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学勤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山东省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准入名单。首次进入准入名单的企业仅有九家企业,这对于低速电动车生产第一大省山东来说,可谓凤毛麟角。“仅德州市武城县的生产企业就有五十多家。”德州富路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付军告诉界面记者。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此前发布并已经于8月10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小型电动车行业标准》和生产企业试行准入条件较为严苛。
界面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生产企业需要列入工信部公告的汽车整车、摩托车以及鲁政办发[2012]52号文件中的备选试点企业。“符合单单这一个标准的企业在山东不超过三十家。”有业内人士表示。
对规模上的要求将多数家庭作坊式公司拒之门外,标准第四项要求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在技术方面,低速电动车需要按照国家标准(50km/h)通过碰撞试验。同时,通过欧盟EEC等国家认证的产品,企业年出口量不低于2000辆。
“坚决取缔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差的小型电动汽车生产经营企业。”魏学勤告诉界面记者,在今年5月28日山东省政府的第31次常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对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在完善小型电动车准入标准的同时,对于小型电动车的保险方案也受到市场欢迎。山东省保险中介协会会长宋执旺告诉界面记者,购买保险的小型电动车已达2万多台,“保险费用只有150元,可以获得累积15万元的保险赔付。”
业界反对低速电动车的声音从未停止,争议认为多数低速电动车企业并不具备传统汽车公司的完整生产线,能否保证车辆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备受质疑。
陆付军表示,欧洲小型电动车企业生产的车辆并不需要进行碰撞测试,而获得准入条件的山东车企将参加国家标准的碰撞测试,行业准入标准的提高将进一步规范市场。
宋执旺表示,经过3年对两万辆低速电动车的抽样调查,低速电动车的第三者责任风险损失率相比燃油车低10个百分点,这证明低速电动车更为安全。
数据显示,低速电动车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截至9月份,山东省低速电动车销量达12万辆,同比增长达到4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