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加琳玮
编辑丨周卓然
这两天,又有一个奢侈品头部品牌宣布站队“弃用”皮草大军,这一次是Maison Margiela的创意总监John Galliano,他在和PETA(善待动物组织)副总裁Dan Mathews交流之后做出了决定。时尚界反皮草队伍还在壮大中,细数近两年为此发声的品牌,从Michael Kors、Furla、Gucci、Jimmy Choo到Calvin Klein、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零售商Selfridges和电商Net-a-Porter等,已经多达几十个。
“不穿真皮草”似乎成了时尚界的政治正确,和支持LGBT、抵制零码模特、反性侵、撑女权一道成为了品牌彰显对社会负责态度的主要代表。加之动物保护协会的呼吁,在政策层面,一些国家也开始颁布了皮草销售禁令和关闭水貂农场。比如美国的西好莱坞、伯克利和旧金山都禁止了皮草买卖;阿姆斯特丹也准备出台相关禁令;英国、澳大利亚、挪威和欧洲最大皮草产地荷兰也在逐步关闭皮草农场。
而随着反天然皮草意见的扩张,西方皮草市场从2012年开始有所下滑。国际毛皮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时,德国、俄罗斯和美国几大皮草市场的销售额都没有突破15亿美元。看样子,皮草行业在西方已经被唱衰了。
但这真的意味着皮草行业会就此没落吗?
雷声大、雨点小?
设计师可能是对此拥有最切身感受的一群人。在过去,使用皮草虽更多依赖于品牌的定位,但也受制于时装屋创意总监的个人喜好,因此,皮草的供应一直是不稳固的,而随着时尚流行风潮的改变,对皮草的选用也受年份和季节的影响。
杨俊杰是今年上海时装周上的新面孔,虽然他展示的成衣中只有两件是皮草,但皮草却是他个人品牌JUN JIE的拳头产品。在皮草风波中,杨俊杰有一些体会:“去年Rihanna穿了我的火焰皮草,那段时间就有很多人在Instagram上攻击我。”后来,吴亦凡也想要找他订制一件皮草,可是被经纪人阻拦了,最后只选择了有部分皮草的夹克。
这是因为只要与动物相关,舆论的声音就可能存在极大争议,获取“皮毛的方式是否人道”一直是反对皮草的舆论重点。虽然欧洲毛皮养殖协会在2009年发起了“Welfur”这一动物福利项目,对养殖水貂中的住房、喂养、行为和健康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哥本哈根皮草公司的养殖基地也选在了全球最大的水貂生产国丹麦,事实上这家公司是由1600个当地水貂养殖者共同拥有。但皮草目前在欧洲之外的产地还是无法保证获取皮毛的人道性。
据《环球时报》援引《南方周末》的报道称,随机采访中有超过半数受访者都看过活体剥皮、虐待动物的皮草农场视频。而国际时装周上,反皮草人士在抗议时常举着血淋淋的动物剥皮尸体照片,或是拿着喇叭高声重复播放着剥皮时的惨叫声。这些抗议的重点都把矛头直指“动物福利”方面,而国际毛皮协会CEO Mark Oaten也曾表示,中国的皮毛农场由于监督不到位,也会时常流出虐待动物的视频,而这一问题很有可能正广泛存在着。
不过在杨俊杰眼中,皮草这个备受争议的材质可能还不会在西方市场失去话语权。这是因为,那些被动物保护组织“围攻”的主要阵地往往也是时装业界最有影响力的平台,无法立刻就和全球的皮草制品都划清界限。比如杨俊杰就打算下一季度的时装发布会还继续在纽约举办,这是一个出于塑造品牌的决定,“现在我想先打出品牌知名度,纽约时装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想先在那边发布新品然后再回上海做复制秀。”
事实上,皮草市场的发展态势仍然蓬勃,而且消费群体的年龄有下移的趋势。为杨俊杰提供原材料支持的哥本哈根皮草公司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皮草拍卖行,其中国区总裁崔溢云在接受界面采访时表示,奢侈品集体抵制皮草还未对业内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相反,由于自带话题性,抵制皮草极其容易被当作时尚品牌的营销工具。不然,这种只反皮草不反皮革的做法尚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善意。
