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蒂姆·波顿,好莱坞电影世界的一朵大奇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蒂姆·波顿,好莱坞电影世界的一朵大奇葩

这个童话与现实碰撞的故事,导演从影片开端便无意将故事讲得完美,他通过点滴暗示把一个观众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展示出来,以此来拷问这些冠冕堂堂的人类。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在好莱坞这种电影工业的大环境下,最“神经质”的一位导演。

蒂姆·波顿是好莱坞电影世界的一朵大奇葩,他既有架构完整故事的娴熟能力,又至始至终有着难以磨灭的“童话”情结。

阴晦寒冷的哥特世界巧遇明亮温暖的迪士尼,他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游走于类型片王国,给人类留下一个永恒纯真的“彼得潘”。

在期待《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之余,我们来回顾一下蒂姆波顿那些怪诞诡异又令人感动落泪的故事。

《剪刀手爱德华》(1990

人类在机器人面前的善良不堪一击

影片开始于幽暗的楼梯道,深蓝色的镁光下,童话里吸血鬼居住的城堡带给人哥特似的恐怖体验。

这里人迹罕至,杂草丛生,主人公掂着脚尖走进去,推开虚掩的铁门。

那远远看去阴森的黑白色调,竟然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生命的绿色。

这里住着一个孤单的灵魂。

这时你才发现,古堡的态度不是拒绝的冷漠,而是敞开的温情;古堡的主人不意味着暴力和威胁,而是等待交流的孤独灵魂。

山上是典型的哥特式城堡,森严的外形、高耸的尖塔、暗黑的氛围、不可企及的敬畏……神秘、恐怖感不由而生。

山下却是童话般的小镇,蜡笔画般的居民别墅色彩纷呈,人物的服饰也是色彩缤纷。

蒂姆波顿让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相遇了。

他刻意让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具体年代和地点的社区。

花花绿绿的房子颇具超现实色彩,似乎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完全杜撰出来的,但也可能发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这个童话与现实碰撞的故事,导演从影片开端便无意将故事讲得完美,他通过点滴暗示把一个观众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展示出来,以此来拷问这些冠冕堂堂的人类。

爱上了爱德华的少女简

在鬼才导演的处理下,无辜的剪刀手在遇到一连串的盗窃、误伤后,终究变成了小镇居民眼中的危险分子。

最后关头那个母亲一样的佩格也转头放弃了这个捡回来的孩子。

即便爱情发生也终究没能留住他留在小镇。

善良和真爱都在这个机器人面前显得单薄而冷酷,这就是蒂姆波顿对这个世界的嘲讽和认真。

《大鱼》(2003)

创造出一个生活中不存在的理想“好男人”

蒂姆·波顿在《大鱼》这部电影中尽情展现了他的童话情结,在影片里通过一个一个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梦来讲述故事。

如在巨人故事中,爱德华用真心关爱这些巨人,让巨人们放下了对他的戒心,感受到了外界对巨人的接纳与理解。

再如幽灵镇故事,尽管爱德华明白幽灵镇是一个世外桃源,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追逐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继续前进、努力奋斗。

影片中的爱德华是一个十足的好男人,他真诚、善良、勇敢,并且对待爱情始终如一的忠贞和坚持。

爱德华对妻子的爱就好像是童话故事,爱情一丝一毫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迁。

爱德华的梦境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揭示,导演借助奇幻的故事情节传递着他对人生、生命以及欲望的理解与处理。

世界上只有蒂姆·波顿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向人们证实了童话式的影片故事同样蕴涵着深刻的寓意,他甚至仍旧怀抱着最纯真的理想,有着启迪人们以无拘无束的心境过好每一天的愿望。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2005)

他有一百种方式让你为现实的不堪感到害臊

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蒂姆波顿用特有的拍摄手法来强调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的世界。

工作时间很长却收入菲薄的查理的父亲

被雾气笼罩的城市和建筑

隐藏在整齐建筑后查理一家岌岌可危的破屋

工业化生产使整个城市被雾霾掩盖。

建筑物整齐却没能让人感受到温暖。

人们行色匆匆、来来往往地忙碌,彼此互不关心......

