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霍金:闪耀星辰陨落,却早已为人类写下结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霍金:闪耀星辰陨落,却早已为人类写下结局?

霍金离去,是人类文明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与命运对抗的他已经将本只有20多岁的寿命延长到了76岁,这早已是伟大的奇迹。他是时代的伟人,伟大的人物永不谢幕。

文:Ada 米小路 青桥 主编:高原 

2018年3月14日,伦敦当地时间凌晨3时,夜正盛,现代宇宙学里那颗最耀眼的明星从天际陨落。他身处果壳之中,仍认为自己是宇宙之王。

他就是窥探宇宙的巨著《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霍金来了,300年前的同一天,伽利略走了。

2018年3月14日霍金走了,139年前的同一天,爱因斯坦来了。

霍金离开我们时76岁,爱因斯坦告别世界时同样76岁。

三位天选之子,在不同的时空中寻找交织点。而现在,他一定是独自去探索宇宙了。

霍金先生探索宇宙,预见未来:

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者;

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

外星人在看着你,人类不宜主动寻找,避免黑暗森林的打击。

艾问人物 预见未来:如何时刻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惊叹?

2018达沃斯论坛后,《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写了一个令人泪目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郝景芳从论坛中一位摄影师的口中得到的。摄影师的镜头,记录过不同的时代人物,有拳王阿里,有总统川普,也有霍金。

21岁患上“渐冻症”后,霍金的肌肉渐渐失去力量,萎缩,最终蔓延至呼吸和吞咽的相关肌群,很大概率会死于呼吸衰竭。

从拐杖出行,到轮椅代步,病情逐步恶化后,他说话也变得含含糊糊。一场严重的肺炎中,医生不得不切开他的气管,他连发出含糊声音的权利都没有了。

霍金尝试过很多方法,为再次发声赋能。最原始的是拼写版,需要用眼神选定区域、再确定颜色,最后挑挑眉毛表示确认,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成词汇。这套“眉目传情”的功法必须要两人共同修炼,拼一个单词要花上数分钟,麻烦至极。

2005年,他能控制的三个手指只剩下一根,而三年后,最后一根手指失控。幸运的是,全身上下还有部分脸部肌肉还能活动。

肌肉不断萎缩,他与世界对话的装备也在不停刷新,从“一根手指闯天下”进化为“一块肌肉的表演艺术”。他的助理设计了一个安装在眼镜框上的装置,用红外线检测霍金右脸颊的一块肌肉活动。

郝景芳写道,摄影师去给霍金拍照的时候,霍金的精神状态并不好,眼皮一直睁不开的状态,他的围巾下面全是针眼,每天都需要注射多次针剂,以维持眼睛下面仅有的一小块活跃肌肉活跃。就连这仅有的一小块肌肉,也在慢慢萎缩中。

霍金状态非常不好,但摄影师拍完快要离去的时候,依然问了他一个问题。

“您能不能再给我一个词,表明一下您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

哪怕只有一个词。

他的护士说:“对不起,摄影师先生,霍金先生已经很累了,他恐怕完成不了了。另外,他眼睛下面的肌肉也在萎缩,最近经常出错,可能他也做不到。”

摄影师正准备离开,突然听见屏幕上光标的声音,他和护士都停下来看,看到霍金靠眼睛下面那一小块肌肉指挥的光标在移动,最后停留在W上。

护士还是说,“不好意思,霍金先生最近打字经常不受控制,有时候打出来的字是没有意义的。”

光标又动了。

第二次,停留在O上面。过了一会儿光标又动了。最后停留在W上面。

Wow!

他用尽了全身力气,向世界表达了孩童般的热爱。

艾问人物 预见未来:霍金预见的未来我们能看见吗?

被列入21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前三的霍金,还有几个特别的身份,除了当代辨识度最高的科学家,就数当代最著名的预言大师了。

他不止一次发出惊世骇俗的预言,引得全球人民为之震动。

预见未来之“人工智能终结者”

当人们在热烈地追逐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他认为这一研究可以从短期和长期来讨论。

短期,会引起三个问题。第一,是无人驾驶,紧急情况下,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要么选小概率的大事故,要么选大概率的小事故。导致故障和过失该如何问责?第二,是用户隐私,人工智能解读大量数据,用户将承担隐私保护风险。第三,是经济影响,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岗位,人类到哪里混饭吃?

