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收到乔布斯的这封求职信,你会马上撕掉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收到乔布斯的这封求职信,你会马上撕掉吗?

HR最重要的并不是找到一份优秀的简历,而是透过一张薄薄的简历和短促的面试,看到求职者真正的需求和闪光点,只有和企业价值取向互相认同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与直觉,这是小爱最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但着眼他的人生轨迹,应该算个不入世俗的疯子才对。

最近,乔布斯在1973年由本人亲笔撰写的求职信,被美国一家拍卖行拍卖,预计价格将超过5万美元。

如果你是面试官,会把这封求职信丢进垃圾桶吗?

1

乔布斯的简历上

写满了“失败”二字

这封求职信写于1973年,这年乔布斯仅18岁,简单粗糙的纸张上,乔布斯亲手写下了他的个人信息。

1、拼写:姓名处写的是Steven Jobs(史蒂夫·乔布斯),但Steven为拼写错误,Steve才是正确的。

2、学历:乔布斯在地址处填写的是Reed College (里德学院)。这是一所因盛产“奇才”而著名的学府,但不得不提的是乔布斯并没有毕业。

3、专业技能:乔布斯的本专业是English Lit (英国文学),虽然他标注了自己会使用电子技术,但仅凭简历看依旧是个门外汉。

4、职业经历:在任职经历这里,乔布斯留了空白,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求职,甚至连实习经历都没有。

我们不少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知道花些心思来包装自己的简历,以求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但面对这样一份没学历,没经验的“低调”简历,放在今天,怕是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有吧。

乔布斯应聘的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也不例外,面试结束后,HR直接拒绝录用他。

也难怪,这份求职申请实在太过“简陋”,申请中并未列明乔布斯所申请的职位,更要命的是,还有拼写和标点错误。

但乔布斯却厚着脸皮不肯走。人事主管说乔布斯是个奇怪、难缠的家伙:“我们要么录用他,要么就只能叫警察把他带走。”

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无语的“疯子”,公司最终却录用了,只因这份求职的诚意打动了HR。

2

拥有内在的“冲劲儿”

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可能

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首席技术工程师艾伦·奥尔康评价乔布斯:

我们真不知道为什么雇用他,他除了想做这份工作,而且对科技抱有冲劲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但我正是看中了他内在的那种冲劲,具备这种冲劲就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在今天,谈梦想、谈冲劲儿,可能是一件特别不现实的事,并且仅凭这些就录用员工真的十分危险。

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冒险”才给这个时代,这个科技天才机会,敲开成功之路的第一扇门。3年后乔布斯与沃兹尼克联合创立苹果,7年后苹果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

可能正是由于自己的经历,乔布斯在用人上也是别具一格。

乔布斯一生面试过5000多人,然而真正被他看中的人并不多。

乔布斯认为:美国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并非能够运营公司的唯一人选。让苹果成为伟大产品的部分因素就得益于从事此产品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是音乐家、诗人以及艺术家等,甚至还有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巧合的是,他们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

不看学历,不看专业,乔布斯似乎是在招聘年轻时候的自己。而正是他这样不落俗套的招聘与用人,成就了苹果这家伟大的公司。

3

超脱简历和面试的价值认定

吴汶锜在《杨澜访谈录-人才相对论》节目中与杨澜对话,表达过自己的意见:

相对于简历上铺陈的经验,人才的价值观和潜力将成为企业更为重视的选择因素。“面试的时候,我们希望感受到这个人(求职者)真的性情,不希望他带着一个壳过来。”

我们常常看到求职者抱怨简历太短,不足以展现个人经历,面试过程又太具压迫性,不能在一时间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而企业则担心即便有完美的简历和面试,也不过是求职者一场精心的“设计”,最终将人才招致麾下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的需求。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新时代下,企业的人力资源更需要洞悉人性。

正如当初HR洞悉了乔布斯的“性情”,看到了他的潜力与价值,才能成就今天的苹果一样。

人才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时代在重新定义人才的价值和意义。而人力资源工作也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流水线化的领域。

HR最重要的并不是找到一份优秀的简历,而是透过一张薄薄的简历和短促的面试,看到求职者真正的需求和闪光点,只有和企业价值取向互相认同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撰稿:小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史蒂夫·乔布斯

  • 钉钉等待乔布斯时刻
  • 400亿,“女版乔布斯”宣布破产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收到乔布斯的这封求职信,你会马上撕掉吗?

