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今晨逝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今晨逝世

2018年4月10日0时48分,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逝世。今天,我们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敬意,带大家深入了解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

县委书记杨贵走在修渠大军前列(资料图)

多年来在河南省老百姓中流传两句话:“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这三位书记是:兰考县焦裕禄、林县杨贵、辉县郑永和。

杨贵,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1928年出生,河南卫辉人,其在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带领林县人历时10年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解决了林县人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

2018年4月10日0时48分,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逝世。

今天,我们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敬意,带大家深入了解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

人物生平:

杨贵,男,1928年5月28日出生,汉族,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

1936年八岁时,在罗圈村读私塾,直到1941年因国民党政府把老师抓走,关进监狱,从此罗圈村学校就停办了,杨贵就在家里帮助母亲做些家务事和农活。

1942年秋冬,参加组织山区人民抗粮斗争,后因坏人告密,敌人抓四次,都未得逞。

1943年春,共产党解放汲县山区,被选为罗圈村农民抗日救国会副主席,领导减租减息。同年四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6月,被选为汲县一区农民抗日救国会副主席。

1945年春,县委调任汲淇县五区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10月,任五区区长。

1947年4月任淇县五区区长。7月6日,在淇县三里屯村反击国民党匪军包围战斗中负伤,回后方治疗。9月伤未痊愈,又调淇县前方指挥部工作。

1948年2月,因二区闫惠民区长牺牲,被调二区任区长。

1948年10月,任中共淇县六区区委书记兼区长。

1949年7月,任中共淇县县委委员,仍兼六区区委书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淇县县委委员,县委办公室主任兼任淇县五区区委书记。

1950年8月,任中共汤阴县县委宣传部长。

1952年12月,任中共安阳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54年5月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

1958年,安阳、新乡两地委合并后,任中共新乡地委委员兼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林县武装部政委。

1962年安阳地委恢复后,1965年任中共安阳地委副书记兼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林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红旗渠建设总指挥部政委。

1968年4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担任林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林县武装部政委,继续领导红旗渠建设配套工程。

1969年7月,调洛阳地区,任地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1972年10月,任中共安阳地委书记兼林县县委第一书记。

1973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常委,省委分工任省生产指挥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指挥长,仍兼安阳地委书记、林县县委第一书记。六月,协助省委书记刘建勋抓全面工作,到省委办公。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1973年11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政治局会议上提议调到公安部工作,任公安部负责人,仍兼河南省、地、县职务。

1979年调五机部工作,到山东渤海农场任副场长。

1982年12月,调农业部工作,任国务院三西办公室副主任。

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办公室,任扶贫办公室顾问。

1992年,任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1995年6月,离休。

199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聘为山西省引黄入晋顾问,参加工程考察和研究工作。

2000年,中国医科院肿瘤防治研究会聘任顾问。

2002年9月,被选为北京丰台方庄地区侨联主席。

2006年3月,中央批准职级为副部长级。八月,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相关报道:

杨贵和他的红旗渠

杨贵 口述时代周报记者 张蕊 整理

1954年5月,我26岁。那一年,我被任命为中共林县(今林州市)县委第一书记,同样是那一年,我和林县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之前,我就知道林县缺水,百姓生活极其苦难,但初到林县,整个县里的状况还是让我很心酸。一次,我去一个老乡家,当时他们正在吃午饭,你知道吃的是什么吗?就是现在喂猪用的糠,混着一些红薯叶。吃完后,孩子还喊饿,可不能再给他吃了,就连糠也不能吃饱,否则可能这剩下的多少天内,全家都要挨饿了。

还有就是严重缺水,当时林县全县有9万余亩地,但能浇上水的只有1.3万亩,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甚至连正常的吃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生活用水了。那时候村民一般不洗衣服,也不经常洗脸,就连做饭洗锅的水都要留着一用再用,到最后实在不能用了,才浇到地里去。

我那时候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村里一户人家的公公一大早跑了几十里去担水,结果到了晚上还没有回家,儿媳妇很担心,就到村口等公公,结果快天黑才等来了公公,她看公公那么累,就想给公公搭把手,结果一不小心,把一担水都给洒光了,这个儿媳妇是又羞又气,当天晚上就上了吊。

糠菜半年,严重缺水,直接导致了县里的胃病、皮肤病、甲状腺肿大、食道癌等地方病的流行。后来再经过多方面考察后,我们认为,缺水是造成林县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于是,在和县委其他成员商量过后,我们决定要先解决缺水的问题。

