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想必每个人都很熟悉,但是说到怎么才能调到一款好的食用油,可能大家就都一脸懵逼了。去问导购吧,又开始说一大堆听不懂的名词,什么初榨、鲜榨、转基因、配比,还有说和“反式脂肪”有关系,这个反式脂肪是什么?什么样的油最好?植物油一定比动物油健康?下面,互百哥跟你一起学习下,怎样挑出最棒的油!
动物油、植物油相比,植物油更安全!
动物油脂中含有的脂肪为“饱和脂肪酸”,而植物油中含有的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脂肪——“饱和脂肪酸”,是导致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换言之,动物油脂是比较不健康的油。
而植物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在身体内能合成DHA、EPA、AA等物质,它们有着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作用。
这样看来,植物油是相对来说更为健康的油脂。
植物油不稳定,容易产生“反式脂肪”
虽然植物油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但是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却非常容易被“氢化”,形成氢化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式脂肪”。
我们平常使用的植物油非常容易氧化、变质,厂商为了能够让油脂更加长久地保存,就会在其中添加一些“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比起“不饱和脂肪酸”来说更加稳定,让油脂变得更加不容易变质,保质期更长。
但是反式脂肪,能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管比较脆弱的老人、或者是本来就肥胖、血管硬化严重、血脂高的人来说,可能会增加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橄榄油比花生油更好?它含有的反式脂肪更少!
橄榄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而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中的,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加热、高温的情况下,橄榄油比起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来说更不容易氢化,所以产生的“反式脂肪”含量比较少,对心血管的影响相对较小。
反式脂肪真的那么可怕?一定得避开才行?
容易产生反式脂肪的食物
虽然网上疯传反式脂肪,除了能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以外,还会导致高血压、二型糖尿病、癌症、甚至孩子的早期生长发育……可是,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说法是正确的。
另外,在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我国居民的“反式脂肪”摄入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人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WHO建议的1%的限值,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我们现在摄入的“反式脂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是属于安全范围的,大家不要谈“反式脂肪”色变。
比起考虑用什么油,更该避开这些食物!
很多人为了用什么油这件事伤透了脑筋,甚至到了查看成分表,看上面有没有标注“反式脂肪”成分的地步。与其考虑用什么样的油,还不如少吃以下这几样东西,更能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入!
1、植物奶油、植物黄油等固态植物油
2、饼干、薯片、蛋糕、面包、曲奇饼等零食
3、炸鸡、披萨、薯条等高温油炸食品
很多人看完《来自星星的你》之后,都被安利了一种美食组合叫:啤酒炸鸡。动不动就最喜欢吃啤酒炸鸡!NO!不要被电视里的场景迷惑了,炸鸡和啤酒更配什么的都是为了电视剧情节和商家营销。相信金秀贤日常生活中绝对不会摄入这么大量的炸鸡和啤酒的!
醒醒吧,这样不仅会摄入过多热量,甚至会摄入更多的反式脂肪,容易引发心脏病、高血压、血栓!
(全文完)
来源:互动百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