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石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200多家医疗机构变身投资资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石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200多家医疗机构变身投资资产

中石油旗下曾拥有约10家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0家一级医院和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存有20000张床位和1500万年门急诊人次。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2018年到来,中国的油气改革正在驶入快车道,油气上游乃至油气央企内部都迎来了新的联动改变。

十年更迭。当前的油气体制基本架构脱胎于1998年行业重组和体制改革,石油央企经过一轮拆分重组,最终形成了南北分治、三足鼎立的格局。

这一轮,油气领域的改革分为体制改革和所有制改革两条主线。其中上中游体制改革为主,企业所有制改革为辅。

油气体制改革将从油气勘查开采、油气进口权、油气管网、油气价格、油气储备五方面推进市场化。所有制改革将以股权多元化和专业化重组整合为重点。

作为迈入国企改革深水区的油气巨头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改革的一个缩影。

在上游,中石油在页岩气和可燃冰两大非常规天然气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长宁—威远、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完钻井108口,投入试采井41口,累计生产页岩气5.6亿立方米,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在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中石油在深海初步具备了深海钻井、完井、试采能力。

在央企社会化改革方面,中石油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将中石油中心医院变更为宝石花医疗,取得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资格,迈出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关键一步。

在“走出去”方面,中石油作为最早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投资合作的央企之一,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一带一路”已建成中亚、中哈、中俄、中缅等油气战略通道。在巩固扩大海外规模化油气生产合作区的同时,促进公司工程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和物资装备‘走出去’,带动国内业务走向国际市场。

在“副业”移交地方政府难以走通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选择联合社会机构实施企业进行医院社会化改革,为国企社会化改革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中石油系统30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成功改制的模式下,宝石花医疗有信心组建和打造中国企业医院医疗集团。”2017年9月17日,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宝石花控股)副董事长王晓滨表示。

中石油旗下拥有约10家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0家一级医院和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存有20000张床位和1500万年门急诊人次。

“宝石花控股致力于整合中石油核心医院资产,以及其他相关医院和医疗资源,打造中国乃至亚洲最大医院管理集团之一。”宝石花控股表示。宝石花控股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利用社会资本创建的专业化医疗产业平台,属于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其注册资本100亿元。

目前国内已形成四大医疗集团分别为华润医疗集团(03220.HK)、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和上海复星医药集团(600196.SH),四大医疗集团旗下医院总共70家左右,拥有超过20000张床位。其中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是其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在四大医疗集团中,华润医疗集团规模最大,旗下拥有22家医院,合计开放床位数7300张,同时是中国第二大医药制造商和第二大医药分销商。

2017年8月7日,宝石花医疗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宝石花医疗)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河北廊坊举行。

此次改制专门针对中石油中心医院,改制后,中石油中心医院举办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下称管道局)变更为宝石花医疗,并取得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资格。作为中石油医院社会化改革试点,改制的完成意味着中石油医院社会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宝石花医疗注册成立于去年8月2日,注册资本为6.6亿元,股东分别为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宝石花控股)和管道局。其中管道局以医疗设备、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出资,占股38%;宝石花控股以现金出资,占股62%。

国企医疗机构改革是国企社会化改革的内容之一,国企的社会化改革还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 (即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任务、国有企业办教育机构改革和市政设施社区管理等部分。

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一直给国企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截至去年12月,国有企业因办社会职能每年需承担费用1400多亿元,在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约1.66万个中,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 (即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管理机构占到约4900个。

国企社会化改革正式提出于2015年9月。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任务。

随后在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全国开始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紧接着在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国企医院改革将由移交地方、关闭撤销、专业化运营、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4种途径组成,并要求2018年年底前完成国有企业办医疗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

“不以健康产业为主业的国有企业,除承担特殊功能的、特殊领域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以及面向企业职工服务的,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医疗机构。”该通知表示。

此外,与主业发展方向不符的国有企业管理的市政设施、职工家属区的社区管理等职能移交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

