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11月28日表决通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还强化了对控烟责任人的约束。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及交通工具禁止吸烟。”同时,条例规定,文保单位、学校、妇幼医院以及体育场馆坐席比赛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也需要执行禁烟。条例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问题来了:这个城市里还剩下什么地方可以抽烟?
1.安全出口楼梯
2.老板的办公室(只要你敢)
3.会议室
4.酒吧
5.公园
6.KTV
7.商场外
8.咖啡馆外
9.自己家里 or 别人家里(只要别人也抽烟)
10.终极大杀器:大街上(反正就是除了文保单位、学校、妇幼医院以及体育场馆坐席比赛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以外的公共场所)
由此看来,可供烟民们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嘛。这样的新规定,意义到底在哪?
除了规定了更多的禁烟场所之外,条例还规定,如果在禁止吸烟场所和区域抽烟,可以被处以最高200元罚款。
各个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将成为条例在本单位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而餐厅等营业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是所在场所执行控烟的第一责任人。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需要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还需要对吸烟者劝阻,不听劝阻的还需要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如果经营者未履行上述职责,将被处以2000元至1万元罚款。
看来执法部门的收入要增加。不过,这真的会有效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的烟价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比如同样一包红双喜,在香港卖到人民币50块钱以上, 但在大陆只需要10块钱不到)。
即便抽烟的地方减少了(即便感觉没少多少),执法力度加强了(且拭目以待),可是当烟价仍然维持在令人难以抵制的低位,明年实行的新禁烟条例,真的会有效果吗?
评论