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美人工智能哪家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美人工智能哪家强?

根据Statista预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未来10年将保持年均50.7%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规模将达369亿美元。AI将会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引爆点。

在1月18日-19日,晨哨集团举办的主题为“新资本振兴新实业”会议上,百度资本CEO李昕晢分享了百度如何“AIl in AI”。李昕晢表示,首期规模为200亿元的百度资本将会专注于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巨头都已经将AI当作未来发展的重中之中。  

根据Statista预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未来10年将保持年均50.7%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规模将达369亿美元。AI将会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引爆点。

不止是企业和产业层面,中美两国政府也都已经将人工智能当作未来主导性战略,出台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推进。 中美两国AI产业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技术和应用三个维度相比,各有怎样的优势和特点?晨哨君攫取腾讯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的关键统计数据,看看两国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上的差异。

企业数量:美国1078家,中国592家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 1078家,占据42%;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据23%。中美两国相差486家。其余872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

从历史统计来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早于中国5年。美国最早从1991年萌芽,1998进入发展期,2005后开始高速成长期,2013后发展趋稳。中国AI企业诞生于1996年,2003年产业进入发展期。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期。

产业布局:中国企业更关注应用层研究

美国AI产业布局全面领先,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尤其是在算法、芯片和数据等产业核心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各层级企业数量全面领先中国。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等方面差距较大。

从基础层的芯片企业数量来看,中国拥有14家,美国33家,中国仅为美国的42%。而技术层,中国拥有273家,美国拥有586家,中国为美国的46%。在应用层,中国拥有304家公司,美国拥有488家,中国是美国62.3%。

人才队伍:美国产业人才总量为中国两倍

AI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知识储备的竞争。只有投入更多的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才会获得更多的智能技术。

美国研究者更关注基础研究,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扎实,研究型人才优势显著。具体来看,在基础学科建设、专利及论文发表、高端研发人才、创业投资和领军企业等关键环节上,美国形成了能够持久领军世界的格局。

美国产业人才总量约是中国的两倍。美国1078家人工智能企业约有78000名员工,中国592家公司中约有39000位员工,约为美国的50%。

美国基础层人才数量是中国的13.8倍。美国团队人数在处理器/芯片、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无人机4大热点领域全面压制中国。

在研究领域,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但中国缺少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人工智能顶尖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相较而言,中国在人工智能需要在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规模上的持续投入,加大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算法和算力领域。

热点领域:美国在自然语言处理处绝对优势

深度学习引领了本轮AI发展热潮。究其原因,在于算力和数据在近十年来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当下,人工智能产业出现了九大发展热点领域,分别是芯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应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

在美国AI创业公司中排名前三的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252家,机器学习应用(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242家,以及计算机视觉与图像190家。

在中国AI创业公司中排名前三的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146家,智能机器人125家以及自然语言处理92家。

投资趋势:中国获得融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自1999年美国第一笔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出现以后,全球AI加速发展,在18年内,投资到人工智能领域风险资金累计1914亿元。

截止至目前,美国达到978亿元,在融资金额上领先中国54.01%,占据全球总融资50.10%;中国仅次于美国,635亿,占据全球33.18%;其他国家合计占15.73%。

中国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投资热度高于美国,共有22笔,总计353.5亿元。美国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一共11笔,总计417.3亿,反而超出中国63.8亿。

从创业投资领域角度来看,美国面向全产业投资,投资领域遍及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中国接受融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中,融资占比排名前三的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融资143亿元,占比23%;自然语音处理,融资122亿元,占比19%,以及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融资107亿元,占比18%。中国的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企业虽然数量不多,只有31家,而融资额却是第三,意味着中国的投资者非常看好这一领域。

预计在2020年之前,美国累计AI公司数量将会超过1200家,累计融资将达到惊人的2000亿人民币。

中国AI企业增势不明朗。根据行业发展周期来计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会在2018年回暖,新增公司数量会上扬到30以上,预期融资累计量将会达到900-1000亿人民币,仍和美国有较大差距。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在未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与互联网相似,中国将会成为AI应用的最大市场,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拥有全球最多的用户和活跃的数据生产主体。

附:CB Insights 2017 AI 100强,覆盖医疗保健、网络安全等25个行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美人工智能哪家强?

