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i.t开卖美国年轻人最爱的服装品牌 这事儿能成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i.t开卖美国年轻人最爱的服装品牌 这事儿能成吗

Free People已经成为Urban Outfitters公司扭转颓势的重要武器。低谷之中的香港潮牌i.t也想沾一下光。

欧美大多数时尚品牌都急于拓展中国市场,Free People也不例外。

10月15日晚,美国年轻人最爱的时尚品牌Free People宣布,携手香港时尚巨头I.T集团,在上海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店中店,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Free People是美国第十大时尚服饰零售商Urban Outfitters公司旗下的五大品牌之一,专门为25到30岁女性提供波西米亚风格的服装。Piper Jaffray发布的青少年销售报告显示,Urban Outfitters在美国青少年最爱的服装品牌中排名第5。

Free People首席运营官David Hayne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Free People首次在中国开设店中店,该店位于上海徐汇区的港汇广场i.t卖场内。从10月起,Free People将进驻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的7家i.t店铺。

Free People的国际化之路主要通过在梅西百货等卖场开设“店中店”或者寻找零售代理商来实现。利用别人的销售渠道开设店中店,是Free People试水国际市场的常用手段。2012年,Free People通过授予World Co., Ltd独家行销权而进入日本市场,并正式启动其亚洲战略。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其在日本的店中店已经达到7家。今年4月,Free People以同样方式进入香港——在金钟廊内开了第一间店中店。Free People首席运营官David Hayne介绍,Free People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地共拥有30家店中店。David Hayne表示,“店中店会让我们的销售链条更加完整,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来展示产品。我们可以通过批发渠道监控顾客喜好和流行趋势,从而更好地服务我们的零售客户。”

此外,通过寻求零售代理商,Free People的服饰得以在全球1400多家店出售。而Free People的自营店只有97家,全部位于美国和加拿大。

Free People是Urban Outfitters公司旗下业绩增长最强劲的品牌。据公司2013年1月底到2014年1月底财报显示,Urban Outfitters该财年全年收入30.86亿美元,其中,Free People贡献了约15%的业绩。“经过持续增长,Free People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兴服装零售品牌之一”。

Free People已经成为Urban Outfitters公司扭转颓势的重要武器。多亏了Free People,高街巨头Urban Outfitters近年来的财报才不至于那么难看。作为公司的支柱品牌,Urban Outfitters近年来不断走低。今年第一、二季度,Urban Outfitters净销售同比分别下降了10%和10.8%,成为公司业绩不佳的罪魁祸首。同期,Free People的净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6%和23.6%,Free People这样的高速成长已经保持了多年,2012年和2013年,Free People的营收分别增加28%和30%。

这样的高成长性也是I.T集团看重的地方。如今,低谷之中的香港潮牌i.t也想沾一下光。

I.T是香港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以潮牌为主,自有品牌在价格上定位中高端,店铺大多位于繁华的商业街、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公司老板沈嘉伟娶了香港明星邱淑贞为妻。

I.T开出的店面分为多品牌集合店和品牌专门店。多品牌集合店旗下有I.T、i.t、double-park和ete!四大门类。

2013年,I.T在大本营香港的业绩有所下滑,集团主席沈嘉伟将2013年称为“艰难年度”。2013年,I.T在香港不仅店铺数从295家减少到275家,总收入也减少了3.3%。多亏内地市场增长了16.3%,2013年I.T全年销售额才达到8.7亿美元,勉强比上一年度增长3.1%,但净利润减少了27.3%。

在香港市场低迷的情况下,I.T越来越依赖内地市场,希望通过新的手段刺激市场。此次Free People入驻i.t店铺,就是手段之一。I.T在上海有8家店面,位于梅龙镇、中信泰富广场等大型繁华商场。

此前,2013年9月,I.T在北京西单与法国老佛爷百货(Galeries Lafayette)合开了分店,被认为是提振了信心。但其今年7月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合资公司依然在亏损中。

Free People这样的国际品牌能成为I.T新的销售增长点吗?可能吧。I.T授权经销超过300个国际品牌,拥有独立品牌和特许品牌10多个,但是后者贡献了59%的营业额。

在年轻女性时装零售和批发市场,Free People还需要面对Forever 21和H&M等时尚巨头。2012年,Forever 21进入中国,今年9月其同时在重庆、无锡和杭州开了3家新店,将Forever 21在内地的店数增加到了9家。

来自欧洲的服装零售大鳄H&M的扩张更惊人,截至8月底,其在全球已经拥有了3341个店。在中国市场,从2007年第一家门店开始,每年的店数增长都在15%,去年达到241家,总销售额为11亿美元。

Free People在最新年报中也承认,Forever 21和H&M这些品牌有“更高的品牌认知度,财政和其他资源”。所以对于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这件事,Free People略为保守,公司首席运营官David Hayne就明确表示,他们没有任何在中国开设自营店的计划。

虽然踏入了内地市场,但Free People的重心依然在北美。今年前7个月,Free People在美国开了7家店,看起来实现年内新开12家的目标并不困难。最近4年,Free People在北美的新增店数均在13家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了20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i.t开卖美国年轻人最爱的服装品牌 这事儿能成吗

