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無高潮乐队的高潮可能快到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無高潮乐队的高潮可能快到了

成立近六年,無高潮的录音作品很少,除了豆瓣小站上的两首 Lofi Demo,但是乐迷通常是在不同的合辑或现场遇到他们。

撰文:陆小维

街声独家专访

無高潮,全名 Nein or Gas Mus無高潮,广州情绪摇滚Emo/数学摇滚Math Rock 乐队。2012年成立,2017年夏天,三位拖延症重症患者开始录制首张 EP,计划于2018年初发行。

三位拖延症重症患者的卡通形象

2月21日大年初六,广州二沙岛广州大道中桥底,成群结伴的年轻人在傍晚时分聚拢,支起话筒架,接上吉他线,调整好音响设备,在墙上贴一张红底黑字的“书法作品”,一切准备就绪。

这里即将开始一场叫“30人30曲”的演出,由广州独立音乐厂牌“琪琪音像”主办,30位表演者用同一把吉他,轮流登场弹唱一首喜欢的歌。

没想到,刚唱过两位,吸引来了城管,为方便市容整管工作,桥底不能再唱,演出场地临时更改,乐手和观众们迅速转移,活动仍然顺利进行。

“30人30曲”的所有表演者,由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活跃乐手组成

他们想做的音乐“无高潮”?

本文主角——無高潮的三位成员,或多或少都跟这场活动有联系。

把视线移到那张写满表演者名字的“书法作品”上,十号表演者“古天乐”,正是無高潮的吉他手矢聪。他姓古,玩乐队之外,从事房地产策划方面的工作。

而贝斯手阿茄是一位城管,坐办公室上班的那种。桥底“30人30曲”被喊停的时候,阿茄第一时间在琪琪音像的微信群里表示惊讶。

鼓手高潮在游戏公司码代码、做维护,加班是家常便饭,采访约在晚上十点之后,手机那头依然不停传来他“啪嗒啪嗒”敲键盘的声音。“虽说总是加班,我也不觉得很烦,因为不是一直机械地重复,而是可以不断增长新的见识。”高潮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听到我偶尔吸鼻子,问“你是感冒了吗,要注意身体啊”,结果被矢聪和阿茄打趣“高潮好温柔哦~”。

加班之余,高潮也会抽出时间,跟琪琪音像一起策划并实施有趣的活动。

吉他手矢聪,喜欢的乐队有 dartz!, This Town Needs Guns, American Football……据说吉他弹得很华丽

贝斯手阿茄,玩 core 出身,因为想玩 dartz! 式的音乐,加入無高潮

鼓手高潮,喜欢 dartz!, Supercar, tricot……据说强迫症和拖延症都十分严重

不难联想,無高潮这个乐队名跟鼓手高潮有关,接受草台回声厂牌专访时,矢聪给出一个很绕的回答,来感受一下:因为我们都很爱高潮,没有高潮不行,所以将高潮的名字作为乐队名,没有高潮就不叫无高潮了(笑)。

2012年無高潮成立时,想做1990s Midwest Emo 风格的音乐。

1980年代美国华盛顿特区,Emo 从 Hardcore Punk 派生而出,1990年代中期,以芝加哥为中心,出现了以 Sunny Day Real Estate, Cap'n Jazz, Braid, American Football, Mineral 等乐队为代表的一众中西部 Emo (Midwest Emo)乐队,将 Emo 和 Indie Rock 深度融合,也加入部分 Math Rock/Post Rock 元素。

豆瓣小站和微博上,無高潮的自我介绍是:来自广州中西部喜欢哭着数数的乐团。“广州中西部”是对 Midwest Emo 的调侃式继承,而“喜欢哭着数数”,无疑是指他们作品中 Math Rock 的成分。

跳跃动听的吉他,丰富的歌曲层次,含蓄诗化的歌词,再加上情绪化的演唱方式,在 Midwest Emo 里不容易识别出一首歌所谓的“高潮”段落,听过后却始终感受到挥之不去的愁绪萦绕在心。

無高潮有“隐藏成员”?