说干就干,我们利用河里水,挖掘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修渠、打井、建水库、水土保持等多管齐下。还组织了水利技术人员,对县域内的漳河、洹河等四条河流进行勘测规划。并根据当时的条件,确定了水利建设以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方针,决定修建淇河渠、天桥断渠、露水河渠、淅河渠。

1958年,县里相继建成了英雄渠、淇河渠、天桥断渠、露水河渠等共300多华里的支、干渠和黄华水库、曲山、西沟、千人泉等六座水库。

此外,治理了一千个庵子沟、修建了要子街、弓上、南谷洞、石门、焦家庄等中小型水库,再加上几条水渠和其他水利设施,基本形成了林县南、北、中三个水利灌溉网系。

那时候,我认为,这下子林县缺水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了。可谁知道,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1959年麦收后,林县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河道断流,井池干涸,已建成的渠道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不但大秋作物下不了种,而且人畜饮水也发生了困难,很多村庄的群众又开始翻山越岭地取水,有的时候一个人甚至一天只能挑一趟水,很多人找到县委,求我们再想想办法。

其实现在想想,那时候靠天的思想确实很严重,我完全没有想过,如果要是天不下雨该怎么办。看着大家期盼的目光,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

于是,我带着工作组去平顺县考察,到了那里后我惊奇地发现,漳河的水源非常充足,即使在最干旱的时候,也有十三四个流量(水流量的计算方式),于是我想我要把漳河水引入林县。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那个年代想“引漳入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国家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不可能给我们任何的补助,一切的费用和人工都必须自己解决。

在取得上级部门同意以及与县委其他成员达成一致后,我拿出了当时全县仅有的300万元钱和2000万斤储备粮,决定自力更生修建一条渠,将漳河水引进来,并把这条渠命名为“红旗渠”。

当准备修渠的消息通过有线广播和《林县报》传遍全县各个角落时,整个林县都沸腾了。直到今天,我依然自豪我当时修建红旗渠的决定。

1960年2月11日,红旗渠工程正式开工,其中总干渠71千米。

那一年,修建红旗渠的人有10万之多,大家各自分工明确,7.1万人修渠,2.9万人搞后勤和运输。

其实那时候,修渠的条件真的非常艰苦,大冬天,修渠的村民大多睡在席棚里,被子潮湿,温度又低,风大的时候甚至连棚顶都吹跑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伙儿全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要把漳河水引进来。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同年5月1日,红旗渠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胜利竣工,漳河水正式流进了“红旗渠”。

接着,在经历了四年艰苦奋战后,1964年10月,红旗渠总干渠完工。当时有人说要开庆功会,我说得等红旗渠经受住考验,我们才能放放心心地开个庆功会。就这样,红旗渠通水考验了半年,全渠没有发生过一次冲毁渠道、堵塞渠道等事故,1965年4月5日,庆功大会召开。

之后,我们又用了1年时间,修筑了3条干渠,正当我准备再建设与之相关的配套工程时,“文革”开始了。“文革”中,我遭到了很多的迫害,幸亏有老百姓和周总理保护我,才让我能看到红旗渠修建完成。

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可以说,至此,林县全县摆脱缺水困境。当时老百姓那个高兴啊,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很多人直接用手捧着渠水喝,更多的人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不容易啊。

如今红旗渠已经修建50年了,但总干渠和三条干渠都还完好,只是下面的支渠、斗渠、毛渠等被人为损坏得很严重,整修的呼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是去年12月就知道了政府要出资整修红旗渠的事情,得到消息的当天晚上我激动得没有睡着觉。后来我见到林县的主管领导后,我就和他们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工程质量。

今年7月林州召开了重新整修红旗渠的动员大会,我捐了一万元钱。我想对于我来说,红旗渠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我希望能把它继承和发扬下去。

毛泽东接见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资料图)

杨贵在群众中(资料图)
修渠群众(资料图)

2016年10月,杨贵回到林州,参加红旗渠精神宣传主题活动。(资料图)
2016年10月,杨贵回到林州,参加红旗渠精神宣传主题活动。(资料图)
2016年10月,杨贵回到林州,参加红旗渠精神宣传主题活动。(资料图)
杨贵在群众中(资料图)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缅怀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同志

