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自由着 孤独着:个人主义时代的爱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自由着 孤独着:个人主义时代的爱情

两本新书探讨了近年来美国人民婚恋观的变化。

图片来源:PM Images / Getty / Katie Martin / The Atlantic

1960年7月13日,CS·刘易斯(C.S.Lewis)的妻子乔伊·大卫德曼(Joy Davidman)死于骨癌。第二天,这位著名作家给当年见证他们婚礼的牧师彼得·拜德写信告知此事。

“我想见一面,”刘易斯在信里写道,提议两人抽时间一起吃午餐,“因为我现在很自由。天啊,我以前可不。人在早年不会意识到自由的代价是孤独。想幸福就会被拴住。”

在情爱问题上,美国人已比过去自由得多。他们比以往更自由地结婚离婚,和钟意的人发生性关系并承担较少后果,同居而不结婚,选择单身,追求开放关系或者拥有多个伴侣。

但如果自由的代价是孤独呢?你愿意付出这种代价吗?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社会学家马克·瑞格纳罗斯(Mark Regnerus)对人类亲密关系的代价研究颇深。他的新书《廉价性爱》(Cheap Sex)的内容是关于当代情爱交往如何受到性爱经济学的影响,而后者将人类交配视作一种市场交易。从该书的标题我们就能猜到,瑞格纳罗斯认为,性不如以前那样难以得到——在时间、精力和风险上都容易得多了。避孕手段使性行为减少了风险,网络交友平台让性行为来得更容易。实在不行还有色情作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瑞格纳罗斯认为,这些因素“大大减缓了稳定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婚姻关系”。

马克·瑞格纳罗斯与《廉价性爱》书封。图片来源:MarkRegnerus.com

瑞格纳罗斯援引一位人口学家的研究,称年轻人的结婚率确实大大下降,如今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不婚族。但是另一本新书,伊莱·芬克尔(Eli Finkel)的《非成即败的婚姻》(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则论证说,尽管“美国的婚姻制度正处于挣扎之中……当今最好的婚姻比以往最好的婚姻要好,事实上是世界上从古至今最好的婚姻。”

对于很多人来说,婚姻不再是成人的必经之路,而只是可有可无的所谓“山顶”,他们对婚姻的要求变高了。瑞格纳罗斯称,现代的婚恋机制使得人们更难找到值得托付一生的稳定关系。芬克尔则说,如果达到了如今这种高要求,婚姻就会非常令人满意。后者看起来更乐观一些,但两人都认为,情爱上的自由度增加改变了情爱关系本身。

瑞格纳罗斯的性爱经济学基于对男女两性角色的严格区分:男性是需求方,女性是供给方。他所谓的“交换关系”历史悠久,在这一关系中女性掌控着男性满足性行为的可能。为了获得性爱,男性需要提供资源、承诺和忠诚。

在以往,这种交换关系会引向婚姻(同时伴随着严格的性爱道德和女性的从属关系)。但瑞格纳罗斯说,现在的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比以往普遍、安全,且更少受到谴责,因此男性不必再那么努力去获取性爱,于是他们开始对承诺稳定关系躲躲藏藏、犹犹豫豫。而且许多女性不需要男性提供资源,她们自己就掌握资源。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的性爱交易中,男性的权力更大,因此女性需要欣然接受或者至少逢迎廉价性爱及其附带的粗鲁行为。

瑞格纳罗斯较少论及LGBT关系,他只说了相关的行为更可能让女性“尝试同性关系”,去绕过不投入稳定关系的男性所带来的问题。他同时也写道,由于男同性恋关系中没有“守门人”,他们不大容易保持单一的性伴侣。

而对于异性恋,瑞格纳罗斯总结道:“不是爱情已死,而是男性做出牺牲和承诺的性动机基本消解了,这使得发展稳定关系和婚姻比以往要困难和曲折得多。”

这听上去很像婚姻本质主义。瑞格纳罗斯的大前提是站得住脚的:许多研究都已发现,男性普遍比女性更渴望性爱,而女性比男性更重视稳定关系下的性爱(尽管个体有差异)。而瑞格纳罗斯在他的书中走得更远。他听起来就像老祖母时常会提醒的那样:如果男人能免费喝到牛奶,他就不会买奶牛了。

瑞格纳罗斯在书里提到了一位女性,她有时候会和她不那么喜欢的男性轻易发生性关系,并因为找不到喜欢的男性而倍感沮丧。“她想搭便车——也就是找个好男人——她不想在两人的规范关系中付出努力,而男性恰好是通过规范关系才变好的。所以她的想法行不通。”

