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万豪酒店的用人逻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万豪酒店的用人逻辑

视人才战略为万豪企业成长的核心战略,除管理理念外,万豪的成功之处在于员工选拔、管理、考核及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有自己一套体系,更关键的是,万豪的企业文化及管理体系能够有很好的传承和延续,无论是经营思想还是管理理念能够始终保持一致,如此保证“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行。

今年1月,万豪酒店集团在发给其中国会员的活动邮件中,把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列为了“国家”;可在万豪官方微博几度发声明致歉的同时,又被指在推特上点赞“藏独”言论。

这个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挑战了中国人的底线,引起网友的愤怒和谴责!“闯祸”之后,相关方面已对其予以立案调查,万豪国际集团总裁兼CEO苏安励发了致歉信,并表示进行彻底的内部审查。

从一个卖乐啤露路边摊到全球酒店王国

“万豪先生”父子

家族企业如何来遴选接班人,特别是职业经理人,乃本篇文章关注的方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下全球连锁酒店巨头万豪,还是先说说它的前世今生吧!

万豪创建于1927年,创始人“万豪先生”( J.WillardMarriott)正好是27岁。J.WillardMarriott生于1900年9月,家中排行老二,父亲在美国犹他州有一个小农场,种植甜菜,也养牲口。

小时候,父亲就教他,男人要有责任感,更令人称奇的是,小“万豪先生”打小就有经商天赋。13岁的时候,他就召集兄弟姐妹在自家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菜,赢得了2000美元的收成,一下子博得父亲的信任。转过年,父亲就让他独自去旧金山贩卖3000只羊。

摩门教是为基督信仰各宗派运动的一个分支,犹他州不少人成为教徒;在新英格兰的摩门教呆上二年后,“万豪先生”上了犹他大学,不过,他的学费是靠做一些小生意赚得,曾向伐木工人卖过毛衣。毕业后,“万豪先生”没有留在犹他州,而是去了几千英里之外的首都华盛顿,当然了,他给自己的人生规划也是做生意。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走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万豪先生”发现,卖乐啤露(rootbeer,也有人译为“根啤”)有市场,于是开了一家卖乐啤露的路边摊。此后,他拿到了以卖“热狗”出名的“艾德熊”( A&W)快餐厅的乐啤露代理经营权,1927年5月20日,仅有9个座位的root beer小店开张了,这就是万豪的前身。

小店是合伙经营,租店面加上购买设备,“万豪先生”和他的合作伙伴花了6000美元。开业后二周,“万豪先生”风尘仆仆地跑回犹他州,完成了人生另一个重大使命——结婚!婚后,“万豪先生”和妻子AliceSheets返回华盛顿。后来,他的儿子、二代接班人J. W. Bill Marriott说,父母是一手结婚证,一手A&W 的root beer 特许经营证创业的。

夏天卖乐啤露生意自然火爆,可一旦天气转冷,那就难以维持生计了。“万豪先生”一辈子坚信,一个事业成功的必须时刻保持着建设性,并且去做有创造性的事情。

如何解决小店生意的季节性难题?改变单一经营品类。“万豪先生”的妻子AliceSheets大学时学西班牙语,她灵机一动,从墨西哥住华盛顿使馆的厨师那边学艺,自此,小店取名为“热辣店”,卖热狗、汉堡,还有墨西哥辣菜、玉米粉蒸肉。以后,“热辣店”发展成了连锁餐厅。

热辣店专柜

1957年,“万豪先生”与妻子艾丽(Allie)创办了万豪历史上的第一家酒店(当时不是以“万豪”冠名)。夫妻创业,女性的力量是伟大的。酒店开业,从酒店张贴的图片到悬挂的窗帘,都是出自艾丽的设计。当1964年,酒店成为一家公司,艾丽既是董事会的一员,还是一位女性高管。

艾丽是一位慈善家,“万豪先生”与妻子事业成功之际,也获得社会地位,他们被艾森豪威尔总统请入白宫共进晚餐,同时,艾丽还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首个“女掌柜”。

家庭在“万豪之母”心中的地位,永远是第一。家中有矛盾时,艾丽是许多棘手事情的“裁判”,也是“和事佬”。 艾丽也是一位“贤妻”,后来,为了照顾自己的丈夫,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万豪“第一夫人” 艾丽((Allie))(右)