而查理·巴克特是世界上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男孩。

就像在影片中旁白所叙述的那样,“他不会比别的小孩跑得快,也没有比较强壮或比较聪明。他家又不富有,没背景,也不是什么皇亲国戚。”

甚至小男孩的家境比一般人还要贫苦。

影片中,查理的母亲为了安慰家人竟然说“甘蓝菜配甘蓝菜最对味了”。

而在这样的现实里,却出现了神奇的巧克力王国

令人心旷神怡的巧克力王国和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各种巧克力糖果是影片中奇幻元素的一大部分。

导演蒂姆·波顿还在影片中对于松鼠进行了夸张性的表现,可爱的松鼠们在旺卡的工厂里认真工作,甚至可以放弃爱吃坚果的本能,与人类贪婪的表现相比,工厂中小松鼠们的确是个可爱的角色。

导演蒂姆·波顿不但在视觉上创造了一个奇幻的巧克力世界,甚至还在这个部分虚构的世界中创造了奥古伦伯族人。

他们在工厂里辛勤劳动以换取他们需要的可可豆。

他们还是能歌善舞的小个子,穿着色彩鲜艳又怪异的服装载歌载舞,并用滑稽的曲调和歌词来表述作品内容。

于是,观众可以一边因为奥古伦伯族人的行为举止而发笑,又一边会因其所表演的歌舞内容而陷入深思。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还是奇幻元素的融入,蒂姆·波顿在他荒诞不经的世界观里,有无数讽刺人类的招数,让你为现实的不堪感到害臊

《理发师陶德》2007

蒂姆·波顿“审丑”文化下的“暗中有光”

同《僵尸新娘》、《剪刀手爱德华》一样,《理发师陶德》充满了导演所钟爱的哥特风格。整部电影都是灰蓝色调,不但展现了伦敦整日不见阳光的阴霾,也符合故事的主线——复仇。

人物脸色苍白,双眼像被烟熏过,表情悲伤而沉重,衣着大多是黑色或者暗色。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镜子(玻璃),如陶德理发店里那个巨大的天窗,却不曾透进阳光,有的只是远处源源不断冒着黑烟的烟囱。这暗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暗无天日。

在法官特平将露西骗到舞会进行凌辱时,带着动物面具的人们围在一圈看笑话。镜子映射出他们扭曲的脸。

人们已经失掉了作为人的本能的同情心,他们的麻木令他们连动物都不如。

另外,陶德在歌唱时望向打碎的镜子,暗示了陶德不想忘记过去(没有更换新的镜子)以及在这种折磨下他不断分崩离析的理智。

陶德在杀人的时候表情冷静得像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这说明他彻头彻尾的麻木和绝望,已将灵魂出卖给魔鬼。

蒂姆的电影中所呈现的哥特式风格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由于家庭管教问题,他的童年自闭而孤独,常常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把画纸当做倾诉的对象。

这种经历使他的作品融入他的个人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内心却单纯,充满了悲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爱丽丝漫游仙境》(2010)

他像爱丽丝的父亲,关注着她的成长

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中的童话世界

原著中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描绘的仙境世界是对帝国主义特征的维多利亚王朝的“大英帝国”的嘲讽、批评和谴责。

蒂姆·波顿的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则已经脱离了这种嘲讽的轨迹,更多地侧重于展示女主人公的成长和蜕变。

通过《爱丽丝梦游仙境》,蒂姆·波顿更多地将“自己对现实世界无因的抗拒”隐喻地表达出来。

成年爱丽丝在现实社会中迷失了自我。

重新梦游仙境对她来说是颠覆现实世界,摆脱社会文化束缚,解放自我的过程。

影片中的红皇后和白皇后的形象定位本身也是对于西方父权社会文化女性类型化定义的戏谑,是女权对于父权社会男权文化的颠覆。

善良怪异的白皇后

暴虐纯情的红皇后

在影片最后, 寻找了自我的爱丽丝回到现实社会中,勇敢地宣布拒绝婚姻,拒绝认同男性文化所规定的女性性别角色,努力地去实践自我的个体价值

带着导演对这个角色最深的祝福,像个父亲,关注着女儿的成长。

关灯编后语:这是蒂姆·波顿的黑童话,他所塑造的童话人物,并非来自某个纯洁无瑕的仙境,而是现实社会与现实人性的夸张和放大。蒂姆波顿像是我们心里那个永远的老小孩,坚信着不可思议的真理,带着执拗的少年气投注于电影世界,拿他的黑色童话用力温暖着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蒂姆·波顿,好莱坞电影世界的一朵大奇葩

