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天津滨海泰达航母旅游集团(以下简称“泰达航母”)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正式申请挂牌新三板,这也是新三板首次迎来军事类主题乐园企业。那么,国内军事旅游是否能够像春节档大红的《红海行动》一样,迎来爆发风口?
◆引入多艘战舰 打造“航母编队”
劲旅君了解到,泰达航母是以前苏联“基辅”号航空母舰为游乐载体的主题公园,为挖掘航母特有军事文化内涵,泰达航母引入并改造了退役舰艇及军事武备,组建起了“航母编队”,并于2017年4月正式开放与大众见面,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2017年4月23日,中国退役的“重庆号”驱逐舰、353号潜艇以及两艘62型护卫艇亮相泰达航母国防教育基地,与泰达航母原有的“基辅”号航母旅游一起,组建成由航母、驱逐舰、潜艇、护卫艇共同构成的“航母编队”。
泰达航母所组建的“航母编队”旨在打造集航母编队观光、军事体验活动、军事科普教育、军事拓展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军事文化体验区,并通过4D影院、主题演出如“航母风暴”大型实景海战表演、飞车特技、独具俄罗斯文化特色的花车巡游、俄罗斯风情歌舞等文化娱乐活动让游客多方位游览体验。
“航母编队”的成立也为泰达航母带来更多游客,根据泰达航母披露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0月泰达航母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人民币,超过2016年全年,2017年游客也超过64万人。
目前,国内军事主题的旅游目的地数量较少,以航母为主题的更是少之又少,且准入门槛较高,泰达航母“航母编队”也成为其独特的军事旅游资源优势。
◆海军实力提升 军事主题文旅项目趋热
近年来,大众对于英雄主义、军事题材的喜爱愈发明显。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一部以海军为主题,根据“也门撤侨”改编的《红海行动》燃爆节日电影市场,实现了4天破6亿、10天破20亿的高票房成绩,精彩刺激的战争场面也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可以说票房口碑双丰收。
无独有偶,2017年创下了中国电影票房传奇的《战狼2》同样是以撤侨为背景的军事题材电影,上映三个月最终拿下56.83亿高票房,并刷新和创造了一系列影史纪录,堪称现象级电影。
此外,中国海军的快速成长对大国军威的彰显也让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对军事类话题的关注持续攀升。公开资料显示,2007到2017十年间,中国海军服役的驱逐舰数量从6艘增加到16艘,护卫舰数量从2艘增加到27艘,轻型护卫舰从0艘增至2017年的37艘。而且,服役的舰艇也是新型的052C/D、054A、056等先进舰体为主,当然也包括中国的首艘航母“辽宁舰”。
此外,继“辽宁”号之后,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已在2017年4月出坞下水,该航母的服役后,中国将以拥有2艘中型航母而超过意大利,在全球航母舰队实力排行榜中飙升至第二位。
◆军事旅游渐热 抓风口仍需探索
在此背景下,以军事为主题的军事旅游日渐升温就不再奇怪。
2017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品牌飞猪分别与索克米格航空基地代表、加加林航天体验中心代表、相关坦克基地进行了合作签约,成为三者在中国区域的独家线上合作伙伴,布局军事与太空主题旅行产品。
据了解,飞猪推出了俄罗斯目的地的系列军事主题旅行商品,例如坦克试乘试射、空包弹射击体验等,以及坦克机库陈列馆参观、军营战地午餐等项目,让游客特别是军事迷能够亲身体验“战场”的刺激,不再只是简单的走马观花,领留在看,过足“军人”瘾。
纵观中国旅游市场,这样能够让游客身临其境的军事主题目的地基本没有,多是以观光行为主,包括军事博物馆、古代和现代的军事遗址、军事设施和退役的军事设施等。
这也让此类主题公园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盈利能力差、依靠门票方式单一,据了解,2016年2月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就因管理不善而闭园,而明斯克航母也被转至他处至今未重新开园。
在2015年,泰达航母也与招银金融、仲信国际等签署了《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公司以售后回租的方式向招银金融、仲信国际对包括“基辅”号航空母舰在内的部分房屋、运输工具、专用设备等进行出售,并约定于同日租回,该笔转让作价2.3亿元,用以缓解资金压力。
此后,泰达航母虽已在2016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从营收和客源的增长来看,优势并不明显,提升盈利能力对于泰达航母而言是重中之重。
如何才能将军事类主题公园做出特色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仅靠增“量”肯定远远不够。是否能够拓展游览项目、充分挖掘游客园内二次消费都是泰达航母“航母编队”要面临的巨大考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