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印象中,老板总是让员工加班加点,拼命干活,但最近听到一位很牛的CEO做分享,她希望员工少干活。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理解,发这么高的工资,希望员工少干活,这是什么奇葩逻辑,该不会是在做秀吧。
这位企业家这样解释,她希望员工只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其他各种工作最好一点也不做。
现在许多员工看起来非常忙碌,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很多工作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不大,都只是为了显得忙碌。
这样看起来工作量很大,但无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甚至会产生负作用,因为会减少员工思考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这位企业家希望员工少干活,只干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
其实这个只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的理念,来源于亚马逊的飞轮效应,这也是让亚马逊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公司的秘密。
飞轮效应是指一个公司的各个业务模块之间会相互推动,就像是咬合的齿轮一样,不过这个齿轮组从静止到转动起来需要花费比较大的力气,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旦有一个齿轮转动起来,整个的齿轮组就会跟着飞速转动。
让亚马逊的飞轮转起来的业务模块主要有三个,分别是Prime会员服务,Marketplace和AWS云服务。
Prime会员服务是驱使这个飞轮运作的主要动力,用户交99美元成为Prime 会员,就可以享受包邮和书籍内容、游戏等各种服务。
这会大幅地提高客户忠诚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亚马逊会员在购买频次上和购买金额上都会比非会员高出很多,这个逻辑很好理解,既然已经付了一笔固定的99美金的费用,所以用户买的越多、消费越多也就越值。
Marketplace就是允许第三方商家来亚马逊平台卖产品,这就使得客户可选择的商品大大增加,客户的选择增多,Prime会员就更加超值,所以来亚马逊的用户和买会员服务的用户也会增加。
亚马逊的用户越来越多,也就有更多的第三方商家愿意来亚马逊开店,然后又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来购物和成为会员,这个飞轮就这样正向循环起来。
亚马逊上的这些商家和第三方企业,都需要自己的IT系统,于是亚马逊又提供AWS云服务。
这样不仅在亚马逊上卖货,还在AWS上运行着自己的网站和IT系统,想要离开亚马逊,就难上加难了。
开头提到的那位企业家之所以希望员工少干活,其实是想让员工专注和聚焦于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构建推动企业前行的飞轮组。
许多优秀企业虽然没有飞轮效应的说法,但都在不约而同这样做。
比如华为有一句口号,绝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也是这个道理。
只要方向对了,日复一日的推动,刚开始可能运转缓慢,但一旦运转起来就势不可挡。
落实到个人身上,同样如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陷入穷忙的状态,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就是没有找到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飞轮。
我们经常说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做能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事,找到自己的飞轮,每天推动它前进一点点,然后让飞轮转起来,这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做许多和推动飞轮无关的事,看似忙忙碌碌,但都是无用功。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没有领悟到飞轮效应及背后的道理,必然会做许多无用功,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一无所得。
当然也不能把这当成自己偷懒不干活的借口,找到飞轮干一点活,比找不到飞轮干许多活强,但找到飞轮后还是干许多活,肯定比找到飞轮后干一点儿活强。
我们刚开始可以少干一些活,少做一些事,思考一下能让自己飞速成长的飞轮在哪里,能否构建一个相互促进的飞轮组。
想明了这些,再努力把时间精力投入在这些与时间为友,可以日复一日积累的飞轮上,这样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