他继续写道:“在性爱关系中,男性可以像所有女性要求的那样行为端正。但在女性听起来无疑很恼火,因为她们不想这样‘培养’男性。可事实就是如此。”尽管这一理论相信女性通过扮演性关系中的“守门人”角色掌控了关系的发展,要说男性对两性关系中的规范毫无作用,也颇让人吃惊。

瑞格纳罗斯还论证道,如今容易获得性爱,也使男性在职场上不再那么努力了,因为他们不需要太成功或者说适婚,就可以赢得与女性上床的机会。尽管听上去存疑,在这一领域确实已有这样的论证。瑞格纳罗斯援引著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凯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的研究,他们在书里写道:“年轻男性轻易获得性满足,使社会失去了一条激励男性取得成就的途径。”但要说男性被性欲驱使而成为有所贡献的公民,又似乎太极端了。

《非成即败的婚姻》

总体上说,除了性行为、所谓“资源”和承诺之外,性爱经济学不看重两性关系中的其它因素。如果我说陪伴和关怀在这一关系中也应有一席之地,是不是太天真了?如果现代性爱市场让人们更为隔绝,如果智能手机和其它技术在人类情爱关系中越来越扮演起中间角色并让我们心猿意马,亲密的陪伴难道不应该越发重要吗?

但是,瑞格纳罗斯的分析还是有很多独到之处的,尽管听起来不那么舒服。他说,在当代交友、尤其是在线交友中,还是基本遵循过去的两性互动规则。流行的交友软件仍然有意无意地让女性担任“守门人”。单身男性被公认为可以接受几乎任何一位潜在对象(即在智能手机的交友软件上向右滑),因此女性需要在选择时挑剔一些。即使女性也选择大多向右滑,最后她们还得从大量匹配中逐一挑选,也就是更多的“守门”。交友软件Hinge和OkCupid不需要两人互相选择就可以向对方发信息,结果女性的收件箱堆满了大量男性的信息,她们得从中一一筛选。另一款交友软件Bumble则索性让“守门”成为卖点,女性须向男性先发信息,因此她们在选择潜在交往对象时占据主动位置。

尽管瑞格纳罗斯称“廉价性爱”使男性在情爱关系中占上风,但他同时也认为,如果长期沉浸其中,男女都会感到精疲力竭。在以往的报道中也能够发现同样的情况——长期使用交友软件往往使人疲惫不堪、心里摇摆不定。瑞格纳罗斯写道:“在线交友迫使人服从游戏规则。”很多人也发现,在众多情爱对象之间快速转换,并不一定能找到稳定关系。

而当代美国人在情爱关系中想要的东西与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截然不同,情况愈发复杂了。

在《非成即败的婚姻》里,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芬克尔认为,婚姻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了实际需求结婚。每个家庭生产自己所需的衣服、食物和其它东西,因此如果一辈子单身就会成为家庭的累赘。人们需要伴侣的劳动——很多时候还得加上一大堆孩子——才能存活下来。

情况改善后,人们开始为了爱情结婚。芬克尔将这一转变追溯至1850年左右,但他提醒我们,实际的转变酝酿了数百年之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从基于爱情的婚姻关系转变到现在芬克尔所言的“自我实现”式婚姻关系,仅仅用了15年。在当时,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反对男耕女织的婚姻关系,也帮助女性赢得了更多个人自由。同时,诸如“自我价值”、“自我发现”等概念也在文化中站稳了脚跟。

芬克尔论证道,美国人如今在婚姻关系中想要的不仅仅是爱情,同时也在寻找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他写道:“婚姻强调自我表达,伴侣帮助对方实现自我、发展自我。通过婚姻寻求自我实现让婚姻成功变得更为困难,但其意义也更为重大。”

瑞格纳罗斯和芬克尔在各自的书里所描绘的变化共同揭示了一个道理,即当代美国人的爱情观深受他们最重视的个人主义的影响。

“美国人如今的婚姻很少强调其功能属性,即两个人共同完成独自一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瑞格纳罗斯写道,听起来像在补充芬克尔的观点。“现在我们可以独自完成很多事情,足够养活自己。因此,美国的婚姻制度不再是一个大众的机制——即大多数成年人参与并受益的机制——而逐渐转变为精英化、个人主义、自觉自愿、消费导向的制度。

美国从1990年到2016年结婚率变化图,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每1000人中的结婚人数。数据来源:Statista

即使在婚外的情爱关系中,西方人也很重视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说的“纯粹关系”(pure relationship),即人们处于某种关系中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和两人的共同满足。这和以前的情爱关系不同。传统的情爱关系中,人们认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真命天女,并与之厮守到老。而在纯粹关系中,如果有人不满足了,他们就会选择离开。