在此次改制中,中石油运用的是第四种途径——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

2016年12月24日,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石油、北大新世纪医学教育研究中心、融信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铭玖国际企业集团联合举办“推动国有企业服务体系社会化改革”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铭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欣发布了《实施“531”行动,加快推进中国石油集团社会化改革》的合作研究报告,这是国有企业服务体系社会化改革的第一份系统性合作研究报告。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石油,成为第一个针对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社会化专项合作方案的国企。

此次被改制的中石油中心医院也不例外。中石油官网消息显示,此次改革前,由于本身的公益属性及体制原因,成立于1974年中石油中心医院已经陷入了连年亏损的泥潭,只能补贴生存,随着低油价下企业利润出现缩水,这个情况更加严重。“近五年,医院营业收入翻了近一倍,但受石油企业整体效益的影响,工资总额不增反降,医护人员捉襟见肘。”

中石油中心医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截至2015年底,医院共有员工1288人,固定资产原值8.2亿元,实际开放床位988张,年门诊量80万人次,住院诊疗2万人次,手术5000余例。据初步测算,仅实施药品零差率一项,中石油中心医院每年就将减少净收入数千万元。

这不仅是中石油中心医院一家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国企医院都面对着类似的困境。“一方面要面对公立医院的竞争,另一方面要与民营医院争夺市场,受制于原有的管理经营体制和投入不足,很多国企医院正在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据国家卫计委的调查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民营医院已达到1.45万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52.7%,较2010年增加了106%;民营医院的床位数达到103.4万张,占医院床位总数的19.4%。

与中石油相比,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的医院社会化改革更聚焦于员工内部。

据中石化官网消息,中石化系统内的医院同样实行了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的方式,分别由企业控股,内部职工持股,部分引入社会资金入股。即医院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管理模式,企业将逐步退出,职工处于控股地位,国企医院组建为独立法人实体。

“中石油中心医院地理位置好,不缺患者、不缺市场,缺的就是持续的投入和灵活的机制,而改革恰恰能够带来这些。”中石油在其官网报道中指出,未来的医院重点在于发展生育康养与医疗养老、医疗美容、心脏治疗与肿瘤治疗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等业务,同时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

宝石花控股在公告中显示,宝石花控股拟通过八大平台、三级发展的思路,整合全球先进医疗资源。

八大平台包括人才教育培训、财务资金共享、采购供应、医务管理、信息化云、品牌文化、投资评估与评价和战略发展规划平台,而三级发展则包括以现代化和精细化医院管理为目标,提升三级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借专科医联体为抓手,发展不同优势专科的百家专科医院;依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居家养老、慢病康复等政策,整合一级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网络。

此外,中石油也在业内率先开展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

截至2017年8月,中石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完成总量的40%,其中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业务分别已有36%、29%、77%和48%完成分离移交,另有17所幼儿园实现社会化。

与此同时,中石化的“三供一业”改革也在提速,并呈现区域化的特点。据中石化官网消息,2015年11月,茂名石化成为中石化系统中第一个完成社区“三供一业”社会化改革的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巴陵石化、洛阳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等8家旗下单位正在陆续实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方案。

“截至2016年年底,中石油已经实施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每年可降低运行成本5亿元以上。”中石油官网表示,在“三供一业”改革中,由于矿区员工占集团公司用工总量的1/10,人的去向成为焦点,中石油采取以自愿为原则,将在岗人员随业务和资产一并划转;划转有困难的,以劳务输出方式安排员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确实不能划转或输出劳务的人员,在集团公司内部分流调剂。

2017年9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年上半年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总体过半,企业办医疗教育机构深化改革、剥离市政社区等其他“办社会”职能取得初步成效。而且上海、重庆、大连、鸡西和长沙5个城市稳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2017年10月10日,《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2018年将在全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2020年年底前完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石油

