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直播行业洗牌年,直播行业已经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本报告主要从平台、主播、公会、直播内容制作、赞助商等方面做深入分析,力求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2017年直播行业发展情况,并对2018年行业发展做出相关推测。
版权说明
本报告由直播观察网制作,报告中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报告版权归直播观察网所有。如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直播观察数据团队成员
主笔:Janice ,主编&版面设计:Alan
数据分析师:Luke、Fog、Ellen
校对&素材整理:Vivian、Cathy
出品人:Dake、Odin
2018 年 1 月
2017直播行业报告
第一部分:开篇总述:直播风口依旧,行业走向成熟!
第二部分:直播平台百花齐放,绝地求生成最火游戏!
第三部分请往下阅读
第四章 主播篇
一、游戏直播平台十大风云主播
(图38)
商业估值主要是依据主要日均收到的打赏礼物以及成长指数综合得到的一个数据,如上图,游戏直播头部主播主要集中在斗鱼平台。
二、泛娱乐(秀场)直播平台十大风云主播
(图39)
第五章 公会篇
一、2017年公会信息汇总
1、公会与主播、平台之间的关系
前几年,公会仍然是小范围运作的行当,而如今随着直播的兴起,公会逐渐成为一个盈利模式清晰的商业类型,受到不少嗅觉灵敏的资本青睐。公会负责培训主播,对有潜力的主播进行运营。公会和平台之间是有直接的战略合作关系的,比如大额充值打折,推荐位赠送等等。而主播则变成了公会的一个产品,公会通过培养主播技能、精细化调整主播直播过程,从根本上提升主播自身竞争力。
与此同时,公会会周期性的对主播进行包装以及对外宣传,增加主播曝光量。运营成功的主播会在平台积累大量粉丝,通过获得打赏,同时为公会和平台创收,公会和平台再对这些创收按双方约定好的协议进行分成。这期间,公会是会为主播提供底薪保障和礼物提成的。最终的结果是实现三方的互利共赢。
2、2017年公会融资信息汇总
(图40)
相比去年,2017年拿到公会融资的新闻越来越多,大公会多数实现自我盈利,收购中小公会以及投资A轮或者天使轮公会是17年也将是18年的资本趋势。
2017年YY、来疯、花椒等平台相继推出了“城市代理”政策,越来越多的公会践行“把本地资源吃透、接着多点布局”的策略,以此保持大本营的市场占有率,并普及到三、四线城市去抢“人”。
3、各大平台知名公会举例
(图41)
第六章 内容制作商篇
一、PGC介绍
直播行业从 2015 年的突然兴盛到 2017 年的逐步冷静,在经历了 UGC 模式的全民狂欢之后,出现了 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PUGC(全称: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或“专家生产内容”)两种新的内容生产模式。
(图42)图片来源网络
二、PGC的优势
对比UGC,直播平台 PGC 的特点是经过专业机构的组织和策划,节目画面,更加精美,编排更加丰富有序,总体而言内容更具价值性和可看性。另外,PGC在流量变现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PGC内容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话题性和关注度,容易受到广告的青睐。这就像电视节目,我们常常看到节目里看到品牌冠名、植入广告的身影。
2017年熊猫直播自制节目与节目对应的赞助商:
(图43)
Y Y 娱乐副总经理简晓瑜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说:直播平台完美的内容生产模式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大众化的 UGC 是底层,专业指导下的 UGC,也就是 PUGC 作为中坚层,高质量定制化的直播 PGC 则构成顶层。
目前YY 正在从 UGC 内容生态向 PUGC 生态进化:专业扶持自由演出,专注高品质、泛娱乐直播,帮助市场参与者建立和提升 PUGC 内容生产能力,并通过合作向用户推出大量优质内容。
过去话语权在主播手里,因为主播代表着流量。但在PGC模式下,谁能红、谁挣钱平台说了算,因为资源都在平台手里。PGC模式催生的是整个商业链条,节目增加了主播曝光度,包含了话题性、曝光度、造星、广告、互动、IP等等带来更多广告收入。
三、PGC的挑战
