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羽联巡回赛德国公开赛正在开打,但“吐槽”成了比赛关键词。
新赛季,国际羽联公布发球新规,击球时羽毛球与球场地面距离必须低于1.15米,德国赛是新规执行的首站比赛。3月8日,正在征战的林丹在微博对于新规提出质疑,一众运动员同样大吐苦水,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甚至以退赛表示不满。
在此之前,国际羽联对于发球的规定是击球点不得过腰。但2017年底,羽联在牙买加召开年度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羽毛球发球新规,新规要求发球时击球点的高度不能超过1.15米。这意味着,高大的球手只能低头弯腰进行发球,动作显得别扭。

经过数个比赛日,林丹似乎难以忍受新规的存在,发文猛烈抨击:“羽联你们又想干吗?你们改发球的规则意义在哪里?是为了羽毛球变得好?”
“说句实话这简直荒谬,今年德国开始推行新发球规则,很多球员都被判罚违例,我也被判了,现在比赛的重心不再是球员,裁判他们能直接导致比赛的走向。”
“总觉得你们在学网球,可是学得并不精准,你们更需要去走访运动员、教练员的建议,而不是几个人在房间里就推行出一个新的规则。”
由于球员实际身高千差万别,新规显然对大个子球员产生极大的不利,身高达1米94的丹麦名将安赛龙是其中一员。此前,安赛龙就曾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视频,用蹲地发球和跪地发球等搞笑的姿势调侃羽联,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里约女单银牌得主辛杜的教练戈比昌德认为,国际羽联做出错误决定,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并指出羽联动机不纯,为了提升收视率枉顾运动员利益。
即便是矮个子球员同样怨声载道,来自中国香港的选手甘超宇在德国赛中先后6次被吹罚发球犯规,导致他不得不用正手发球避免再次犯规。赛后,他吐槽道:“我以为自己很矮所以不会犯规,但比赛还没有打几分就被判了2次犯规,难道是因为我长太高了?”最后,甘超宇以“烂规则”来形容新的发球新规。
不仅于此,正在德国公开赛感受发球新规的球员都在表示谴责。印度女双球员斯基·瑞迪说道,“这太具有挑战性,现在所有球员都将精力放在发球上,很多球员都改变自己的发球方式,还是出现失误,这除了让球员生气,也只能增加她们的挫败感。”
丹麦男双选手彼得森则认为,“这是疯了,对于大多数球员都太难了,简直是对高个子球员的歧视,尤其是我和搭档科尔丁,使得我们必须找到新方式来打比赛,而实际上,裁判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他们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确定是否超过1.15米。”
除此之外,本赛季,国际羽联的另一项举措也引起公愤。世界单打前15和双打前10的选手,被强制规定必须参加至少12站巡回赛。对于林丹和李宗伟这样的老将而言,体能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但如果不能完成则要被罚款。
本赛季前两站比赛,林丹不得不参赛,但均是一轮游,被认为是刷参赛数据。而李宗伟则对罚钱已经不在乎,直接退出部分比赛。
男单世界第一安塞龙直言,“如果一位球员一年参加20项赛事,身心都会非常疲累,也肯定会增添更多伤势,但很遗憾,羽联却不想改变。”
截至目前,国际羽联没有正面回应一众球员的质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