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致死车祸发生在中国?特斯拉却回应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致死车祸发生在中国?特斯拉却回应称……

特斯拉中国官方联系人表示:“目前,第三方鉴定机构对该案件的鉴定结果还没出来,特斯拉也在配合庭审过程,直至鉴定机构给出最终结论。”

作者:段思瑶

2月27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河北邯郸特斯拉车主高巨斌状告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导致自己儿子驾车身亡一案有了最新进展:特斯拉在大量证据面前,终于被迫承认车辆在案发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随后,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联系到特斯拉中国官方,对方表示,“目前,第三方鉴定机构对该案件的鉴定结果还没出来,特斯拉也在配合庭审过程,直至鉴定机构给出最终结论。”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特斯拉轿车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特斯拉轿车当场损坏,司机高雅宁不幸身亡。

据事故后行程记录仪中的视频分析,事故发生时,特斯拉处于“定速”状态,并未能识别躲闪而撞上前车。

经交警认定,在这起追尾事故中,驾驶特斯拉的司机高雅宁负主要责任。然而时隔半年后,高雅宁家人却把特斯拉经销商告上了法庭,并向特斯拉索赔1万元。对于为何仅索赔1万元,高雅宁父亲的代理律师称,起诉的目的不在于索赔多少,而在于对社会起到一定提醒作用,即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有缺陷,不要轻易尝试。

2016年9月20日,特斯拉车主高巨斌因儿子高雅宁使用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状告特斯拉中国销售公司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发生在中国的事故,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致死车祸。

就在该事故发生后不久,美国佛罗里达州也发生了一起Model S事故,事故还造成驾驶员死亡。2016 年5 月7 日,Joshua 驾驶一辆特斯拉Model S 在佛罗里达的一个交叉路口与一辆拖挂车发生了剧烈碰撞,导致其不幸丧生。

随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经过7 个月漫长调查后发布的事故调查结果显示:未检测到特斯拉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与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中存在任何设计与表现的缺陷。与此同时,NHTSA 还表示:没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审查。

在连续出现事故后,特斯拉于2016年8月将中文官网的“自动驾驶”一词变为“自动辅助驾驶”。特斯拉并要求销售人员严格将此系统表述为驾驶辅助系统,另外系统还特别增加了新功能,当检测不到司机双手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度时,便会向驾驶者发出警示。

尽管特斯拉一直以”自动驾驶“为卖点,但在咨询公司Navigant列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9家无人驾驶汽车企业排位中,特斯拉排名垫底。

事实上,当下不只特斯拉,在无人驾驶领域,传统车企也已有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通用、福特、本田均在美国进行过无人驾驶实验,甚至国内的长安、上汽、北汽等企业,均有涉足无人驾驶的研发。虽然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传统车企都将”无人驾驶”视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个“未来”有多远,谁也不能确定。

显然,在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业内有观点指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互联网车企对"无人驾驶"概念推崇,除其本身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充满自信外,也有吸引资本市场关注的因素存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斯拉

9.8k
  • 特斯拉计划今年内在沙特开始交付电动皮卡Cybertruck
  •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润暴跌,马斯克工作重心将回归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致死车祸发生在中国?特斯拉却回应称……

特斯拉中国官方联系人表示:“目前,第三方鉴定机构对该案件的鉴定结果还没出来,特斯拉也在配合庭审过程,直至鉴定机构给出最终结论。”

作者:段思瑶

2月27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河北邯郸特斯拉车主高巨斌状告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导致自己儿子驾车身亡一案有了最新进展:特斯拉在大量证据面前,终于被迫承认车辆在案发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随后,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联系到特斯拉中国官方,对方表示,“目前,第三方鉴定机构对该案件的鉴定结果还没出来,特斯拉也在配合庭审过程,直至鉴定机构给出最终结论。”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特斯拉轿车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特斯拉轿车当场损坏,司机高雅宁不幸身亡。

据事故后行程记录仪中的视频分析,事故发生时,特斯拉处于“定速”状态,并未能识别躲闪而撞上前车。

经交警认定,在这起追尾事故中,驾驶特斯拉的司机高雅宁负主要责任。然而时隔半年后,高雅宁家人却把特斯拉经销商告上了法庭,并向特斯拉索赔1万元。对于为何仅索赔1万元,高雅宁父亲的代理律师称,起诉的目的不在于索赔多少,而在于对社会起到一定提醒作用,即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有缺陷,不要轻易尝试。

2016年9月20日,特斯拉车主高巨斌因儿子高雅宁使用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状告特斯拉中国销售公司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发生在中国的事故,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致死车祸。

就在该事故发生后不久,美国佛罗里达州也发生了一起Model S事故,事故还造成驾驶员死亡。2016 年5 月7 日,Joshua 驾驶一辆特斯拉Model S 在佛罗里达的一个交叉路口与一辆拖挂车发生了剧烈碰撞,导致其不幸丧生。

随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经过7 个月漫长调查后发布的事故调查结果显示:未检测到特斯拉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与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中存在任何设计与表现的缺陷。与此同时,NHTSA 还表示:没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审查。

在连续出现事故后,特斯拉于2016年8月将中文官网的“自动驾驶”一词变为“自动辅助驾驶”。特斯拉并要求销售人员严格将此系统表述为驾驶辅助系统,另外系统还特别增加了新功能,当检测不到司机双手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度时,便会向驾驶者发出警示。

尽管特斯拉一直以”自动驾驶“为卖点,但在咨询公司Navigant列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9家无人驾驶汽车企业排位中,特斯拉排名垫底。

事实上,当下不只特斯拉,在无人驾驶领域,传统车企也已有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通用、福特、本田均在美国进行过无人驾驶实验,甚至国内的长安、上汽、北汽等企业,均有涉足无人驾驶的研发。虽然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传统车企都将”无人驾驶”视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个“未来”有多远,谁也不能确定。

显然,在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业内有观点指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互联网车企对"无人驾驶"概念推崇,除其本身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充满自信外,也有吸引资本市场关注的因素存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