到1981年,万豪家族开设的酒店(包括加盟)数量已超过100家,1984年,小比尔·马里奥特(J.W. Bill Marriott)以父之名,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创办了著名的J.W.万豪(J.W.Marriott)酒店。“万豪先生”当年来华盛顿创业时,就有建一个世界上高标准的豪华酒店初衷,儿子把这家超豪华酒店以公司创办者为名,也是一种家族梦的传承,更是突破。自此,酒店成为JW 万豪品牌的全球首家酒店。

如今,万豪集团在全球拥有2000多家酒店,合作伙伴多达14万多家,手上握有十多个世界知名品牌,雄踞全球酒店业之首。

万豪酒店老板怎么请外人?

万豪二代掌门人小比尔·马里奥特(J.W. Bill Marriott)(右)

1953年,也就是1927年那家万豪家族史上第一家小店创办后的第16个年头,那家取名为“HotShoppe”的“热辣店”就上市。发行时每股10.25美元,短短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1966年,Marriott-HotShoppes,Inc.成立后,由32岁的小比尔·马里奥特(J.W. Bill Marriott)子承父业,出任总经理。翌年,他把公司改为万豪集团,自此,万豪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管理公司。

万豪国际集团旗下酒店屡屡被评为“最佳雇主”,成功自有卓越之处,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何独特的成功之道?

万豪为员工颁奖

创始人“万豪先生”创办企业对自己有个原则:“照顾好员工,他们就会照顾好客人。”此话,成了万豪集团企业文化和最重要的理念,即“每一个员工都是最重要的”。

在万豪,上到董事长、下至清洁工,都是平等的、都是企业的主人。万豪“二世” 小比尔·马里奥特说,只有开心的员工,才有开心的客人,才有企业的繁荣。因此,万豪聚餐时,不按职务高低排位,下属与领导之间互相直呼其名,可随时交换意见。

作为家族企业,员工的敬业度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无疑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层面。那么,万豪是怎么做呢?

答案是营造家庭式工作氛围。上面提及,万豪打破企业冰冷的等级森严,其实就是为了形成一种平等的“伙伴”工作气氛。在万豪内部,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把自己有关薪酬、待遇、以及工作上的建言与批评,直接反馈给管理层,也可以直接写信给美国总部的总裁,而且所有的意见及看法均会得到反馈及妥善处理。

每年5月,万豪旗下酒店都会举办答谢活动,经理等高管会穿上普通员工制服到基层工作,感受普通员工日常工作“酸甜苦辣”。而“酒店开放日”那天,员工家属会受邀,穿上酒店制服,体验亲人平日的工作生活。企业、高管、员工、员工家属,四者关系密切了,满意度与信任感无形中得以提升。

早期万豪酒店的游泳池

视人才战略为万豪企业成长的核心战略,除管理理念外,万豪的成功之处在于员工选拔、管理、考核及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有自己一套体系,可更关键的一条,是万豪的企业文化及管理体系能够有很好的传承和延续,无论是经营思想还是管理理念能够始终保持一致,如此保证“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行。(避免因代际交替对企业长期战略的影响,是家族企业传承与发展一个成功要素。)

“以人为本”诚可贵,“不忘初心”价更高!万豪自1927年创办至今,91年的历史,仅仅换了二个家族掌门人,也就是仅出了二位董事会主席,父子二代接力,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在继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其中,已是八旬老人的二代家族掌门人小比尔·马里奥特,自1956年进入企业,担任CEO一职长达40年。

小比尔·马里奥特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安励(Arne Sorenson)在一起

2012年3月,万豪迎来了历史上首位非马里奥特家族成员的首席执行官苏安励(Arne Sorenson),二代掌门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完成了一次接班的代际交替。

苏安励今年59岁,对于他而言,一个外人如何管理近一个世纪的家族企业,面临的挑战自然不小。而对于小比尔·马里奥特来说,把企业交给家族成员以外的人主掌,敢于选用外来接班人,既是朝全球化潮流下现代企业管理方向迈进,也是家族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苏安励出任万豪国际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小比尔·马里奥特退任万豪执行主席和董事会主席。

