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优客工场、无界空间宣布合并 国内共享办公空间继续整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优客工场、无界空间宣布合并 国内共享办公空间继续整合

优客工场投其他共享办公团队更多不是为了投资回报,更重要的是,整合共享办公领域各家的资源。

3月9日,共享办公领域的独角兽优客工场宣布,与无界空间正式合并。

优客工场对界面表示,双方在运营管理上保持独立,无界空间作为优客工场旗下品牌继续使用,不过未透露交易细节。

优客工场和无界空间此前已经建立过合作,2016年,优客工场已经以战略股权合作的方式参与了无界空间的A轮融资。

此次合并后,双方将重点打通会员体系,开展双方空间入驻企业的交流协作、企业服务资源对接、社区运营服务标准化。

优客工场由毛大庆成立于2015年4月,是全球共享办公领域除了WeWork以外的另一只独角兽。

截止2017 年 12 月,优客工场在全球 35 座城市布局了 120 个共享办公空间,同时还在积极开展国际化战略,海外已落地洛杉矶、纽约、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新加坡及雅加达等。

无界空间同样成立于 2015 年,主要布局在北京,目前全国已布局 23 个空间,总面积接近 10 万平,服务 700+企业。

无界空间

根据优客工场,双方会员总数目前已达到20万+量级。无界空间入驻了每日优鲜、蔚来汽车、VIPKID等创业公司。优客工场则聚集了亚马逊中国、ofo、摩拜、bilibili、今日头条等。

尽管双方成立时间近似,但双方相比,目前显然优客工场规模更大,而这跟优客工场的开放战略相关,而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大庆也已经是多家共享办公团队的董事了。

优客工场一直在寻求跟其他家共享办公运营商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

2016年3月,优客工场战略入股无界空间;

2017年4月,宣布收购洪泰创新空间,这项收购于两个月前完成;

2017年7月,战略投资华南共享办公团队Wedo;

2017年9月,与“方糖小镇”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子公司;

最新的就是这次,和无界空间完全合并。

除了在国内,优客工场正在海外扩张,也采取了类似的战略,通过投资当地团队实现扩张。

2017年7月,优客工场宣布与美国共享办公空间Serendipity Labs合作,虽然,这成了优客工场惹上和WeWork官司的一个导火索。

今年9月,优客工场投资了印尼共享办公空间团队ReWork,开始布局东南亚。

优客工场投其他共享办公团队更多不是为了投资回报,更重要的是,整合共享办公领域各家的资源。优客工场甚至曾经发起过共享办公领域的“万向空间联盟”,推荐联盟成员采用优客工场研发的空间管理系统。

“联合办公应该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跟企业资源流动的高速投入,其实是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我一直把共享办公当成城市基础设施的看待。”毛大庆认为,“联合办公有一个更大的资源是企业池,我们谈的第一条就是客户打通,这是最关键的,等于我们把两个铁路运营公司运营的客户放在一块。”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大庆能在接受界面采访的时候这样表示

和WeWork做一下对比,即便WeWork已经达到现在的体量,它却很少和与其做同类业务的团队有合作,不多的几次收购都和办公软件相关,直到2017年8月才收购了东南亚一家共享办公团队Spacemob。

从某种程度上说,WeWork的战略类似于像苹果一样打造高端而且封闭的生态,独家掌握会员,每家店都亲自运营。即便成立了本地化团队,依然在WeWork的统一品牌管理下。而优客工场正在进行的战略则更像谷歌,采用开放的生态系统,更多第三方建立合作,合作方式灵活。

“我同意的一个观点是,共享办公是一个具有网络规模效应的生意“,毛大庆曾对界面表示,“而且是全球级别上的。”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具有海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也希望进入中国。全球化网络布局决定了共享办公运营商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在全球化网络布局已经建立规模壁垒的自然是WeWork,这也是除了社区建设、大公司在入驻WeWork之外,WeWork最喜欢讲的故事。

WeWork威海路店开业

创立于2010年的WeWork ,截止到目前,已经扩张至全球17个国家,52个城市,163个地点,拥有15万名会员。WeWork在今年陆续拿到多笔大额融资,最近也是最大的一笔来自软银Vision Fund的44亿美元,估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

根据优客工场,这次合并完成后,其估值达到近110亿元人民币,而WeWork在2017年8月拿到软银44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到200亿美元。

