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乳制品市场持续扩容,以及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小众乳品也陆续亮相,并呈现燎原之势。
2017年,被业界人士定义为羊奶的发展元年,在这一年来,十余家羊奶企业完成全国化布局,并诞生了诸多明星单品,让资本市场充分见识到了小众乳品的发展红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港上市的澳优乳业和雅士利旗下都有羊奶品牌,同时,红星美羚也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并正在谋求转板。
另外,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支持飞鹤、和氏两户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全国羊乳行业领军企业,并支持飞鹤关山新品牌布局全国销售网络,加快飞鹤、和氏主板上市。
对此,一位乳企中层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由于羊奶市场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未来几年,A+H的资本市场上会有更多羊奶企业的身影,这也拉开了小众乳品崛起的序幕。
公开资料显示,牛奶仍是乳制品行业的“顶梁柱”,也被俗称为大众乳品,而和牛奶比起来,羊奶、驴奶、骆驼奶、牦牛奶等,则被认为是小众乳品。
与大众乳品比起来,小众乳品有四个特征,一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不高;二是行业产量有限,比如一头羊日产奶3-4公斤,但一头牛日产奶却高达30公斤;三是市场规模较小,羊奶算是小众乳品发展最快、体量最大的产业了,但全年市场规模也不过几十亿元而已;四是品牌数量较少,比如规模化的牦牛乳制品加工企业数量不过几家而已,高原之宝则是行业老大。
然而,2017年,小众乳品已经开始“展露尖尖角”,尤其是羊奶产业发展迅猛,部分羊奶企业的业绩保持三位数增长势头,而牛奶企业的业绩则普遍是两位数增幅;因此,乳业专家王丁棉等业内人士直言,小众乳品虽小,但发展潜力却大。
实际上,无论是乳业人士,还是资本机构都认为,牦牛奶将是继羊奶之后,又一个会快速崛起的小众乳品。
据了解,由于行业前景广阔、竞争对手较少,尼泊尔喜马拉雅法式奶酪就在致力于牦牛酸奶的生产研发和市场推广。
尼泊尔喜马拉雅法式奶酪总裁Francois Dridard就表示,牦牛奶酪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奶酪,中国人均奶酪年消费量不到0.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6,发展空间很大。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牦牛专业博士曲崧则指出,牦牛的半野生生存方式,以及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的牦牛乳品有着极高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使得牦牛乳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所以,尼泊尔喜马拉雅法式奶酪总裁Francois Dridard希望能够开发适宜中国人口味的奶酪品种,以少年儿童奶酪产品开发为主,把奶酪变成快消品,将消费主体定位在已经广泛接受奶制品的青少年一代。
为此,4月1日,Francois Dridard还专程陪同世界牦牛牧主协会会长圣地亚哥考察高原之宝的生产基地,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牦牛收奶流程、生鲜乳存储运输和产品生产加工。
从高原之宝方面披露的信息来看,Francois Dridard、圣地亚哥还与高原之宝多位高管,就投资生产法式奶酪等相关事宜进行了会谈。
Francois Dridard表示,高原之宝作为全世界加工牦牛乳制品的领航者,公司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其它公司无法比拟的,非常有意愿在高原之宝投资建设奶酪生产线,并希望能早日与高原之宝达成协作。
高原之宝若尔盖基地总经理李千彪则称,望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实现互利共赢,若能与达成合作关系,将让高原之宝产品走出国门。
实际上,Francois Dridard之所以到访高原之宝,并主动抛出“橄榄枝”,就在于从数量和品质上,我国仍是牦牛产业上游的“圣地”。
正如世界牦牛牧主协会会长圣地亚哥所言,他去过世界各地牦牛生长的地方,但觉得牦牛最多、品质最好的还是在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牛种,主要产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被誉为“雪域之舟”;据统计,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拥有1700多万头牦牛,占全世界牦牛数量的90%左右。
对此,上述乳企中层人士则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与其他小众乳品相比,牦牛奶拥有奶源优势,虽然牦牛的日产奶量也不高,但牦牛数量很多,基本能够满足终端消费;然而,其他小众乳品就不行了,在终端消费快速崛起之后,奶源则成为最大的掣肘,比如目前陕西羊奶收购价格在7元/公斤以上,甚至一度超过9元/公斤,而同期牛奶收购价格不过3.5元/公斤而已,所以让很多羊奶加工企业“叫苦不迭”,这就是因为羊奶数量太少、产量又低,所以奶源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暴涨。“其他小众乳品也要吸取羊奶发展的教训,一定要掌控住奶源,并且要让奶源与消费同步发展,从而避免奶源稀缺、收购价格暴涨的情况发生。”
然而,贵为牦牛行业老大的高原之宝却异常低调,鲜与媒体打交道,外界对其知之甚少,官网显示,高原之宝成立于2000年5月,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水平的牦牛乳制品加工企业,也是西藏唯一一家生产牦牛乳制品的企业,并已覆盖中国青藏高原1000多万牦牛资源。
高原之宝目前已在拉萨、四川若尔盖、青海黄南州、甘肃甘南建立了全国四大牦牛奶加工、养殖示范基地,产品三大系列、十八个品种产品,已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及香港、澳门地区。
“我没去过高原之宝总部,但参观过他们在四川若尔盖的基地,还是不错的,而且这家企业的产品比如牦牛奶在北京等地都有销售,牦牛酸奶也开始全国化布局了”,上述乳企中层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虽然企业规模不如西藏的高原之宝,但甘肃燎原、华羚乳品也在积极开拓省外市场,这意味着牦牛奶也开始全国化了,“但也要提醒大家,牦牛奶全国化既要避免羊奶奶源稀缺、收购价格暴涨的覆辙,也要学习羊奶企业善于营销的特长,加大与消费者、投资机构和主流媒体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牦牛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