瑞格纳罗斯在书里写道:“尽管伴侣两人是婚姻制度的基本单位,但个人的主导地位和自我意愿绝不容侵占。”在鲍迈斯特和另一位心理学家麦克·麦肯齐(Michael MacKenzie)看来,自我如今已成为“价值基础”,其价值显而易见、不容置疑。就像虔诚的基督徒不会怀疑上帝意愿的重要性,现代西方人也不会怀疑“忠于自我”的重要性。

但芬克尔论证道,美国人很独特,他们不仅仅相信要忠于自我,同时也很重视承诺,因此美国的结婚率和离婚率比其它很多国家都要高。社会学家安德鲁·切尔林(Andrew Cherlin)称之为“旋转婚姻”。

当代美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以更自由地寻找爱情、寻找帮助他们变好的人。他们也可以更自由地离开,这不仅仅是离婚的自由,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创造出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相信如果关系进展不顺,就应该掏出手机去寻找别的可能。这种环境里,期待越高往往失望越多,失望多了人们就会对寻找自身之外的满足感丧失信心。人们在情爱市场中闲逛,漫不经心地拾起带有瑕疵的商品,当商品看起来不够鲜亮时就物归原主。

瑞格纳罗斯在书里提到了他曾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一位处于远距离恋爱的男性发现他的女友拍了一些露骨照片,寻求建议如何跟她沟通此事。其中一个回复是:“她不属于你。”确实,女友属于她自己,可以自己做出决定。但这个措辞让瑞格纳罗斯开始“思索从属关系在‘纯粹关系’时代的位置”,“一个人还会属于谁吗?”

随着人们的情爱关系越来越脱离于他们所处的群体,很多关系开始于对彼此一无所知的两人尝试融入对方的生活。芬克尔认为,最好的情况下,两人互相帮助提升对方,从此有意义地——如果不是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在不那么理想的状态下,个人主义会导致孤独。

瑞格纳罗斯写道:“互相依赖渐渐减少,只剩下相互独立。独立当然更自由,但人们也比自己愿意承认的更为脆弱。”CS·刘易斯大概会同意这一点的。

(翻译:邱小璐)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Love in the Time of Individualism

最新更新时间:02/27 09:0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自由着 孤独着:个人主义时代的爱情

两本新书探讨了近年来美国人民婚恋观的变化。

图片来源:PM Images / Getty / Katie Martin / The Atlantic

1960年7月13日,CS·刘易斯(C.S.Lewis)的妻子乔伊·大卫德曼(Joy Davidman)死于骨癌。第二天,这位著名作家给当年见证他们婚礼的牧师彼得·拜德写信告知此事。

“我想见一面,”刘易斯在信里写道,提议两人抽时间一起吃午餐,“因为我现在很自由。天啊,我以前可不。人在早年不会意识到自由的代价是孤独。想幸福就会被拴住。”

在情爱问题上,美国人已比过去自由得多。他们比以往更自由地结婚离婚,和钟意的人发生性关系并承担较少后果,同居而不结婚,选择单身,追求开放关系或者拥有多个伴侣。

但如果自由的代价是孤独呢?你愿意付出这种代价吗?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社会学家马克·瑞格纳罗斯(Mark Regnerus)对人类亲密关系的代价研究颇深。他的新书《廉价性爱》(Cheap Sex)的内容是关于当代情爱交往如何受到性爱经济学的影响,而后者将人类交配视作一种市场交易。从该书的标题我们就能猜到,瑞格纳罗斯认为,性不如以前那样难以得到——在时间、精力和风险上都容易得多了。避孕手段使性行为减少了风险,网络交友平台让性行为来得更容易。实在不行还有色情作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瑞格纳罗斯认为,这些因素“大大减缓了稳定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婚姻关系”。

马克·瑞格纳罗斯与《廉价性爱》书封。图片来源:MarkRegnerus.com

瑞格纳罗斯援引一位人口学家的研究,称年轻人的结婚率确实大大下降,如今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不婚族。但是另一本新书,伊莱·芬克尔(Eli Finkel)的《非成即败的婚姻》(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则论证说,尽管“美国的婚姻制度正处于挣扎之中……当今最好的婚姻比以往最好的婚姻要好,事实上是世界上从古至今最好的婚姻。”

对于很多人来说,婚姻不再是成人的必经之路,而只是可有可无的所谓“山顶”,他们对婚姻的要求变高了。瑞格纳罗斯称,现代的婚恋机制使得人们更难找到值得托付一生的稳定关系。芬克尔则说,如果达到了如今这种高要求,婚姻就会非常令人满意。后者看起来更乐观一些,但两人都认为,情爱上的自由度增加改变了情爱关系本身。