这个童话与现实碰撞的故事,导演从影片开端便无意将故事讲得完美,他通过点滴暗示把一个观众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展示出来,以此来拷问这些冠冕堂堂的人类。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在好莱坞这种电影工业的大环境下,最“神经质”的一位导演。

蒂姆·波顿是好莱坞电影世界的一朵大奇葩,他既有架构完整故事的娴熟能力,又至始至终有着难以磨灭的“童话”情结。

阴晦寒冷的哥特世界巧遇明亮温暖的迪士尼,他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游走于类型片王国,给人类留下一个永恒纯真的“彼得潘”。

在期待《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之余,我们来回顾一下蒂姆波顿那些怪诞诡异又令人感动落泪的故事。

《剪刀手爱德华》(1990

人类在机器人面前的善良不堪一击

影片开始于幽暗的楼梯道,深蓝色的镁光下,童话里吸血鬼居住的城堡带给人哥特似的恐怖体验。

这里人迹罕至,杂草丛生,主人公掂着脚尖走进去,推开虚掩的铁门。

那远远看去阴森的黑白色调,竟然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生命的绿色。

这里住着一个孤单的灵魂。

这时你才发现,古堡的态度不是拒绝的冷漠,而是敞开的温情;古堡的主人不意味着暴力和威胁,而是等待交流的孤独灵魂。

山上是典型的哥特式城堡,森严的外形、高耸的尖塔、暗黑的氛围、不可企及的敬畏……神秘、恐怖感不由而生。

山下却是童话般的小镇,蜡笔画般的居民别墅色彩纷呈,人物的服饰也是色彩缤纷。

蒂姆波顿让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相遇了。

他刻意让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具体年代和地点的社区。

花花绿绿的房子颇具超现实色彩,似乎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完全杜撰出来的,但也可能发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这个童话与现实碰撞的故事,导演从影片开端便无意将故事讲得完美,他通过点滴暗示把一个观众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展示出来,以此来拷问这些冠冕堂堂的人类。

爱上了爱德华的少女简

在鬼才导演的处理下,无辜的剪刀手在遇到一连串的盗窃、误伤后,终究变成了小镇居民眼中的危险分子。

最后关头那个母亲一样的佩格也转头放弃了这个捡回来的孩子。

即便爱情发生也终究没能留住他留在小镇。

善良和真爱都在这个机器人面前显得单薄而冷酷,这就是蒂姆波顿对这个世界的嘲讽和认真。

《大鱼》(2003)

创造出一个生活中不存在的理想“好男人”

蒂姆·波顿在《大鱼》这部电影中尽情展现了他的童话情结,在影片里通过一个一个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梦来讲述故事。

如在巨人故事中,爱德华用真心关爱这些巨人,让巨人们放下了对他的戒心,感受到了外界对巨人的接纳与理解。

再如幽灵镇故事,尽管爱德华明白幽灵镇是一个世外桃源,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追逐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继续前进、努力奋斗。

影片中的爱德华是一个十足的好男人,他真诚、善良、勇敢,并且对待爱情始终如一的忠贞和坚持。

爱德华对妻子的爱就好像是童话故事,爱情一丝一毫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迁。

爱德华的梦境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揭示,导演借助奇幻的故事情节传递着他对人生、生命以及欲望的理解与处理。

世界上只有蒂姆·波顿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向人们证实了童话式的影片故事同样蕴涵着深刻的寓意,他甚至仍旧怀抱着最纯真的理想,有着启迪人们以无拘无束的心境过好每一天的愿望。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2005)

他有一百种方式让你为现实的不堪感到害臊

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蒂姆波顿用特有的拍摄手法来强调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的世界。

工作时间很长却收入菲薄的查理的父亲

被雾气笼罩的城市和建筑

隐藏在整齐建筑后查理一家岌岌可危的破屋

工业化生产使整个城市被雾霾掩盖。

建筑物整齐却没能让人感受到温暖。

人们行色匆匆、来来往往地忙碌,彼此互不关心......