即便优客工场在门店数量和会员规模上和WeWork差别只有2倍左右,但二者估值却相差将近10倍,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原因在于WeWork的门店布局是全球,而优客工场则基本在中国。

如果说软性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是难以捉摸的,WeWork的全球化的网络规模被认为是其硬性壁垒,而且是其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的。“从社区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国际社区,我们可以为会员带来全球的资源,开拓全球业务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其他的共享办公空间运营者拥有这样可以享受全球资源的国际化社区。”WeWork的一位高管曾在接受界面采访时表示,这也是几乎所有的WeWork高管在采访中喜欢强调的。

WeWork在全球各个重要市场大多已有布局,但只是作为其全球化网络的节点,以节点布局的速度均衡扩张,在大多数海外市场的办公空间远远没有达到其在美国那样的网络密度。尽管这些竞争者在国际布局上还不及WeWork,但在本土市场的密度却更高。这显然分流了WeWork在当地的客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本地市场的客户拓展,有国际扩张需求的客户毕竟占比更少。

自从2016年4月进入中国以来,WeWork在大中华区目前只在北京、上海、香港3个城市开设了9个办公空间,另有3个办公空间即将开业,预计在2017年底将拥有超过1.5万名会员。 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客户拓展,比如吸引一些对中国城市网络有需求,但海外扩张需求弱的客户。

不过,为了抵御本土市场竞争,WeWork正在几个重点市场建立本地化团队或者单独的实体,比如中国WeWork,WeWork日本和WeWork太平洋,整个亚洲的扩张进程都在加速。

弘毅投资和WeWork宣布成立中国WeWork的时候表示,本地化的团队组建,将是中国WeWork首先面对的重要任务。“现在我这儿重要的工作是尽快把本地化团队建立起来,从CEO到高管,到每一个城市的负责人,我们都在找人。”弘毅投资董事长兼CEO赵令欢表示,在中国WeWork团队组建后,将会大大加快扩张速度,以及将会向二线城市下沉。

根据优客工场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共享办公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9年我国共享办公总运营面积将到达5100万平米,而到2030年,30%的办公空间将以共享办公的形式存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优客工场、无界空间宣布合并 国内共享办公空间继续整合

优客工场投其他共享办公团队更多不是为了投资回报,更重要的是,整合共享办公领域各家的资源。

3月9日,共享办公领域的独角兽优客工场宣布,与无界空间正式合并。

优客工场对界面表示,双方在运营管理上保持独立,无界空间作为优客工场旗下品牌继续使用,不过未透露交易细节。

优客工场和无界空间此前已经建立过合作,2016年,优客工场已经以战略股权合作的方式参与了无界空间的A轮融资。

此次合并后,双方将重点打通会员体系,开展双方空间入驻企业的交流协作、企业服务资源对接、社区运营服务标准化。

优客工场由毛大庆成立于2015年4月,是全球共享办公领域除了WeWork以外的另一只独角兽。

截止2017 年 12 月,优客工场在全球 35 座城市布局了 120 个共享办公空间,同时还在积极开展国际化战略,海外已落地洛杉矶、纽约、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新加坡及雅加达等。

无界空间同样成立于 2015 年,主要布局在北京,目前全国已布局 23 个空间,总面积接近 10 万平,服务 700+企业。

无界空间

根据优客工场,双方会员总数目前已达到20万+量级。无界空间入驻了每日优鲜、蔚来汽车、VIPKID等创业公司。优客工场则聚集了亚马逊中国、ofo、摩拜、bilibili、今日头条等。

尽管双方成立时间近似,但双方相比,目前显然优客工场规模更大,而这跟优客工场的开放战略相关,而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大庆也已经是多家共享办公团队的董事了。

优客工场一直在寻求跟其他家共享办公运营商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

2016年3月,优客工场战略入股无界空间;

2017年4月,宣布收购洪泰创新空间,这项收购于两个月前完成;

2017年7月,战略投资华南共享办公团队Wedo;

2017年9月,与“方糖小镇”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子公司;

