蛇,芳烟布绕,遥冲紫微。”

博山炉的艺术成就

见证了汉代金属工艺的高超

又笼罩在神秘的求仙得道意识下

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价值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错金博山炉

圈足上饰错金卷云纹,足柱上雕出三条出水腾龙,龙体矫健,龙首上昂承托炉盘。炉盘和炉盖上均饰错金流云纹,线条劲健流畅,工艺超高精湛。

魏晋南北朝

香文化的初步繁荣期

香品增多,香料应用更为广泛

改变了汉代多用本土香料的现象

而且出现了“合香”

合香,就是将某种香料进行再加工,或将多种香料依据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的复合香品。除以名贵香料为原料外,也包括用水果皮、甘蔗渣、柏叶、苦楝花等混合而成的低端合成香料。

正因合香的出现

先秦两汉直接焚烧原始香料的习俗明显弱化

代之以熏烧依香方调和的高级香丸、香饼

有效的降低了熏香过程中的出烟量

但香料在上层社会仍然是稀罕物

普通官宦都无缘享用

秦汉以来形成的香文化得到充分发展

通过繁荣的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香料在中国空前盛行

香料不再是少数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从帝王到普通士大夫

对香料的钟爱如痴如醉

与此同时

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

也为香料走进唐人的日常生活推波助澜

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也带去了精神上的慰藉

正是由于香料消费市场的巨大

出现了很多从事香料经营的胡商

广州、扬州成为异域香料的集散地

东都洛阳成立了“胡商香行”

唐朝洛阳城模型

龙门石窟题记中可见“北市香行”字样,记载永昌元年北市香行名录。“北市”是洛阳的商业集市,胡商在此集结成香行社,专门经营进口香料。

很多庄重的场合也要焚香

朝堂焚香成为唐代宫廷礼仪的组成部分

代表着对皇权的礼敬

唐代博山炉的造型彰显了大唐宏大包容的气魄

科举考试之时也要焚香

据《梦溪笔谈》记载

礼部贡院在举人考进士之日

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鎏金铜熏炉

香案是放置香炉的几案

除供佛、祭神等庄重场合

还常用来陈设、熏衣

直到今天

也不失为一种古朴的居室风格

“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

比起庄重的香事活动

帐中香成为唐人别有情趣的生活写照

在帷帐内悬挂香囊,安神助眠又增添情趣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鎏金双蛾团花纹镂孔银香囊

唐代用于熏被或悬挂熏香的熏球称为香囊,香囊常设有提链(无提链的用作熏被),用于悬挂帷帐中。

相传杨贵妃就喜爱佩戴香囊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派人将她移葬

发现其尸体早已腐朽成一具白骨

唯有临死时戴在胸前的香囊保存完美

唐玄宗睹物思人,不禁老泪纵横

《妖猫传》里光彩照人的杨贵妃

球体内部装置两个环形活轴的小盂,重心在下,利用同心圆环形活轴起着机械平衡的作用,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只是两个环形活动轴随之运转,小盂始终保持水平,点染的香料永远不会倾洒。

时至今日

帐中香似乎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但小巧别致的香囊却派上了新颖的用途

桌案上放置古朴的香架,香囊悬挂其中

为喧嚣的都市生活平添一份幽静的惬意

宋代是香文化的鼎盛期

 

陆路交通因辽、西夏、金政权对峙而受阻

因而宋代海上贸易胜于唐代

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地进口大量香料

宋代海外贸易线路图

长期以来

随着香料知识的不断积累

宋人对香料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香料消费具备了成熟的文化底蕴

《听琴图》(局部)

黄庭坚曾提出香有十德

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

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和香有关的故事

可见香料已成为习见的商品广泛流通

《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

“赵太丞家”前方十字街头,有一家店的招牌上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拣香”并且大门上方大横匾额上有“刘家沉檀XX丸散X香铺”

不仅如此

官僚贵族对香料的使用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北宋名臣梅询、赵扑皆嗜好熏衣

“所居既去,辄数日香不灭”

更有甚者

将船中舱板用楠香雕以镂花

在舱板下熏焚沉脑

奢靡至极

焚香烛也是王公贵族的一种奢侈享受

史料记载

宋徽宗以龙涎、沉脑制成蜡烛

点染于宫中

“政宣盛时,以宫中无河阳花烛为恨,遂用龙涎沉脑屑灌蜡烛,列两行数百枚,焰明而香翁,钧天之所无也。”