矢聪和高潮很早就一起玩乐队,Punk 和 Shoegaze 都有涉猎,2012年夏秋交替时,组建了最早的無高潮。

当时他们常去一间敦和排练房,位于海珠区的客村,那是广州的城中村之一。2003年上映过一部名为《客村街》的独立电影,导演符新华曾到客村进行拍摄,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一个医药推销员的故事,呈现出部分城市外来人群的边缘生活状态。

敦和排练房距离客村地铁站步行十分钟路程,排练的空间不算大,但有客厅、厕所和空调,环境比较潮湿,偶尔有蜈蚣出没。無高潮当时是广州 DIY 小团体富力保旗下成员,跟好些音乐喜好相近的朋友们一起,在这间排练房里写歌、排练、互相 diss,消磨很多日夜。

两把吉他的配置是無高潮一直以来的心愿,不过2012年左右的广州,玩重型、核类、后摇曲风的乐队居多,难以找到合拍的队友。2014年,在美国念书的平平去香港大学交换,经朋友介绍认识矢聪,加入無高潮担任吉他手,常到广州排练和演出。交换结束后,平平返回美国做研究,只好暂停無高潮的活动,成为一名“隐藏成员”。

無高潮“隐藏成员”平平在毕业典礼(右)

这期间贝斯手阿茄也正式加入,無高潮以三人乐队的形式稳定活动。

“做音乐就像是周末去打球”

成立近六年,無高潮的录音作品很少,除了豆瓣小站上的两首 Lofi Demo,但是乐迷通常是在不同的合辑或现场遇到他们。

2016年,無高潮在琪琪音像旗下发行单曲《.Nowhere is now here》,以徽章附数字下载码的形式在演出现场售卖,同时在国际数字音乐平台 Bandcamp 上进行“自由定价(name your price)”付费下载。矢聪非常喜欢 Bandcamp 的这一功能,用户可以用自己心目中的合理价位,购买喜欢的作品,表达对音乐人的支持,而音乐人浏览起作品的“成交价”,也常遇到惊喜,过程会更有趣。

無高潮的单曲徽章

琪琪音像时常跟香港 DIY 音乐厂牌 Sweaty&Cramped 合作办表演,引进对方的发行做分销。2017年,無高潮以一首《Thin Ice》参与 Sweaty&Cramped 发起的亚洲 Emo 合辑《Emotional,Too》,收录受 Midwest Emo 影响的十组亚洲 Emo 乐队作品,2018年1月发行。

無高潮之外,这张合辑还收录了 Wellsaid(香港)、VOOID(台北)、by the end of summer(日本)等乐队的作品

武汉 Emo 乐队 Chinese Football 主唱徐波曾说:

“在日本时候总有人让我推荐中国的 Emo 乐队,我一般都会打开 Bandcamp 给他们听無高潮。無高潮在疯狂的点弦和变拍子中探索,并从未放弃过流畅感和音乐性。”

2017年12月,在草台回声发行的“青年噪音计划”《Nerd Noise Ⅱ》数摇合辑中,無高潮的老歌《1st》经过重新录制混音,与 She Never Sings Our Songs(北京)、

大象体操(高雄)、Eat Sleep Recycle(HK)等七支乐队的作品共同收录其中。

这张合辑由后海大鲨鱼鼓手小武操刀全盘重混

通过参与这些合辑,获得更多宣传推广,使一些原本不会发现他们的乐迷也听到他们的作品,無高潮认为这是好事一桩。

虽说录音作品不多,从2012年11月跟芝加哥实验跳舞朋克计划“I Love You”一起首次登台表演算起,無高潮始终活跃在广州在地的音乐现场中,耳痛节、Full Punk Day、无解音乐周末、胯下入樽等大小活动都能发现他们的踪影。他们也陆续为 tfvsjs、透明杂志、Colin Phils、DOC、大象体操、Totorro 等各类乐队担任嘉宾,阿茄还没加入無高潮前,总是在看演出时一不留神就撞上無高潮在暖场。无厘头的事情也时有发生,2013年,香港实验摇滚乐队触执毛广州专场,嘉宾無高潮,矢聪演完下台,竟然发现有观众以为無高潮就是触执毛(前主唱华沙被误认为是触执毛主唱阿水),直到触执毛上台才恍然大悟。

对以前的無高潮来说,演出最重要,现场的感染力能更强烈地刺激他们往前走。不过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能来看演出的人数量有限,要想让更多人听见自己的作品,必须先完成录音,哪怕暂时不能达到最满意的水准。更重要的,录音也是对乐队一段时间内创作的记录,看到这些成果,会更有前进的动力。

2017年年中,無高潮选择到香港录制首张 EP,三位成员在工作日都走不开,只能周末录制,周一赶回广州照常上班,遇到突发情况也需要推后录音。所以原计划一个月完成的录音,花了近半年时间,好在终于将在2018年年初由琪琪音像发行。

