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华义
15895人遇难、2539人失踪、73349人依然避难,257吨核燃料堆芯熔化、约100万吨污染水仍难以处理,这就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留下的相关数据。日本“3·11大地震”过去七周年,灾区复兴虽取得一些进展,但核事故阴影依然难以抹去。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说:那一天彻底改变了福岛的命运!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重创日本东北部地区,受灾最重的是福岛、宫城和岩手三县,地震和海啸直接导致福岛县1614人遇难,宫城县有9540人遇难。核事故给福岛带来了更深伤害,让原本物产丰饶、环境优美之地变得令人生畏,至今依然有大片土地被划为“禁区”。福岛县总人口比灾难前减少了约14.8万人,仅福岛一县至今仍有近5万人过着避难生活。
虽然福岛县需要避难的“禁区”不断缩小,从2011年的1600多平方公里缩小到目前约37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2.7%),但在新近解除避难指示的区域,原居民愿意返乡的寥寥无几。饭馆村在核事故后常常见诸报端,当地居民返乡率仅有约十分之一。福岛第一核电站以南的富冈町居民返乡率不足5%。
愿意返乡的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带着孩子的家庭已在他乡立足,不愿返回仍在核事故阴影下的故乡。很多当地居民对日本政府解除“禁区”的依据(年辐射量低于20毫希沃特)不能接受。
2017年初,记者曾前往福岛第一核电站采访,核电站附近城镇和乡村早已成为“禁区”,只有一条国道公路可穿越,那里满目荒芜破败,一片沉寂中只有核辐射检测仪的报警音提醒着“看不见”的危险。
从距福岛第一核电站大约20公里处开始,就能不时看到大量黑色垃圾袋堆积于道旁田地,这是除污染作业后堆积起来的核污染土。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截至2017年初,污染土等废弃物总量已超过1500万立方米。虽然有关方面已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规划了一个可容纳2200万立方米废弃物的过渡性贮藏地,逐渐将分散于各处的废弃物集中保存,但最终如何处理核污染废弃物依然没有眉目。
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说,2011年福岛经历了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等多重灾害,不仅在日本,在世界上也史无前例。那一天彻底改变了福岛的命运和历史。福岛县还在经受痛苦,核事故带来的多重灾害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内堀雅雄也强调,目前福岛县受核事故影响的区域正在减小。到本月底,除了难以返回区域外,全县清除地表核污染物质的工作将全部完成;福岛县主要城镇的空间辐射水平降低到与国际主要城市同等水平;全县外国游客数量超过了地震前水平。
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福岛县政府没有主动权,由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主导。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制定的目标是在核事故后的30年到40年完成反应堆报废工作。然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所面临的堆芯熔化核残渣如何取出、上百万吨污水如何处置等问题依然十分艰巨。
受地震和海啸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发生堆芯熔化事故,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失去冷却的核燃料棒在高温下熔毁,掉落到安全壳底部等地方形成核残渣。有关数据显示,在核事故中共有257吨核燃料发生堆芯熔化,熔化后的燃料棒和压力容器内的其他金属物质混合起来,总重达到880吨,如何取出这些超高辐射核残渣成为最大难题。
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堆负责人增田尚宏介绍,目前约有5000人在辐射非常高的1至3号机组附近作业,相关工作人员需最高程度防护装备。东电公司利用机器人等对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部进行了探测拍摄,初步掌握了核残渣分布情况,将用于今后制定核残渣取出方案。
增田尚宏说,目前1至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还分别有392、615和566根乏燃料棒。根据废堆中长期路线图,将于今年年中开始取出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目前已在3号机组上方安装顶篷,用于取出燃料棒时防止核物质飞散。1号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燃料棒取出作业将于2023年开始实施。
增田尚宏说,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将于2019年制定取出1号机组内核残渣的方案,并计划于2021年内,即福岛核事故发生10年后开始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残渣。预计彻底完成反应堆报废工作需要30至40年时间,即到2041年至2051年才有可能彻底完成。
除了最为棘手的核燃料棒及核残渣清理工作外,核污水也是一大难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院内林立着上千个巨型污水储水罐,核污水总量约100万吨。现在每天增加的核污水量虽然从两年前的400吨减少到约100吨,但由于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氚难以被净化,东电公司不得不持续新增储水罐保管核污水,计划到2020年将储水罐容量增加到137万吨。
东电公司董事长川村隆曾表示考虑将核污水排入大海,但遭到当地渔民等反对。国际社会也非常关注日本政府的污水处置方案,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等正为此冥思苦想。
来源:新华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