宋人香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制瓷技术的进步

与高雅的香事活动不期而遇

创造出了许多符合宋人审美的陶瓷熏炉

宋代陶瓷香薰

摒弃了唐代雍容华贵、繁缛富丽的格调

转而追求平淡、质朴、内敛的含蓄美

值得一提的是

宋代的熏香活动在空间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再是以往的朝堂之上、祭神之所

而是转入宋人的书房或闺室中

南宋诗人葛绍体所作《洵人上房》生动的描述了宋人在小书房里焚香、品茶、修禅的情境:“自占一窗明,小炉春意生。茶分香味薄,梅插销枝横。有意探禅学,无心了世间。不知清夜坐,知得若为情。”

宋人对熏香文化的定义

正与我们今天的内在诉求不谋而合

喧嚣的都市、浮躁的心态、疲惫的身躯

更加需要一个回归本真认知自我的空间

在这一方小巧别致的空间里

伴随着氤氲而出的芬芳

休闲独处,读书静思

或与好友相聚

品上品茶一杯

“茶禅一味”尽在其中

如此美好的场景

需仰仗巧妙的焚香之法

隔火熏香,早在唐代已经流行

宋人利用的更加广泛

隔火熏香法,就是将点染的香碳买入香灰中,戳几个孔眼,以便接触空气使之持续燃烧,在孔眼上放置隔火片,再将香丸等合香放置在隔火片上。香不及其火,有效消除烟气,享受自然舒缓的幽香。

明清对香事的延续

由于明代施行海禁

香料依靠朝贡贸易

郑和下西洋也带来了很多异域香料

而在清代

藩属国进贡成为香料的一大来源

还包括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土贡”

西洋传教士为香料入华也起了关键作用

明清的香料种类和以往并无区别

只是应用的更加广泛

成品的种类也更加丰富

例如蔷薇露在五代后周传入中国

只作为香料或美容用品

明清则成为治疗心疾的药物

而由香料制成的各种药品也不胜枚举

但熏焚作为香料的传统功能一直延续下来

但此时,熏香理念又发生了变化

缺少了一份宋代以来修身养性的格调

又转为主人待客及彰显身份的“逼格”之物

清乾隆 掐丝珐琅番莲夔龙纹双层熏炉

由于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追求

明清时期的熏炉

也不再是宋代那种简约质朴的风尚

代之以宝石、玉器、铜鎏金等材质的豪华器皿

清中期 白玉龙凤双耳衔环香薰

而随身的香品却忠实着主人的内心

不同于汉代的丝织、唐代的金银

有财力者选用玉来制作香囊

专用于馈赠情郎

传递着女子情比金坚的心意

清 白玉镂雕香囊

古人对香事的追求

并非仅贪享其味

更在于观照自我,净化心灵

流传至今

仍诠释着人生哲理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焚香之美,放下凡俗,让心安

焚香如品茗,是雅士高妙的享受。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席。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

宋人有四般闲事

乃当时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艺”

焚香正是为首

曾几何时,燕居焚香

士大夫们聚于庭院幽室

把盏闻香,以香为媒

寻找的却是共同的精神追求

焚香如品茗,是雅士高妙的享受

士子们红袖添香夜读书

晨钟暮鼓,香气氤氲

“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

蝉鬓低含绿,罗衣淡拂黄。

闷来深院里,闲步落花傍。

纤手轻轻整,玉炉香。”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懂得享受生活中的意趣

才会将这般的美事植入宅中

这一个色香声味俱全的寒冬之夜

才会变得如此撩人又如此宁静。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香料

自古伴随着我国先民的精神和生活

由此产生了香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对香料的解释是

在常温下能发出芳香的有机物质

分天然产和人工制造两大类

图:动脉影

《香乘》中说:“或生于草,或处于木,或花或实,或节或叶,或皮或液,或又假人力煎和而成”。

上古时期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已开始焚香

用沉榆香灰与珪玉之屑混合为泥

用以甄定氏族部落间的地位尊卑

宋朝香茗大家丁谓在《天香传》中写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享,首惟馨之荐,而沉水薰陆无闻焉;百家传记,萃众芳之美,而萧芗郁鬯不尊焉……”

