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盼
大年三十凌晨,零人设的伪满警察窦仕骁(李光洁饰)终于在各大网友的反转猜测下,随着39集体量的电视剧《和平饭店》大结局,正式站到爱国人士阵营当中来。为期十天的密室逃脱,潜伏在南铁机要部门的共产党陈佳影(陈数饰)与绿林界好汉王大顶这对“土特产CP”也不负网友众望,顺利完成潜伏任务。
这部2018年初播出的谍战剧,首播就一举拿下豆瓣8.4的高分,成为同档期电视剧“黑马”。很大程度上,它持续一个多月的火爆表征着沉淀了两年的国产谍战剧终于实现了新一轮复苏。
21世纪的中国电视剧文化市场,谍战剧异军突起掀起一股强有力的“谍战”浪潮。事实上,自2002年《誓言无声》的问世,《暗算》《黎明之前》《悬崖》《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大批量谍战剧蜂拥而至,到2009年《潜伏》的播出达到谍战剧的G点,后继者也不乏一些精品,例如《北平无战事》《伪装者》《风筝》《和平饭店》,也都形成较为典型的创作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谍战剧不再是电视剧文艺界的探讨模范,而是作为一种“谍战剧现象”存在。
它是在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消费文化杂糅的语境下产生,而其过程中的谍战剧精品代表了受众审美现代化转向。前有历史剧、涉案剧、偶像剧、红色经典翻拍剧和军旅剧,后有古装剧、穿越剧等等,受众审美不断被解构与重构,谍战剧以美剧的紧凑、强剧情和戏剧冲突等特质继承了历史剧与涉案剧的特点。而每一次崭新视角的诠释,极大拓展电视剧审美维度的同时又提升了该类型剧的文化内涵——崇高的精神、信仰与时代联系。
另一方面,在“谍战剧弄潮儿”对精品的大批量复制和模仿下,该剧种逐步在走向成熟后探索创新型道路,并自有其兴衰更替的内在规律。
类型化探索: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如果要往前追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算是国产谍战剧的雏形。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还未普及,这部剧虽极其简陋——全剧9集,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主角江波因借不到服饰全被切成半身镜头;帽子太小就用手托着;衣服太小就不顾形象的敞开领角。但收视率达到99%,它标志着中国电视剧事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当年,导演王扶林和编剧唐佩琳还无法规范谍战剧的标准。直到2002年,“现代谍战第一导演”毛卫宁拍摄了20集电视谍战剧《誓言无声》,播出后大热荧屏,并横扫飞天、金鹰两大奖项,成为引导中国谍战剧类型片复苏的“开山之作”。
因其军人家庭背景出生,养成浓厚的怀旧情结。《誓言无声》描绘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舰艇动力专家回国协助人民海军制造新型潜艇险遇害,台湾情报机构以假投诚者但戈然转移我方的视线,达到掩护真正间谍的目的,我反间谍部门许子风三人组在此过程的反间谍故事。
不但在题材上几乎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著名的反特电影的内容,保持了传统侦破片的推理、惊险离奇、扑朔迷离等特性,同时还安排了夫妻、父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两条副线,交织并行,从而以极为温情的基调、年轻一代的新视角为当年国安战线上一代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谱写了一曲赞歌。以为国家安全尽忠职守、无私奉献这样的主流价值观替代当年浓厚的阶级斗争氛围和意识形态的宣扬,是中国谍战剧的一大突破。