最新更新时间:04/10 22:2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今晨逝世

2018年4月10日0时48分,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逝世。今天,我们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敬意,带大家深入了解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

县委书记杨贵走在修渠大军前列(资料图)

多年来在河南省老百姓中流传两句话:“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这三位书记是:兰考县焦裕禄、林县杨贵、辉县郑永和。

杨贵,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1928年出生,河南卫辉人,其在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带领林县人历时10年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解决了林县人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

2018年4月10日0时48分,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逝世。

今天,我们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敬意,带大家深入了解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

人物生平:

杨贵,男,1928年5月28日出生,汉族,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

1936年八岁时,在罗圈村读私塾,直到1941年因国民党政府把老师抓走,关进监狱,从此罗圈村学校就停办了,杨贵就在家里帮助母亲做些家务事和农活。

1942年秋冬,参加组织山区人民抗粮斗争,后因坏人告密,敌人抓四次,都未得逞。

1943年春,共产党解放汲县山区,被选为罗圈村农民抗日救国会副主席,领导减租减息。同年四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6月,被选为汲县一区农民抗日救国会副主席。

1945年春,县委调任汲淇县五区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10月,任五区区长。

1947年4月任淇县五区区长。7月6日,在淇县三里屯村反击国民党匪军包围战斗中负伤,回后方治疗。9月伤未痊愈,又调淇县前方指挥部工作。

1948年2月,因二区闫惠民区长牺牲,被调二区任区长。

1948年10月,任中共淇县六区区委书记兼区长。

1949年7月,任中共淇县县委委员,仍兼六区区委书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淇县县委委员,县委办公室主任兼任淇县五区区委书记。

1950年8月,任中共汤阴县县委宣传部长。

1952年12月,任中共安阳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54年5月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

1958年,安阳、新乡两地委合并后,任中共新乡地委委员兼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林县武装部政委。

1962年安阳地委恢复后,1965年任中共安阳地委副书记兼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林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红旗渠建设总指挥部政委。

1968年4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担任林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林县武装部政委,继续领导红旗渠建设配套工程。

1969年7月,调洛阳地区,任地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1972年10月,任中共安阳地委书记兼林县县委第一书记。

1973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常委,省委分工任省生产指挥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指挥长,仍兼安阳地委书记、林县县委第一书记。六月,协助省委书记刘建勋抓全面工作,到省委办公。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1973年11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政治局会议上提议调到公安部工作,任公安部负责人,仍兼河南省、地、县职务。

1979年调五机部工作,到山东渤海农场任副场长。

1982年12月,调农业部工作,任国务院三西办公室副主任。

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办公室,任扶贫办公室顾问。

1992年,任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1995年6月,离休。

199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聘为山西省引黄入晋顾问,参加工程考察和研究工作。

2000年,中国医科院肿瘤防治研究会聘任顾问。

2002年9月,被选为北京丰台方庄地区侨联主席。

2006年3月,中央批准职级为副部长级。八月,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相关报道:

杨贵和他的红旗渠

杨贵 口述时代周报记者 张蕊 整理

1954年5月,我26岁。那一年,我被任命为中共林县(今林州市)县委第一书记,同样是那一年,我和林县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之前,我就知道林县缺水,百姓生活极其苦难,但初到林县,整个县里的状况还是让我很心酸。一次,我去一个老乡家,当时他们正在吃午饭,你知道吃的是什么吗?就是现在喂猪用的糠,混着一些红薯叶。吃完后,孩子还喊饿,可不能再给他吃了,就连糠也不能吃饱,否则可能这剩下的多少天内,全家都要挨饿了。

还有就是严重缺水,当时林县全县有9万余亩地,但能浇上水的只有1.3万亩,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甚至连正常的吃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生活用水了。那时候村民一般不洗衣服,也不经常洗脸,就连做饭洗锅的水都要留着一用再用,到最后实在不能用了,才浇到地里去。

我那时候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村里一户人家的公公一大早跑了几十里去担水,结果到了晚上还没有回家,儿媳妇很担心,就到村口等公公,结果快天黑才等来了公公,她看公公那么累,就想给公公搭把手,结果一不小心,把一担水都给洒光了,这个儿媳妇是又羞又气,当天晚上就上了吊。

糠菜半年,严重缺水,直接导致了县里的胃病、皮肤病、甲状腺肿大、食道癌等地方病的流行。后来再经过多方面考察后,我们认为,缺水是造成林县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于是,在和县委其他成员商量过后,我们决定要先解决缺水的问题。

