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君说:
二月二又叫“龙抬头”(青龙节),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
按理说,龙乃吉祥。
可你知道,这一天龙的禁忌吗?
“龙”在中国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谁也没见过,可谁又都听过它的名字。
能“潜景九渊,飞跃天庭”,能“屈伸从时,变化无形”。
龙
长相:身长,有鳞,有角,有脚。
属性:吉祥辟邪。
作用:司水。
地位:会搞关系的能当上神仙坐骑;再不济也能混个人间皇帝的吉祥物。
可是二月二,怎么跟龙有关?为什么要叫龙抬头?
这得从天象说起,古人将天上群星分成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按东西南北四方分为四组。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鸟、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其中东方龙星随着四季变换,抬起自己的小龙角!
如图
春天春耕开始时,黄昏时龙星开始显露头角;
夏天农作物生长时,黄昏时龙星高悬于南方夜空;
秋天庄稼丰收时,黄昏时龙星开始掉头向西方下行;
到了冬天万物伏藏之时,龙星则隐没身影。
龙星从冬到春,经历了潜伏后重新显现的日子,便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龙抬头”。
既然跟龙有关,中国人就万分崇拜。禁忌也随之而来。
1.不能扫地。因为扫地会惊了龙眼睛。
元代熊梦祥《析津志》:“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
2.不敢抬头。
元代《朱太守风雪渔樵记》杂剧中一段对白云,“我直到二月二,那时可是龙抬头,我也不敢抬头”。
那一整天总不能低着头吧?
早上起床前,先默念一边“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才能放心抬头。
3.不能做针线活。
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万一刺伤龙的眼睛,这可是伤龙!比吃兔兔更恶劣!
如果伤害龙眼,神龙就不能成功降雨,并且,如果谁在这天动针,就会变成瞎子。
4.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
5.早起不能去河边担水。
“俗谓恐担回龙子。”——《山西永和县志》
其实排除这些禁忌,也有很多有趣的春日活动。
1. 龙头节。
2.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
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
3.炒玉米。
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干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4.剃龙头。
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5.开笔写字。
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启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
6.吃龙食。
这天,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7.引钱龙。
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
8.撒灰。
沈榜《宛署杂记》第十七卷载“二月引龙”。并在注中进一步解释:“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春三月,雨水落地。在云雨之间,屏气凝神,不知是哪一条青龙在翻腾嘶吼?
快快退避,
装,
看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