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纽约联储银行任命现年55岁的现旧金山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为下一任主席。后者将于6月18日履新。与美联储主席和副主席不同,纽约联储主席不用经由参议院确认。
纽约联储在美联储系统中地位特殊,是资产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分行,除负责辖区内经济和金融机构监管外,还负责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执行美联储货币政策。因此纽约联储主席被视为美联储中影响力第三高的职位,仅次于美联储主席和副主席。
此次任命意味着威廉姆斯不但将拥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利率决策的永久投票权,而且担任政策制定委员会的副主席,同时还负责掌管美联储4.4万亿美元资产及监管华尔街所有机构。
作为美国知名货币政策专家的威廉姆斯与美联储渊源颇深,职业生涯几乎全在美联储度过。他的履历非常符合特朗普政府想寻找的“广受尊敬的货币经济专家”这一定位。
威廉姆斯和前联储主席耶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2011年,他接替后者成为旧金山联储主席。
威廉姆斯的货币政策立场基本上被视为稳健。和耶伦一样,威廉姆斯也支持渐进式加息,本人曾暗示支持今年加息三至四次。他还一直敦促其美联储同事在利率达到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开始重新考虑美联储的通胀目标,并倡导实施价格水平目标,即某段时间的平均通胀率达到某一目标,允许通胀超标和通胀不达标的情况出现。
他和美联储经济学家劳巴克(Thomas Laubach)联合撰写过一系列有关中性利率的研究论文。在其近期的研究中,威廉姆斯指出,发达经济体央行所实施的既不会刺激经济增长、又不抑制经济增长速度的利率水平已经下降,这导致货币政策制定者对抗危机的弹药减少。
威廉姆斯对美国经济前景持有乐观立场,“对于美国经济来说,过去十年非常不容易——我们达到现在这种程度着实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时至今日,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前景非常好的位置。”
在他看来,全球经济已经触及拐点,不仅是美国经济稳固前行,而且连欧洲甚至是全世界都在呈现增长态势。
不过,由于国会民主党等势力一直呼吁对美联储高层实现多样化,威廉姆斯的白人男性身份招致过批评之声。
今年初,美联储理事鲍威尔接替耶伦出任美联储新主席,成为30年来首位没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美联储主席。纽约联储董事会认为,鉴于此,选择一名货币政策专家担任美联储第三把手将是最佳选择。
2017年10月前副主席费希尔提前退休后,美国央行这第二把交椅的人选也受到广泛关注。白宫官员表示,副主席须要由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学和货币政策背景的人来担任。
此前《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说,威廉姆斯是美联储副主席的头号人选,其他候选人还包括前美国财政部官员玛丽·米勒(Mary Miller)、花旗集团全球投资银行总裁雷蒙德·麦格威尔(Raymond Mcguire)。也有报道称,总统特朗普倾向于任命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为副主席,但后者显然鲜有决策经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