说干就干,我们利用河里水,挖掘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修渠、打井、建水库、水土保持等多管齐下。还组织了水利技术人员,对县域内的漳河、洹河等四条河流进行勘测规划。并根据当时的条件,确定了水利建设以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方针,决定修建淇河渠、天桥断渠、露水河渠、淅河渠。

1958年,县里相继建成了英雄渠、淇河渠、天桥断渠、露水河渠等共300多华里的支、干渠和黄华水库、曲山、西沟、千人泉等六座水库。

此外,治理了一千个庵子沟、修建了要子街、弓上、南谷洞、石门、焦家庄等中小型水库,再加上几条水渠和其他水利设施,基本形成了林县南、北、中三个水利灌溉网系。

那时候,我认为,这下子林县缺水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了。可谁知道,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1959年麦收后,林县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河道断流,井池干涸,已建成的渠道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不但大秋作物下不了种,而且人畜饮水也发生了困难,很多村庄的群众又开始翻山越岭地取水,有的时候一个人甚至一天只能挑一趟水,很多人找到县委,求我们再想想办法。

其实现在想想,那时候靠天的思想确实很严重,我完全没有想过,如果要是天不下雨该怎么办。看着大家期盼的目光,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

于是,我带着工作组去平顺县考察,到了那里后我惊奇地发现,漳河的水源非常充足,即使在最干旱的时候,也有十三四个流量(水流量的计算方式),于是我想我要把漳河水引入林县。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那个年代想“引漳入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国家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不可能给我们任何的补助,一切的费用和人工都必须自己解决。

在取得上级部门同意以及与县委其他成员达成一致后,我拿出了当时全县仅有的300万元钱和2000万斤储备粮,决定自力更生修建一条渠,将漳河水引进来,并把这条渠命名为“红旗渠”。

当准备修渠的消息通过有线广播和《林县报》传遍全县各个角落时,整个林县都沸腾了。直到今天,我依然自豪我当时修建红旗渠的决定。

1960年2月11日,红旗渠工程正式开工,其中总干渠71千米。

那一年,修建红旗渠的人有10万之多,大家各自分工明确,7.1万人修渠,2.9万人搞后勤和运输。

其实那时候,修渠的条件真的非常艰苦,大冬天,修渠的村民大多睡在席棚里,被子潮湿,温度又低,风大的时候甚至连棚顶都吹跑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伙儿全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要把漳河水引进来。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同年5月1日,红旗渠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胜利竣工,漳河水正式流进了“红旗渠”。

接着,在经历了四年艰苦奋战后,1964年10月,红旗渠总干渠完工。当时有人说要开庆功会,我说得等红旗渠经受住考验,我们才能放放心心地开个庆功会。就这样,红旗渠通水考验了半年,全渠没有发生过一次冲毁渠道、堵塞渠道等事故,1965年4月5日,庆功大会召开。

之后,我们又用了1年时间,修筑了3条干渠,正当我准备再建设与之相关的配套工程时,“文革”开始了。“文革”中,我遭到了很多的迫害,幸亏有老百姓和周总理保护我,才让我能看到红旗渠修建完成。

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可以说,至此,林县全县摆脱缺水困境。当时老百姓那个高兴啊,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很多人直接用手捧着渠水喝,更多的人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不容易啊。

如今红旗渠已经修建50年了,但总干渠和三条干渠都还完好,只是下面的支渠、斗渠、毛渠等被人为损坏得很严重,整修的呼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是去年12月就知道了政府要出资整修红旗渠的事情,得到消息的当天晚上我激动得没有睡着觉。后来我见到林县的主管领导后,我就和他们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工程质量。

今年7月林州召开了重新整修红旗渠的动员大会,我捐了一万元钱。我想对于我来说,红旗渠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我希望能把它继承和发扬下去。

毛泽东接见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资料图)

杨贵在群众中(资料图)
修渠群众(资料图)

2016年10月,杨贵回到林州,参加红旗渠精神宣传主题活动。(资料图)
2016年10月,杨贵回到林州,参加红旗渠精神宣传主题活动。(资料图)
2016年10月,杨贵回到林州,参加红旗渠精神宣传主题活动。(资料图)
杨贵在群众中(资料图)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缅怀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同志

最新更新时间:04/10 22:2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