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总是沿着河流谷地而分布,无论是大江还是小河,它们都是城市形象的缩影。
重庆是山城,也是江城,著名作家贾平凹说: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对于重庆人来说,睡在哪里都是睡在江里。
根据重庆市规划局、地理信息中心统计,如果算上区县,重庆有将近60条滨江路。白天气象万千,晚上流光溢彩,这是重庆滨江路的写照。
就像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两江四岸”是重庆的“门”、“脸”,被放在提升城市形象的高度看待。
(重庆滨江地图)
滨江之城,起于南滨
古重庆依靠着长江、嘉陵江的舟楫之利和商埠口岸而发展起来,因此重庆人对江有着特殊的情感。近年来,滨江路沿线不断发展,重庆人又开始回归江边。
提起滨江路就不得不说南滨路,南滨路是重庆第一条滨江路,北临长江,背依南山。1891年重庆开埠以后,南滨路成为了中国西部连接世界的第一扇窗。历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开埠文化、大禹文化、码头文化、抗战遗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线,使南滨路获得了“重庆外滩”的美誉。
(南滨路夜景实拍图)
一直以来,南滨路都被称为驰骋于商界的名流雅士们,私享生活的所在地。
从朝天门长江大桥一路往南,法国水师兵营旧址旁是长嘉汇,正对重庆大剧院,远眺朝天门广场,与解放碑CBD、江北嘴CBD遥相呼应,形成了重庆市目前最具国际化趋势特点的商务金融金三角中心。
继续沿着南滨路向前,距离长嘉汇不过10分钟的路程便是阳光100喜马拉雅。经过东水门大桥之后,便看到东原1891印长江。随后进入视野是重庆地标级建筑物,两栋金色的建筑——喜来登双子塔。
如果说哪一条滨江路能够代表重庆商业文化与历史名城的结合,南滨路一定能够扛起这面大旗。
但在老重庆人的记忆里,滨江街道的味道比沱茶还浓。如今,极具商业繁荣气息和现代都市氛围的滨江街道,似乎缺少一些属于生活的烟火味。
一座城市的繁华,不仅需要高冷的灯红酒绿,也需要温暖的舒适宜居。
根据重庆市规划局发布的《重庆市特色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提出对滨江路的建设提出了强化自然生态、娱乐休闲功能,弱化车行交通功能等规定。
未来,“滨江”不仅是重庆的城市名片,更应该是城市综合提升与民生相融的示范样本。
南滨向南,宜居滨江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看过南滨路的人间繁华,我们对生活的温度更加望眼欲穿。
一路向南,金科、旭辉、碧桂园三大上市房企将目光瞄准尚待开发的南滨南版块,联袂打造百万方滨江公园大城——千江凌云,一改南滨严肃的商业印象,带来更加宜居的生活体验。
(千江凌云项目区位图)
萃取旭辉高端产品设计理念,金科洋房专家的匠心精工,碧桂园的森林城市园林景观理念,放在重庆市场上竞争力十足。
千江凌云不仅延续了滨江大盘必须具备的完善交通、成熟配套,更独享原生态城市资源,构建出别出心裁的全龄公共空间,堪称目前重庆少有的滨江宜居大盘。
项目所处的巴滨路地块,拥有最具自然味道的滨江风情:枯水期裸露的河滩、鹅卵石、河鸥、断木、小舟,勾勒出一副意境悠远的山水画。
与会当凌绝顶的都市快节奏生活相比,千江凌云为涤荡城市的喧嚣提供了道场,呈现出原生景观与城市生活的和谐自然之美。
依靠长江绵延原生江岸线,毗邻规划中约300亩的生态滨江公园,紧邻已建成的巴滨路湿地公园与梅沁绿洲湿地公园两大主题公园,这样的“硬件”对比“两江四岸”任何一处也毫不逊色。
(夜光跑道示意图)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年龄分布进行研究,依据不同住户的活动习惯、活动时间,打造从幼儿到老年人的全时全龄活动场所;甚至对宠物也分配有专属的活动场地。住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目的地去做选择,比如夜光跑道、森林游艺馆、萌城市会客厅、虫虫乐园等。
一种全新的滨江生活方式,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集大城繁华与居住品质于一身,向左楼宇层叠,向右江岸葱茏。以纯粹生活,引领南滨南品质人居新方向。
界面新闻楼市重庆站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文中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读者使用该信息应谨慎并核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