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老师,我们想学习下杜蕾斯,看看怎么跟热点啊?”
“肖老师,您看百雀羚长图做的不错,您们帮我们创意下?”
“肖老师,我们想制造个热点,您看怎么操作”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品牌越来越焦虑,好的内容创意越来越难。最关键的是,品牌究竟应该如何去表达,很多品牌都对此困惑不已。以为热点能成就品牌,实际上热点只是传播的“烟花”。品牌价值又想长久维护,又不想落伍,传播越来越难。
萌叔想说,创意不是拍脑袋就想出来的,好的内容创意只会越来越贵。
不是有了技术,就可以搞定创意,
反而有了技术,要反过来思考好的创意。
知萌咨询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趋势报告》,盘点了2017年引爆朋友圈的营销案例,典型的如百雀羚1931长图、“金拱门”事件、招商银行“番茄炒蛋”、腾讯公益“一元购画”公益营销等案例,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年轻化(即使是老品牌也有年轻化腔调)、互动娱乐(让所有的用户都愿意参与,转发和扩散)、内容化(一定有很好的可被传播的内容)和跨界化(不简单从行业或者自身消费者角度,而是融入大量的跨界元素)的特点。
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营销时代来思考营销,我们会发现:
传统媒体时代的大创意+大媒介,并用“产品+渠道覆盖”来驱动的时代已经结束,数字媒体时代的营销,变成了“大创意+多媒介”、“小创意+多媒介”的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营销需要通过推出适配不同平台的子创意,去配合品牌创意的big idea,创造跨界、跨平台的话题式媒介和社交化内容。
因此,新媒体时代的营销关键词是“内容、体验和互动”。内容为王是品牌亘古不变的话题,而且,品牌需要坚持去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互动才能与消费者的关系更紧密。
新媒体时代的品牌塑造“三新”:
新定义、新话语、新传播
媒介环境变了,思考品牌创意的逻辑也变了。新媒体时代的品牌打造有三个“新”,这是创意的基础,分别是新的品牌定义、新的话语体系和新的传播界面。
新的品牌定义
品牌要讲出新的品牌故事,引领消费趋势,创造“新消费主义”。消费升级时代下,每一个中国消费者对于生活细节都有着极致的追求,都希望消费产品更加有品质,从拥有更多到拥有更好,满足功能到满足情感,物理高价到心理溢价,追赶他人到彰显自我,很多的行业领军品牌都需要消费升级时代下新的品牌故事,品牌的“流行度”和“潮流度”变得越发重要,“精致”成为生活的日常。例如,小罐茶的“小罐茶,大师作”、乐纯酸奶“每一口都像在舔盖儿”、青岛白啤全麦白啤“精酿心生活”等等,都在用新故事创造新消费主义。
新的话语体系
意味着品牌要重视年轻人,用“年轻态”的内容形态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年轻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品牌要尊重年轻消费者的话语权,了解中国年轻人的消费特征,在年轻人中进行品牌文化渗透,让年轻人参与创意和传播。例如,作为大广赛过去两年连续作为首席命题的vivo手机,在用鹿晗等明星代言的同时,还通过有大学生的创意来打造年轻人的品牌阵地,通过两年的大学生创意,vivo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品牌渴望度从第五上升到第三位,如今,短视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趣味化的表达、二次元文化等都是品牌新话题体系的重要载体。
新的传播界面
需要构建协同化的营销新界面。不是技术干掉创意,而是创意提升技术的价值,从洞察到创意、技术、内容到媒介的协同,才是新媒体时代的创意的系统性逻辑。因此,掌握内容创意的人与掌握前沿技术的人,结合与消费者可以迅速建立连接的新媒介的结合,让数字营销变得更有穿透力。这不是一个随便拿流量贴一张海报的传播时代,任何一张海报,即便只是在朋友圈传播,也要去思考场景、传播对象、语境和可传播性。
新媒介时代,如何新表达?