瑞格纳罗斯的性爱经济学基于对男女两性角色的严格区分:男性是需求方,女性是供给方。他所谓的“交换关系”历史悠久,在这一关系中女性掌控着男性满足性行为的可能。为了获得性爱,男性需要提供资源、承诺和忠诚。

在以往,这种交换关系会引向婚姻(同时伴随着严格的性爱道德和女性的从属关系)。但瑞格纳罗斯说,现在的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比以往普遍、安全,且更少受到谴责,因此男性不必再那么努力去获取性爱,于是他们开始对承诺稳定关系躲躲藏藏、犹犹豫豫。而且许多女性不需要男性提供资源,她们自己就掌握资源。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的性爱交易中,男性的权力更大,因此女性需要欣然接受或者至少逢迎廉价性爱及其附带的粗鲁行为。

瑞格纳罗斯较少论及LGBT关系,他只说了相关的行为更可能让女性“尝试同性关系”,去绕过不投入稳定关系的男性所带来的问题。他同时也写道,由于男同性恋关系中没有“守门人”,他们不大容易保持单一的性伴侣。

而对于异性恋,瑞格纳罗斯总结道:“不是爱情已死,而是男性做出牺牲和承诺的性动机基本消解了,这使得发展稳定关系和婚姻比以往要困难和曲折得多。”

这听上去很像婚姻本质主义。瑞格纳罗斯的大前提是站得住脚的:许多研究都已发现,男性普遍比女性更渴望性爱,而女性比男性更重视稳定关系下的性爱(尽管个体有差异)。而瑞格纳罗斯在他的书中走得更远。他听起来就像老祖母时常会提醒的那样:如果男人能免费喝到牛奶,他就不会买奶牛了。

瑞格纳罗斯在书里提到了一位女性,她有时候会和她不那么喜欢的男性轻易发生性关系,并因为找不到喜欢的男性而倍感沮丧。“她想搭便车——也就是找个好男人——她不想在两人的规范关系中付出努力,而男性恰好是通过规范关系才变好的。所以她的想法行不通。”

他继续写道:“在性爱关系中,男性可以像所有女性要求的那样行为端正。但在女性听起来无疑很恼火,因为她们不想这样‘培养’男性。可事实就是如此。”尽管这一理论相信女性通过扮演性关系中的“守门人”角色掌控了关系的发展,要说男性对两性关系中的规范毫无作用,也颇让人吃惊。

瑞格纳罗斯还论证道,如今容易获得性爱,也使男性在职场上不再那么努力了,因为他们不需要太成功或者说适婚,就可以赢得与女性上床的机会。尽管听上去存疑,在这一领域确实已有这样的论证。瑞格纳罗斯援引著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凯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的研究,他们在书里写道:“年轻男性轻易获得性满足,使社会失去了一条激励男性取得成就的途径。”但要说男性被性欲驱使而成为有所贡献的公民,又似乎太极端了。

《非成即败的婚姻》

总体上说,除了性行为、所谓“资源”和承诺之外,性爱经济学不看重两性关系中的其它因素。如果我说陪伴和关怀在这一关系中也应有一席之地,是不是太天真了?如果现代性爱市场让人们更为隔绝,如果智能手机和其它技术在人类情爱关系中越来越扮演起中间角色并让我们心猿意马,亲密的陪伴难道不应该越发重要吗?

但是,瑞格纳罗斯的分析还是有很多独到之处的,尽管听起来不那么舒服。他说,在当代交友、尤其是在线交友中,还是基本遵循过去的两性互动规则。流行的交友软件仍然有意无意地让女性担任“守门人”。单身男性被公认为可以接受几乎任何一位潜在对象(即在智能手机的交友软件上向右滑),因此女性需要在选择时挑剔一些。即使女性也选择大多向右滑,最后她们还得从大量匹配中逐一挑选,也就是更多的“守门”。交友软件Hinge和OkCupid不需要两人互相选择就可以向对方发信息,结果女性的收件箱堆满了大量男性的信息,她们得从中一一筛选。另一款交友软件Bumble则索性让“守门”成为卖点,女性须向男性先发信息,因此她们在选择潜在交往对象时占据主动位置。