确切地说,《誓言无声》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谍战剧”,其类型尚处于谍战剧和涉案剧之间。但这种新视角奠定了谍战剧的基本元素:揭秘、悬疑动作、快节奏,还直接引发了谍战剧怀旧风的滥觞。在此之后,出现了《梅花档案》《一双绣花线》等一些谍战剧,同样是表现我国公安同志在艰险的反特斗争中大智大勇取得胜利,在内容与形式上并没有过多的突破。
据统计,2000—2004年每年制作的谍战剧数量不到4部。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涉案剧推出黄金档”的禁令让涉案剧进入“冷藏”的状态,也给谍战剧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两年后,一个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常处半红不黑状态,且近不惑之年的男人,也迎来了他演艺生涯的重大拐点。
由柳云龙自导自演的《暗算》被视为开启了谍战剧的春天。《暗算》以“听风”“看风”“捕风”三个发生在不同年代的故事展开。《听风》发生在解放初期,国家秘密机构701成员安在天(柳云龙)找来有超常听觉天赋的瞎子阿炳(王宝强),侦测出在台国民党与其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联络的电台;《看风》发生在1960年代初,留过洋的爱国数学天才黄依依(陈数)和安在天一起为国家破译密码;《捕风》发生在1930年代的上海,安在天父亲(柳云龙)的谍战故事。
分别代表了我方秘密情报系统的三个不同部门——侦听、破译和卧底行动。内容上将谍战剧提升到新的层次。表现方式上,通过敌方与我方“斗智”的情境设定,更加着力于表现敌我之间智力与专业技能的较量,改变了过去地下特情片中着重渲染英雄人物的崇高革命理想和坚强意志的传统。
为了填补涉案剧市场空白,谍战剧顺势而起,《密令1949》《保密局1949》《密电风云》《血色迷雾》应运而生。《暗算》的跟风者纷至沓来,但绝大多数都止于复制与模仿,长达3年之久的寂静,谍战剧似乎开始走向了穷途末路。
新谍战剧:人与历史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
这也预示着新谍战剧时代的到来。各大电视台云集响应,在国庆期间播放战争片和谍战片。谍战剧遍地开花、野蛮生长,当年有人形容是“井喷”状态——半年里在多家电视台播出的有50多部,仅下半年播出的谍战剧就有《冷箭》《地下地上》《剑蝶》《红色电波》《谍影重重》《黑玫瑰》《重庆谍战》《中天悬剑》等20余部。
这一年,经典谍战剧《潜伏》的横空出世成为国产剧类型化的成功样板,其有别于《誓言无声》和《暗算》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达到中国“谍战剧浪潮”的G点。可见得到的影响是,凡是提起孙红雷和姚晨的人,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余则成”和“翠萍”。
会武功的地道乡下姑娘与慎行谨言的余则成时时刻刻都能碰撞出火花、摩擦生电,充满了趣味盎然的戏剧冲突性。该剧用30集的篇幅,详细展现了“军统天津站”内部运行的各个层面,除了表现余则成、左兰、翠萍等在秘密战线上的机智胆识外,还深挖了特工内心的独特、复杂情感。同时并巧妙地将剧情进展与国共较量大背景下的一些列真实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如国共和谈、戴笠之死、平津大战、撤退台湾等,做到历史真实性的统一。这样一部专门以军统特务在大城市天津工作站作为表现对象的电视剧,也是中国电视谍战剧中尚属首次。