HR最重要的并不是找到一份优秀的简历,而是透过一张薄薄的简历和短促的面试,看到求职者真正的需求和闪光点,只有和企业价值取向互相认同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与直觉,这是小爱最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但着眼他的人生轨迹,应该算个不入世俗的疯子才对。

最近,乔布斯在1973年由本人亲笔撰写的求职信,被美国一家拍卖行拍卖,预计价格将超过5万美元。

如果你是面试官,会把这封求职信丢进垃圾桶吗?

1

乔布斯的简历上

写满了“失败”二字

这封求职信写于1973年,这年乔布斯仅18岁,简单粗糙的纸张上,乔布斯亲手写下了他的个人信息。

1、拼写:姓名处写的是Steven Jobs(史蒂夫·乔布斯),但Steven为拼写错误,Steve才是正确的。

2、学历:乔布斯在地址处填写的是Reed College (里德学院)。这是一所因盛产“奇才”而著名的学府,但不得不提的是乔布斯并没有毕业。

3、专业技能:乔布斯的本专业是English Lit (英国文学),虽然他标注了自己会使用电子技术,但仅凭简历看依旧是个门外汉。

4、职业经历:在任职经历这里,乔布斯留了空白,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求职,甚至连实习经历都没有。

我们不少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知道花些心思来包装自己的简历,以求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但面对这样一份没学历,没经验的“低调”简历,放在今天,怕是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有吧。

乔布斯应聘的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也不例外,面试结束后,HR直接拒绝录用他。

也难怪,这份求职申请实在太过“简陋”,申请中并未列明乔布斯所申请的职位,更要命的是,还有拼写和标点错误。

但乔布斯却厚着脸皮不肯走。人事主管说乔布斯是个奇怪、难缠的家伙:“我们要么录用他,要么就只能叫警察把他带走。”

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无语的“疯子”,公司最终却录用了,只因这份求职的诚意打动了HR。

2

拥有内在的“冲劲儿”

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可能

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首席技术工程师艾伦·奥尔康评价乔布斯:

我们真不知道为什么雇用他,他除了想做这份工作,而且对科技抱有冲劲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但我正是看中了他内在的那种冲劲,具备这种冲劲就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在今天,谈梦想、谈冲劲儿,可能是一件特别不现实的事,并且仅凭这些就录用员工真的十分危险。

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冒险”才给这个时代,这个科技天才机会,敲开成功之路的第一扇门。3年后乔布斯与沃兹尼克联合创立苹果,7年后苹果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

可能正是由于自己的经历,乔布斯在用人上也是别具一格。

乔布斯一生面试过5000多人,然而真正被他看中的人并不多。

乔布斯认为:美国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并非能够运营公司的唯一人选。让苹果成为伟大产品的部分因素就得益于从事此产品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是音乐家、诗人以及艺术家等,甚至还有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巧合的是,他们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

不看学历,不看专业,乔布斯似乎是在招聘年轻时候的自己。而正是他这样不落俗套的招聘与用人,成就了苹果这家伟大的公司。

3

超脱简历和面试的价值认定

吴汶锜在《杨澜访谈录-人才相对论》节目中与杨澜对话,表达过自己的意见:

相对于简历上铺陈的经验,人才的价值观和潜力将成为企业更为重视的选择因素。“面试的时候,我们希望感受到这个人(求职者)真的性情,不希望他带着一个壳过来。”

我们常常看到求职者抱怨简历太短,不足以展现个人经历,面试过程又太具压迫性,不能在一时间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而企业则担心即便有完美的简历和面试,也不过是求职者一场精心的“设计”,最终将人才招致麾下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的需求。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新时代下,企业的人力资源更需要洞悉人性。

正如当初HR洞悉了乔布斯的“性情”,看到了他的潜力与价值,才能成就今天的苹果一样。

人才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时代在重新定义人才的价值和意义。而人力资源工作也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流水线化的领域。

HR最重要的并不是找到一份优秀的简历,而是透过一张薄薄的简历和短促的面试,看到求职者真正的需求和闪光点,只有和企业价值取向互相认同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撰稿:小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