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超体》当做一部跟所有超级英雄类似的爆米花电影的话,吕克·贝松能保证你在90分钟之内看得很爽。但是你硬要把它当做一部与科学家们拼谈资的科普片,你大概会感觉到,这无边的脑洞开得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有没有来者,那就要看吕克·贝松还拍不拍续集了。
科幻片本来就是极易引起争议的一个类型,即使是去年口碑票房双赢的《地心引力》,其中涉及到的关于太空的知识也遭到了NASA的炮轰。最好的方法就是像《盗梦空间》一样给出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假设,而且是不容易引起争论的那种。
而《超体》里,吕克·贝松给出了一个争议极大的理论,引发了影迷们极其两面化的评价。
这个理论是什么?
影片试图让我们相信:人类的大脑普遍只被开发了10%,被开发的越多,就会发生一些不得了的事情。大脑被开发到28%的时候,Lucy已经快变成万磁王了,而随着大脑开发量的不断增加,她成功掌握了神枪手、提取记忆、人肉翻译机、瞬间移动等多种技能。开发到100%的时候,连肉体也不重要了,因为Lucy已经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她和世间万物融为了一体。
这脑洞大开的理论,建立在这个假设上:人的大脑只被开发了10%。
这是个非常吸引人的见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人的能量》里写过:“我们现在仅仅只运用了智力和身体的一小部分”。1980年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英国医生劳勃发现,因脑水肿导致脑容量大大减小的病人,却可能有正常甚至超常的智力。这些好像都让10%这个数字变得神秘又可信。
吕克·贝松试图诠释的这个理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世纪运动”(New Age Movement)以及新世纪运动的追随者们推崇的那一套理论。
新世纪运动和新世纪理论都讲了些什么?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新世纪运动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社会现象,起源于1970至80年西方的社会与宗教运动。新世纪运动所涉及的层面极广,涵盖了灵性、神秘学、替代疗法,并吸收世界各个宗教的元素以及环境保护主义。它对于培养精神层面的事物采取了较为折衷且个人化的途径,排拒主流的的观念。
1980年代中期,新世纪一词因而被美国大众媒体广为宣传而成为一种精神亚文化。
那信徒们相信什么呢?
他们相信冥想、通灵、转世、水晶疗法、察觉感官以外的事物、整体健康、环境保护主义、相信超常现象等,例如不明飞行物、麦田圈、“水晶力量”等神秘的东西,他们也相信亚特兰提斯与姆大陆等文明曾经存在过,且留下了像是水晶人头骨、吉萨金字塔群或巨石阵等遗产。
他们还相信当今是地球和人类意识转变最大的时代,他们称之为“宝瓶座年代”,也就是他们认为的将来的时代——“一个新的世界,充满了爱、欢乐、和平、和谐、富足,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对于实现“宝瓶座年代”,他们认为人的能动性能起到一部分作用,另外的一部分就需要非人的能力来说实现,比如说精神力量和非自然的神秘力量。
新世纪运动中就有对大脑完全开发后的世界的设想,而这种设想里也有很多地方与电影《超体》重合。首先,Lucy在“嗑药”后开始走向超体,她的第一个变化就是脑力变得极其发达,于是她有了各种超能力,能瞬间掌握很多从来都不知道的事情(典型开了HP、SP无限的外挂)。在理论里,这些超能力正是在大脑被开发之后可能会具备的。
另外,除了肉体上的变化,lucy精神上也有一种升华——她变得无欲无求,按她的话说,就是“感觉自己的人性在消失”。这个变化也是新世纪的拥趸们所支持的,他们也崇尚:万物归一(All is one);一切都有神性(All is God);相信宇宙的进化,包括意识人性的进化,进化使世界最终是乐观的(Cosmic evolutionary optimism)等概念。不同的是,在那一套理论里,在大家都“升华”之后,不会有这么多《超体》里精彩的打斗和飙车,大家都很平和,世界比什么时候都要安宁,大概就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那么这10%的大脑要怎样完全开发?
为了实现大脑的充分开发,新世纪运动的信徒们常常启用一些仪式和修行来“升华”自己,除了自己个人要时常进行的心灵修行,他们还会时常聚在一起谈论对精神世界和神秘主义的看法,一起上“灵修课程”: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自发地住到一起,形成一个集体社区,共同吃喝住行,就像真正的大同世界。
而遇到疾病的时候,他们甚至会采用一种“替代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强调整体治疗而非我们现在常见的局部治疗,即使在这种医疗治疗里,他们也会强调“精神”和其他神秘物质的作用。
当然,他们常用的方法还有一种,也就是《超体》中给出的——嗑药。虽然Lucy在片中不是自愿去吸毒的,但是片中的毒品CPH4的确帮助她达到了成神的全过程。
#我们嗑的不是药,是念天地之悠悠的寂寞#
不过为什么这种能量堪比原子弹的毒品落到了一群完全不会说英语、来自于韩国的跨国贩毒集团,这个吕大师您能解释一下吗?
话说回来,不管是吕克贝松还是新世纪的大脑开发的设想,这个理论真的现实吗?
科学家们当然要严肃的反驳:这个理论连基本假设“人的大脑只被开发了10%”都是错的。
1999年,一家航空公司试图去招揽潜在顾客,广告词是“据说我们只用了大脑能量的10%,如果你选乘我们公司的航班,你的大脑能量将会用得更多”。这个数字看起来也是个不错的营销手段,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快速传播,使得“人类只用了大脑中的10%”这一从未被证实的理论变成了一个人人皆知的“科学”。
人们当然愿意对这个看似科学的流言买账,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告诉你,你的大脑只被开发了10%,你应该会开心,因为这意味着,你就是个隐形的天才。
科学家认为从进化的观点看,大脑是维持和利用巨大身体能源供应的昂贵器官,大脑不可能进化出90%无用的部分。而且,要是90%的大脑都没有用起来,很多神经通路都会退化掉。大脑功能影像学研究显示,大脑的所有部分都在工作,即使在睡着的时候仍然活跃,只是活跃状态不一样。
仔细想想,如果真的有90%的大脑都是闲置的,那么如果大脑损伤时只伤到这90%——这是一个很大的几率——那么应该没什么事。但事实上,即使一点脑损伤,这个人也可能就废了。
有一位曾辟过此谣言的科普作者打了个比方:就像你坐着吃三明治,你发现你的脚确实没有动过,但是你绝不可以说你的脚没有工作,至少你脚中的血液仍然在不舍昼夜地流动着。
引起这部电影最多批评的,就是这个10%理论,因为贝松的这一个基础假设,根本就是在扯淡。
#这部电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超体》是一部很有野心但非常空洞的电影,它实在太想要成功了,想要得过头了。#
如果贝松的理论成真……
那么人类的终极命运就是:变成一只U盘。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U盘到底有多大?#
所以,《超体》到底还值不值得去看?
当然可以一看,斯嘉丽·约翰逊的尤物之姿绝对值回票价(团购价)——当然,最好是磕了药之后看(你以为吕克·贝松推出3D版是用来干嘛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