然而,上古时期焚香只是传说

先秦

香料的真正运用

是在先秦时期

那时,香料仅包含天然草本芳香植物

例如,兰、萧、艾、蕙

兰花为兰科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多数丛生,细长而尖,平行脉

屈原《离骚》有这样的描述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将香料植物用作可餐食的对象

以示君子追求芳香净洁,不与世俗同污

战国时已开始用熏炉焚烧芳香原料

陕西雍城遗址出土凤鸟衔环铜熏炉

河南鹿邑出土战国鸟擎博山炉

都是此说例证

陕西雍城遗址出土凤鸟衔环铜熏炉

也有学者认为

先秦时期对香不甚爱好

且无焚香之举

唯有佩戴香囊之说可信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信期绣香囊

汉代

到了汉代

香文化才真正流行开来

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

加之外邦使节朝贡

质量上乘的西域香料成贵族奢侈品

人们相信

香料有着诸多用途

驱除病疫、美化空气、温暖居室、保养姿容

图:动脉影

西晋张华《博物志》中就记载了西使献香的故事,“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干乘舆闻,并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与枣相似,帝不悦,以付外库。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瘥,长安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犹不歇。帝乃厚礼发遣饯送。”

汉代宫廷继承了秦始皇对求仙得道的追求

他们甚至认为焚香可通天成仙

焚香习俗也因此流行于汉代

焚香所用之器为熏炉,又叫香薰

史料记载:“武帝元封中,起方山馆,招诸灵异,乃烧天下异香。有沉光香、祗精香、明庭香、金磾香、涂魂香。帝张青檀之灯,青檀有膏如淳漆,削置器中,以蜡和之,香燃数里。”

炉之名,始见于《周礼·冢宰》

“凡寝中共炉炭,则炉乃三代之制”

周代以前已有作为焚烧器具的炉

是否用以焚香,尚无准确考证

汉代最为著名的熏炉当属“博山炉”

出于焚香并通天成仙的需求

博山炉往往设计为山峦叠嶂的形态

期间附以仙人灵兽之造型

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描绘博山炉的形制说“ 炉象海中博山,下有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此器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东汉李尤曾作《熏炉铭》这样描述博山炉:“上似蓬莱,吐气委蛇,芳烟布绕,遥冲紫微。”

博山炉的艺术成就

见证了汉代金属工艺的高超

又笼罩在神秘的求仙得道意识下

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价值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错金博山炉

圈足上饰错金卷云纹,足柱上雕出三条出水腾龙,龙体矫健,龙首上昂承托炉盘。炉盘和炉盖上均饰错金流云纹,线条劲健流畅,工艺超高精湛。

魏晋南北朝

香文化的初步繁荣期

香品增多,香料应用更为广泛

改变了汉代多用本土香料的现象

而且出现了“合香”

合香,就是将某种香料进行再加工,或将多种香料依据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的复合香品。除以名贵香料为原料外,也包括用水果皮、甘蔗渣、柏叶、苦楝花等混合而成的低端合成香料。

正因合香的出现

先秦两汉直接焚烧原始香料的习俗明显弱化

代之以熏烧依香方调和的高级香丸、香饼

有效的降低了熏香过程中的出烟量

但香料在上层社会仍然是稀罕物

普通官宦都无缘享用

秦汉以来形成的香文化得到充分发展

通过繁荣的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香料在中国空前盛行

香料不再是少数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从帝王到普通士大夫

对香料的钟爱如痴如醉

与此同时

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

也为香料走进唐人的日常生活推波助澜

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也带去了精神上的慰藉

正是由于香料消费市场的巨大

出现了很多从事香料经营的胡商

广州、扬州成为异域香料的集散地

东都洛阳成立了“胡商香行”

唐朝洛阳城模型

龙门石窟题记中可见“北市香行”字样,记载永昌元年北市香行名录。“北市”是洛阳的商业集市,胡商在此集结成香行社,专门经营进口香料。

很多庄重的场合也要焚香

朝堂焚香成为唐代宫廷礼仪的组成部分

代表着对皇权的礼敬

唐代博山炉的造型彰显了大唐宏大包容的气魄

科举考试之时也要焚香

据《梦溪笔谈》记载

礼部贡院在举人考进士之日

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鎏金铜熏炉

香案是放置香炉的几案

除供佛、祭神等庄重场合

还常用来陈设、熏衣

直到今天

也不失为一种古朴的居室风格

“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

比起庄重的香事活动

帐中香成为唐人别有情趣的生活写照

在帷帐内悬挂香囊,安神助眠又增添情趣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鎏金双蛾团花纹镂孔银香囊

唐代用于熏被或悬挂熏香的熏球称为香囊,香囊常设有提链(无提链的用作熏被),用于悬挂帷帐中。

相传杨贵妃就喜爱佩戴香囊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派人将她移葬

发现其尸体早已腐朽成一具白骨

唯有临死时戴在胸前的香囊保存完美

唐玄宗睹物思人,不禁老泪纵横

《妖猫传》里光彩照人的杨贵妃

球体内部装置两个环形活轴的小盂,重心在下,利用同心圆环形活轴起着机械平衡的作用,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只是两个环形活动轴随之运转,小盂始终保持水平,点染的香料永远不会倾洒。