看看长期,存在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的潜在风险。人工智能愈发聪明,超越人类的控制范围,而人类受制于生物净化无法与之竞争。那个时候我们将不会是世界的主宰者。科学界把这种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转折点命名为“奇点”。

预见未来之“地球毁灭”

霍金对于地球对人口增长的承载力持悲观态度。尽管玛雅预言“人类即将在2012年灭绝”终于成为空谈,2011年霍金却笃定地说,“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600年后,地球将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球。”甚至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

预见未来之“移民外星”

“人类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在200到500年内离开地球,在太空中找到新家。”霍金的观点是,长期生存的机会必然是向外太空寻找出路。同时,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它形式的生命,“或许他们正在看着我们呢”。但在与外星球文明交往时,人类必须保持警惕。和《三体》中为外星球文明奔走呼号的“降临派”不同,霍金站在人类一边。

人们对这些预言毁誉参半,有人甚至称他为“霍大师”。身被困在轮椅中,心却早已飞向浩瀚宇宙的他,或许早已透视时间。

霍金去世时,谷歌已经在用AI打造数据中心,亚马逊用智能音响“在每个用户家里都安插了'间谍'”。同时,埃隆·马斯克致力打造火星社区,贝佐斯要带领人类重返月球并长久居住。

《艾问人物》创始人艾诚想说:

霍金离去,是人类文明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与命运对抗的他已经将本只有20多岁的寿命延长到了76岁,这早已是伟大的奇迹。他是时代的伟人,伟大的人物永不谢幕。

骄傲的灵魂永远不会被外在的果壳所束缚,它可以穿越时空,刺破苍穹。无论你身处何地,身临何境,请你始终保持对世界的惊叹和热爱之心。如果累了,沮丧了,《艾问人物》请你对世界说一声“WOW”!保持敬畏之心,继续砥砺前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斯蒂芬·威廉·霍金

  • ChatGPT之父剑桥演讲遭抵制:抗议者挂横幅扔传单
  • 孔昌生当选河南省政协主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霍金:闪耀星辰陨落,却早已为人类写下结局?

霍金离去,是人类文明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与命运对抗的他已经将本只有20多岁的寿命延长到了76岁,这早已是伟大的奇迹。他是时代的伟人,伟大的人物永不谢幕。

文:Ada 米小路 青桥 主编:高原 

2018年3月14日,伦敦当地时间凌晨3时,夜正盛,现代宇宙学里那颗最耀眼的明星从天际陨落。他身处果壳之中,仍认为自己是宇宙之王。

他就是窥探宇宙的巨著《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霍金来了,300年前的同一天,伽利略走了。

2018年3月14日霍金走了,139年前的同一天,爱因斯坦来了。

霍金离开我们时76岁,爱因斯坦告别世界时同样76岁。

三位天选之子,在不同的时空中寻找交织点。而现在,他一定是独自去探索宇宙了。

霍金先生探索宇宙,预见未来:

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者;

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

外星人在看着你,人类不宜主动寻找,避免黑暗森林的打击。

艾问人物 预见未来:如何时刻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惊叹?

2018达沃斯论坛后,《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写了一个令人泪目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郝景芳从论坛中一位摄影师的口中得到的。摄影师的镜头,记录过不同的时代人物,有拳王阿里,有总统川普,也有霍金。

21岁患上“渐冻症”后,霍金的肌肉渐渐失去力量,萎缩,最终蔓延至呼吸和吞咽的相关肌群,很大概率会死于呼吸衰竭。

从拐杖出行,到轮椅代步,病情逐步恶化后,他说话也变得含含糊糊。一场严重的肺炎中,医生不得不切开他的气管,他连发出含糊声音的权利都没有了。

霍金尝试过很多方法,为再次发声赋能。最原始的是拼写版,需要用眼神选定区域、再确定颜色,最后挑挑眉毛表示确认,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成词汇。这套“眉目传情”的功法必须要两人共同修炼,拼一个单词要花上数分钟,麻烦至极。