采访进入尾声时,高潮也提起他的困惑,在中国,独立小众乐队想进入更大范围的主流视野,似乎缺少可以依循的渠道和案例,中间这条路不知道该怎么走,而在日本的话,一款大热游戏的配乐,很可能就来自一支独立乐队的作品。目前看来,如何有效地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听见,还是个难题。

那你们认为乐队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我问。

写好自己的歌,毕竟要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够难了。对于这个问题,無高潮没什么迟疑。

这些年来的無高潮总是不紧不慢,在热闹的小圈子里折腾喜欢的事情,没很多人关注也不在意。音乐对他们来说,不是赖以生存的工具,也不是人生情怀跟理想的寄托,而已经成为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部分,能以最舒适的方式跟它相处。

“就像是周末去打球,时间多就多玩一会儿,时间少就少去一次,但这个事不会停止,就那么慢慢持续下去。”高潮常常用“打球”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做音乐的状态。

那么,2018年,無高潮花了半年时间录完的这张 EP,打完的这场球,到底会不会成为無高潮乐队历史中的高潮呢?

(本文图片来源:無高潮、琪琪音像)

校对:冻梨

本文为街声原创,欢迎转发,商业媒体转载,需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当我去流浪

如果你要去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流浪,只能带三张唱片,一本书和一件生活用品,你会选什么?

吉他手矢聪:

唱片

1、山下达郎《OPUS ALL TIME BEST 1975-2012 》

山下达郎的作品在我心目中已经代表了做得最极致的 J-Pop 了,精选集涵盖了好多很耐听的作品,什么时候的心情都会有。

2、This Town Needs Guns 《This Town Needs Guns》

同样是一张很耐听的碟,将技巧和Emo 情绪融合得非常好,让我有去弹吉他的冲动。

3、Gang of Four《Solid Gold》

这是第一张令我震撼的 Post Punk 类型专辑,1980年代冲破框架的代表作之一,非常有力量。

地图全册

去旅行还没带过书,估计会拿一本工具书,还能当枕头,哈哈。

生活用品

指甲刀

我觉得洗澡可以跳到河里,睡觉可以睡在便利店,但没有指甲刀剪不了指甲,就连琴也弹不了。

街声

让独立音乐的创作者向世界发出声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無高潮乐队的高潮可能快到了

成立近六年,無高潮的录音作品很少,除了豆瓣小站上的两首 Lofi Demo,但是乐迷通常是在不同的合辑或现场遇到他们。

撰文:陆小维

街声独家专访

無高潮,全名 Nein or Gas Mus無高潮,广州情绪摇滚Emo/数学摇滚Math Rock 乐队。2012年成立,2017年夏天,三位拖延症重症患者开始录制首张 EP,计划于2018年初发行。

三位拖延症重症患者的卡通形象

2月21日大年初六,广州二沙岛广州大道中桥底,成群结伴的年轻人在傍晚时分聚拢,支起话筒架,接上吉他线,调整好音响设备,在墙上贴一张红底黑字的“书法作品”,一切准备就绪。

这里即将开始一场叫“30人30曲”的演出,由广州独立音乐厂牌“琪琪音像”主办,30位表演者用同一把吉他,轮流登场弹唱一首喜欢的歌。

没想到,刚唱过两位,吸引来了城管,为方便市容整管工作,桥底不能再唱,演出场地临时更改,乐手和观众们迅速转移,活动仍然顺利进行。

“30人30曲”的所有表演者,由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活跃乐手组成

他们想做的音乐“无高潮”?

本文主角——無高潮的三位成员,或多或少都跟这场活动有联系。

把视线移到那张写满表演者名字的“书法作品”上,十号表演者“古天乐”,正是無高潮的吉他手矢聪。他姓古,玩乐队之外,从事房地产策划方面的工作。

而贝斯手阿茄是一位城管,坐办公室上班的那种。桥底“30人30曲”被喊停的时候,阿茄第一时间在琪琪音像的微信群里表示惊讶。

鼓手高潮在游戏公司码代码、做维护,加班是家常便饭,采访约在晚上十点之后,手机那头依然不停传来他“啪嗒啪嗒”敲键盘的声音。“虽说总是加班,我也不觉得很烦,因为不是一直机械地重复,而是可以不断增长新的见识。”高潮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听到我偶尔吸鼻子,问“你是感冒了吗,要注意身体啊”,结果被矢聪和阿茄打趣“高潮好温柔哦~”。

