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湖南,凭什么PK掉中国其他省,成为最佳旅行目的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湖南,凭什么PK掉中国其他省,成为最佳旅行目的地?

旅行圣经《孤独星球》公布了2018年最佳旅行目的地推荐榜单,湖南惊喜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2018十大最物有所值旅行地”。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150 篇 原 创 主 文 -

湖南,最物有所值?

湖南

一个在自驾者眼里不大起眼的省份

论神秘高洁,咱们已有西藏

论大气壮阔,有新疆

论绚丽多姿,有四川

论风花雪月,有云南

......

然而就在去年10月

旅行圣经《孤独星球》公布了

2018年最佳旅行目的地推荐榜单

湖南惊喜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

“2018十大最物有所值旅行地”

为什么会是湖南?

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地叨一叨

山川锦绣

<把眼睛交给奇幻的仙境>

有人是这么评价湖南的:

如果把中国比喻成金字塔,分三层设计,无疑青藏高原是傲立顶层的脑袋;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就是承上启下排列的身躯,他们位于第二层;其余的地方就是中国的两条腿,处于第三层,而湖南就位于第三层的最西部,也就是在大腿位置,好像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如是就成了高低不平的群山丘陵地带。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

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湖南整个地貌轮廓很有趣,一个朝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是大面积的低山和丘陵,北部是洞庭湖冲积平原。

仔细一看,三面腾起的山地像一片卷了边的树叶,将境内无数山川河流囊入怀中;著名的湘、资、沅、澧四水像树叶的经脉,蜿蜒着向北方奔腾而去,汇聚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最后与长江汇合,流入海洋。

底图来源@地之图

跟江汉平原的一马平川不一样,这里山多水多奇景多,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早在唐末宋初,来湘的游客就感叹其山水景观之丰富和齐备,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首曲子、一幅画已不足以表达。

于是“潇湘八景”这种中国山水景观特有的概述和可用诗、文、画、曲全景表达的方式应运而生,一度成了各地文人墨客的“爆款题材”。(所以说现在广州的“羊城八景”,北京的“燕京八景”,西安的“关中八景”,其实都是“山寨”...)

潇湘八景所指的八个地方

湖南的好去处实在太多了

你可以在张家界感受阿凡达式的奇幻仙境

摄影@张家界摄影旅游

在依水而建的凤凰古城感受“梦里边城风月”

@东方IC/图虫创意

或者深入湘西腹地

感受少数民族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敬

物华天宝

<把舌头交给火红的辣椒>

如果你是个吃货,这里一样不会令你失望。《史记》记载:“楚地饶食,无饥馑之患”。

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南地貌类型较为丰富:山区、丘陵、平原、湖泊、河川;加上地处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在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山水田土里的各类物种繁衍生长,物产极为丰富,堪称“鱼米之乡”。

湘菜在此基础上发源、成熟,历经各个时代的发展,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爱点美团外卖的同学对湘菜应该很眼熟了,湘菜离不开火红红的辣椒,它是湘菜的灵魂。

看了都会流口水的口味虾

明朝末年(约1640年),辣椒被引进中国。

辣椒种子从浙江来到湖南这片肥沃而湿润的土地上,不仅没被排斥,反而迅速落地生根,赢得人们的青睐。

世界辣椒带及辣椒在世界传播的路径@中国国家地理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地适宜种植辣椒,加之山区生民常受气候的阴郁与潮湿之苦,辣椒驱寒祛湿的特长得以发光发热。

另一方面,古代湖南经济相对封闭落后,交通不便、流通不畅,省外时蔬较难进入本地、食盐昂贵且难以获取,而辣椒味美价廉,又能杀菌消毒,于是成了农家最受欢迎的蔬菜。

300多年的吃辣历史,已经把湖南人惯得无辣不欢。

厨师离了辣椒根本没法炒菜,一盘素炒大白菜也演变成剁椒炒芽白;据说湘北岳阳山区还有把辣椒当作糖果逗小孩的习惯。

双峰县湘春酱菜园的员工在晒制辣酱

在那个商品短缺、流通不便的计划经济时代,湘人出行一定要带辣椒酱,等到辣酱用完之时,就是回乡之时...

