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小春 周舟
Ken清楚记得去年3月,他和同事看到特朗普政府预算纲要时的反应。
在这份预算案中,特朗普政府提出终止四个卫星项目,包括他们一直使用的深太空气候观测卫星DSCOVR。
1、
“我们有点吃惊。”Ken说。
“DSCOVR一年经费也就是百万美元级别,所以我们的感觉是,砍掉这个项目节约不了多少钱,(特朗普)可能还考虑了一些其他因素。”
人事关系隶属马里兰大学的Ken,已经在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工作了近10年。
他在这里参与若干个大气科学研究项目。但气候研究正是特朗普认为纯粹浪费钱、必须大幅削减经费乃至整体砍掉的领域。
Ken坦言,特朗普上台时他就“有些担心”,而预算案的提出确实让他“紧张”了。
专题:特朗普上任这一年
2、
紧张的不仅仅是Ken,整个美国气候学界都忧心忡忡。
如果说科学只是不受特朗普待见,那么在气候问题上,他完全站在了反对者那一边——特朗普把全球变暖称作骗局,去年6月还宣布退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美国环保局一名科学家曾给《纽约时报》写信说,正在发生的一切让他感到很悲哀。
“我像噩梦里的僵尸一般走在同事之间,他们似乎也很茫然。”
去年12月,美国《科学》杂志把特朗普与美国科学界之间的关系描述为“史诗般的隔阂”,甚至把它选入2017年的“年度崩溃事件”。
3、
从某种意义上说,Ken是千千万万外国人实现“美国梦”的代表。
10多年前,Ken拿到奖学金来美国读博士。如今,快40岁的他早已和妻子拿得绿卡,在马里兰州买了房,还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是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
而特朗普,正盘算着实施移民制度改革,减少绿卡发放量,并更多地“雇佣美国人”。
Ken说,短期内主要影响的未必是科研机构,而是大学,因为现在美国大学招了大量外国学生,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学生。
“我不清楚这是否会导致美国将来出现人才断层,但外国学生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了。”
Ken的妻子是会计。他说,“如果学商科,没有绿卡,找工作其实是很困难的”。
4、
特朗普执政一周年之际,Ken描述自己的心情总体“比较平静”。
“特朗普政府的预算案交到国会后暂时还没通过,一切似乎照旧。我们基本上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至于未来,Ken用一句话形容:“充满不确定性。”
“至少,在特朗普这个任期内,有些经费可能还会被削减;至少,我心理还是有些预期的。”
他还认为,欧洲现在发射一系列新的卫星,并且在筹备很多新的太空任务,而美国在这方面投资少了,感觉“慢慢会出现一些差距”。
鉴于这个行当里的人员流动性小,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记者问他,如果特朗普真砍掉了美国航天局的地球科学部门,那他该怎么办?
“那就只能另找工作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