加班之余,高潮也会抽出时间,跟琪琪音像一起策划并实施有趣的活动。

吉他手矢聪,喜欢的乐队有 dartz!, This Town Needs Guns, American Football……据说吉他弹得很华丽

贝斯手阿茄,玩 core 出身,因为想玩 dartz! 式的音乐,加入無高潮

鼓手高潮,喜欢 dartz!, Supercar, tricot……据说强迫症和拖延症都十分严重

不难联想,無高潮这个乐队名跟鼓手高潮有关,接受草台回声厂牌专访时,矢聪给出一个很绕的回答,来感受一下:因为我们都很爱高潮,没有高潮不行,所以将高潮的名字作为乐队名,没有高潮就不叫无高潮了(笑)。

2012年無高潮成立时,想做1990s Midwest Emo 风格的音乐。

1980年代美国华盛顿特区,Emo 从 Hardcore Punk 派生而出,1990年代中期,以芝加哥为中心,出现了以 Sunny Day Real Estate, Cap'n Jazz, Braid, American Football, Mineral 等乐队为代表的一众中西部 Emo (Midwest Emo)乐队,将 Emo 和 Indie Rock 深度融合,也加入部分 Math Rock/Post Rock 元素。

豆瓣小站和微博上,無高潮的自我介绍是:来自广州中西部喜欢哭着数数的乐团。“广州中西部”是对 Midwest Emo 的调侃式继承,而“喜欢哭着数数”,无疑是指他们作品中 Math Rock 的成分。

跳跃动听的吉他,丰富的歌曲层次,含蓄诗化的歌词,再加上情绪化的演唱方式,在 Midwest Emo 里不容易识别出一首歌所谓的“高潮”段落,听过后却始终感受到挥之不去的愁绪萦绕在心。

無高潮有“隐藏成员”?

矢聪和高潮很早就一起玩乐队,Punk 和 Shoegaze 都有涉猎,2012年夏秋交替时,组建了最早的無高潮。

当时他们常去一间敦和排练房,位于海珠区的客村,那是广州的城中村之一。2003年上映过一部名为《客村街》的独立电影,导演符新华曾到客村进行拍摄,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一个医药推销员的故事,呈现出部分城市外来人群的边缘生活状态。

敦和排练房距离客村地铁站步行十分钟路程,排练的空间不算大,但有客厅、厕所和空调,环境比较潮湿,偶尔有蜈蚣出没。無高潮当时是广州 DIY 小团体富力保旗下成员,跟好些音乐喜好相近的朋友们一起,在这间排练房里写歌、排练、互相 diss,消磨很多日夜。

两把吉他的配置是無高潮一直以来的心愿,不过2012年左右的广州,玩重型、核类、后摇曲风的乐队居多,难以找到合拍的队友。2014年,在美国念书的平平去香港大学交换,经朋友介绍认识矢聪,加入無高潮担任吉他手,常到广州排练和演出。交换结束后,平平返回美国做研究,只好暂停無高潮的活动,成为一名“隐藏成员”。

無高潮“隐藏成员”平平在毕业典礼(右)

这期间贝斯手阿茄也正式加入,無高潮以三人乐队的形式稳定活动。

“做音乐就像是周末去打球”

成立近六年,無高潮的录音作品很少,除了豆瓣小站上的两首 Lofi Demo,但是乐迷通常是在不同的合辑或现场遇到他们。

2016年,無高潮在琪琪音像旗下发行单曲《.Nowhere is now here》,以徽章附数字下载码的形式在演出现场售卖,同时在国际数字音乐平台 Bandcamp 上进行“自由定价(name your price)”付费下载。矢聪非常喜欢 Bandcamp 的这一功能,用户可以用自己心目中的合理价位,购买喜欢的作品,表达对音乐人的支持,而音乐人浏览起作品的“成交价”,也常遇到惊喜,过程会更有趣。

無高潮的单曲徽章

琪琪音像时常跟香港 DIY 音乐厂牌 Sweaty&Cramped 合作办表演,引进对方的发行做分销。2017年,無高潮以一首《Thin Ice》参与 Sweaty&Cramped 发起的亚洲 Emo 合辑《Emotional,Too》,收录受 Midwest Emo 影响的十组亚洲 Emo 乐队作品,2018年1月发行。

無高潮之外,这张合辑还收录了 Wellsaid(香港)、VOOID(台北)、by the end of summer(日本)等乐队的作品

武汉 Emo 乐队 Chinese Football 主唱徐波曾说:

“在日本时候总有人让我推荐中国的 Emo 乐队,我一般都会打开 Bandcamp 给他们听無高潮。無高潮在疯狂的点弦和变拍子中探索,并从未放弃过流畅感和音乐性。”

2017年12月,在草台回声发行的“青年噪音计划”《Nerd Noise Ⅱ》数摇合辑中,無高潮的老歌《1st》经过重新录制混音,与 She Never Sings Our Songs(北京)、

大象体操(高雄)、Eat Sleep Recycle(HK)等七支乐队的作品共同收录其中。

这张合辑由后海大鲨鱼鼓手小武操刀全盘重混

通过参与这些合辑,获得更多宣传推广,使一些原本不会发现他们的乐迷也听到他们的作品,無高潮认为这是好事一桩。

虽说录音作品不多,从2012年11月跟芝加哥实验跳舞朋克计划“I Love You”一起首次登台表演算起,無高潮始终活跃在广州在地的音乐现场中,耳痛节、Full Punk Day、无解音乐周末、胯下入樽等大小活动都能发现他们的踪影。他们也陆续为 tfvsjs、透明杂志、Colin Phils、DOC、大象体操、Totorro 等各类乐队担任嘉宾,阿茄还没加入無高潮前,总是在看演出时一不留神就撞上無高潮在暖场。无厘头的事情也时有发生,2013年,香港实验摇滚乐队触执毛广州专场,嘉宾無高潮,矢聪演完下台,竟然发现有观众以为無高潮就是触执毛(前主唱华沙被误认为是触执毛主唱阿水),直到触执毛上台才恍然大悟。

对以前的無高潮来说,演出最重要,现场的感染力能更强烈地刺激他们往前走。不过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能来看演出的人数量有限,要想让更多人听见自己的作品,必须先完成录音,哪怕暂时不能达到最满意的水准。更重要的,录音也是对乐队一段时间内创作的记录,看到这些成果,会更有前进的动力。

2017年年中,無高潮选择到香港录制首张 EP,三位成员在工作日都走不开,只能周末录制,周一赶回广州照常上班,遇到突发情况也需要推后录音。所以原计划一个月完成的录音,花了近半年时间,好在终于将在2018年年初由琪琪音像发行。

采访进入尾声时,高潮也提起他的困惑,在中国,独立小众乐队想进入更大范围的主流视野,似乎缺少可以依循的渠道和案例,中间这条路不知道该怎么走,而在日本的话,一款大热游戏的配乐,很可能就来自一支独立乐队的作品。目前看来,如何有效地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听见,还是个难题。

那你们认为乐队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我问。

写好自己的歌,毕竟要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够难了。对于这个问题,無高潮没什么迟疑。

这些年来的無高潮总是不紧不慢,在热闹的小圈子里折腾喜欢的事情,没很多人关注也不在意。音乐对他们来说,不是赖以生存的工具,也不是人生情怀跟理想的寄托,而已经成为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部分,能以最舒适的方式跟它相处。

“就像是周末去打球,时间多就多玩一会儿,时间少就少去一次,但这个事不会停止,就那么慢慢持续下去。”高潮常常用“打球”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做音乐的状态。

那么,2018年,無高潮花了半年时间录完的这张 EP,打完的这场球,到底会不会成为無高潮乐队历史中的高潮呢?

(本文图片来源:無高潮、琪琪音像)

校对:冻梨

本文为街声原创,欢迎转发,商业媒体转载,需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当我去流浪

如果你要去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流浪,只能带三张唱片,一本书和一件生活用品,你会选什么?

吉他手矢聪:

唱片

1、山下达郎《OPUS ALL TIME BEST 1975-2012 》

山下达郎的作品在我心目中已经代表了做得最极致的 J-Pop 了,精选集涵盖了好多很耐听的作品,什么时候的心情都会有。

2、This Town Needs Guns 《This Town Needs Guns》

同样是一张很耐听的碟,将技巧和Emo 情绪融合得非常好,让我有去弹吉他的冲动。

3、Gang of Four《Solid Gold》

这是第一张令我震撼的 Post Punk 类型专辑,1980年代冲破框架的代表作之一,非常有力量。

地图全册

去旅行还没带过书,估计会拿一本工具书,还能当枕头,哈哈。

生活用品

指甲刀

我觉得洗澡可以跳到河里,睡觉可以睡在便利店,但没有指甲刀剪不了指甲,就连琴也弹不了。

街声

让独立音乐的创作者向世界发出声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