地灵出人杰

<把心交给厚重的人文底蕴>

要说到文化底蕴方面,湖南也没在怕的。

湖南的历史,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长,在这期间,老祖宗们靠着山水自然的恩赐,辛勤拼搏,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你比方说这里有舜帝墓、炎帝陵;有媲美北国的南长城;有神秘的里耶文化;有对人类文明影响极大的东汉“蔡侯纸”;有世界上目前仅存的女性专用文字——江永女书;有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处处古韵犹存。

岳麓书院门前的对联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但湖南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它在近代中国的动荡岁月里,一窝蜂地涌现出众多政治军事人才,成为影响中国的关键力量。

以《辞海》为据,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人士44人,居全国之首,写下半部中国近代史。

问题来了,为什么近代湖南能够产生如此多的英杰?

所谓时势造英雄,赶上了特殊的时机是原因之一,但总的来说是湖南人“爱搞事情”。

其实最初的湖南人不爱搞事情。古代湖南是“南蛮之地”,开发缓慢,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大都是苗瑶等“蛮族”,文物远逊于中原和东南地区,所以“湖南人物,罕见史传”。

绿色路径为唐代至清代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人口迁移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湖南连遭战乱,人丁锐减,十室九空,随后有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大多是江西人),全省人口素质得到了更新:既糅合了移民的开拓与进取精神,又通过与少数民族联姻,附加上苗瑶等族强悍、刻苦的个性。

于是逐渐形成了“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也就是能吃苦又能战斗的特殊民风。

岳阳楼@东方IC/图虫创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这句千古名句大家都很熟悉。

范仲淹写下的《岳阳楼记》对湖南人影响很深,岳阳楼成了先忧后乐的精神象征,激励历代湖湘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这就是湖南

历史与今日的光辉

让这片锦绣山川更别具韵味

不管你为了湖南的哪一点而来

当你真正走近

一定会发现这里更多的精彩

主要参考文献:王越《美丽湖南》;聂荣华、万里《湖湘文化通论》;周兴旺《湖南人,凭什么》;常建《湖南人的性格解读》;杨旭明《辣椒在湖南的传播及其影响》;蒋祖烜《辣椒湖南》等

来源:自驾地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湖南,凭什么PK掉中国其他省,成为最佳旅行目的地?

旅行圣经《孤独星球》公布了2018年最佳旅行目的地推荐榜单,湖南惊喜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2018十大最物有所值旅行地”。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150 篇 原 创 主 文 -

湖南,最物有所值?

湖南

一个在自驾者眼里不大起眼的省份

论神秘高洁,咱们已有西藏

论大气壮阔,有新疆

论绚丽多姿,有四川

论风花雪月,有云南

......

然而就在去年10月

旅行圣经《孤独星球》公布了

2018年最佳旅行目的地推荐榜单

湖南惊喜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

“2018十大最物有所值旅行地”

为什么会是湖南?

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地叨一叨

山川锦绣

<把眼睛交给奇幻的仙境>

有人是这么评价湖南的:

如果把中国比喻成金字塔,分三层设计,无疑青藏高原是傲立顶层的脑袋;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就是承上启下排列的身躯,他们位于第二层;其余的地方就是中国的两条腿,处于第三层,而湖南就位于第三层的最西部,也就是在大腿位置,好像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如是就成了高低不平的群山丘陵地带。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

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湖南整个地貌轮廓很有趣,一个朝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是大面积的低山和丘陵,北部是洞庭湖冲积平原。

仔细一看,三面腾起的山地像一片卷了边的树叶,将境内无数山川河流囊入怀中;著名的湘、资、沅、澧四水像树叶的经脉,蜿蜒着向北方奔腾而去,汇聚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最后与长江汇合,流入海洋。

底图来源@地之图

跟江汉平原的一马平川不一样,这里山多水多奇景多,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早在唐末宋初,来湘的游客就感叹其山水景观之丰富和齐备,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首曲子、一幅画已不足以表达。

于是“潇湘八景”这种中国山水景观特有的概述和可用诗、文、画、曲全景表达的方式应运而生,一度成了各地文人墨客的“爆款题材”。(所以说现在广州的“羊城八景”,北京的“燕京八景”,西安的“关中八景”,其实都是“山寨”...)