Free People已经成为Urban Outfitters公司扭转颓势的重要武器。低谷之中的香港潮牌i.t也想沾一下光。

欧美大多数时尚品牌都急于拓展中国市场,Free People也不例外。

10月15日晚,美国年轻人最爱的时尚品牌Free People宣布,携手香港时尚巨头I.T集团,在上海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店中店,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Free People是美国第十大时尚服饰零售商Urban Outfitters公司旗下的五大品牌之一,专门为25到30岁女性提供波西米亚风格的服装。Piper Jaffray发布的青少年销售报告显示,Urban Outfitters在美国青少年最爱的服装品牌中排名第5。

Free People首席运营官David Hayne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Free People首次在中国开设店中店,该店位于上海徐汇区的港汇广场i.t卖场内。从10月起,Free People将进驻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的7家i.t店铺。

Free People的国际化之路主要通过在梅西百货等卖场开设“店中店”或者寻找零售代理商来实现。利用别人的销售渠道开设店中店,是Free People试水国际市场的常用手段。2012年,Free People通过授予World Co., Ltd独家行销权而进入日本市场,并正式启动其亚洲战略。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其在日本的店中店已经达到7家。今年4月,Free People以同样方式进入香港——在金钟廊内开了第一间店中店。Free People首席运营官David Hayne介绍,Free People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地共拥有30家店中店。David Hayne表示,“店中店会让我们的销售链条更加完整,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来展示产品。我们可以通过批发渠道监控顾客喜好和流行趋势,从而更好地服务我们的零售客户。”

此外,通过寻求零售代理商,Free People的服饰得以在全球1400多家店出售。而Free People的自营店只有97家,全部位于美国和加拿大。

Free People是Urban Outfitters公司旗下业绩增长最强劲的品牌。据公司2013年1月底到2014年1月底财报显示,Urban Outfitters该财年全年收入30.86亿美元,其中,Free People贡献了约15%的业绩。“经过持续增长,Free People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兴服装零售品牌之一”。

Free People已经成为Urban Outfitters公司扭转颓势的重要武器。多亏了Free People,高街巨头Urban Outfitters近年来的财报才不至于那么难看。作为公司的支柱品牌,Urban Outfitters近年来不断走低。今年第一、二季度,Urban Outfitters净销售同比分别下降了10%和10.8%,成为公司业绩不佳的罪魁祸首。同期,Free People的净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6%和23.6%,Free People这样的高速成长已经保持了多年,2012年和2013年,Free People的营收分别增加28%和30%。

这样的高成长性也是I.T集团看重的地方。如今,低谷之中的香港潮牌i.t也想沾一下光。

I.T是香港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以潮牌为主,自有品牌在价格上定位中高端,店铺大多位于繁华的商业街、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公司老板沈嘉伟娶了香港明星邱淑贞为妻。

I.T开出的店面分为多品牌集合店和品牌专门店。多品牌集合店旗下有I.T、i.t、double-park和ete!四大门类。

2013年,I.T在大本营香港的业绩有所下滑,集团主席沈嘉伟将2013年称为“艰难年度”。2013年,I.T在香港不仅店铺数从295家减少到275家,总收入也减少了3.3%。多亏内地市场增长了16.3%,2013年I.T全年销售额才达到8.7亿美元,勉强比上一年度增长3.1%,但净利润减少了27.3%。

在香港市场低迷的情况下,I.T越来越依赖内地市场,希望通过新的手段刺激市场。此次Free People入驻i.t店铺,就是手段之一。I.T在上海有8家店面,位于梅龙镇、中信泰富广场等大型繁华商场。

此前,2013年9月,I.T在北京西单与法国老佛爷百货(Galeries Lafayette)合开了分店,被认为是提振了信心。但其今年7月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合资公司依然在亏损中。

Free People这样的国际品牌能成为I.T新的销售增长点吗?可能吧。I.T授权经销超过300个国际品牌,拥有独立品牌和特许品牌10多个,但是后者贡献了59%的营业额。

在年轻女性时装零售和批发市场,Free People还需要面对Forever 21和H&M等时尚巨头。2012年,Forever 21进入中国,今年9月其同时在重庆、无锡和杭州开了3家新店,将Forever 21在内地的店数增加到了9家。

来自欧洲的服装零售大鳄H&M的扩张更惊人,截至8月底,其在全球已经拥有了3341个店。在中国市场,从2007年第一家门店开始,每年的店数增长都在15%,去年达到241家,总销售额为11亿美元。

Free People在最新年报中也承认,Forever 21和H&M这些品牌有“更高的品牌认知度,财政和其他资源”。所以对于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这件事,Free People略为保守,公司首席运营官David Hayne就明确表示,他们没有任何在中国开设自营店的计划。

虽然踏入了内地市场,但Free People的重心依然在北美。今年前7个月,Free People在美国开了7家店,看起来实现年内新开12家的目标并不困难。最近4年,Free People在北美的新增店数均在13家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了20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