说及苏安励之前,先说一位万豪财务主管斯蒂芬· 波伦巴赫(Stephen Bollenbach)。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是万豪“小比尔·马里奥特时代”的黑暗时期。由于转型房地产,万豪成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商,而且是全美负债最高的企业之一。

我们知道,美国有两次房地产泡沫,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另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房地产大崩溃。1987年前后的危机大爆发,泡沫破灭后引发房价下跌,进而触及信贷、银行、保险等连锁反应。因商业房地产市场崩溃,小比尔·马里奥特和万豪陷入了法律纠纷。1993年,时年35岁的苏安励,就是当时万豪的代表律师之一,他与万豪家族有了不错的接触和联系。

万豪总裁兼CEO 苏安励

处理万豪的“房灾”时,小比尔·马里奥特返聘了原来的财务主管斯蒂芬· 波伦巴赫,回归之前,他刚帮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处理完“烂摊子”,也就是设法让银行减记其债务。

波伦巴赫给万豪的“疏困计划”,就是拆分企业。即把万豪“一拆为二”,一是把地产业务及债务剥离给“万豪服务”,二是创立万豪国际集团,从事酒店管理业务。这个计划,可以说是万豪生死关头的一个转折点,剥离后,“烂摊子”被隔离、摆脱重负;而酒店业也得以“轻装上阵”,并得以迅猛发展。(不过,那些债主们可不高兴,可以说气急败坏!)

而对万豪而言,关键时刻,企业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酒店的所有者向酒店的运营商转变。如今,万豪旗下的酒店,多退出原来的房地产所有权开发的运营模式,转为从事酒店品牌及运营的管理模式,其实就是由原来的“重资产”转入“轻资产”运营模式。如今的万豪国际旗下的酒店,有一半多为房地产信托基金、私募、或其他投资者所有,而万豪管理上采用二个管理方法,一是直接派驻员工管理,二是授予集团审核合格的第三方管理公司特许运营。(这么一说,您就明白,万达王健林那一套所谓的万达品牌运作的“轻资产”模式,也基本上是这一套路。)

万豪旗下酒店的露天餐厅

选取外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小比尔·马里奥特也有“后继无人”的苦衷。小比尔的女儿黛比(Debbie Marriott),十几岁就进入万豪,可她是5个孩子的妈妈,“相夫教子”已30来年。而长子斯蒂芬(Stephen Marriott),是个双目失明且双耳基本失聪的人,最小儿子戴维(David Marriott),今年40岁,目前负责美东地区的酒店,是个不错的高管,可要掌舵万豪,能力和经验尚还不足,需要历练和学习。

而二儿子约翰(John Marriott),今年53岁,可他崇尚自由,对家族企业不感兴趣。

小比尔·马里奥特选择苏安励作为自己的非家族成员接班人之前,思来想去,其实也经过一番考察及岗位历练。1993年因官司与老板有过联系、留下很深的印象之后,苏安励于1996年正式进入万豪,二年后,老板小比尔力排众议,任命其为首席财务执行官。当他作为接班人培养时,小比尔意识到他没有任何酒店业方面的运营经验,于是又开始对他进行基层历练。2003年,苏安励被任命为负责欧洲运营事务的总裁,旗下有150多家酒店,让他自下而上地了解万豪的酒店业务。

2009年,苏安励回到总部,被任命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11年,万豪国际对外宣布,苏安励获委任为万豪国际集团董事会成员并担任集团CEO一职。2016年,随着万豪国际对喜达屋酒店与度假酒店国际集团的并购完成,万豪国际已成为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旗下汇聚了JW万豪、丽思卡尔顿酒店、喜来登、威斯汀、W酒店等30个领先酒店品牌。

万豪旗下的上海外滩W酒店

去年秋天,正值万豪“90岁”,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飞猪”与万豪国际成立了合资公司,全面运营万豪国际旗下所有线上中文官方平台;而苏安励1984年就来过中国,走了上海、广州和桂林等地,其官网为何会闯下“大祸”,实在使人不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万豪