潇湘八景所指的八个地方

湖南的好去处实在太多了

你可以在张家界感受阿凡达式的奇幻仙境

摄影@张家界摄影旅游

在依水而建的凤凰古城感受“梦里边城风月”

@东方IC/图虫创意

或者深入湘西腹地

感受少数民族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敬

物华天宝

<把舌头交给火红的辣椒>

如果你是个吃货,这里一样不会令你失望。《史记》记载:“楚地饶食,无饥馑之患”。

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南地貌类型较为丰富:山区、丘陵、平原、湖泊、河川;加上地处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在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山水田土里的各类物种繁衍生长,物产极为丰富,堪称“鱼米之乡”。

湘菜在此基础上发源、成熟,历经各个时代的发展,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爱点美团外卖的同学对湘菜应该很眼熟了,湘菜离不开火红红的辣椒,它是湘菜的灵魂。

看了都会流口水的口味虾

明朝末年(约1640年),辣椒被引进中国。

辣椒种子从浙江来到湖南这片肥沃而湿润的土地上,不仅没被排斥,反而迅速落地生根,赢得人们的青睐。

世界辣椒带及辣椒在世界传播的路径@中国国家地理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地适宜种植辣椒,加之山区生民常受气候的阴郁与潮湿之苦,辣椒驱寒祛湿的特长得以发光发热。

另一方面,古代湖南经济相对封闭落后,交通不便、流通不畅,省外时蔬较难进入本地、食盐昂贵且难以获取,而辣椒味美价廉,又能杀菌消毒,于是成了农家最受欢迎的蔬菜。

300多年的吃辣历史,已经把湖南人惯得无辣不欢。

厨师离了辣椒根本没法炒菜,一盘素炒大白菜也演变成剁椒炒芽白;据说湘北岳阳山区还有把辣椒当作糖果逗小孩的习惯。

双峰县湘春酱菜园的员工在晒制辣酱

在那个商品短缺、流通不便的计划经济时代,湘人出行一定要带辣椒酱,等到辣酱用完之时,就是回乡之时...

地灵出人杰

<把心交给厚重的人文底蕴>

要说到文化底蕴方面,湖南也没在怕的。

湖南的历史,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长,在这期间,老祖宗们靠着山水自然的恩赐,辛勤拼搏,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你比方说这里有舜帝墓、炎帝陵;有媲美北国的南长城;有神秘的里耶文化;有对人类文明影响极大的东汉“蔡侯纸”;有世界上目前仅存的女性专用文字——江永女书;有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处处古韵犹存。

岳麓书院门前的对联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但湖南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它在近代中国的动荡岁月里,一窝蜂地涌现出众多政治军事人才,成为影响中国的关键力量。

以《辞海》为据,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人士44人,居全国之首,写下半部中国近代史。

问题来了,为什么近代湖南能够产生如此多的英杰?

所谓时势造英雄,赶上了特殊的时机是原因之一,但总的来说是湖南人“爱搞事情”。

其实最初的湖南人不爱搞事情。古代湖南是“南蛮之地”,开发缓慢,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大都是苗瑶等“蛮族”,文物远逊于中原和东南地区,所以“湖南人物,罕见史传”。

绿色路径为唐代至清代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人口迁移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湖南连遭战乱,人丁锐减,十室九空,随后有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大多是江西人),全省人口素质得到了更新:既糅合了移民的开拓与进取精神,又通过与少数民族联姻,附加上苗瑶等族强悍、刻苦的个性。

于是逐渐形成了“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也就是能吃苦又能战斗的特殊民风。

岳阳楼@东方IC/图虫创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这句千古名句大家都很熟悉。

范仲淹写下的《岳阳楼记》对湖南人影响很深,岳阳楼成了先忧后乐的精神象征,激励历代湖湘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这就是湖南

历史与今日的光辉

让这片锦绣山川更别具韵味

不管你为了湖南的哪一点而来

当你真正走近

一定会发现这里更多的精彩

主要参考文献:王越《美丽湖南》;聂荣华、万里《湖湘文化通论》;周兴旺《湖南人,凭什么》;常建《湖南人的性格解读》;杨旭明《辣椒在湖南的传播及其影响》;蒋祖烜《辣椒湖南》等

来源:自驾地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