时至今日

帐中香似乎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但小巧别致的香囊却派上了新颖的用途

桌案上放置古朴的香架,香囊悬挂其中

为喧嚣的都市生活平添一份幽静的惬意

宋代是香文化的鼎盛期

 

陆路交通因辽、西夏、金政权对峙而受阻

因而宋代海上贸易胜于唐代

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地进口大量香料

宋代海外贸易线路图

长期以来

随着香料知识的不断积累

宋人对香料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香料消费具备了成熟的文化底蕴

《听琴图》(局部)

黄庭坚曾提出香有十德

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

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和香有关的故事

可见香料已成为习见的商品广泛流通

《清明上河图》中的香铺

“赵太丞家”前方十字街头,有一家店的招牌上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拣香”并且大门上方大横匾额上有“刘家沉檀XX丸散X香铺”

不仅如此

官僚贵族对香料的使用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北宋名臣梅询、赵扑皆嗜好熏衣

“所居既去,辄数日香不灭”

更有甚者

将船中舱板用楠香雕以镂花

在舱板下熏焚沉脑

奢靡至极

焚香烛也是王公贵族的一种奢侈享受

史料记载

宋徽宗以龙涎、沉脑制成蜡烛

点染于宫中

“政宣盛时,以宫中无河阳花烛为恨,遂用龙涎沉脑屑灌蜡烛,列两行数百枚,焰明而香翁,钧天之所无也。”

宋人香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制瓷技术的进步

与高雅的香事活动不期而遇

创造出了许多符合宋人审美的陶瓷熏炉

宋代陶瓷香薰

摒弃了唐代雍容华贵、繁缛富丽的格调

转而追求平淡、质朴、内敛的含蓄美

值得一提的是

宋代的熏香活动在空间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再是以往的朝堂之上、祭神之所

而是转入宋人的书房或闺室中

南宋诗人葛绍体所作《洵人上房》生动的描述了宋人在小书房里焚香、品茶、修禅的情境:“自占一窗明,小炉春意生。茶分香味薄,梅插销枝横。有意探禅学,无心了世间。不知清夜坐,知得若为情。”

宋人对熏香文化的定义

正与我们今天的内在诉求不谋而合

喧嚣的都市、浮躁的心态、疲惫的身躯

更加需要一个回归本真认知自我的空间

在这一方小巧别致的空间里

伴随着氤氲而出的芬芳

休闲独处,读书静思

或与好友相聚

品上品茶一杯

“茶禅一味”尽在其中

如此美好的场景

需仰仗巧妙的焚香之法

隔火熏香,早在唐代已经流行

宋人利用的更加广泛

隔火熏香法,就是将点染的香碳买入香灰中,戳几个孔眼,以便接触空气使之持续燃烧,在孔眼上放置隔火片,再将香丸等合香放置在隔火片上。香不及其火,有效消除烟气,享受自然舒缓的幽香。

明清对香事的延续

由于明代施行海禁

香料依靠朝贡贸易

郑和下西洋也带来了很多异域香料

而在清代

藩属国进贡成为香料的一大来源

还包括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土贡”

西洋传教士为香料入华也起了关键作用

明清的香料种类和以往并无区别

只是应用的更加广泛

成品的种类也更加丰富

例如蔷薇露在五代后周传入中国

只作为香料或美容用品

明清则成为治疗心疾的药物

而由香料制成的各种药品也不胜枚举

但熏焚作为香料的传统功能一直延续下来

但此时,熏香理念又发生了变化

缺少了一份宋代以来修身养性的格调

又转为主人待客及彰显身份的“逼格”之物

清乾隆 掐丝珐琅番莲夔龙纹双层熏炉

由于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追求

明清时期的熏炉

也不再是宋代那种简约质朴的风尚

代之以宝石、玉器、铜鎏金等材质的豪华器皿

清中期 白玉龙凤双耳衔环香薰

而随身的香品却忠实着主人的内心

不同于汉代的丝织、唐代的金银

有财力者选用玉来制作香囊

专用于馈赠情郎

传递着女子情比金坚的心意

清 白玉镂雕香囊

古人对香事的追求

并非仅贪享其味

更在于观照自我,净化心灵

流传至今

仍诠释着人生哲理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