2005年,他能控制的三个手指只剩下一根,而三年后,最后一根手指失控。幸运的是,全身上下还有部分脸部肌肉还能活动。

肌肉不断萎缩,他与世界对话的装备也在不停刷新,从“一根手指闯天下”进化为“一块肌肉的表演艺术”。他的助理设计了一个安装在眼镜框上的装置,用红外线检测霍金右脸颊的一块肌肉活动。

郝景芳写道,摄影师去给霍金拍照的时候,霍金的精神状态并不好,眼皮一直睁不开的状态,他的围巾下面全是针眼,每天都需要注射多次针剂,以维持眼睛下面仅有的一小块活跃肌肉活跃。就连这仅有的一小块肌肉,也在慢慢萎缩中。

霍金状态非常不好,但摄影师拍完快要离去的时候,依然问了他一个问题。

“您能不能再给我一个词,表明一下您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

哪怕只有一个词。

他的护士说:“对不起,摄影师先生,霍金先生已经很累了,他恐怕完成不了了。另外,他眼睛下面的肌肉也在萎缩,最近经常出错,可能他也做不到。”

摄影师正准备离开,突然听见屏幕上光标的声音,他和护士都停下来看,看到霍金靠眼睛下面那一小块肌肉指挥的光标在移动,最后停留在W上。

护士还是说,“不好意思,霍金先生最近打字经常不受控制,有时候打出来的字是没有意义的。”

光标又动了。

第二次,停留在O上面。过了一会儿光标又动了。最后停留在W上面。

Wow!

他用尽了全身力气,向世界表达了孩童般的热爱。

艾问人物 预见未来:霍金预见的未来我们能看见吗?

被列入21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前三的霍金,还有几个特别的身份,除了当代辨识度最高的科学家,就数当代最著名的预言大师了。

他不止一次发出惊世骇俗的预言,引得全球人民为之震动。

预见未来之“人工智能终结者”

当人们在热烈地追逐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他认为这一研究可以从短期和长期来讨论。

短期,会引起三个问题。第一,是无人驾驶,紧急情况下,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要么选小概率的大事故,要么选大概率的小事故。导致故障和过失该如何问责?第二,是用户隐私,人工智能解读大量数据,用户将承担隐私保护风险。第三,是经济影响,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岗位,人类到哪里混饭吃?

看看长期,存在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的潜在风险。人工智能愈发聪明,超越人类的控制范围,而人类受制于生物净化无法与之竞争。那个时候我们将不会是世界的主宰者。科学界把这种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转折点命名为“奇点”。

预见未来之“地球毁灭”

霍金对于地球对人口增长的承载力持悲观态度。尽管玛雅预言“人类即将在2012年灭绝”终于成为空谈,2011年霍金却笃定地说,“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600年后,地球将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球。”甚至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

预见未来之“移民外星”

“人类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在200到500年内离开地球,在太空中找到新家。”霍金的观点是,长期生存的机会必然是向外太空寻找出路。同时,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它形式的生命,“或许他们正在看着我们呢”。但在与外星球文明交往时,人类必须保持警惕。和《三体》中为外星球文明奔走呼号的“降临派”不同,霍金站在人类一边。

人们对这些预言毁誉参半,有人甚至称他为“霍大师”。身被困在轮椅中,心却早已飞向浩瀚宇宙的他,或许早已透视时间。

霍金去世时,谷歌已经在用AI打造数据中心,亚马逊用智能音响“在每个用户家里都安插了'间谍'”。同时,埃隆·马斯克致力打造火星社区,贝佐斯要带领人类重返月球并长久居住。

《艾问人物》创始人艾诚想说:

霍金离去,是人类文明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与命运对抗的他已经将本只有20多岁的寿命延长到了76岁,这早已是伟大的奇迹。他是时代的伟人,伟大的人物永不谢幕。

骄傲的灵魂永远不会被外在的果壳所束缚,它可以穿越时空,刺破苍穹。无论你身处何地,身临何境,请你始终保持对世界的惊叹和热爱之心。如果累了,沮丧了,《艾问人物》请你对世界说一声“WOW”!保持敬畏之心,继续砥砺前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