内容创意的八大法则
不是品牌建构的逻辑变了,而是品牌传播的界面变了;
不是品牌被瓦解了,而是品牌需要在新的场景下重构价值,
因此,新媒体为新的创意表达提供了平台,品牌的创意表达可以思考这八大法则。
1
互动之上
没有互动就没有营销
例如,杜蕾斯很擅长互动,但是盘点2017年,最有创意的互动当属2017年感恩节,杜蕾斯从上午十点开始,每一小时发布的一张海报,一口气调戏了十几个品牌。每小时推送一张海报,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
它说心里有许多感谢的话要和德芙、吉普、绿箭、李维斯、飞亚达等品牌说,还有一些品牌居然回复了,这样的互动,达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2
情绪表达
调动小情绪,拨动大心弦。
例如,520表白日是年轻人的互联网节日,很多花束总是在这一天最为火爆,但是,上海一家花店反其道而行,推出一天分手花店,人气不降反升,让很多打算分手或者已经分手的以另外一种形式表达情绪,反过来卖花。
再比如,最近火爆的答案茶,被称为一款会“占卜”的茶,而事实上,它更多的时候无关答案,只为满足一种情绪上的期待和情绪的释放。比如,我什么时候涨工资,我可以考上大学吗之类的问题,轻松的话语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其实并没有所谓真正的“正确答案”。
3
反差效果
想不到的才最惊喜
例如,魅族推出PRO 6的发布会,没有采用任何华丽的邀请函,而仅使用了草稿纸上写字的朴实形式,用巨大的反差一下子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它说:“对不起,这也许是史上最简单的邀请函。因为,面对PRO 6我们发现,再好的创意也是噪音而已。”很多参会者还没有到现场就开始用社交媒体对PRO 6的举动进行传播。
再比如,Tiffany推出一系列居家新品,成功地又刷屏了一轮朋友圈,Tiffany推出一系列居家新品,成功地又刷屏了一轮朋友圈。八万块买个“毛线”你信吗?Tiffany真的在卖!
4
正向价值
情感的创意,永远都不会过时。
例如,雕牌通过宣扬一系列正能量的关于家庭的价值观念——“雕牌新家观”,来树立起一个正面又权威的家庭消费品的新形象。
5
虚实转换
网络内容和实体之间需要进行连接。
例如,一向只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被人熟知的网易云音乐,在地铁上采用用户的音乐评论做广告,从虚拟走向了现实,塑造了更鲜明的品牌形象。
再比如,知乎开了不知道诊所,还开了有问题酒店,虚拟的东西变得可感知可体验了,很多人会觉得互联网品牌真的会玩,
知乎【有问题】酒店
6
内容为王
这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法则。
例如,2018年3月16日国际睡眠日到来之前,喜临门床垫和知萌咨询机构合作发布了《2018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中国90后普遍睡在“苦涩区”和“烦躁区”,“被手机抢走的睡眠”等话题引发社会关注,一系列有趣的数据也让“90后睡眠报告”成为百度热搜词,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而喜临门也顺势推出了新的智能床垫,用于优化国人的睡眠质量,“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成为了喜临门品牌重要的“内容IP”。
7
品牌人格
这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法则。
传统媒体时代,所有的品牌都在塑造一个高大上或者完美的品牌概念,今天消费者在这个时代是可以不再接受这种理念,品牌要敢于承认不完美,敢于承认不完美,甚至敢于自黑。
比如,被戛纳国际创意节授予“最佳创意营销商”的汉堡王就是一个敢于“俏皮”自黑的品牌,厨房多次着火的汉堡王餐厅,本应该为此开启危机公关模式,表示自己会严查门店消防措施,排除大火隐患……之类的官方言辞,但汉堡王却没有这么做。2017年2月27日,这个美国连锁汉堡公司把3场大火的场景,加上了自己的 logo 与一句类似“专注火烤烘焙63年”(Flame Grilled since 1954)的文案,然后做成了平面海报,该项目拿下了今年 D&AD 英国全球创意 Press Advertising 报刊广告类黄铅笔奖。
8
短小精悍
移动互联网,轻量化传播。
短视频行业如今已经大放异彩,据知萌咨询机构发布的《短视频营销白皮书》称,用户单次观看短视频的行业平均时长为29.4分钟,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短小精悍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由今日头条联合出品、网红艺术科普作家顾爷制作,肯德基Chizza冠名播出的短视频栏目《你好!艺术》系列于今日头条客户端首发,第一集《画得不像就是艺术?200秒带你看4个颠覆艺术史的大魔王》上线12天,就突破了千万次播放量,一时引发热议。
总结而言,信息碎片化,不是媒体瓦解创意,也不是技术干掉创意。而是品牌需要坚守,基于品牌核心价值去输出创意,但是,要用新的表达方式。但是,要有好的内容创意,必须有深度的细腻的洞察,需要看到新的趋势。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手段和传播界面,“互联网语境”、“适配性”、“原生内容”、“品牌人格”是创意深入人心的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