4.6k
  • 汪东进辞任中国海油董事长
  • “三桶油”ESG成绩单揭晓:只有中国海油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ESG信披洞察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石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200多家医疗机构变身投资资产

中石油旗下曾拥有约10家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0家一级医院和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存有20000张床位和1500万年门急诊人次。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2018年到来,中国的油气改革正在驶入快车道,油气上游乃至油气央企内部都迎来了新的联动改变。

十年更迭。当前的油气体制基本架构脱胎于1998年行业重组和体制改革,石油央企经过一轮拆分重组,最终形成了南北分治、三足鼎立的格局。

这一轮,油气领域的改革分为体制改革和所有制改革两条主线。其中上中游体制改革为主,企业所有制改革为辅。

油气体制改革将从油气勘查开采、油气进口权、油气管网、油气价格、油气储备五方面推进市场化。所有制改革将以股权多元化和专业化重组整合为重点。

作为迈入国企改革深水区的油气巨头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改革的一个缩影。

在上游,中石油在页岩气和可燃冰两大非常规天然气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长宁—威远、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完钻井108口,投入试采井41口,累计生产页岩气5.6亿立方米,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在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中石油在深海初步具备了深海钻井、完井、试采能力。

在央企社会化改革方面,中石油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将中石油中心医院变更为宝石花医疗,取得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资格,迈出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关键一步。

在“走出去”方面,中石油作为最早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投资合作的央企之一,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一带一路”已建成中亚、中哈、中俄、中缅等油气战略通道。在巩固扩大海外规模化油气生产合作区的同时,促进公司工程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和物资装备‘走出去’,带动国内业务走向国际市场。

在“副业”移交地方政府难以走通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选择联合社会机构实施企业进行医院社会化改革,为国企社会化改革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中石油系统30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成功改制的模式下,宝石花医疗有信心组建和打造中国企业医院医疗集团。”2017年9月17日,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宝石花控股)副董事长王晓滨表示。

中石油旗下拥有约10家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0家一级医院和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存有20000张床位和1500万年门急诊人次。

“宝石花控股致力于整合中石油核心医院资产,以及其他相关医院和医疗资源,打造中国乃至亚洲最大医院管理集团之一。”宝石花控股表示。宝石花控股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利用社会资本创建的专业化医疗产业平台,属于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其注册资本100亿元。

目前国内已形成四大医疗集团分别为华润医疗集团(03220.HK)、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和上海复星医药集团(600196.SH),四大医疗集团旗下医院总共70家左右,拥有超过20000张床位。其中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是其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在四大医疗集团中,华润医疗集团规模最大,旗下拥有22家医院,合计开放床位数7300张,同时是中国第二大医药制造商和第二大医药分销商。

2017年8月7日,宝石花医疗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宝石花医疗)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河北廊坊举行。

此次改制专门针对中石油中心医院,改制后,中石油中心医院举办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下称管道局)变更为宝石花医疗,并取得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资格。作为中石油医院社会化改革试点,改制的完成意味着中石油医院社会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宝石花医疗注册成立于去年8月2日,注册资本为6.6亿元,股东分别为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宝石花控股)和管道局。其中管道局以医疗设备、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出资,占股38%;宝石花控股以现金出资,占股62%。

国企医疗机构改革是国企社会化改革的内容之一,国企的社会化改革还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 (即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任务、国有企业办教育机构改革和市政设施社区管理等部分。

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一直给国企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截至去年12月,国有企业因办社会职能每年需承担费用1400多亿元,在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约1.66万个中,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 (即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管理机构占到约4900个。

国企社会化改革正式提出于2015年9月。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任务。

随后在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全国开始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紧接着在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国企医院改革将由移交地方、关闭撤销、专业化运营、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4种途径组成,并要求2018年年底前完成国有企业办医疗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

“不以健康产业为主业的国有企业,除承担特殊功能的、特殊领域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以及面向企业职工服务的,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医疗机构。”该通知表示。