2.8k
  • 成都天府广场万豪万枫酒店正式签约
  • 法航推出全新La Première头等舱体验,新西兰登陆《我的世界》游戏 | 一周旅行指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万豪酒店的用人逻辑

视人才战略为万豪企业成长的核心战略,除管理理念外,万豪的成功之处在于员工选拔、管理、考核及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有自己一套体系,更关键的是,万豪的企业文化及管理体系能够有很好的传承和延续,无论是经营思想还是管理理念能够始终保持一致,如此保证“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行。

今年1月,万豪酒店集团在发给其中国会员的活动邮件中,把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列为了“国家”;可在万豪官方微博几度发声明致歉的同时,又被指在推特上点赞“藏独”言论。

这个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挑战了中国人的底线,引起网友的愤怒和谴责!“闯祸”之后,相关方面已对其予以立案调查,万豪国际集团总裁兼CEO苏安励发了致歉信,并表示进行彻底的内部审查。

从一个卖乐啤露路边摊到全球酒店王国

“万豪先生”父子

家族企业如何来遴选接班人,特别是职业经理人,乃本篇文章关注的方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下全球连锁酒店巨头万豪,还是先说说它的前世今生吧!

万豪创建于1927年,创始人“万豪先生”( J.WillardMarriott)正好是27岁。J.WillardMarriott生于1900年9月,家中排行老二,父亲在美国犹他州有一个小农场,种植甜菜,也养牲口。

小时候,父亲就教他,男人要有责任感,更令人称奇的是,小“万豪先生”打小就有经商天赋。13岁的时候,他就召集兄弟姐妹在自家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菜,赢得了2000美元的收成,一下子博得父亲的信任。转过年,父亲就让他独自去旧金山贩卖3000只羊。

摩门教是为基督信仰各宗派运动的一个分支,犹他州不少人成为教徒;在新英格兰的摩门教呆上二年后,“万豪先生”上了犹他大学,不过,他的学费是靠做一些小生意赚得,曾向伐木工人卖过毛衣。毕业后,“万豪先生”没有留在犹他州,而是去了几千英里之外的首都华盛顿,当然了,他给自己的人生规划也是做生意。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走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万豪先生”发现,卖乐啤露(rootbeer,也有人译为“根啤”)有市场,于是开了一家卖乐啤露的路边摊。此后,他拿到了以卖“热狗”出名的“艾德熊”( A&W)快餐厅的乐啤露代理经营权,1927年5月20日,仅有9个座位的root beer小店开张了,这就是万豪的前身。

小店是合伙经营,租店面加上购买设备,“万豪先生”和他的合作伙伴花了6000美元。开业后二周,“万豪先生”风尘仆仆地跑回犹他州,完成了人生另一个重大使命——结婚!婚后,“万豪先生”和妻子AliceSheets返回华盛顿。后来,他的儿子、二代接班人J. W. Bill Marriott说,父母是一手结婚证,一手A&W 的root beer 特许经营证创业的。

夏天卖乐啤露生意自然火爆,可一旦天气转冷,那就难以维持生计了。“万豪先生”一辈子坚信,一个事业成功的必须时刻保持着建设性,并且去做有创造性的事情。

如何解决小店生意的季节性难题?改变单一经营品类。“万豪先生”的妻子AliceSheets大学时学西班牙语,她灵机一动,从墨西哥住华盛顿使馆的厨师那边学艺,自此,小店取名为“热辣店”,卖热狗、汉堡,还有墨西哥辣菜、玉米粉蒸肉。以后,“热辣店”发展成了连锁餐厅。

热辣店专柜

1957年,“万豪先生”与妻子艾丽(Allie)创办了万豪历史上的第一家酒店(当时不是以“万豪”冠名)。夫妻创业,女性的力量是伟大的。酒店开业,从酒店张贴的图片到悬挂的窗帘,都是出自艾丽的设计。当1964年,酒店成为一家公司,艾丽既是董事会的一员,还是一位女性高管。

艾丽是一位慈善家,“万豪先生”与妻子事业成功之际,也获得社会地位,他们被艾森豪威尔总统请入白宫共进晚餐,同时,艾丽还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首个“女掌柜”。