尽管瑞格纳罗斯称“廉价性爱”使男性在情爱关系中占上风,但他同时也认为,如果长期沉浸其中,男女都会感到精疲力竭。在以往的报道中也能够发现同样的情况——长期使用交友软件往往使人疲惫不堪、心里摇摆不定。瑞格纳罗斯写道:“在线交友迫使人服从游戏规则。”很多人也发现,在众多情爱对象之间快速转换,并不一定能找到稳定关系。

而当代美国人在情爱关系中想要的东西与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截然不同,情况愈发复杂了。

在《非成即败的婚姻》里,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芬克尔认为,婚姻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了实际需求结婚。每个家庭生产自己所需的衣服、食物和其它东西,因此如果一辈子单身就会成为家庭的累赘。人们需要伴侣的劳动——很多时候还得加上一大堆孩子——才能存活下来。

情况改善后,人们开始为了爱情结婚。芬克尔将这一转变追溯至1850年左右,但他提醒我们,实际的转变酝酿了数百年之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从基于爱情的婚姻关系转变到现在芬克尔所言的“自我实现”式婚姻关系,仅仅用了15年。在当时,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反对男耕女织的婚姻关系,也帮助女性赢得了更多个人自由。同时,诸如“自我价值”、“自我发现”等概念也在文化中站稳了脚跟。

芬克尔论证道,美国人如今在婚姻关系中想要的不仅仅是爱情,同时也在寻找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他写道:“婚姻强调自我表达,伴侣帮助对方实现自我、发展自我。通过婚姻寻求自我实现让婚姻成功变得更为困难,但其意义也更为重大。”

瑞格纳罗斯和芬克尔在各自的书里所描绘的变化共同揭示了一个道理,即当代美国人的爱情观深受他们最重视的个人主义的影响。

“美国人如今的婚姻很少强调其功能属性,即两个人共同完成独自一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瑞格纳罗斯写道,听起来像在补充芬克尔的观点。“现在我们可以独自完成很多事情,足够养活自己。因此,美国的婚姻制度不再是一个大众的机制——即大多数成年人参与并受益的机制——而逐渐转变为精英化、个人主义、自觉自愿、消费导向的制度。

美国从1990年到2016年结婚率变化图,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每1000人中的结婚人数。数据来源:Statista

即使在婚外的情爱关系中,西方人也很重视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说的“纯粹关系”(pure relationship),即人们处于某种关系中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和两人的共同满足。这和以前的情爱关系不同。传统的情爱关系中,人们认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真命天女,并与之厮守到老。而在纯粹关系中,如果有人不满足了,他们就会选择离开。

瑞格纳罗斯在书里写道:“尽管伴侣两人是婚姻制度的基本单位,但个人的主导地位和自我意愿绝不容侵占。”在鲍迈斯特和另一位心理学家麦克·麦肯齐(Michael MacKenzie)看来,自我如今已成为“价值基础”,其价值显而易见、不容置疑。就像虔诚的基督徒不会怀疑上帝意愿的重要性,现代西方人也不会怀疑“忠于自我”的重要性。

但芬克尔论证道,美国人很独特,他们不仅仅相信要忠于自我,同时也很重视承诺,因此美国的结婚率和离婚率比其它很多国家都要高。社会学家安德鲁·切尔林(Andrew Cherlin)称之为“旋转婚姻”。

当代美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以更自由地寻找爱情、寻找帮助他们变好的人。他们也可以更自由地离开,这不仅仅是离婚的自由,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创造出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相信如果关系进展不顺,就应该掏出手机去寻找别的可能。这种环境里,期待越高往往失望越多,失望多了人们就会对寻找自身之外的满足感丧失信心。人们在情爱市场中闲逛,漫不经心地拾起带有瑕疵的商品,当商品看起来不够鲜亮时就物归原主。

瑞格纳罗斯在书里提到了他曾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一位处于远距离恋爱的男性发现他的女友拍了一些露骨照片,寻求建议如何跟她沟通此事。其中一个回复是:“她不属于你。”确实,女友属于她自己,可以自己做出决定。但这个措辞让瑞格纳罗斯开始“思索从属关系在‘纯粹关系’时代的位置”,“一个人还会属于谁吗?”

随着人们的情爱关系越来越脱离于他们所处的群体,很多关系开始于对彼此一无所知的两人尝试融入对方的生活。芬克尔认为,最好的情况下,两人互相帮助提升对方,从此有意义地——如果不是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在不那么理想的状态下,个人主义会导致孤独。

瑞格纳罗斯写道:“互相依赖渐渐减少,只剩下相互独立。独立当然更自由,但人们也比自己愿意承认的更为脆弱。”CS·刘易斯大概会同意这一点的。

(翻译:邱小璐)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Love in the Time of Individualism

最新更新时间:02/27 09:0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