此外,与主业发展方向不符的国有企业管理的市政设施、职工家属区的社区管理等职能移交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

在此次改制中,中石油运用的是第四种途径——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

2016年12月24日,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石油、北大新世纪医学教育研究中心、融信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铭玖国际企业集团联合举办“推动国有企业服务体系社会化改革”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铭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欣发布了《实施“531”行动,加快推进中国石油集团社会化改革》的合作研究报告,这是国有企业服务体系社会化改革的第一份系统性合作研究报告。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石油,成为第一个针对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社会化专项合作方案的国企。

此次被改制的中石油中心医院也不例外。中石油官网消息显示,此次改革前,由于本身的公益属性及体制原因,成立于1974年中石油中心医院已经陷入了连年亏损的泥潭,只能补贴生存,随着低油价下企业利润出现缩水,这个情况更加严重。“近五年,医院营业收入翻了近一倍,但受石油企业整体效益的影响,工资总额不增反降,医护人员捉襟见肘。”

中石油中心医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截至2015年底,医院共有员工1288人,固定资产原值8.2亿元,实际开放床位988张,年门诊量80万人次,住院诊疗2万人次,手术5000余例。据初步测算,仅实施药品零差率一项,中石油中心医院每年就将减少净收入数千万元。

这不仅是中石油中心医院一家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国企医院都面对着类似的困境。“一方面要面对公立医院的竞争,另一方面要与民营医院争夺市场,受制于原有的管理经营体制和投入不足,很多国企医院正在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据国家卫计委的调查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民营医院已达到1.45万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52.7%,较2010年增加了106%;民营医院的床位数达到103.4万张,占医院床位总数的19.4%。

与中石油相比,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的医院社会化改革更聚焦于员工内部。

据中石化官网消息,中石化系统内的医院同样实行了引入社会资本重组改制的方式,分别由企业控股,内部职工持股,部分引入社会资金入股。即医院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管理模式,企业将逐步退出,职工处于控股地位,国企医院组建为独立法人实体。

“中石油中心医院地理位置好,不缺患者、不缺市场,缺的就是持续的投入和灵活的机制,而改革恰恰能够带来这些。”中石油在其官网报道中指出,未来的医院重点在于发展生育康养与医疗养老、医疗美容、心脏治疗与肿瘤治疗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等业务,同时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

宝石花控股在公告中显示,宝石花控股拟通过八大平台、三级发展的思路,整合全球先进医疗资源。

八大平台包括人才教育培训、财务资金共享、采购供应、医务管理、信息化云、品牌文化、投资评估与评价和战略发展规划平台,而三级发展则包括以现代化和精细化医院管理为目标,提升三级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借专科医联体为抓手,发展不同优势专科的百家专科医院;依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居家养老、慢病康复等政策,整合一级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网络。

此外,中石油也在业内率先开展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

截至2017年8月,中石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完成总量的40%,其中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业务分别已有36%、29%、77%和48%完成分离移交,另有17所幼儿园实现社会化。

与此同时,中石化的“三供一业”改革也在提速,并呈现区域化的特点。据中石化官网消息,2015年11月,茂名石化成为中石化系统中第一个完成社区“三供一业”社会化改革的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巴陵石化、洛阳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等8家旗下单位正在陆续实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方案。

“截至2016年年底,中石油已经实施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每年可降低运行成本5亿元以上。”中石油官网表示,在“三供一业”改革中,由于矿区员工占集团公司用工总量的1/10,人的去向成为焦点,中石油采取以自愿为原则,将在岗人员随业务和资产一并划转;划转有困难的,以劳务输出方式安排员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确实不能划转或输出劳务的人员,在集团公司内部分流调剂。

2017年9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年上半年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总体过半,企业办医疗教育机构深化改革、剥离市政社区等其他“办社会”职能取得初步成效。而且上海、重庆、大连、鸡西和长沙5个城市稳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2017年10月10日,《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2018年将在全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2020年年底前完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