更为重要的是,《潜伏》构建了一个女性世界,每个人都被赋予了独特的人格魅力,既有多情浪漫的晚秋,又有多愁善感的左蓝、倔强的翠萍,一改高密度情节下男性主导的传统谍战剧模式。也正是人物形象刻画的鲜活,使它超乎之前谍战剧的人性深度与艺术创作,从而进入到文化经典之列。
《潜伏》的播出无疑是给同类型剧重新树立了一面标榜旗帜。后起之秀《永不消逝的电波》《黎明之前》《告密者》《功勋》等谍战剧接踵而至,甚至蔓延到电影市场,催生了《风声》等一些谍战剧题材的电影。但它们在内容与艺术手法上有所创新的作品也都寥寥无几,尽管《黎明之前》具有与《潜伏》同样的制作水准,在豆瓣上都高达9.2分。
还有一部引起观众好评如潮的谍战剧是2014年播出的《北平无战事》。它和《誓言无声》同是山东影视集团出品,坊间曾有传“山影出品,必数精品”,在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中脱颖而出的《北平无战事》豆瓣评分高达8.8分,其精细程度可见一斑:例如崔中石把外衣脱了后里面穿的是以前上海穷人很流行的假领子的小褂,很符合崔中石上海人和清贫的人物设定。
方孟敖(刘烨饰)在面对父亲方步亭时的爱很纠结;梁经纶在爱人面前的怯懦与虚伪;徐铁英贪婪下的阴毒…在极端政治环境下的每个人物塑造得都很立体,但整部剧也并未脱离《潜伏》的艺术手法,并且53集体量注定了剧情拖沓是该剧的一大败笔。
同一年,柳云龙自导自演的新谍战剧《风筝》疑似因其台词尺度大而在临播前突然遭遇撤档。
谍战剧的偶像化:流量明星的转型方式
如果说2015年之前,以《潜伏》为代表的谍战剧是“智商”博弈,那2015年山影出品的《伪装者》则全面开启了谍战剧“颜值上线”的偶像化之路,一经播出便成了2015年的收视冠军。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关键期,汪伪政府投敌叛国。上海明氏家族的大姐(刘敏涛)暗中资助共产党,她的弟弟明楼(靳东)则是潜伏在军统的多重特务,姐弟俩的弟弟明台在一次偶然中成为军统驻上海站的特工。在兄弟俩接下来的行动中,夹着着亲情与友情的考验,冲突与矛盾一触即发。
相比于《潜伏》,《伪装者》的人物支线更加丰富,剧中大概一共十多位伪装者,人物关系纷繁复杂,联系更加紧密;在台词和剧情安排上,《伪装者》脱离了传统谍战剧的僵硬与死板,角色对白中增加了血多诙谐幽默的台词,与年轻观众的喜好更契合,例如,当明台、大哥和阿诚三人拿枪互相指着对方的时候,快节奏的幽默台词在微博热搜上纷纷引起网友们热议;独特的地方在于,流量明星胡歌在各种伪装角色中切换自如,让年轻观众过足了瘾。
除了胡歌的人气与剧中各种男男CP的话题热度,客观来说,它离“优秀”还存在很大差距:剧中人物设置不符合隐秘身份要求,行事过于名目张胆;霸道总裁明楼、禁欲系的忠犬明诚、卖萌的福少爷明台,人物设定满足互联网时代审美,却偏离历史时期的艰苦斗争。
但这样也不能磨灭他的成功。以至于近两年国产谍战剧的现状都是:流量明星>剧情>演技——2016年有著名小生陈学冬领衔主演的《解密》;当红明星李易峰和周冬雨主演的《麻雀》。
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大女主”谍战剧。例如,赵丽颖主演的《胭脂》以女性视角切入,讲述了一个女特工的故事;2018年,刚刚收官不久的《红蔷薇》以杨子姗饰演的千金小姐夏雨竹个人成长为主,讲述横跨22年之久的故事。
谍战剧曾因此被誉为是流量演员们的转型之作。但一些年轻演员撑不起大制作、演技掉线都被观众看在眼里,谍战剧的偶像之路备受粉丝诟病。比如,在《麻雀》里,李易峰当年作为一个28岁的小鲜肉,演技被张鲁一吊打。陈学冬在《解密》里本该饰演“人冷话不多”的天才男主,最后却贡献出最多“笨蠢”槽点。就连《解密》导演安建也表示最初敲定陈学冬出演男主,看中的是他的人气,“他有1700多万的粉丝,我立马说签他,不会演戏我也会让他演戏!”安建曾接受采访时表示。
换言之,谍战剧的偶像化道路并不顺遂。十多年的探索,谍战剧在不断独辟蹊径的道路中遇到瓶颈,所有资深谍战迷都在四处张望,到底谁又会再次开创谍战剧的新纪元?又会创造怎样的新颖世界?