家庭在“万豪之母”心中的地位,永远是第一。家中有矛盾时,艾丽是许多棘手事情的“裁判”,也是“和事佬”。 艾丽也是一位“贤妻”,后来,为了照顾自己的丈夫,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万豪“第一夫人” 艾丽((Allie))(右)

到1981年,万豪家族开设的酒店(包括加盟)数量已超过100家,1984年,小比尔·马里奥特(J.W. Bill Marriott)以父之名,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创办了著名的J.W.万豪(J.W.Marriott)酒店。“万豪先生”当年来华盛顿创业时,就有建一个世界上高标准的豪华酒店初衷,儿子把这家超豪华酒店以公司创办者为名,也是一种家族梦的传承,更是突破。自此,酒店成为JW 万豪品牌的全球首家酒店。

如今,万豪集团在全球拥有2000多家酒店,合作伙伴多达14万多家,手上握有十多个世界知名品牌,雄踞全球酒店业之首。

万豪酒店老板怎么请外人?

万豪二代掌门人小比尔·马里奥特(J.W. Bill Marriott)(右)

1953年,也就是1927年那家万豪家族史上第一家小店创办后的第16个年头,那家取名为“HotShoppe”的“热辣店”就上市。发行时每股10.25美元,短短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1966年,Marriott-HotShoppes,Inc.成立后,由32岁的小比尔·马里奥特(J.W. Bill Marriott)子承父业,出任总经理。翌年,他把公司改为万豪集团,自此,万豪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管理公司。

万豪国际集团旗下酒店屡屡被评为“最佳雇主”,成功自有卓越之处,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何独特的成功之道?

万豪为员工颁奖

创始人“万豪先生”创办企业对自己有个原则:“照顾好员工,他们就会照顾好客人。”此话,成了万豪集团企业文化和最重要的理念,即“每一个员工都是最重要的”。

在万豪,上到董事长、下至清洁工,都是平等的、都是企业的主人。万豪“二世” 小比尔·马里奥特说,只有开心的员工,才有开心的客人,才有企业的繁荣。因此,万豪聚餐时,不按职务高低排位,下属与领导之间互相直呼其名,可随时交换意见。

作为家族企业,员工的敬业度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无疑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层面。那么,万豪是怎么做呢?

答案是营造家庭式工作氛围。上面提及,万豪打破企业冰冷的等级森严,其实就是为了形成一种平等的“伙伴”工作气氛。在万豪内部,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把自己有关薪酬、待遇、以及工作上的建言与批评,直接反馈给管理层,也可以直接写信给美国总部的总裁,而且所有的意见及看法均会得到反馈及妥善处理。

每年5月,万豪旗下酒店都会举办答谢活动,经理等高管会穿上普通员工制服到基层工作,感受普通员工日常工作“酸甜苦辣”。而“酒店开放日”那天,员工家属会受邀,穿上酒店制服,体验亲人平日的工作生活。企业、高管、员工、员工家属,四者关系密切了,满意度与信任感无形中得以提升。

早期万豪酒店的游泳池

视人才战略为万豪企业成长的核心战略,除管理理念外,万豪的成功之处在于员工选拔、管理、考核及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有自己一套体系,可更关键的一条,是万豪的企业文化及管理体系能够有很好的传承和延续,无论是经营思想还是管理理念能够始终保持一致,如此保证“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行。(避免因代际交替对企业长期战略的影响,是家族企业传承与发展一个成功要素。)

“以人为本”诚可贵,“不忘初心”价更高!万豪自1927年创办至今,91年的历史,仅仅换了二个家族掌门人,也就是仅出了二位董事会主席,父子二代接力,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在继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其中,已是八旬老人的二代家族掌门人小比尔·马里奥特,自1956年进入企业,担任CEO一职长达40年。

小比尔·马里奥特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安励(Arne Sorenson)在一起

2012年3月,万豪迎来了历史上首位非马里奥特家族成员的首席执行官苏安励(Arne Sorenson),二代掌门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完成了一次接班的代际交替。

苏安励今年59岁,对于他而言,一个外人如何管理近一个世纪的家族企业,面临的挑战自然不小。而对于小比尔·马里奥特来说,把企业交给家族成员以外的人主掌,敢于选用外来接班人,既是朝全球化潮流下现代企业管理方向迈进,也是家族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苏安励出任万豪国际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小比尔·马里奥特退任万豪执行主席和董事会主席。