最新的就是这次,和无界空间完全合并。

除了在国内,优客工场正在海外扩张,也采取了类似的战略,通过投资当地团队实现扩张。

2017年7月,优客工场宣布与美国共享办公空间Serendipity Labs合作,虽然,这成了优客工场惹上和WeWork官司的一个导火索。

今年9月,优客工场投资了印尼共享办公空间团队ReWork,开始布局东南亚。

优客工场投其他共享办公团队更多不是为了投资回报,更重要的是,整合共享办公领域各家的资源。优客工场甚至曾经发起过共享办公领域的“万向空间联盟”,推荐联盟成员采用优客工场研发的空间管理系统。

“联合办公应该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跟企业资源流动的高速投入,其实是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我一直把共享办公当成城市基础设施的看待。”毛大庆认为,“联合办公有一个更大的资源是企业池,我们谈的第一条就是客户打通,这是最关键的,等于我们把两个铁路运营公司运营的客户放在一块。”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大庆能在接受界面采访的时候这样表示

和WeWork做一下对比,即便WeWork已经达到现在的体量,它却很少和与其做同类业务的团队有合作,不多的几次收购都和办公软件相关,直到2017年8月才收购了东南亚一家共享办公团队Spacemob。

从某种程度上说,WeWork的战略类似于像苹果一样打造高端而且封闭的生态,独家掌握会员,每家店都亲自运营。即便成立了本地化团队,依然在WeWork的统一品牌管理下。而优客工场正在进行的战略则更像谷歌,采用开放的生态系统,更多第三方建立合作,合作方式灵活。

“我同意的一个观点是,共享办公是一个具有网络规模效应的生意“,毛大庆曾对界面表示,“而且是全球级别上的。”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具有海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也希望进入中国。全球化网络布局决定了共享办公运营商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在全球化网络布局已经建立规模壁垒的自然是WeWork,这也是除了社区建设、大公司在入驻WeWork之外,WeWork最喜欢讲的故事。

WeWork威海路店开业

创立于2010年的WeWork ,截止到目前,已经扩张至全球17个国家,52个城市,163个地点,拥有15万名会员。WeWork在今年陆续拿到多笔大额融资,最近也是最大的一笔来自软银Vision Fund的44亿美元,估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

根据优客工场,这次合并完成后,其估值达到近110亿元人民币,而WeWork在2017年8月拿到软银44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到200亿美元。

即便优客工场在门店数量和会员规模上和WeWork差别只有2倍左右,但二者估值却相差将近10倍,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原因在于WeWork的门店布局是全球,而优客工场则基本在中国。

如果说软性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是难以捉摸的,WeWork的全球化的网络规模被认为是其硬性壁垒,而且是其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的。“从社区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国际社区,我们可以为会员带来全球的资源,开拓全球业务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其他的共享办公空间运营者拥有这样可以享受全球资源的国际化社区。”WeWork的一位高管曾在接受界面采访时表示,这也是几乎所有的WeWork高管在采访中喜欢强调的。

WeWork在全球各个重要市场大多已有布局,但只是作为其全球化网络的节点,以节点布局的速度均衡扩张,在大多数海外市场的办公空间远远没有达到其在美国那样的网络密度。尽管这些竞争者在国际布局上还不及WeWork,但在本土市场的密度却更高。这显然分流了WeWork在当地的客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本地市场的客户拓展,有国际扩张需求的客户毕竟占比更少。

自从2016年4月进入中国以来,WeWork在大中华区目前只在北京、上海、香港3个城市开设了9个办公空间,另有3个办公空间即将开业,预计在2017年底将拥有超过1.5万名会员。 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客户拓展,比如吸引一些对中国城市网络有需求,但海外扩张需求弱的客户。

不过,为了抵御本土市场竞争,WeWork正在几个重点市场建立本地化团队或者单独的实体,比如中国WeWork,WeWork日本和WeWork太平洋,整个亚洲的扩张进程都在加速。

弘毅投资和WeWork宣布成立中国WeWork的时候表示,本地化的团队组建,将是中国WeWork首先面对的重要任务。“现在我这儿重要的工作是尽快把本地化团队建立起来,从CEO到高管,到每一个城市的负责人,我们都在找人。”弘毅投资董事长兼CEO赵令欢表示,在中国WeWork团队组建后,将会大大加快扩张速度,以及将会向二线城市下沉。

根据优客工场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共享办公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9年我国共享办公总运营面积将到达5100万平米,而到2030年,30%的办公空间将以共享办公的形式存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