目前来看,声势浩大的弃用皮草的确未动摇这一行业的根本。根据国际毛皮协会的统计,2018秋冬季国际时装周上,使用皮草的品牌占比还是高达64%。“大家有时候很容易把小概率事件扩大到大概率事件,连续几个品牌说弃用皮草后,大家就预言皮草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其实没有。”崔溢云说。
被逐渐淹没的支持声
皮草行业可能陷入了“沉默的螺旋”之中——反对声浪越来越大,支持的一方反而不敢发声了。即便在时尚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美国版《Vogue》主编Anna Wintour和法国版《Vogue》前主编Carine Roitfeld,都曾高调表示支持天然皮草,但人们记住的往往也只是Wintour在秀场外被动物保护人士扔馅饼的八卦。
他们支持天然皮草的原因很明确——这是种可在一个月内就能降解的环保材料,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而生产过程也主要在农场进行,碳排放比人造纤维少20%至30%。水貂的骨粉、脂肪等其他身体部位则被用于集中供热、制造生物柴油等领域。
而适当地使用天然皮草也关乎自然平衡,国际毛皮协会的美国副总裁Nancy Daigneault曾表示: “如果我们不用,皮草还是在那里。北美部分地区的狐狸和郊狼数量充沛,所以只要猎杀规模符合政府标准,就不会影响到动物族群的生存和延续。事实上,如果没有了人工抓捕来减少这些捕食者的数量,美洲鹤之类的珍稀动物的数量反而会因此减少。”
同时,国际毛皮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王意补充道,皮草行业的回收也是较为完善的。虽然天然皮草的耐用度一般在30年以上,但东北专业的皮草零售点都会有专门的回收和改造部门。可真正了解这一事实的人并不多。
皮草行业的发声总是吃闭门羹还是要归咎于行业本身。崔溢云承认,作为皮草产业链最源头的公司,哥本哈根皮草和行业内人士以及品牌沟通多些,没能在消费者端实现高效沟通。“皮草并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加之我们的声音不够大,在和消费者沟通时他们已经对皮草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成立于1949年的国际毛皮协会也是皮草行业中重要的组织之一,目前在全球有50个国家会员。除了为皮草交易指定贸易规则、行业规范,也会承担一部分为行业发声的责任。然而据王意介绍,日常工作中更多接触到的还是行业内人士,与消费者的沟通不够深入。
从行业基层看,从业人员多处于社会传播弱势端也是发声少的原因之一。崔溢云表示,皮草行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基本都是养殖户,缺少宣传和营销的资源和能力。在中国,大部分皮草的生产合加工企都是农民身份的私营企业主,因此也缺乏传播的意识和财力。因此哥本哈根皮草如今则想通过年轻设计师来发声,“我们现在会和许多年轻设计师去合作,让他们从早期对皮草这种材质形成一种正确认识,然后去传达给年轻消费者。”崔溢云说。杨俊杰就是合作设计师之一,皮草的创新穿法是他想开辟的新路径。“如果条件允许,我春夏、秋冬两个季度都会使用皮草,主要是材质的使用量和工艺会不一样,”他说,“春夏的话,可以把很薄的貂绒几何切割,和半透明的面料结合在一起,最后做出来就好像是貂绒悬浮在空中一样。”
发声少、效果差不仅会影响行业形象,还会造成从业人员的压力。Karl Largerfeld就曾对《纽约时报》表示过这一担忧:“不穿毛皮说得容易,但它是一个行业,如果抵制皮草行业,谁为失业人士支付薪水?”