说及苏安励之前,先说一位万豪财务主管斯蒂芬· 波伦巴赫(Stephen Bollenbach)。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是万豪“小比尔·马里奥特时代”的黑暗时期。由于转型房地产,万豪成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商,而且是全美负债最高的企业之一。

我们知道,美国有两次房地产泡沫,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另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房地产大崩溃。1987年前后的危机大爆发,泡沫破灭后引发房价下跌,进而触及信贷、银行、保险等连锁反应。因商业房地产市场崩溃,小比尔·马里奥特和万豪陷入了法律纠纷。1993年,时年35岁的苏安励,就是当时万豪的代表律师之一,他与万豪家族有了不错的接触和联系。

万豪总裁兼CEO 苏安励

处理万豪的“房灾”时,小比尔·马里奥特返聘了原来的财务主管斯蒂芬· 波伦巴赫,回归之前,他刚帮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处理完“烂摊子”,也就是设法让银行减记其债务。

波伦巴赫给万豪的“疏困计划”,就是拆分企业。即把万豪“一拆为二”,一是把地产业务及债务剥离给“万豪服务”,二是创立万豪国际集团,从事酒店管理业务。这个计划,可以说是万豪生死关头的一个转折点,剥离后,“烂摊子”被隔离、摆脱重负;而酒店业也得以“轻装上阵”,并得以迅猛发展。(不过,那些债主们可不高兴,可以说气急败坏!)

而对万豪而言,关键时刻,企业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酒店的所有者向酒店的运营商转变。如今,万豪旗下的酒店,多退出原来的房地产所有权开发的运营模式,转为从事酒店品牌及运营的管理模式,其实就是由原来的“重资产”转入“轻资产”运营模式。如今的万豪国际旗下的酒店,有一半多为房地产信托基金、私募、或其他投资者所有,而万豪管理上采用二个管理方法,一是直接派驻员工管理,二是授予集团审核合格的第三方管理公司特许运营。(这么一说,您就明白,万达王健林那一套所谓的万达品牌运作的“轻资产”模式,也基本上是这一套路。)

万豪旗下酒店的露天餐厅

选取外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小比尔·马里奥特也有“后继无人”的苦衷。小比尔的女儿黛比(Debbie Marriott),十几岁就进入万豪,可她是5个孩子的妈妈,“相夫教子”已30来年。而长子斯蒂芬(Stephen Marriott),是个双目失明且双耳基本失聪的人,最小儿子戴维(David Marriott),今年40岁,目前负责美东地区的酒店,是个不错的高管,可要掌舵万豪,能力和经验尚还不足,需要历练和学习。

而二儿子约翰(John Marriott),今年53岁,可他崇尚自由,对家族企业不感兴趣。

小比尔·马里奥特选择苏安励作为自己的非家族成员接班人之前,思来想去,其实也经过一番考察及岗位历练。1993年因官司与老板有过联系、留下很深的印象之后,苏安励于1996年正式进入万豪,二年后,老板小比尔力排众议,任命其为首席财务执行官。当他作为接班人培养时,小比尔意识到他没有任何酒店业方面的运营经验,于是又开始对他进行基层历练。2003年,苏安励被任命为负责欧洲运营事务的总裁,旗下有150多家酒店,让他自下而上地了解万豪的酒店业务。

2009年,苏安励回到总部,被任命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11年,万豪国际对外宣布,苏安励获委任为万豪国际集团董事会成员并担任集团CEO一职。2016年,随着万豪国际对喜达屋酒店与度假酒店国际集团的并购完成,万豪国际已成为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旗下汇聚了JW万豪、丽思卡尔顿酒店、喜来登、威斯汀、W酒店等30个领先酒店品牌。

万豪旗下的上海外滩W酒店

去年秋天,正值万豪“90岁”,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飞猪”与万豪国际成立了合资公司,全面运营万豪国际旗下所有线上中文官方平台;而苏安励1984年就来过中国,走了上海、广州和桂林等地,其官网为何会闯下“大祸”,实在使人不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