今年是PGC内容的元年,但也是洗牌年。PGC节目遍地开花,但是有传播度和持续性的内容不多。直播综艺的风头不敌年度盛典的吸引眼球,如何制作个性化爆款而吸引流量,是目前直播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换个角度来说,除了拼人气,还要拼创意和实力。而不得不说,当下专业的MCN机构很少,覆盖面也不全。不过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多的MCN机构会出现。
第七章 主播评选及线下典礼
2017年,直播的另一个内容风向标是各大直播平台纷纷举行重磅主播评选,并进行盛大的线下颁奖礼和明星表演,形成了直播平台特色的草根主播+明星结合的表演模式。通过线下颁奖礼和明星表演,适时地对直播用户传递品牌影响力。
(图44)
不管是泛娱乐平台还是游戏平台,2017年都发扬了以往秀场的盛典评选模式,各大平台在2017年纷纷把“造星”计划提上日程,几乎覆盖所有平台。斗鱼拿出10亿元打造“主播星计划”,映客孵化自己的IP映客先生和樱花女神,虎牙、触手等也在极力培养自己的电竞明星……举办年度评选,一方面是为了聚合头部主播,强化IP价值,另一方面也是打造新主播、造星的一种方式。
其次,平台自制大IP,也承载了平台转型、内容战略升级的功能,以往的直播生态平台过于依赖主播,导致大主播掌握主动话语权,现在逐渐形成成熟的“造星模式”,打通产业上下游,培养平台自己的IP,这种造星孵化,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更良性更健康。
第八章 2018直播展望
一、平台寻求资本市场结果
在斗鱼和虎牙都在酝酿IPO的当口,为了争夺流量,年底的“抢人大战”已经开始,虎牙先后挖走了斗鱼多位LOL和吃鸡头部主播。传闻龙珠背后的苏宁文创已经独立完成一轮高达五六十亿的融资,龙珠直播CEO陈琦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标是要在2018年重新杀回到一线,龙珠的入局,18年游戏直播平台格局将会产生定局。
另外, 2018年直播平台将进一步发掘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提高用户的Arpu,需要提升植入广告的转化率,商业模式的成熟化有助于直播企业在健康发展的路上走得更顺利。
二、资本投资更为谨慎
2017年宣亚收购映客失败,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投资机构未来应该会持谨慎态度,一方面,这个时候进入的直播平台门槛太高且风险也高,17年据调查已经倒闭数百家直播平台;另一方面,头部的直播平台对待投融资都比较谨慎,一般的投资机构进入并不容易,2017年斗鱼D轮10亿融资,新入局的是国家队:招银国际等。
三、直播监管内容加大补全
2017年,相关部门推出了多项有关直播行业的管理规则。据网信部门统计,各部门已查处关闭违法违规直播平台73家,累计关闭91443个直播间、清理120221个用户账号,封禁38179个违规主播账号,并将1879名严重违规主播纳入永久封禁黑名单。
除了对直播平台平台进行约束管理外,监管策略已经伸向直播内容,17年上半年有3款适合直播的游戏脱颖而出,分别是《H1Z1》、《黎明杀机》和《绝地求生》,但前2款游戏遭到禁播,最终《绝地求生》慢慢发展成为当下最火热游戏直播。
(图45)
四、寻求新的场景
年底直播平台纷纷出台“百万答题”活动就是直播平台寻求新的流量方式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平台都在做短视频,狼人杀、抓娃娃、1V1的原因,尝试新的场景来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
五、主播数量过剩,优质主播稀缺
主播数量过剩,但优质主播稀缺,预计2018年还将会是主播争夺大战,以及更加重视对腰部主播的培养。
目前直播平台争夺用户流量主要依靠主播,所以主播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有些平台甚至斥资千万只为挖一个主播,据龙珠CEO描述, 2016年后,一个头部顶级主播的身价数字至少达到了4000万元。
预计2018年,不少头部有资本的直播平台将会继续争夺大主播,但整个直播行业会趋向于内生主播的培养和包装。2017年,几个头部品牌斗鱼、花椒、陌陌、YY等平台相继推出了造星计划,目的就是培养打造自己平台的优质主播,避免陷入缺失主播的被动局面中。
直播观察出品2017直播行业报告,从平台、主播、公会、直播内容制作、赞助商等方面做深入分析,力求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2017年直播行业发展情况,并对2018年行业发展做出相关推测。感谢在报告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所有热心人士。
限于时间与编者经验,未能对直播行业所有平台做出全面分析,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直播观察将致以真挚感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