而查理·巴克特是世界上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男孩。

就像在影片中旁白所叙述的那样,“他不会比别的小孩跑得快,也没有比较强壮或比较聪明。他家又不富有,没背景,也不是什么皇亲国戚。”

甚至小男孩的家境比一般人还要贫苦。

影片中,查理的母亲为了安慰家人竟然说“甘蓝菜配甘蓝菜最对味了”。

而在这样的现实里,却出现了神奇的巧克力王国

令人心旷神怡的巧克力王国和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各种巧克力糖果是影片中奇幻元素的一大部分。

导演蒂姆·波顿还在影片中对于松鼠进行了夸张性的表现,可爱的松鼠们在旺卡的工厂里认真工作,甚至可以放弃爱吃坚果的本能,与人类贪婪的表现相比,工厂中小松鼠们的确是个可爱的角色。

导演蒂姆·波顿不但在视觉上创造了一个奇幻的巧克力世界,甚至还在这个部分虚构的世界中创造了奥古伦伯族人。

他们在工厂里辛勤劳动以换取他们需要的可可豆。

他们还是能歌善舞的小个子,穿着色彩鲜艳又怪异的服装载歌载舞,并用滑稽的曲调和歌词来表述作品内容。

于是,观众可以一边因为奥古伦伯族人的行为举止而发笑,又一边会因其所表演的歌舞内容而陷入深思。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还是奇幻元素的融入,蒂姆·波顿在他荒诞不经的世界观里,有无数讽刺人类的招数,让你为现实的不堪感到害臊

《理发师陶德》2007

蒂姆·波顿“审丑”文化下的“暗中有光”

同《僵尸新娘》、《剪刀手爱德华》一样,《理发师陶德》充满了导演所钟爱的哥特风格。整部电影都是灰蓝色调,不但展现了伦敦整日不见阳光的阴霾,也符合故事的主线——复仇。

人物脸色苍白,双眼像被烟熏过,表情悲伤而沉重,衣着大多是黑色或者暗色。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镜子(玻璃),如陶德理发店里那个巨大的天窗,却不曾透进阳光,有的只是远处源源不断冒着黑烟的烟囱。这暗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暗无天日。

在法官特平将露西骗到舞会进行凌辱时,带着动物面具的人们围在一圈看笑话。镜子映射出他们扭曲的脸。

人们已经失掉了作为人的本能的同情心,他们的麻木令他们连动物都不如。

另外,陶德在歌唱时望向打碎的镜子,暗示了陶德不想忘记过去(没有更换新的镜子)以及在这种折磨下他不断分崩离析的理智。

陶德在杀人的时候表情冷静得像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这说明他彻头彻尾的麻木和绝望,已将灵魂出卖给魔鬼。

蒂姆的电影中所呈现的哥特式风格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由于家庭管教问题,他的童年自闭而孤独,常常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把画纸当做倾诉的对象。

这种经历使他的作品融入他的个人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内心却单纯,充满了悲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爱丽丝漫游仙境》(2010)

他像爱丽丝的父亲,关注着她的成长

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中的童话世界

原著中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描绘的仙境世界是对帝国主义特征的维多利亚王朝的“大英帝国”的嘲讽、批评和谴责。

蒂姆·波顿的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则已经脱离了这种嘲讽的轨迹,更多地侧重于展示女主人公的成长和蜕变。

通过《爱丽丝梦游仙境》,蒂姆·波顿更多地将“自己对现实世界无因的抗拒”隐喻地表达出来。

成年爱丽丝在现实社会中迷失了自我。

重新梦游仙境对她来说是颠覆现实世界,摆脱社会文化束缚,解放自我的过程。

影片中的红皇后和白皇后的形象定位本身也是对于西方父权社会文化女性类型化定义的戏谑,是女权对于父权社会男权文化的颠覆。

善良怪异的白皇后

暴虐纯情的红皇后

在影片最后, 寻找了自我的爱丽丝回到现实社会中,勇敢地宣布拒绝婚姻,拒绝认同男性文化所规定的女性性别角色,努力地去实践自我的个体价值

带着导演对这个角色最深的祝福,像个父亲,关注着女儿的成长。

关灯编后语:这是蒂姆·波顿的黑童话,他所塑造的童话人物,并非来自某个纯洁无瑕的仙境,而是现实社会与现实人性的夸张和放大。蒂姆波顿像是我们心里那个永远的老小孩,坚信着不可思议的真理,带着执拗的少年气投注于电影世界,拿他的黑色童话用力温暖着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