根据Statista预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未来10年将保持年均50.7%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规模将达369亿美元。AI将会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引爆点。

在1月18日-19日,晨哨集团举办的主题为“新资本振兴新实业”会议上,百度资本CEO李昕晢分享了百度如何“AIl in AI”。李昕晢表示,首期规模为200亿元的百度资本将会专注于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巨头都已经将AI当作未来发展的重中之中。  

根据Statista预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未来10年将保持年均50.7%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规模将达369亿美元。AI将会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引爆点。

不止是企业和产业层面,中美两国政府也都已经将人工智能当作未来主导性战略,出台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推进。 中美两国AI产业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技术和应用三个维度相比,各有怎样的优势和特点?晨哨君攫取腾讯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的关键统计数据,看看两国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上的差异。

企业数量:美国1078家,中国592家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 1078家,占据42%;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据23%。中美两国相差486家。其余872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

从历史统计来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早于中国5年。美国最早从1991年萌芽,1998进入发展期,2005后开始高速成长期,2013后发展趋稳。中国AI企业诞生于1996年,2003年产业进入发展期。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期。

产业布局:中国企业更关注应用层研究

美国AI产业布局全面领先,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尤其是在算法、芯片和数据等产业核心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各层级企业数量全面领先中国。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等方面差距较大。

从基础层的芯片企业数量来看,中国拥有14家,美国33家,中国仅为美国的42%。而技术层,中国拥有273家,美国拥有586家,中国为美国的46%。在应用层,中国拥有304家公司,美国拥有488家,中国是美国62.3%。

人才队伍:美国产业人才总量为中国两倍

AI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知识储备的竞争。只有投入更多的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才会获得更多的智能技术。

美国研究者更关注基础研究,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扎实,研究型人才优势显著。具体来看,在基础学科建设、专利及论文发表、高端研发人才、创业投资和领军企业等关键环节上,美国形成了能够持久领军世界的格局。

美国产业人才总量约是中国的两倍。美国1078家人工智能企业约有78000名员工,中国592家公司中约有39000位员工,约为美国的50%。

美国基础层人才数量是中国的13.8倍。美国团队人数在处理器/芯片、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无人机4大热点领域全面压制中国。

在研究领域,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但中国缺少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人工智能顶尖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相较而言,中国在人工智能需要在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规模上的持续投入,加大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算法和算力领域。

热点领域:美国在自然语言处理处绝对优势

深度学习引领了本轮AI发展热潮。究其原因,在于算力和数据在近十年来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当下,人工智能产业出现了九大发展热点领域,分别是芯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应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

在美国AI创业公司中排名前三的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252家,机器学习应用(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242家,以及计算机视觉与图像190家。

在中国AI创业公司中排名前三的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146家,智能机器人125家以及自然语言处理92家。

投资趋势:中国获得融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自1999年美国第一笔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出现以后,全球AI加速发展,在18年内,投资到人工智能领域风险资金累计1914亿元。

截止至目前,美国达到978亿元,在融资金额上领先中国54.01%,占据全球总融资50.10%;中国仅次于美国,635亿,占据全球33.18%;其他国家合计占15.73%。

中国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投资热度高于美国,共有22笔,总计353.5亿元。美国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一共11笔,总计417.3亿,反而超出中国63.8亿。

从创业投资领域角度来看,美国面向全产业投资,投资领域遍及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中国接受融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中,融资占比排名前三的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融资143亿元,占比23%;自然语音处理,融资122亿元,占比19%,以及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融资107亿元,占比18%。中国的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企业虽然数量不多,只有31家,而融资额却是第三,意味着中国的投资者非常看好这一领域。

预计在2020年之前,美国累计AI公司数量将会超过1200家,累计融资将达到惊人的2000亿人民币。

中国AI企业增势不明朗。根据行业发展周期来计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会在2018年回暖,新增公司数量会上扬到30以上,预期融资累计量将会达到900-1000亿人民币,仍和美国有较大差距。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在未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与互联网相似,中国将会成为AI应用的最大市场,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拥有全球最多的用户和活跃的数据生产主体。

附:CB Insights 2017 AI 100强,覆盖医疗保健、网络安全等25个行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