后谍战剧:创新与颠覆
在这个后现代时代,拥有更多不确定性。2017年底《风筝》的意外回归,打破了规范禁锢。
柳云龙在删了《风筝》全剧大致五集容量后开播。终于3年之后,面对《风筝》的解禁,柳云龙在六年后发了第二条微博:没有岁月可回头。
与“柳生风格”的气质相符,表面上郑耀先(柳云龙饰)是残酷狠辣的山城王牌特工,实则是潜伏在国民党中心的共产党情报专员,代号“风筝”,坚毅隐忍又狡黠机智。为了给国民党致命的一击,郑耀先不得不成为同志们眼中人人得而诛之的军统“鬼子六”,解放后他化名为国民党留用人员周志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为组织提供重要情报……但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国民党潜伏在共产党中心的特工“影子”(罗海琼饰)相知相爱而不能相守…
表现敌我双方特工的矛盾与情感交织,无疑是其他谍战剧无可匹敌之处。整部剧的历史横跨近四十年,前半部分是真正的谍战剧情节,而后半部分主要聚焦于共产党特工“风筝”与国民党特工“影子”在解放后的历史进程中的人物命运,通过更深层次地挖掘人物角色内心的来实现信仰的现实意义。
还有一点突破点,创作者是在尽最大努力,站到国共阵营的中间路线上来,带有一定倾向的对历史的正视。相比于以前,关注点从剧情到剧中人性的转变在《风筝》中达到新的高度。甚至有人作出“风筝之后再无谍战”的评价。
从这种评价可以看出,谍战迷们对国产谍战剧的态度并不乐观。可事实上,前脚《风筝》让老观众热泪盈眶,后脚《和平饭店》就让他们一边捧腹大笑一边思考自我与信仰。
《和平饭店》在刚播出不久就以国产剧从未有过的面貌进入大众视野——封闭空间下营造的希区柯克式悬疑,偶然事件与宏大叙事方式,严肃与诙谐的反差,小空间下的大格局,颠覆了传统谍战剧的套路模式。
1935年东北沦陷,行为痕迹分析专家陈佳影(陈数饰)与“刀尖上起舞”的土匪王大顶(雷佳音饰)偶然被困于具有外交性质的和平饭店。整部剧围绕在这个全封闭空间下,日军“排查共党”的核心任务展开,历经10天的斗智斗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渐拨开迷雾。
同样是国产谍战剧“假扮夫妻”的套路,行为痕迹分析专家陈佳影混搭绿林好汉王大顶——谍战混搭喜剧组成的“土特产CP”,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观众对谍战剧的刻板印象;封闭空间下的密室逃脱运用戏剧化手法,使得剧情一波三折、节奏紧凑。这种呈现方式多见于电影之中,比如《风声》,而《和平饭店》大胆地用电视剧的形式一定程度挑战了被视觉景观宠溺的大众;饭店中美国人、苏联人、德国人、犹太人和陈氏兄弟背后隐藏的是世界各国与南京政府方面的各怀鬼胎,打破谍战剧——仅仅停留在国、共、日三方既定叙事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中国谍战剧史上为数不多的以伪满时期为背景的谍战剧。因其历史背景的特殊性,牵扯到很多组织,既有专业性、零人设的伪满警察窦仕骁(李光洁饰)又有墙头草的反叛分子,给剧情发展多添了一笔神秘感。
距离上一部扣人心弦的伪满期谍战剧已经足足六年。2012年由刘进执导,张嘉译和宋佳领衔主演的《悬崖》,豆瓣评分高达8.2分,就算曾被一些网友称为“最好看的谍战剧”也并未形成新的创作案例。相比下,在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上,《和平饭店》更胜一筹。尽管它有着和许多抗日神剧一样的不切实际:地下党神乎其神的易容术、外籍贵宾中文专业8级的水平、色调美颜过度和神通广大的女主。偏先锋的打法,李骏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思考”。
在2017年底、2018年初,谍战剧《风筝》与《和平饭店》就已经形成较为典型的两种创作模式,这已经很明显,在国产谍战剧生命力如何延续的问题上,他们给予了更乐观的思考方向,正如李骏在采访中说,“也许谍战剧的偶像之路并没有错”,只是没有出现具有风向标作用的作品罢了。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