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侠小王子
1
1996年,28岁的乐韵从香港十三楼高的居民轰然坠地,曾有机会参演86版《红楼梦》的一代名花于香港闹市香消玉殒,上演了一段比电影凄苦百倍的殉情记。在无数人为乐韵红颜薄命惋惜的同时;亦把罗烈作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这位面容秀丽的娇娃本可拥有大好前景,但一生终身却脱不了情欲的罗网。
乐韵的离世让无数善良人为之怜悯同时,罗烈被当作为恶首之化身,被各路影迷口诛笔伐、至今炮火不断。当然同样随之而来的,更是罗烈这段存续65年的荒唐香火和近乎40年的电影生涯。正如我们所推敲的那样,罗烈的影像人生或许正如复杂的不稳定化合物,比任何一位邵氏演员都充满变数。
罗烈原名王立达,193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62年考入“南国训练班”后便成为邵氏公司最受器重的男演员。如果依罗烈面相来看,则有正邪两股气质容纳交汇,在略端正的五官中更有一股凶狠之气立于眉心,侠盗皆可成、皆大有可为;但如果依照电影的角色变换,罗烈便可一秒成大侠,一秒成枭雄。更甚的是,罗烈狡黠的眼神中养着一只可吞世间万物的猛虎,关起来的罗烈豪气万丈、放出来的罗烈则罪恶滔天。
纵观罗烈从影40年,几乎可用高质高量来形容;60年代末与王羽共为张彻爱徒后,与独臂刀成黑白双侠交相辉映;70年代随楚原癫狂自在,成丐成痴;70年代末更远走台湾,把煞气武侠演绎至巅峰后,80年代退隐江湖敢做绿叶。罗烈的一生演绎风格可以用水、火、丐、道四个字来形容。
2
或许得益于罗烈弱冠之年的豪情,心中侠气满满未肯化身修罗;年轻时的罗烈并未展现出大魔王的气概。可在罗烈的正派角色中,虽心怀正气,但与王羽狄龙等血性豪侠相比,在侠气之外罗烈更展现了一丝温柔,这丝温柔让她在电影中得到女性垂青之余也多次遭遇血光之灾。
既没有狄龙的阳刚,也比不上姜大卫的浪荡,罗烈的正义始终如水一般,在邪恶的打击下一层层荡开,直至牺牲自我、吞淹罪恶。当然正义的罗烈始终是充满悲剧的,在《铁手无情》中被岳父一剑贯胸,在《万箭穿心》中毁面短脚击杀结拜长兄。只有在《天下第一拳》中我们看到了最悲壮的赢家,抬起沾满鲜血的双手,孑然一身隐没于天地间。
3
如果从角色吸引力来说,正义似乎无法带给罗列太多加持;而在阳刚气息铺满荧幕的70年代邵氏王朝,良好人设总被人反复忘却。而提到罗烈的第一印象,莫过于数之不尽的反角。在反角中,罗烈眉心的煞气仿佛有了灵性,从荧幕内至荧幕外,摄魂力之强前所未见。
在《龙虎斗》中长发披肩的日本人彷如罗刹降世,带给人的不寒而栗亦在张彻电影中前所未见;随后在程刚《十四女英豪》中罗烈更加收放自如,狠辣歹毒尽为其用,卑劣招式信手拈来,罗烈如一位天生的西夏四皇子,掌控者人世间罪恶的阀门。
果不其然,这部邵氏重磅大作被更多人所推崇;在而后70年代多部影片中,罗烈皆充分展现其反派的潜能,奸恶伪毒都可化为已用,一次次在荧幕中用尽奸猾手段,一次次在邵氏武侠世界中独霸一方,惩善扬恶、屡试不爽。
鉴于丰富的人生体验,罗烈在善恶之间总能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而在现实中罗烈则左右逢源于影视圈、寻芳猎艳于灯红酒绿,曾被称为邵氏的百变天王,曾劝和过已经闹掰的狄姜;当然,在功成名就之余,欲望亦随之被无限扩大。
4
在后来的影视生涯中,正邪泾渭的罗烈已被逐渐淡化,随着对两个极端气质的良好把控;在楚原和古龙的电影中,罗烈皆可亦正亦邪,正邪仿佛就如罗烈手上的黑白棋,反转只在一念之间。
而在楚原江湖中如果狄龙为小生,罗烈则为武丑;狄龙为武生,罗烈则为文丑;而后罗烈对戏剧的把控力更延展到后楚原的多部作品中,如《如来神掌》中的东岛长离、《满天神佛》中的道教宗师,其超脱之感让演技成为其收放自如的玩物。
如果说罗烈放则为方外真人,那么罗烈的收则为妖邪宗师。在1977年参与的电影《洪熙官》中,但是比起主角陈观泰,罗烈造型的成功反而更让人称道。罗烈在电影中的白眉道人鹤发童颜、阴险狡诈,但是铁布衫武功已经登封造极。而罗烈在电影中的一举一动皆展现出强大的气场,更把白眉的古怪诡异和深不可测演绎得淋漓尽致。
罗烈几乎在他演绎生涯中奉献了自己最好的演出,随后白眉道人的造型更被陈鸿烈和刘家辉用在其他影视剧中,在《杀死比尔2》中的白眉道人便是昆丁受邵氏电影的启发,也让其成为最经典的影视形象之一。
5
随着邵氏王朝在80年代中期的崩塌,1988年罗烈转投亚视成为其最大牌配角之一。而在对新人和后辈的提携上,罗烈更不遗余力,何家劲、尹天照、林建明感其知遇之恩。虽然90年代初花甲之年的罗烈在多部港片中偶有露面,但皆属混闹过场,隐于市野。
2002年11月2日,罗烈因心脏病突发在送往深圳医院抢救途中逝世,享年64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