目前,国际毛皮协会统计的全球专业类毛皮从业者约有100万人。而根据中国皮革协会的统计,中国的毛皮专业从业者已经达到了500万人。据王意介绍,中国已经是继欧洲之后的第二大皮草原材料生产区,同时也是最大的皮草零售市场、最大的加工市场。因此,作为产业链成熟的国际化行业,皮草市场的生死存亡关乎着许多从业者的未来去向。
目前,想在皮草的社会负面舆论和行业就业责任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不容易,但一些人已经寻找了不少替代方案,比如真假皮草混用、或让纯人造皮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时装设计中。
如今,Stella McCartney、Miu Miu、Ralph Lauren、Hugo Boss、H&M和Topshop等品牌都热衷于使用人造皮草。随着行业壮大,2016年还诞生了一个组织“人造皮草协会(Faux Fur Institute)”,该组织创始人Arnaud Brunois表示,2017年时尚界推出的新系列中,几乎全为人造皮草的品牌约有220个,部分品牌则是真假混用。
人造皮草的存在也帮助消费者降低了入手门槛。杨俊杰虽然也是天然皮草的拥护者,但是作为新生品牌,出于商业角度考虑他有部分皮草也选择了人造皮草。“我觉得人造、天然一定要两手抓,在我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品牌形象之前,得有个说服别人来买的理由。”
但其实人造皮草并不能解决天然皮草的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新的环境污染。今年初,国际毛皮协会发布了一个94秒的视频。主要内容是介绍工厂如何从化石燃料提取化学品、制成尼龙和聚酯纤维来生产人造皮草,进而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皮草生意在中国依然在增长
因而归根究底,推进皮草行业的透明化和转型创新、将获取皮毛的渠道和方法纳入法律可监测的范围更为重要。毕竟皮草制品在国际上还是存在实实在在的需求,对于北欧、俄罗斯、中国东北等严寒地区的居民来说,无疑皮草是最实用的,它的温暖和耐用性深受消费者欢迎,哥本哈根皮草公司负责动物卫生和公共事务执行副总裁Sander Jacobsen曾这样表示。
中国的皮草生意在5年前的确处于最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其销售额在2014年后因反腐、动物保护意识觉醒等因素有一定下降。“ 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炒皮草,砸了几千万进去,今年环境不好,之前囤着的货出不掉。为了抵押银行贷款,他家陆续卖了几个厂,也关了一两家商铺,但资金还是周转不来。”姚先生是一家海宁皮革城的皮草商铺老板,他曾在采访中说道。从2014年开始,他家的生意急转直下,迫使这家家族企业裁员和倒闭。
因为皮草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国际行情不好时中国也会受到影响。王意介绍道,毛皮从欧洲出产后运到中国市场加工,然后会分销至俄罗斯、欧洲和美洲等地去销售。同时,来自于全球加工制造的毛皮也会卖到中国来销售。近两年,国际貂皮、狐狸皮价格不断下跌,致使中国本土皮草制品不得不压低价格。
不过由于中国消费者对于皮草还是很热衷,使得中国市场总体依然呈现出增长态势。据《南华早报》最新报道,即使是在香港,消费者也有较强的意愿购买轻皮草。而国际毛皮协会也预期,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奢侈品消费者仍视皮草为身份象征。因此,哥本哈根皮草出口的产品中,95%以上都是销往亚洲,特别是中国,这里是丹麦大部分大型毛皮工厂的主要客户。根据国际皮毛协会(IFF)可以提供的最新且最完整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皮草零售总额为169亿美元,是德国或美国的十倍还多,而这两个已经是皮草的最主要消费市场。
Jacobsen当然对于中国皮草的持续增长抱有肯定态度,“在过去十年里,零售产业一直在增长,再考虑到目前社会经济的利好因素,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种增长会继续下去。”
但需要注意的是,IFF首席执行官Mark Oaten也提出了不可忽视的一点:Gucci等品牌的决定确实影响了中国的道德选择,因为像西方消费者一样,中国消费者同样对西方主要的几个时装屋的决策十分敏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